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玻璃钢管粘接工法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1.gif)
![大口径玻璃钢管粘接工法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2.gif)
![大口径玻璃钢管粘接工法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92243c79-ea2f-476a-90ad-a337bdaff746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烯基树脂大口径玻璃钢管施工工法编制:董孜恺审核:常批:目录一、刖曰二、管道粘接前的准备工作三、管道粘接的步骤四、树脂的配置五、管道对接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及原料六、质量要求与注意事项七、安全注意事项八、工程应用实例一、前言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化工行业尤其是物料具有较高腐蚀性的氯碱行业拥有广阔增长前景。因此,掌握大口径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粘接方法对我司具有重要意义。本工法适用于青岛海晶40万吨/年聚氯乙烯烧碱装置安装工程中乙烯基树脂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的粘接工艺。此外,其他工程中的使用的双酚A树脂、环氧树脂及吠喃树脂的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粘接也可稍作参考。1. 本工法的特点是以图文
2、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玻璃钢管线对接施工工艺,并结合施工实践,提出了玻璃钢管先施工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玻璃钢管线的施工有指导作用二、管道粘接前的准备工作将需要粘接的管道端部表面清理,薄膜撕去,如有油污也需要清楚并干燥处理。2. 根据管道对接参数表裁剪合适宽度的表面毡、短切毡及方格布等材料。表一500mm<DN<1000mrW道粘接参数防腐层名称材料名称材料规格层数对接宽度备注粘绐层表面毡30g/m21L=DN-200mm短切毡450g/m22结构层短切毡450g/m25一层短切毡和曲层方格布交替进行铺设方格布400g/m210短切毡450g/m22内封口短切毡450g/m21短切毡45
3、0g/m22表面毡30g/m21注:直径大于800mm的管道内部糊制一层短切毡三、管道粘接的步骤根据管道粘接参数表在管道端部量取对接宽度的一半,对量取的这段管道外表面采用专用磨光片进行打磨处理,是表面粗糙,提高对接时候的粘结强度。1. 将管道端部打磨成坡面,尖端打磨至出现内衬层。2. 用毛刷将管道表面的粉尘清楚赶紧,将两端管道按实际要求角度对齐摆放好。3. 将打磨过的管道外表和管道间对接面上填塞玻璃纤维纱至填平切口,再用毛刷涂刷上配置好的树脂。刷胶不应过多,避免引起流胶。先将打磨过的管道端部涂刷一边树脂,然后铺1层450g/肝玻纤短切毡,用毛刷粘取树脂浸透玻纤,用压车昆赶去气泡。4. 按管道对
4、接参数表进行对接口的结构层糊制。要求增强材料逐层铺放,每一层都需用树脂浸润,辗压气泡。如果铺层总厚度较厚时,需要分次完成,以避免引起分层,一般一次铺层不超过6层。铺层时如需要搭接,搭接宽度为2cm左右。5. 根据管道对接参数表,开始铺玻璃纤维布,铺一层,用毛滚筒粘取树脂浸透一层。8.铺完4层玻璃纤维布后铺一层450g/肝毡,然后用压辗赶去气泡,等固化后再继续操作。9. 之前操作固化完全后,用角磨机对固化表面打磨,去除打磨产生的粉尘。10. 重复之前的铺贴玻璃纤维布的步骤直至完成管道对接参数表中的全部铺层(一次铺层不超过8层)。内缝的糊制一一当管子直径大于800时,打磨两端粘接区的内表面:两管粘
5、结区表面打磨宽度视管径大小和压力等级确定,且不小于0.81.5倍管外径,打磨深度至增强层。操作人员应从被接管端进入管内后对管,保持两管同心对紧,然后在内接缝处抹内衬树指胶泥,塞短切毡,贴一层平纹玻璃丝布,完成内接缝增强。贴短切毡和平纹玻璃布时应保持光滑平整,并逐渐与非粘结区管内表面平滑过度。内增强层固化后不得有裂纹、气泡、层间开裂、贫胶区和烧伤等缺陷,否则打磨处理或拆开重接。施工时的注意要求:所有接头在糊制时必须防止雨淋和灰尘,如有可能,应采取帐篷或类似的可移动遮盖,大风会使树脂快干和造成赶气泡困难,有时太阳光会使局部固化过快,在这中情况下应采取遮挡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内积层未固化,应采取加热
6、器等热源加热,但不可使用明火,在完全固化24小时内不能让接头受力。四、树脂的配置树脂原料应与管道成分一致并有生产厂家提供,在配置前,施工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进行凝胶实验,确定树脂与引发剂、促进剂与触变剂的配比。凝胶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以整个工作完成后30-60分钟固化为好。(1) 配置时,应先用秤称量或量杯准确量取树脂并加入钻盐用作促进剂,加入量约为树脂重量的1-4%,搅拌均匀。(2) 在树脂将要使用时再加入过氧化甲乙酮用作引发剂,加入量约为树脂重量的1-4%,同时为了防止树脂提前固化,应按需分多次配制。触变剂的用量根据操作要求的粘度而定,对大口径玻璃钢管粘接而言,降低树脂胶的流动性
