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_第1页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_第2页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_第3页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_第4页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由此导致其电磁波谱特征(特征光谱)不同。u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u不同地物的光谱曲线不同。u同一种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在各波段的反射率也不同。 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遥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遥感技术是利用地物反射和辐射电磁微波的固有特性来探测地面感技术是利用地物反射和辐射电磁微波的固有特性来探测地面目标的。因此,关于电磁波辐

2、射的基本原理就成为遥感技术的目标的。因此,关于电磁波辐射的基本原理就成为遥感技术的理论基础。本章仅从理论基础。本章仅从“遥感遥感”的角度简述一些有关问题。的角度简述一些有关问题。 一、电磁波一、电磁波 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动态形式。只有当它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动态形式。只有当它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才表现出来。时才表现出来。 在自然界中,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在自然界中,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它们产生的方式不同,波长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它们产生的方式不同,波长也不同。也不同。 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激起磁

3、场的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激起磁场的变化,同样,变化的磁场也能够在它周围激起电场的变化,这变化,同样,变化的磁场也能够在它周围激起电场的变化,这种交变的电磁场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种交变的电磁场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有波动性,又有微粒性,而与遥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有波动性,又有微粒性,而与遥感关系较为密切的是其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主要表现在电磁波可以感关系较为密切的是其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主要表现在电磁波可以产生干涉(使影像产生颗粒状或斑点,影响人们对图像的解译)、产生干涉(使影像产生颗粒状或斑点,影响人们对图像的解译

4、)、衍射(影响接收效果)、偏振(影响微波图像的灰度)及散射等物衍射(影响接收效果)、偏振(影响微波图像的灰度)及散射等物理现象。理现象。 电磁波的波动性,通常以波长(电磁波的波动性,通常以波长()、波速()、波速(C)、周期()、周期(T)或频率()或频率(f)来描述。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来描述。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因而有:而有: CT3108T3108f在遥感应用中,经常用到的是波长和频率。在遥感应用中,经常用到的是波长和频率。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叫做电磁辐射,简称辐射。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叫做电磁辐射,简称辐射。电磁波也可以叫做辐射。辐射按其形式可

5、分为发射辐射、入射辐射电磁波也可以叫做辐射。辐射按其形式可分为发射辐射、入射辐射、反射辐射、透射辐射、散射辐射等。、反射辐射、透射辐射、散射辐射等。 二、电磁波谱二、电磁波谱 将各种电磁波按波长的大小(或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成将各种电磁波按波长的大小(或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成图表,就称为电磁波谱。按波长从短到长可分为:图表,就称为电磁波谱。按波长从短到长可分为:电磁波谱电磁波谱 射线射线 X射线射线 紫外线紫外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外线红外线 微波微波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 0.010.010.38m 0.760.38m 0.761000m1000m 0.38 0.380.76m 1000 m 0.

6、76m 1000 m 1.0m 1.0m 可见光可初分为:蓝可见光可初分为:蓝0.380.50m,绿,绿0.500.60m,红,红0.600.76m。 三、目前遥感应用的各波段及特点三、目前遥感应用的各波段及特点紫外线紫外线(UV):0.01-0.4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可见光:可见光:0.4-0.76 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红外线红外线(IR) :0.76-1000 m。近红外。近红外0.76-3.0 m中红外中红外3.0-6.0 m;远红外;远红外6.0-15.0 m;超远红外;超远

7、红外15-1000 m。(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微波: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力大。 在地球环境中,太阳是一个最强大的辐射源,目前遥感技术在地球环境中,太阳是一个最强大的辐射源,目前遥感技术中所用的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地中所用的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地球本身也是天然电磁辐射源,是目前热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球本身也是天然电磁辐射源,是目前热红外遥感的主要

8、辐射源。一、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一、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 下图下图 表示了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其中,上面那条连续曲线表示了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其中,上面那条连续曲线给出了地球大气层以上的粗略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辐照度的极大给出了地球大气层以上的粗略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辐照度的极大值位于波长值位于波长0.47m处。太阳处。太阳辐辐射总能量的射总能量的25,在波长小于,在波长小于0.47m处的谱段内,总能量的处的谱段内,总能量的46在在0.470.76m的可见光谱段的可见光谱段。图中最下面那条曲线表示海。图中最下面那条曲线表示海 平面上太阳光直射时的辐照度,两平面上太阳光直射时的辐照度,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值

