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途径一:阅读,为教育生命加温一些老师会觉得,我们每天要上课、阅卷、改作业、写教案,还要应付学校的一些事情,管好孩子、老人,我们真的很不容易,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然而,在被调查的30位“成长力教师”中,我们发现,他们每年的阅读量在100本左右的有3人,50本左右的有5人,30本左右的有6人,20本左右的有12人,10本左右的有4人。那么,教师到底应该读哪些书籍呢?不同的专家会开出不同的书单。在这里,结合对“成长力教师”“从教至今,对您影响比较最大的两本著作”的问卷调查,我们把他们读的书籍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教育理论书籍,90%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
2、著作。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特别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很多教师专业阅读的开始。另外,陶行知教育名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也颇受教师的喜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第二类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书籍或者期刊,比如说听余映潮讲课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等等。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30%的教师是从读学科教学专业类的书籍开始的。他们在学科教学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第三类是中外名著,如论语窗边的小豆豆等,这一类的书籍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不同视角。此外,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网络开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渐渐地开始成为我们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能够与人的思维同步的不可
3、或缺的工具。在“成长力教师”中,85%的教师拥有自己的教育博客。这些教师通过开设博客、注册一些教育类的网站与同行们交流。著名教育专家徐锡良教授说:“现在从不上网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从“成长力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的确是一个引领教师成长的好地方。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通过QQ、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直接与大师名家对话、与优秀教师交流,甚至能够够寻找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最智慧的头脑进行交流。但是,网络再美,也只是一个工具。当你有了成长的欲望,想不断超越自己的时候,相信任何阻力都阻挡不了你成长的脚步。途径二:专业写作,“仅此而已”专业写作,表面看来,只是教师随时随地地把所思、所想、所感
4、记录下来,其实是教师在书写自己的职业和生命传奇。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也认为,专业写作可以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化的路径。“成长力教师”的成长路径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成长力教师”的调查问卷中,谈到是否有专业写作的习惯,30位教师没有一位教师说没有。根据调查显示,他们每年的写作量在20万字以上的有6人,10万15万字的有12人,10万字以下的有12人;他们中有28位的教师每年都会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虽然每个人发表的篇数不同,但是他们已将公开发表作为了自己的一种追求。就像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所说的那样:“教师是否能够公开发表自己的声音,已经成为影响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够走多远的一个
5、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专业写作,对于教师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另外,在“成长力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写作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即它是“面向教育事实本身”的写作,应该把它看做是自己教育生涯的一部分,整个过程应该是写作磨砺、专业发展、教育生命对话的过程。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热衷于文学创作,而对专业写作并无多大兴趣。其实,二者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学创作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加强个人修养,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正如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所言:“文学著作和创作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说没有意义,但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或
6、诗人未必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这也是事实。所以,我们更提倡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日志、观察日志和行动研究日志,通过这些日志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而叙事研究不同于文学意义上的讲故事,它的目的在于接近教育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真相”。所以,“讲故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教师要努力实现一次跨越,实现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的转变,努力从自己所关注的事件和经验中解读出内在的学术和理论意义。很多名师正是跨出了这一步,才踏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第二是“日常性”,即教师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那些为了应付检查才去写总结和论
7、文。作为一线教师,可以说每天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而且又非常生动、珍贵的特有的实践和感受。拿起笔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是却能促使写作者慢慢地摒弃外在的浮华和自己内心的浮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正是30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才使他的著作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写作,都请您拿起您手中的笔来吧!不管语言是否华美,不管结构是否严谨,只要您能够坚持写下去,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途径
8、三:教科研,通往职业幸福之路“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做研究型教师”这些口号而今都已深入人心。正是在这些理念和精神的引领下,教育行业被赋予了研究的品质,“教育”与“研究”,构成了教师生涯的完整意义。教师的教育研究要回归本原教师的研究是日常教育教学背景下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是融研究、学习与工作为一体的探索性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人人搞科研”才有可能,才有意义。其实,对一线教师而言,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方法,不是搞那些追风的所谓“课题”“创新教育”的风来了,就研究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的风来了,就搞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型研究,或者说,带着一个思考的
