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在哪里?_第1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在哪里?_第2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在哪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在哪里?(顺德区容桂街道文华初级中学 李少雄)【摘要】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中有两个知识点,分别是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究竟谁才是这一节时的教学重难点?不少老师都困惑,也正是由于课标、教材没有吃透,以至于处理不当;我通过对照课标的规定、领悟教材编排意图、理顺知识学习进程、看清盐的复杂性以及吃透复分解反应重要地位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可以明确得出复分解反应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不是盐的化学性质。【关键词】复分解反应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在顺德龙江开展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与另外一位化学老师共同上了一节“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

2、)的同题异构课,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教材处理设计,我在本节课中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作为重难点突破,盐的化学性质仅是一般性介绍;另一位化学老师却将盐的化学性质作为重难点进行突破,而将复分解反应条件一笔带过,究竟谁的教材处理是正确的呢?不少老师都倾向于后者的处理办法,理由是:在前面学习酸碱的过程中,都归纳了酸碱的化学通性,到了盐这个问题理所当然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先介绍几种常见盐的物理性质,然后归纳盐的化学通性,因为大家都熟知化学中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物质,理应受到同等“待遇”;然而,作为初中阶段4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的复分解反应,有了前面3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介绍,自然而然地跟前面一样,不必将其作为重难点。

3、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究竟谁正确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学习新课标、教材,与同行进行深入探究,向导师进一步请教,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理由是什么呢?第一、从课标的规定看。在最新课标(2011年版)中有两处地方足以说明问题:(1)在课标的12页,关于学生需要完成的基础实验,其中第8个实验就是“酸、碱的化学性质”,但是没有提到盐的化学性质,本次课标的再次修订,改变较大的就是将8个实验定为学生必须要分组完成的基础实验,并且将这部分要求独立写在了课标上,这也就是显示出这几个实验的重要性,课标还提到这些学生的科学探究可以多种形式,但是不论如何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可见其重要性!(2)在课标

4、的2122页,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标准问题,其中的第1点就是“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这里面明确对酸碱的性质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没有提及到盐的性质和用途,只是在第5点提到“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而已;从以上课标中描述的两点来看,酸碱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位置,但是盐就不是这样,甚至于连“盐的化学性质”这个字眼都没有出现过,那么在我们的授课中又怎么能添加盐的化学性质,甚至于将其作为重要内容来进行呢?显然,这是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第二、从教材编排意图看。人教版教材第十单元在介绍酸碱知识的时候,将酸碱化学性质作为知识点非常清晰显示在课本上,也

5、用了大量的篇幅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去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非常重视酸碱的化学通性。然而,对比教材在盐这个课题,除了粗盐提纯有一个“活动与探究”和碳酸盐的演示实验,没有编排盐的化学性质方面的设计,没有出现“盐的化学性质”这样一个知识点,仅是在单元小结中提到了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小结只是对前面盐与金属、盐与酸、盐与碱反应的复习而已。显然,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已经有了淡化盐化学性质的意图,只要能够领会到教材这一层意思,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容易多了。第三、从知识的学习进程看。其实盐的概念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已经出现,盐参与化学反应的知识也早已学习过了,例如人教版教材第八单元学习金属和盐的置换

6、反应,第十单元学习酸跟盐发生反应、碱跟盐发生反应都是旧知识,那么本节课就只剩下盐跟盐发生反应这一条性质才算得上新知识,理顺了知识的学习进程就可以看出,盐的化学性质作为重难点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第四、从盐知识的复杂性看。首先,盐可以看做是酸碱反应后的产物之一,由于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合变数多,还会受到酸碱强弱的影响而不同,出现酸式盐、碱式盐等,可见盐的种类非常复杂、非常繁多,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属于盐类,它不像酸碱这么简单几种主要物质,要让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学习这么多的盐类物质,显然不科学;其次,盐的化学性质并没有像酸碱这样有规律性,酸具有相同的氢离子而有化学通性,碱具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而有化

7、学通性,盐受到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双重影响而没有化学通性,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更加复杂,而且它在反应过程中也并不是只有简单的离子交换,还会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当中涉及到的一些转化更是困难,所以我们在考试上的那些除杂、推断、流程等所谓的难题,几乎就是在盐这里面做文章了!其中不乏涉及很多更深入、高层次的知识,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甚至可以说高中生都不应该。第五、从复分解反应的地位看。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的核心内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内涵比起其他三种反应类型更为复杂多变,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必须要靠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也是跟高中

8、接轨的一个关键点,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课题,初中的复分解反应学习让学生对知识形成了网络,高中则需要运用这个知识网络去分析解决问题;再者,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更是贯穿于整个中考题中的共存、除杂、转化、鉴别等,因此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复分解反应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有利于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归纳,对其有效掌握会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总而言之,复分解反应在初中化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掌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初中化学;其次,复分解反应更是承担着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起码在学生头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