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_第1页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_第2页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_第3页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_第4页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1.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2 1.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第1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第第1 1章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传感器可看作二端口网络,即有两个输入端传感器可看作二端口网络,即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输出输入特性是其基本特性,可和两个输出端,输出输入特性是其基本特性,可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 传感器输入输出 一个高精度的传感器必须有良好的静态特一个高精度的传感器必须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才能完成信号无失真的转换。性和动态特性才能完成信号无失真的转换。 输入量输入量:常量或变化缓慢的量常量或变化缓

2、慢的量-静态特性静态特性:周期变化、瞬态变化或随机变化的量周期变化、瞬态变化或随机变化的量 -动态特性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只考虑传感器。只考虑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时的静态特性时, , 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尽管可用方程来描述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尽管可用方程来描述输出输入关系,但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好输出输入关系,但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好坏是用一些指标,重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坏是用一些指标,重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度, , 迟滞和重复性等。迟滞和重

3、复性等。 1.1.1 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 1.1.2 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1.1.1 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 在静态条件下,若不考虑迟滞及蠕变,则传在静态条件下,若不考虑迟滞及蠕变,则传感器的输出量感器的输出量y与输入量与输入量x的关系可由一代数方程的关系可由一代数方程表示,称为表示,称为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即,即nn2210 xaxaxaay+=式中:式中: a0无输入时的输出,即无输入时的输出,即零位输出零位输出; a1传感器的传感器的线性灵敏度线性灵敏度; a2, ,a3, , ,an非线

4、性项的非线性项的待定常数待定常数。 设设a0=0,即不考虑零位输出,则静态特性曲,即不考虑零位输出,则静态特性曲线过原点。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情况。线过原点。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当当a2=a3=an=0时,静时,静态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传态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传感器的感器的静态特性静态特性为:为:xay1=灵敏度灵敏度为:为:).(常数/311naxySOxy 当当a3=a5=0时,时,静态特性静态特性为:为: 因不具有对称性,因不具有对称性,线性范围较窄,所以传线性范围较窄,所以传感器设计时一般很少采感器设计时一般很少采用这种特性。用这种特性。 +=44221xaxaxayOxy

5、 当当a2=a4=0时,静态特性为:时,静态特性为: +=55331xaxaxayOxy 特性曲线关于原点特性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在原点附近有较对称,在原点附近有较宽的宽的线性区线性区。 特性曲线过原点,但不对称。特性曲线过原点,但不对称。Oxynn221xaxaxa)( y+=x+=4433xaxaxaxaxy221)()()()(553312xaxaxaxyxy 这就是将两个传感器接成这就是将两个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差动形式可拓宽线性可拓宽线性范围的理论根据。范围的理论根据。 1.1.1 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 1.1.2 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

6、指标1.1.2 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往往很困难。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往往很困难。 借助实验方法,当满足静态标准条件的要求,借助实验方法,当满足静态标准条件的要求,且使用的仪器设备具有足够高的精度时,测得的且使用的仪器设备具有足够高的精度时,测得的校准特性即为传感器的校准特性即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静态特性。 由校准数据可绘制成特性曲线,通过对校准由校准数据可绘制成特性曲线,通过对校准数据或特性曲线的处理,可得到描述传感器静态数据或特性曲线的处理,可得到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特性的主要指标。 13 1.1.线性度线性度 传感器

7、的校准曲线与选定的拟合直线的偏离传感器的校准曲线与选定的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线性度线性度,又称,又称非线性误差非线性误差。 Oxy拟合直线校准曲线yF S.xmaxymaxymax(x y00, )%100yye=F.S.maxL/ 选择拟合直线的方法选择拟合直线的方法 (1)端点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端点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端点线性度端点线性度。简单直观,拟合精度较低。最大正、负偏差不相简单直观,拟合精度较低。最大正、负偏差不相等。等。 xOyymax (2)端点平移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独立线性度。最大正、负偏差相等。最