9、,表示大气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衰减。条曲线之间的差值,表示大气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衰减。 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1)5900K的黑体辐射。 2)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0集中于0.40.76um的可见光范围内,51在红外部分) 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 地球是另一个大的天然电磁辐射源。地球除以反射地球是另一个大的天然电磁辐射源。地球除以反射太阳辐射的方式以外,还以火山喷发、温泉和大地热流太阳辐射的方式以外,还以火山喷发、温泉和大地热流等多种形式,向宇宙空间不断地辐射热能。等多种形式,向宇宙空间不断地辐射热能。 地球辐射能量集中在中红外(地球辐射能量

10、集中在中红外(3 36m6m)及热红外)及热红外(6 615m15m)谱段,其峰值波长在)谱段,其峰值波长在9.7m9.7m处。处。 太阳辐射波谱曲线与地球的辐射曲线在约太阳辐射波谱曲线与地球的辐射曲线在约3m3m处相处相交。由此可知,当人们对地面目标进行遥感时,传感器交。由此可知,当人们对地面目标进行遥感时,传感器接收到的波长小于接收到的波长小于3m3m部分,主要是地物反射太阳辐射部分,主要是地物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波长大于的能量;波长大于3m3m部分,主要是地物自身的发射辐部分,主要是地物自身的发射辐射(热辐射)能量。射(热辐射)能量。 二、大气的作用二、大气的作用4)(1瑞利散射强度与波

11、长的关系瑞利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卫星卫星EA大气大气La 散射辐射散射辐射质点直径和电磁波波长差不多时(d ) 2)(1 主要是大其中的气溶胶引起的散射。 云、雾等的悬浮粒子的直径和0.7615 um之间的红外线波长差不多,需要注意。 1)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 水汽吸收电磁辐射的波段范围较宽,从可见光、红外直至微波,都有水汽的吸收带。 液态水的吸收更强,主要在长波方向。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主要在红外区。1.352.85um 之间有3个弱吸收带,2.7,4.3, 14.5 um 为强吸收带。3)臭氧)臭氧 紫外线4)其它吸收电磁波的物质其它吸收电磁波的物质 氧气氧气

12、主要吸收波长小于0.2um的, 尘埃尘埃吸收作用很少。 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大的尘埃。 云量越多、云层越厚, 反射越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总体规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总体规律: 大气吸收15, 散射和反射42,其余43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又一说:大气吸收17, 散射22,反射30,其余31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要获得地面的信息,必须在大气窗口中选择遥感波段。 1)0.31.4um: 包括全部可见光可见光(95),部分紫外光(70),部分近红外光近红外光(80)。摄影和扫描成像的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标电磁波辐射信息。

13、2)1.42.5um: 近红外窗口,6095,扫描成像,白天记录3)3.55.5um: 中红外窗口,6070,白天夜间,扫描成像记录4)814 um: 远红外窗口,超过80, 白天夜间,扫描记录5)1.4300mm: 微波窗口, 白天夜间,扫描记录。 一、地物波谱特征的概念一、地物波谱特征的概念 地物波谱特征是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反射地物波谱特征是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反射、发射、吸收、透射)。、发射、吸收、透射)。 任何地物都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如反射、发射、吸任何地物都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如反射、发射、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少数还有透射电磁波的特性。地物的这种收电

14、磁波的特性。少数还有透射电磁波的特性。地物的这种特性称为:地物的光谱特性。特性称为:地物的光谱特性。 任何物体对外来电磁波均有反射、吸收和透射作用。同时任任何物体对外来电磁波均有反射、吸收和透射作用。同时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不断向外界发射电磁波(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不断向外界发射电磁波(热辐射)。在入射电磁波与反射、吸收和透射电磁波之间,据能热辐射)。在入射电磁波与反射、吸收和透射电磁波之间,据能量守恒原理,为:量守恒原理,为: 100 式式 反射率反射率 吸收率吸收率 透射率透射率 任何物体的发射率总是等于它同温度同波段的吸收率任何物体的发射率总是等于它同温度同

15、波段的吸收率即即 (T)(T) 对于不透明的物体来说,可以认为对于不透明的物体来说,可以认为()0则则()1() 1则则 1 即各种地物发射电磁波的特性可以通过间接地测试各种地物反射电即各种地物发射电磁波的特性可以通过间接地测试各种地物反射电磁波的特性得到。磁波的特性得到。 正因为各种地物反射、发射电磁波能力各不相同,才构正因为各种地物反射、发射电磁波能力各不相同,才构成遥感据以探测和识别各种目标物的依据。成遥感据以探测和识别各种目标物的依据。二、地物反射波谱特征二、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一)地物反射波谱特性(一)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对于某波段反射率高的地物,其吸收率就低,即为弱辐射体;反之,吸对于