7、尤为重要。一般加入促进剂的树脂混合后,加入56%t量的触变剂,触变剂可能吸收促进剂,使凝胶时间延长,这时可加入几滴二甲基苯胺。1. 关键控制点:合理控制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的配比及环境温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固化条件。表2树脂胶的固化时间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温度(C)时间(h)108155252451由表二可以看出:采用加温办法能够加快树脂胶的固化速度,提高施工速度。环境温度低时,可以适当增加树脂胶固化剂用量,以提高低温固化速度。但当温度降至10C以下时,靠增加固化剂用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应使用电热毡或热风机伴热以确保树脂胶固化时间在控制范围内。五、管道对接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及原料工具:1.打磨机和砂轮
8、片;2.手套、口罩;3.毛刷;4.压辗;5.水平尺6.钢卷尺原料:1.短切毡;2.方格布;3.玻璃纤维纱;4.树脂;5.固化剂;6.促进剂六、质量要求与注意事项检查径向挠曲值。按照规范要求,玻璃钢管道安装完毕24h内,应测试管道的初始径向挠曲变形,管道不得出现隆起、扁平和其他突变现象。?1. 敲击接头表面不应发出空响声,缠绕层应密实。树脂胶不得出现不固化或有塑性的情况。七、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将引发剂与促进剂直接混合,否则将可能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引发剂与促进剂在运输、贮存及搬运时,应分离开来,并通风、避光,否则也易发生火灾事故。2. 在进行玻璃钢管道安装之前,应对热处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所有作业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必须佩带口罩管道施工时,周边拉设警戒线,防止闲杂人等进行施工现场,发生意外电热毡与热风炉等辅助增温设备运行时,必须做好接地。?环境温度10C以下管道安装时,在对管道接口进行加热升温、恒温控制和缓慢降温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人不得触碰管材,以免发生烫伤事故。?3. 管道施工时,保温材料应用防火型材料,并清除管道周边易燃的杂物和易爆的物品,现场配8Kg灭火器2台,防止发生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9年中国氢能承压设备(氢能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电梯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 现代传媒在推广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 电竞文化如何赋能传统办公环境改造
- 2025年氨维营养添加剂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宁夏体育职业学院《控制过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聚落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现代企业财务预测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 中国控油保湿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形态基础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A/T 1499-2018卷帘门安全性要求
- 成长感恩责任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化工装置实用操作技术指南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指引(咨询企业版)(征求意见稿)
- 2020年度安徽省中考数学科目试卷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风冷热泵主机改造-模块机汇总
-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申请表
- 牡丹区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 职业卫生工程控制技术课件
- 高中英语常用词汇表(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