8、大正、负偏差相等。ymax|ymax|ymaxOyx (3)最小二乘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最小二乘线最小二乘直线法,对应的线性度称最小二乘线性度。设拟合直线方程为性度。设拟合直线方程为y=b+kx,可按最小二乘,可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最佳法原理,求得最佳k和和b。xiyiy b kxOyx 2.灵敏度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改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改变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改变量之比。常用变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改变量之比。常用Sn表表示灵敏度,其表达式为示灵敏度,其表达式为: : xdydSn/=xySn/=对线性传感器,可表示为对线性传感器,可表示为: :

9、有源传感器的输出与电源有关,其灵敏度表有源传感器的输出与电源有关,其灵敏度表达式中还达式中还需考虑电源的影响需考虑电源的影响。例如,某位移传感。例如,某位移传感器的电源电压为器的电源电压为1V时,每时,每1mm位移变化引起输出位移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变化为电压变化为100mV,则其灵敏度可表示为,则其灵敏度可表示为100mV/ /(mmV) 湿度传感器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在不湿度传感器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感湿特征量之比来表示灵敏度。同相对湿度下感湿特征量之比来表示灵敏度。还可以使用相对灵敏度表示法还可以使用相对灵敏度表示法:xxySxyyS/或这种灵敏度表示法后面很常用这种

10、灵敏度表示法后面很常用。 一般希望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在满量程范围内一般希望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在满量程范围内恒定,这样才便于读数。也希望灵敏度较高;但恒定,这样才便于读数。也希望灵敏度较高;但并不是并不是S越大越好。越大越好。 3.迟滞迟滞(迟环迟环)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做全量程范围校准时,正行程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做全量程范围校准时,正行程和反行程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迟滞用和反行程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迟滞用来描述这种不重合的程度。来描述这种不重合的程度。 OxyxF S.yF S. .ymax%100yyeSFmaxh=./ 4.重复性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重

11、复性是指在相同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性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性的程度。的程度。 Oxyymax1ymax2yF S. .xF S.%100yyeSFmaxr=./ 因因重复性误差属随机误差重复性误差属随机误差,故,故按标准偏差来按标准偏差来计算重复性指标更合适计算重复性指标更合适,用,用s smax表示各校准点标表示各校准点标准偏差中的最大值,则准偏差中的最大值,则 %100yeF.S.maxr=/ 式中,式中,a a为置信概率系数,通常取为置信概率系数,通常取23。取。取2时,置信概率为时,置信概率为95.4%,取,取3时,为时,

12、为99.7%。 至于至于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贝塞尔公式贝塞尔公式计算,也可计算,也可按极差法计算。按极差法计算。 5.阈值和分辨力阈值和分辨力 (1)阈值: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零开始缓慢增加阈值: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零开始缓慢增加时,只有在达到了某一值后,输出才发生可观测时,只有在达到了某一值后,输出才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值说明了传感器可测出的最小输入的变化,这个值说明了传感器可测出的最小输入量,称为传感器的量,称为传感器的阈值阈值。 (2)分辨力: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的任意值分辨力: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的任意值缓慢增加时,只有在超过某一输入增量后,输出缓慢增加时,只有在超过某一输入增量后,输出才发

13、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为传感器才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为传感器的的分辨力分辨力。xxyy 0 (3)分辨率:有时用分辨力相对于满量程输入分辨率:有时用分辨力相对于满量程输入值的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值的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分辨率分辨率。 对数字式传感器,分辨力是指能引起数字输出的对数字式传感器,分辨力是指能引起数字输出的末位数发生改变所对应的输入增量。末位数发生改变所对应的输入增量。 6.稳定性稳定性 稳定性表示传感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稳定性表示传感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性能参数的能力,故又称长期稳定性。参数的能力,故又称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可用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表示。表示稳定性

14、可用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表示。表示方式如:方式如: 个月不超过个月不超过 %满量程输出。有时也满量程输出。有时也采用给出标定的有效期来表示。采用给出标定的有效期来表示。 7.漂移漂移 漂移是指传感器的被测量不变,而其输出量漂移是指传感器的被测量不变,而其输出量却发生了不希望有的改变。却发生了不希望有的改变。xy12零点漂移灵敏度漂移O零点漂移零点漂移 灵敏度漂移灵敏度漂移时间漂移时间漂移( (时漂时漂) ) 温度漂移温度漂移( (温漂温漂) ) 8.静态误差静态误差 评价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综合指标称为静态误差评价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综合指标称为静态误差(也称总精度也称总精度),它是指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

