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体化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高校一体化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高校一体化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高校一体化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高校一体化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名称课题类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按顺序排歹联系电话完成时间xxx年立项课题(教改项目)研究报告课程教学分类实施实践研究一一“一体化课程”电:指定项目(V)自主项目()员:)xxx科研处制“课程教学分类实施实践研究一一一体化课程”研究报告标题«课程教学分类实施实践研究-“一体化课程”课题组摘要:应用型高等本科教育中大多数课程既有理论,也需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即理论与实践一体课程。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究xxx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丁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关键词:一体化课程;xxx;实践教学一、引言自1999年中国

2、高等教育开始规模扩招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便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高等学校的分类,目前根据社会人才结构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在三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中,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在近几年政策推动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唯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

3、法还不明朗,仍处丁探索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高校人才保障,本课题组根据xxx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试点和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陈述如下。二、研究目的及意义。xxx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中高级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乂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乂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为了能够培养出这样

4、的高技能人才,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三、研究基本内容(一)深入了解一体课程相关知识体系通过教学研究了解一体化课程相关知识体系,让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一体化课程”的相关知识。(二)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为一体化教课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三)开发建设一批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

5、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四)改造教学设施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乂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对新建实训中心,全部按一体化教学设施要求建设;对原有教学楼,逐步实施一体化改造。(五)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帅资队伍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乂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到企业锻炼,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6、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四、研究思路及方法。(一)研究思路本课题通过3个多月的努力,为了完成一体化教学所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改造、教材建设、评价办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建立主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其研究基本思路如下: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2、以典型

7、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4、以教师队伍打造为主要任务。名帅出高徒。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建设高素质一体化教师队伍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教育本身具有的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届性,不能将研究单纯局限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以内,而

8、应充分了解和掌握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为了了解事实和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把要研究的问题分为详细的纲目,制成量表,组织人员到校内各系部及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并对收回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调查报告。2、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用好、用足原始数据和资料,选取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细致的分析概括,从而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一些积极可行的教育对策并发挥实效。关注实地观察信息与统计数据及文字资料的相互补充。同时,对于本课题研究,

9、以学校为总项目,以各校区、各职能科室、各教研组为子项目的方式,做到既有项目组成员独立完成,乂有合作完成,广泛交流,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双轨合一”。3、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教学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总结提炼实际经验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引领新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4、文献法搜索和分类阅读近年来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研究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图像、音频、工具书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材料),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启蒙思路。(三)课题研究步骤1、论证立项阶段(

10、2012年4月)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报告。2、组织、准备阶段(2012年5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动员和要求全体老师参与研究。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系为主体单位,成立课题研究项目小组,各项目小组根据整个课题的要求,制定该项目研究的实施方案。分层、分级明确人员分工,进行人员培训。3、实践探索阶段(2012年6月)各项目小组根据本项目小组实施方案,全面展开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总结提炼有关专业建设的规律性、全局性的结论和认识,并注意对相关的结论或对策进行适应性、实效

11、性检验。加强课题研究的监督和管理,注意过程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定期举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举办各种研讨会,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4、结题评审阶段(2012年7月)完成各研究项目的实验报告修改、审查和定稿。举行课题研究结题汇报活动,进行教学观摩研讨会;召开结题验收报告会,表彰先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料,整理研究结果,论证结题。总之,本课题立足实践,以行动研究为主,不过多地涉及学术理论问题,而是强调对于现状与问题的剖析,最终得出各种可操作的对策、思路。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一)理论认识成果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于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一体化课程

12、教学模式的概念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2、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很显著的特点:(1) 实用性强。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感知,并在亲自进行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2) 技能性强。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主导思想,即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乂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使专业教学形成连贯的、完整的教学体系,提高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3) 教学质量和效率高。由于一体化教学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的学习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问题,缩短了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迁移的时间和距离,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4) 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高。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乂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因此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新技术、新

14、工艺,不断钻研业务,更新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5) 要求教学条件高。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乂能满足实训教学的条件,概括起来,即要求“教师一体化、教学设施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C这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前提和保障。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衔接,避免理论课与实习课脱节的问题,这种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二) 教学改革成果为了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双”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四双”是指理论实践双纲

15、并举、工学交替双轨同步、专兼结合双帅施教、学历能力双证齐备。“四双”具体改革是:1、理论实践双纲并举。2005年,我校启动实施了编制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对每个专业都同时制定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多个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并对每门课程编制了课程标准。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建立了“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习制度。2、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16、我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以及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理论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通过“工”与“学”的教学途径,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3、专兼结合双师施教。我校加强“双帅型”教师培养,出台了一系列制度,鼓励文化课教师学习相关相近的专业知识,鼓励专业课教师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相关高校、企业的培训和实训,使“双帅型”教师的培养得到保证。“双帅型”教师素质全面,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既能教理论课,乂能教技能课。除此之外,学校还聘请

17、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他们都是本地的能工巧匠和企业管理中坚。他们参与到学校教学之中,使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4、学历能力双证齐备。对学生来说,在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多取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就多一种技能,就多一个就业的机会与可能。我校经上级劳动部门批准,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顶岗实习前,鉴定所在劳动部门支持下,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了计算机网络、ERR图形图像设计、会计从业资格证等技能等级鉴定,学生通过率每年均在95恕上,有的学生还取得多项技能等级证书。鉴定所除了为在校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外,还为学校培训班人员提供了技能鉴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

18、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三)管理改革成果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实行条块化管理,重点推行校科(学校专业科)二级管理模式。“条”式管理,就是学校设立整个管理层面的职能处室,其职责是对学校相关管理工作进行部署、管理、协调和服务。“块”式管理,就是学校将开设的相近专业进行重组,设立专业科。专业科是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为管理实体,其职责是对所届专业科的人、财、物等赋予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权。学校设立了5大专业学科:计算机、财经、管理、艺术、机电专业学科等。专业科管理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对教师聘任、教师评优晋升、教学研究、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考核,课时津贴发放、学生安全管理、招生就业、校企合作工作等拥有直接管理权。在管理过程上,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有奖必争、逢旗必夺”。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专业科十部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结论“一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能力,积极促进我省大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维护社会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