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付中-南大港八完小_第1页
徐付中-南大港八完小_第2页
徐付中-南大港八完小_第3页
徐付中-南大港八完小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重朗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南大港第八完全小学徐付中阅读教学的朗读指导重视范读感染。重点指导 , 着重诵读 ,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朗读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

2、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小学时期,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

3、 ,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依赖于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及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以文字、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的情景,建立友好的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1 、以精彩的开场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在讲课伊始就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开头,就像下棋高手第一招就为全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前给孩子们猜谜语、唱儿歌,精心设计的导语打破了以往

4、单调,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教学氛围。如教风时,可以这样开头: “这节课有个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它正在和风铃做游戏,让风车快快的转。想和它交朋友吗?快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它吧! ”此刻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了,使他们一开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及待地到文中寻找答案,以满足求知欲望。2、创新教学形式以保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习生最烦老师教得千篇一律,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如教学古诗三首时,三篇古诗都是送别诗,如果都是一样的教学形式,学生一定会

5、觉着没兴趣,没新意。所以为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准确地感知教材,老师针对这三首诗的特点,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如送元二使安西利用板画渲染当时情景,让学生在情与景中感受离别。 赠汪伦表演送别情景,在美妙的音乐中体会离别。 别董大圈出当时的景物的词语,根据意境画出图画,在董大的胡笳十八拍中感悟离别。因为创新了学习形式,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高涨。、培养欣赏、评价能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朗读是阅读过程中语言内化的呈现。所在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按一个尺度去读书。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同时,去学会欣赏别人的朗读。取长补短,同时会用积极的语言去赞扬点评

6、。而避免学生之间去指责、挖苦,以免刺伤学生,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每个学生也很在意老师如何对待他们。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老师对他(她)的表现的认同和肯定。经常性的赞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让学生有很大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积极求进。从学生心理来说,教师的赞扬是一个正面的有效刺激,所以对于学生表现不够或不好时,教师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处理,用暗示、安慰的方式为他(她)指出,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朗读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积极,而且对学生朗读的效果, “经常用“好”、“很好”、“非常正确”等词语进行赞赏,用

7、简洁的语言进行富有启发、恰到好处的点评。即使是学生朗读得不对或不完全正确,也用“你的朗读有进步了” “只要你努力,你会成为第二个赵忠祥”的话语。在鼓励中指出,并尽可能找出优点进行赞扬,如“你能大胆地站起来朗读,值得同学们学习”、“你最近要求读课文越来越主动了” 。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逐渐使学生从敢读到会读,善读的飞跃,从而为孩子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依据教材特点,确定朗读指导侧重点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

8、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热爱及赞美之情。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 ,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蝙蝠与雷达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

9、然不同了。因为蝙蝠与雷达是用具体实验来说明蝙蝠的特点与雷达的关系。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三、抓住学生特点,采取多样的指导方法、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

10、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和作者的本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重点段落,着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拐弯处的回头中的“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回头,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

11、处。 ”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父亲那含蓄深深的爱。又如母亲的账单一课中,让学生反复的对比朗读彼得和母亲的账单的不同处,体会彼得母亲十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表演,衬托朗读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同样,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把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或配乐朗读,或唱与课文相关的歌曲,不仅能激发

12、学生的朗读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受到音乐美的陶冶,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整个学习兴趣。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 ,学生情绪高涨,翻开课本就跟着唱起来, 在唱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了生字, 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月光曲时,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学生配乐朗读,即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此曲的精妙之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采用表演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做到以读为主,思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女主人与乞丐一文教学中,教师在讲乞丐若干年后回来酬谢女主人时,欲用表演形式来完成故事情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我们来演一演好不好?” “好!”学生欢呼雀跃。接着,该教

13、师启发学生: “要想把剧演好,首先得熟悉台词,把握好任务的特点。怎么样才能熟悉台词,把握好任务特点呢?”聪明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说: “读课文!”“好,开始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兴趣盎然,争分夺秒地朗读课文,熟记台词,非常投入,朗读时还不由自主地加着动作。另外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朗读课文的声音录制下来,并给朗读配上音乐,作为范本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欣赏或学习,这既是对朗读课文的学生的肯定,同时也具有对其它学生的促进和示范作用。、熟读成诵激发兴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 “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的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学生读等。诵读、默读、齐读、范读、引读、跳读、分角色读等,教师要加强指导,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读中求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人人参加读书活动,要口、耳、脑并用。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