15、一点,它是指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于理论值的可能偏离程度。输出值相对于理论值的可能偏离程度。 (1)方和根与代数和法方和根与代数和法2r2h2Lseeee+=)(rhLseeee+= 由于非线性和迟滞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而重由于非线性和迟滞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而重复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且这三种误差的最大值复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且这三种误差的最大值也不一定在同一位置上,所以上述处理误差合成也不一定在同一位置上,所以上述处理误差合成的方法,虽然计算简单,但理论根据不足。一般的方法,虽然计算简单,但理论根据不足。一般来说,方和根法把静态误差算得偏小,而代数和来说,方和根法把静态误差算得偏小,而

16、代数和法则算得过大。法则算得过大。 (2)系统误差加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加随机误差 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分开考虑,原理上较合理。用分开考虑,原理上较合理。用Dymax表示校准曲线表示校准曲线相对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即系统误差的极限相对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即系统误差的极限值;用值;用s表示按极差法计算所得的标准偏差。则计表示按极差法计算所得的标准偏差。则计算公式为算公式为:%100yyeSFmaxs+=.)/|(|式中,式中,a a为根据所需置信概率确定的置信系数。为根据所需置信概率确定的置信系数。美国国家标准局推荐该法,并按美国国家标准局推荐该法,并按t分布确定分布确定a

17、a,当置信概率为当置信概率为90%、重复试验、重复试验5个循环个循环(即即n=5)时,时, a a =2.131 85。 当被测量随时间变化时当被测量随时间变化时, , 传感器的输出量也传感器的输出量也随时间变化,其间的关系要用动态特性来表示。随时间变化,其间的关系要用动态特性来表示。除了具有理想的比例特性外除了具有理想的比例特性外, , 输出信号将不会与输出信号将不会与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这种输出与输入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这种输出与输入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动态误差动态误差。 动态误差除了与传感器的固有因素有关之外,动态误差除了与传感器的固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传

18、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所以,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所以, 通通常采用最典型、最简单、最易实现的正弦信号和常采用最典型、最简单、最易实现的正弦信号和阶跃信号作为标准输入信号,来考察传感器的动阶跃信号作为标准输入信号,来考察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态响应。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传感器的响应称为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传感器的响应称为频率频率响应响应或或稳态响应稳态响应;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阶阶跃响应跃响应或或瞬态响应瞬态响应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1.2.2 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 1.2.3 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

19、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1.2.4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通常把传感器看成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用通常把传感器看成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用常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其输出输入关系,即:来描述其输出输入关系,即:xbt dxdbt dxdbt dxdbyat dydat dydat dyda011m1m1mmmm011n1n1nnnn+=+式中,式中,an, ,an 1, , ,a0和和bm, ,bm 1, , ,b0均为与系统结均为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的常数。构参数有关的常数。 显然,求解困难。所以常用一些足以反映系统

20、显然,求解困难。所以常用一些足以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将系统的输出与输入联系起来。动态特性的函数,将系统的输出与输入联系起来。 1.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设设x(t)、y(t)的拉氏变换分别为的拉氏变换分别为X(s)、Y(s),对前,对前式两边取拉氏变换,并式两边取拉氏变换,并设初始条件为零设初始条件为零,得:,得:)()(011m1mmm011n1nnnbsbsbsbsXasasasasY+=+式中,式中,s为复变量,为复变量,s =b b+jw w,b b 0。 定义定义Y(s)与与X(s)之比为之比为传递函数传递函数,记为,记为H(s),则,则011n1nnn011m1mmmasasa