9、大脑完成每一天平凡的教育琐事,这就是最好的研究。不要以为这样的研究档次低,苏霍姆斯基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省察与反思,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大家。从魏书生到李镇西,专家也好,名师也罢,回顾他们的成长,无一例外,教育科研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这里所说的教育科研,既不同于课程专家的学术研究,也不同于实验室里的测验量和计算,它更多的是源于教育实践的一种反思和行动。很多“成长力教师”也正是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要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突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到一个专业成长的着力点,即研究的课题,然后坚定不
10、移地走下去。每个老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的着力点,不管着力点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真正去钻研,才能让自己不至于沦为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和教书匠。途径四:制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点火器在“成长力教师”的调查问卷中,谈到“您觉得目前自身的专业成长最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支持”时,98%的教师都提到“引领”两个字,有的谈到的是学校的引领,有的谈到的是专家的引领,还有谈到同伴的引领和帮助。现如今,引领的缺失或许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一个大问题。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是不是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成了教师“个人的私事”?一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要教师“多读书”“多写教学反思”,比较重视的做法就是“传帮带”“压担子”,而没有为教师
11、的专业成长提供真正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引领”。还记得一位教师谈及专业成长时说,他多次在博客上提到“孤独”两字,这种孤独的心境很多青年教师都感同身受。一方面,教师专业成长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在成长过程中,实践智慧的形成和思想的演变必须经由一段艰难的修炼和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有追求的老师都会体会到一种孤独。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分数至上”“教学成绩至上”的理念,让这些成长中的教师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面前徘徊起来,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另外,城乡之间教育资金、教学设施的差异以及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程度,也会导致这些孤独心境的不断涌现。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
12、主发展,但是专业引领更不可或缺,它就像一个点火器,有了它,教师专业会发展得更快、更系统。在学校中,校长扮演着重要的教师发展引领角色,他能让教师走上专注教学之路,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充满期待。在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引领上,教研部门则责无旁贷。但愿这个问题能引起学校校长、教研部门的关注,真正承担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责任,把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教研区域也打造成名师成长的“基地”。途径五:“磨课”,每一节课都用一生来准备在“成长力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有40%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是从磨课开始的。现如今,关于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的利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实,公开课、优质课本身并没有问题,“磨课”本身也没
13、有问题,关键是着力点有没有找对:是单纯为了获奖而磨课,还是为了提升教学艺术而磨课。这是问题的关键。很多名师真正为众人所知,就是通过某一节公开课开始的。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思想的冲击的话,那么,这不仅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价值所在。课堂是最能体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地方。对教师来说,打磨课堂,就是打磨自己的教育人生。途径六:职业规划,做最好的自己当我们找寻到了成长的途径,有了成长的意愿的时候,就应该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沿着适合自己的路径,通向一个“最好的自己”。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说:“你可以先想好70岁你想干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身边会有什么人当这些明确了以后,你就会知道你50岁的时候自己应该在哪里,已经完成了些什么;再推想40岁、30岁以至于今天。”教师要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就要学会“终点思考”,要有成名成家的梦,制订一个“个人成长方案”,并按照这个方案执著前行。德国诗人胡腾有一句诗:“心灵觉醒了,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成长意识觉醒了,教书育人便是件快乐的事。”因为,只有个人成长意识觉醒了,才会有教育理念的重新启蒙,所有上面这些外在路径的终端,才会指向专业发展的根本教师的内隐理论和个人的教育哲学:以研究的心态做教师,不满足于一般的“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施工承包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 非营利组织控烟活动计划
- 度工业用地合作合同书
- 专业电气工程师的劳务合同
- 极速建站服务合同范本
- 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合同安全条款
- 网络广告投放合同范文
- 买卖合同相关法条第三百六十七条修订
- 门店租赁合同范例
- 单位房产转让合同
- 中央2025年全国妇联所属在京事业单位招聘9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课件
- 机器狗: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场景刚需放量在即2025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知识培训
- 《加油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生态安全》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 1.北京的春节 练习题(含答案)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 GB/T 45071-2024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