16、某波段反射率高的地物,其吸收率就低,即为弱辐射体;反之,吸收率高的地物,其反射率就低。收率高的地物,其反射率就低。 当电磁波从较稀疏的空气介质入射到较密介质时,将产生反射。依当电磁波从较稀疏的空气介质入射到较密介质时,将产生反射。依照界面的平滑程度不同,有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混合反射三种情况。照界面的平滑程度不同,有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混合反射三种情况。 一般用反射率来表示地物反射能力。一般用反射率来表示地物反射能力。 通常反射率定义为物体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通常反射率定义为物体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 即:即:EE 显然,反射率高,在遥感图像上就越亮,反之则越暗。显然,反射率高,在遥感图

17、像上就越亮,反之则越暗。 因为波长不同,同一地物其反射率也不同。因为波长不同,同一地物其反射率也不同。 遥感中更常用的是光谱反遥感中更常用的是光谱反射率。射率。 光谱反射率: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能量与该波段的入射能量之比光谱反射率: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能量与该波段的入射能量之比即即 EE 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波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改变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波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改变的特性。的特性。 地物反射特性曲线:将地物的波谱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地物反射特性曲线:将地物的波谱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的曲线。通常以横坐标代表波长,纵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的曲线。通常以横坐标代表波长,纵

18、坐标代表光谱反射率所作出的相关曲线来表示坐标代表光谱反射率所作出的相关曲线来表示 对同一地物来说,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入射波对同一地物来说,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入射波长不同,反射率也不同。同时,对同一入射波长来说,不同长不同,反射率也不同。同时,对同一入射波长来说,不同物质其反射率也不同。任何物体均有其自己独特的反射波谱物质其反射率也不同。任何物体均有其自己独特的反射波谱曲线形态,遥感图像的解译工作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曲线形态,遥感图像的解译工作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二)几类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性(二)几类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雪、雪 、沙漠、沙漠 、湿粘土、湿粘土 、植被

19、、植被 、水体、水体 、土壤、土壤 7 、岩石、岩石 不同植物光谱曲线比较植被的病虫害时间特征印度安州土壤样品波谱曲线印度安州土壤样品波谱曲线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测量反射率)(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测量反射率)几种岩石类型的光谱特征几种岩石类型的光谱特征(三)影响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的因素(三)影响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的因素 、水份、水份 、矿物成份、矿物成份 、可溶盐量、可溶盐量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表面结构、表面结构 、季节、植被覆盖、季节、植被覆盖 7 、产状、坡向、产状、坡向 8 、其它:如时间、气候条件等、其它:如时间、气候条件等 磁铁矿(磁铁矿(FeFe3 3O O4 4)与赤铁矿的发射波谱

20、)与赤铁矿的发射波谱三、地物发射波谱特征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就存在着分子的热运动,它能够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在红外波段这种辐射则为热辐射。地物的电磁波发射能力主要与它的温度有关。为了衡量地物发射电磁波能力的大小,常以黑体辐射作为度量的标准。 、黑体 是指能够在热力学定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把热能转变成辐射能的理想辐射体。或者说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能力的理想物体。 黑体的热辐射称为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定律 (1) 普朗克定律 1900年,普朗克用量子论的概念推导出黑体的热辐射定律,阐明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做为温度的函数沿波长分布的情况 式中:w黑体辐射

21、能量 w/m3 h 普朗克常数(h=6.626*10-34w/s2) k 波耳滋曼常数(k=1.38*10-23ws/k) 波长,m C光速(C=3*108m/s) T黑体的绝对温度K 从上式可以看出w与T和辐射能量的波长有关。以T为第一变量,为第二变量可在直角平面坐标系中绘出w与T、的关系曲线。该曲线也叫做黑体的波谱辐射曲线。11252kTchehcW变化特点:变化特点:(1) 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只有一个最大值;(2) 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3) 随温度升高,辐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2)维恩定律维恩定律 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的关系。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

22、的关系。 对普朗克公式微分并求极值:对普朗克公式微分并求极值:0W 得得maxT 2897.8K上式表明,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温度上式表明,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温度T成反比成反比,即温度越高,即温度越高, max愈小,即向短波方向移动。愈小,即向短波方向移动。例:太阳看作具例:太阳看作具6000K的黑体,其辐射的峰值波长的黑体,其辐射的峰值波长 max0.5m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27(即即300K) max9.6由图中可以看出黑由图中可以看出黑(物物)体辐射能量区别最明显处就在其体辐射能量区别最明显处就在其max附近附近,所以通过记录某物体的所以通过记录某物体