21、sabsbsbsbsXsYsH+=)()()( 因此,研究一个复杂系统时,只要给系统一因此,研究一个复杂系统时,只要给系统一个激励个激励x(t)并通过实验求得系统的输出并通过实验求得系统的输出y(t),则由,则由H(s)=Ly(t)/ /Lx(t)即可确定系统的特性。即可确定系统的特性。 对对多环节传感系统多环节传感系统,只要弄清各环节之间的,只要弄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关系(串联、并联或反馈串联、并联或反馈),一般经过简单运算即,一般经过简单运算即可由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由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如,对于由例如,对于由2个系统串联组成的新系统:个系统串联组成的新

22、系统:H1(s)H2(s)X(s)Z(s)Y(s)H(s)()()(21sHsHsH其传递函数为:其传递函数为:而对于由而对于由2个系统并联组成的新系统:个系统并联组成的新系统:)()()(21sHsHsH其传递函数为:其传递函数为:H1(s)H2(s)X(s)Y(s)Y1(s)Y2(s)H(s)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假设可假设bm=bm 1=b1=0,则则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可简化为: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可简化为:01110asasasabsXsYsHnnnn)()()(并进一步可写成:并进一步可写成:2/ )(1221211)(rnjnjnjjriisspsAsHww传递函数的另一种

23、形式是:传递函数的另一种形式是:2/ )(12212)(rnjnjnjjjjriiissspsqsHwwba上式表示一个高阶系统上式表示一个高阶系统, , 也可以看成是由也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一若干个一阶和二阶系统并联而成的阶和二阶系统并联而成的。 所以,零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响应是最基本所以,零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响应是最基本的响应。后面着重讨论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响应。后面着重讨论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 2. .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 对于稳定系统对于稳定系统 ,令,令s=jw w,得:,得:()()()()()()011n1nnn011m1mmmajajajabjbjbjb)

24、j(X)j(Y)j(H+=H(jw w) 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简称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简称频率响频率响应应或或频率特性频率特性。 将频率响应函数改写为:将频率响应函数改写为:)()()()()(jIReAHjHjH=+=其中:其中:)()/()()(|)(|)(wwwwwwwRI2I2Rarctan)(jHHHHHAA A(w w)称为传感器的称为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幅频特性,表示输出与输入幅表示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随频率的变化值之比随频率的变化,也称,也称动态灵敏度动态灵敏度。 (w w)称称为传感器的为传感器的相频特性相频特性,表示输出超前输入的角度表示输出超前输入的角度,通常输出总是滞后于输入

25、,故总是负值。研究传通常输出总是滞后于输入,故总是负值。研究传感器的频域特性时主要用幅频特性。感器的频域特性时主要用幅频特性。 H(jw w)与与H(s)的关系和区别:的关系和区别: (1)关系:从形式上看,关系:从形式上看,H(s)的的sjw w得到得到H(jw w),故,故H(jw w)是是H(s)的一个特例。的一个特例。 (2)区别:区别:H(s)的输入并不限于正弦激励,它的输入并不限于正弦激励,它不仅决定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也决定了瞬态不仅决定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也决定了瞬态性能;性能;H(jw w)是在正弦激励下,系统稳定后的输出是在正弦激励下,系统稳定后的输出与输入之比。与输入

26、之比。 3. .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 单位脉冲函数单位脉冲函数d d(t)的拉氏变换为:的拉氏变换为:1et dettLs0tst0st=|)()()(故以故以d d(t)为输入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为输入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YssYsH=再对上式两边取反拉氏变换,并令再对上式两边取反拉氏变换,并令L- -1H(s)=h(t),则有:则有:)()()()(tysYLsHLth11=通常称通常称 h(t)为系统的为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 对于任意输入对于任意输入x(t)所引起的响应所引起的响应y(t),可利用,可利用两个函数的卷积关系,即响应两个函数的卷积关系,即

27、响应y(t)等于脉冲响应等于脉冲响应函数函数h(t)与激励与激励x(t)的卷积的卷积,即:,即:ttthxtxhtxthty00)d()()d()()()()(所以,所以,脉冲响应函数也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脉冲响应函数也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1.2.2 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 1.2.3 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1.2.4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2.2 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通常包括两部分:传感器的动态误差通常包括两部分:输出量达到稳定状态后与理想

28、输出量之间的差输出量达到稳定状态后与理想输出量之间的差别,称为别,称为稳态误差稳态误差。输入量发生跃变时,输出量由一个稳定状态过输入量发生跃变时,输出量由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期间的误差,称为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期间的误差,称为暂态误暂态误差差。 当传感器的输入为当传感器的输入为x(t)、实际输出为、实际输出为y(t)时,时,动态误差动态误差e ed(t)可写成如下形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tytxpHtd=式中,式中,H(p)是以算子形式表示的理想传递系数,是以算子形式表示的理想传递系数,H(p)x(t)表示传感器的表示传感器的理想输出理想输出。如果传感器是理想的,即传递

29、系数为如果传感器是理想的,即传递系数为1,则:,则:)()()(tytxtd-=经推导,可得:经推导,可得:nnn10dt dtxd! nCt dtxdCtxCt)()()()(+=式中式中C0, ,C1,称为误差系数。称为误差系数。 根根据所得误差系数可知:据所得误差系数可知: 如果如果x(t)=A0(常数常数),则,则e ed(t)=C0 x(t)=C0A0,如果此时再有如果此时再有C0=0,则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也等于,则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也等于零。由此可见,零。由此可见,C0=0的传感器具有一阶无差性。的传感器具有一阶无差性。 如果如果x(t)=A0+A1t(A0、A1为常数为常数),当,当

30、C0=C1=0时,则不产生动态误差,即传感器具有时,则不产生动态误差,即传感器具有二阶无差性。如此等等。二阶无差性。如此等等。 若对任意形式的输入若对任意形式的输入x(t),都有,都有y(t)=kx(t- - ),k、 为常数,则传感器是为常数,则传感器是无失真无失真的,其输出与输的,其输出与输入相比,只有幅度上的差别和时间上的滞后,而入相比,只有幅度上的差别和时间上的滞后,而没有波形上的不同。此时:没有波形上的不同。此时:wwwwj)j ()j ()j (keXYH所以,不失真条件为:所以,不失真条件为:www)()(常数kAy(t)=A0 x(t)是理想输出,是理想输出,y(t)= A0

31、x(t- -t0)是实际输出是实际输出 幅值失真和相位失真幅值失真和相位失真: ( (1) )A(w w) 常数常数幅值失真幅值失真 这种失真对多频成分信号的影响是严重的,这种失真对多频成分信号的影响是严重的,而对于单频成分的信号只导致幅值测量的线性误而对于单频成分的信号只导致幅值测量的线性误差。差。 ( (2) ) (w w) - -w w 或或0相位失真相位失真 相位失真使得不同的频率成分滞后不同,引相位失真使得不同的频率成分滞后不同,引起波形改变。起波形改变。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1.2.2 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 1.2.3 描述传感器动态特

32、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1.2.4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时域性能指标时域性能指标 通常在阶跃信号作用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通常在阶跃信号作用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时域指标,称为的时域指标,称为阶跃法阶跃法。传感器在单位阶跃信。传感器在单位阶跃信号号x(t)作用下的典型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作用下的典型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1)时间常数时间常数 :指输出值上升到稳态值指输出值上升到稳态值yw的的63%时所需的时间。时所需的时间。ty t ( )ywtstr0.63yw0.10yw0.90yw0.95yw1.05yw0ty t ( )ywtstr0.63yw0

33、.10yw0.90yw0.95yw1.05yw0 (2)上升时间上升时间tr:指输出值从稳态值的指输出值从稳态值的10%上上升到升到90% (或从或从5%到到95% )所需的时间。所需的时间。ty t ( )ywtstr0.63yw0.10yw0.90yw0.95yw1.05yw0 (3)响应时间响应时间ts:指输出值进入并稳定在稳态指输出值进入并稳定在稳态值的允许误差带值的允许误差带(通常为稳态值的通常为稳态值的- -5%+ +5%或或- -2%+2% )内所需的时间。内所需的时间。ty t ( )ywtstr0.63yw0.10yw0.90yw0.95yw1.05yw0 (4)过调量过调量

34、s s :指输出值超出稳态值的最大指输出值超出稳态值的最大量,常用相对于稳态值的百分比表示。量,常用相对于稳态值的百分比表示。61 2.频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 通常在正弦信号作用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通常在正弦信号作用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的频域指标,称为的频域指标,称为频率法频率法。典型的传感器幅频特。典型的传感器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性曲线如图所示。A( )1.001.100.707b0.950.901.05g1g2 (1)通频带通频带w wb 是指在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是指在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幅值衰减幅值衰减3dB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A()1.001.100.707b0.