23、的max处的辐射特性来识处的辐射特性来识别它最为便利别它最为便利.维恩定律为识别特定物体而设计遥感器的维恩定律为识别特定物体而设计遥感器的响应波段提供了理论基础响应波段提供了理论基础. .(3)斯蒂芬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玻耳兹曼定律 将普朗克公式对波长从零到无穷大范围内作积分求得将普朗克公式对波长从零到无穷大范围内作积分求得 上式表明黑体辐射能量与绝对温度四次方成正比上式表明黑体辐射能量与绝对温度四次方成正比. 即温度越高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能量愈大黑体辐射的能量愈大,被遥感器记录的能量也被遥感器记录的能量也愈大愈大;反之亦然反之亦然.这说明不同温度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辐射能量这说明不同温度的物体

24、具有不同的辐射能量,记录下它们之间的辐射能量差别就为区别它们提供了基础记录下它们之间的辐射能量差别就为区别它们提供了基础.这这也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不同物体的基础也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不同物体的基础. 40TdWW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温度下,任何一个物体的发射能量W (T)与其吸收率(T)之比都等于在同一温度T下的黑体的发射能量 W黑(T).即)(黑TWTTW)()(由上式可导出下式由上式可导出下式 这表明任何一个物体在温度这表明任何一个物体在温度T下的发射率下的发射率(T)都都等于它在此同一温度等于它在此同一温度T下的吸收率下的吸收率(T)。)()(TT 对于物体在温

25、度对于物体在温度T下所发射或吸收的每个单色波长分量而言下所发射或吸收的每个单色波长分量而言,以上两式也成立。即,以上两式也成立。即 以上四式都是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达式。以上四式都是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达式。 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任一物体在某温度下、某波长处的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任一物体在某温度下、某波长处的光谱发射率光谱发射率(,T)与光谱吸收率与光谱吸收率(,T)永远相等。永远相等。 )(黑TWTTW,),(),(),(),(TT4、地物发射率与三大发射体、地物发射率与三大发射体 地物的发射率是地物的发射能量与同一温度下的黑体发射地物的发射率是地物的发射能量与同一温度下的黑体发射能量的比值能量的比

26、值 (T)W(T)/W黑黑(T) 按照发射率(恒等于吸收率)的大小及其与波长的关系,按照发射率(恒等于吸收率)的大小及其与波长的关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射率恒等射率恒等1的物体。的物体。 灰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射率灰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光谱发射率都小于都小于1,且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且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选择性辐射体: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选择性辐射体: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5、地物发射波谱、地物发射波谱 地物的光谱

27、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叫做地物发射光谱,用来地物的光谱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叫做地物发射光谱,用来表示地物发射波谱的曲线叫做地物发射波谱曲线。表示地物发射波谱的曲线叫做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6、影响地物发射波谱的因素:、影响地物发射波谱的因素: 地物的物质成份地物的物质成份 地物表面的粗糙度地物表面的粗糙度 地物表面的颜色地物表面的颜色 地物表面的形态特征地物表面的形态特征 第四节第四节 色度学色度学一、三原色一、三原色 三原色:任何一种单色光不能通过其它两种混合而成。即红(红(R)、绿()、绿(G)、蓝()、蓝(B)、加色法、加色法三间色三间色 R+GY(黄黄) G+BC(青青) 黄、青、品红为三间色

28、黄、青、品红为三间色 R+BM(品红品红) R+G+BW(白白)两种原色按照等量叠加得到一种补色。三原色等量等量叠加得到 白光。如果两种色光叠加后得到 白光(黑光),则称这两种色为互补色。非互补色不等量叠加得到两者之间的中间色。红(多) 绿(少) 橙色红(少) 绿(多) 黄绿色 、减色法、减色法互补色互补色 白光三原色中任何一种白光三原色中任何一种互补色互补色 W-RG+BC(青青) 红、青为互补色红、青为互补色 W-GR+BM(品红品红) 绿、品红为互补色绿、品红为互补色 W-BR+GY(黄黄) 蓝、黄为互补色蓝、黄为互补色 三原色相加为白色,三补色相加为黑色三原色相加为白色,三补色相加为黑色 Y+M+CBL(黑黑) 一般用于颜料的配制、彩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