35、950.901.05g1g2 (2)工作频带工作频带w wg1或或w wg2 是指幅值误差在是指幅值误差在 5%或或 10%之间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但谐振峰右之间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但谐振峰右边一段很少用。边一段很少用。 (3)相位误差相位误差 是指在工作频带内,传感器的是指在工作频带内,传感器的实际输出与理想的无失真输出之间的相位差。实际输出与理想的无失真输出之间的相位差。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1.2.2 传感器的动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误差 1.2.3 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1.2.4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

36、2.4 传感器的动态响应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1. .零阶传感器零阶传感器 例如图示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例如图示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其微分方程形式为形式为a0y(t)=b0 x(t)或写成:或写成:UUrxLxSyn=可见,对零阶传感器,无幅值可见,对零阶传感器,无幅值失真和相位失真问题。失真和相位失真问题。 对零阶传感器,若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则对零阶传感器,若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则输出也为阶跃函数输出也为阶跃函数。x t ( )t01y t ( )t0Sn).()(3710100tttx).()(391000ntStty零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所示。零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

37、频特性如图所示。0SAn=)()(tsinSytsinxn=A()0Sn0() 2.一阶传感器一阶传感器 一阶传感器的微分方程为:一阶传感器的微分方程为:)(d)(d001txbyattya令令时间常数时间常数 a1/a0,Sn b0/a0=1(称为称为归一化归一化)。对对任意传感器,根据灵敏度的定义,任意传感器,根据灵敏度的定义,b0/a0总是表示总是表示灵敏度的。由于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动态灵敏度的。由于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动态分析中只起着使输出扩大分析中只起着使输出扩大Sn倍的作用,因此为了倍的作用,因此为了方便,讨论任意阶传感器时,都将灵敏度归一化方便,讨论任意阶传感器时,都将

38、灵敏度归一化为为1。 归一化后:归一化后:)t ( x)t ( yt d)t ( yd=+例如,图示不带保护套管的热电偶。例如,图示不带保护套管的热电偶。T0T1e1 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阴影阴影即动态误差即动态误差) )。y t ( )t010.632x t ( )t01te1ty/)(-= 当当t= 时,相对误差时,相对误差为为36.8%,t=5 时,相对时,相对误差为误差为0.07%。对一阶传感器,有:对一阶传感器,有:)/()(1j1jH+=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arctan11A2-=+

39、= 当当ww1,称为,称为过阻尼过阻尼,阶跃响应为:,阶跃响应为:t122t1220202e121e1211ty)()()(+=(2) =1,称为,称为临界阻尼临界阻尼,阶跃响应为:,阶跃响应为:t00et11ty+=)()(3) 1时,传感器等效于两个具有不同时间时,传感器等效于两个具有不同时间常数的一阶传感器的串联,此时虽不产生振荡,常数的一阶传感器的串联,此时虽不产生振荡,但也需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态。但也需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态。 ( (2) ) =1是由不振荡过渡到振荡的临界状态。是由不振荡过渡到振荡的临界状态。 ( (3) ) 0.707时,不再出现谐振现象,这时时,不再出现谐

40、振现象,这时A(w w)随随w w的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增加而单调下降。1.02510A( )0.31.00.010.030.050.13510( )040801201601.0251.0 (3) 在在0.60.7 之间时,无失真范围大,为最之间时,无失真范围大,为最佳阻尼。佳阻尼。85 1.02510A( )0.31.00.010.030.050.13510( )040801201601.0251.0(4)当当w ww w0时,时,A(w w) 1,幅频特性平直,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