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_第1页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_第2页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_第3页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_第4页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短跑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我们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基本的跑、跳、 投的能力,本节课任务在原来的基本技术的前提下,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了解跑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本模块学生在执行常规方面比较能配合教师,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虽然本节课是短跑教学中的基础课,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同,运动能力不同,

2、技术的掌握不同,因此, 对本节的课堂效果能掌握80%左右已经达到目的。三、教学目标1 .认知与技能目标: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掌握提高跑速的技术。2 .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体能,提高奔跑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跑的学练,形成坚毅、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并运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体育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2、教学重点:掌握提高跑的速度练习五、教法与学法1. 选择分组不轮换教学2. 通过讲解示范法、讨论法、展示法、纠正动作法、对比法、谈话法等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 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3、、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六、教学程序(一)开始热身部分:1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组织措施:成四列横队如右。2 .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3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绕场地慢跑400 米。 组织措施:成一路纵队慢跑5、徒手操4X8拍第1 节伸展运动第2 节扩胸运动第3 节体侧运动第4 节侧压腿第5 节踝腕关节第6 节跳跃运动(二)学习提高部分:1、提出问题:怎样根据跑的距离和个人特点来调整跑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跑的速度,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在明确跑的运动原理后,提高跑的能力。2、体验不同距离、速度的跑:、站立式30米跑,2次、站立式30米接100米弯道跑,1次、固定

4、步长的高频率跑:1.5 米标志线和2 米标志线30 米距离快频跑、胸顶白纸50米接力跑,2次3、休息间小组讨论:不同距离的步幅和步频关系: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与步幅的两个变量,而步频与步幅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那么是“步频越快越好” 还是“步幅越大越好”4、发展步幅和步频的练习抽签练习讨论并小组代表展示以提高跑的速度,达怎样来提高自己跑的速度,发展和组织措施:成四纵队练习 要求:快速启动 要求:弯道迈开步幅各 1 次要求: 踩到标线跑、要求:不能让纸张掉落: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与 那么是“步频越快越好”第 1 组 小步跑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 2 组 高抬

5、腿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 3 组 弓箭步走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 4 组 后蹬跑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5、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适当进行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三)整理恢复部分: 一、整理活动1.上肢放松活动 2.躯干放松活动 3.下肢大小腿放松活动 二、教师讲评,布置课外练习:提示还有那些可以提高速度的练习。三、收拾整理器材七、教学效果预计1、 本节课是短跑教学中的基础课,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同,运动能力不同,技术的掌握不同,因此,对本节的课堂效果能掌握80%左

6、右已经达到目的。2、讨论取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过程给予适当指导和提示。3、量的安排:运动强度中等,平均心率135-140间。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问题: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学习节奏该怎么控制?解决办法: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 、教师多关注学习弱势群体,注意引导学习;3、教师要有较强控制学生的能力与应变能力。快速跑课的教案教学 内容1.快速跑重点:是“步频越快越好” 还是“2越大越好”难点:掌握提高跑的速度练习白幅教学 目标1 .认知与技能目标: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掌握提高跑速的技术。2 .体能与健康目

7、标:通过学习,增强体能,提高奔跑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跑的学练,形成坚毅、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并运用在生活和学习 中,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体育意识。课的 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 数时 间开始 热身 部分10 分 钟一、课堂常规二、热身跑三、徒手操一、教学活动1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2 .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 求)3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组织措施:四列横队集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静、齐,快,服装整齐。见习生随队见习oo oo教师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一圈要求:1 .注意节奏跟着老师一起2 .充分让

8、身体活动起来一、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示范2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观察教师示范 二、组织措施XXXXXXXX2 分 钟3 分 钟5 分 钟1 .伸展运动 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卖出,两手侧平 举,右脚并左脚,两手 上举,左脚后腿一步, 两手前平举。还原。一同一唯左右 相反2 .扩胸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左腿向侧出一大步成 左弓步。同时两臂侧上屈 后4次。同(1)的动作。两腿站立成开立,两臂 伸直放卜在体前交叉。左脚收回并拢,同时还 原成直立。一同一,唯左右 方向相反。3 .体侧运动 预备姿式:直立左脚向:一步(向肩 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 上举(掌心向内),右手 叉腰(虎口向上)。左臂

9、上举,同时上体向 右侧屈一次,立即还原成 1拍姿势。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伸 直(五指并拢,掌心向 内),手沿腿向卜伸至膝 外侧,上体再向右侧屈一 次。左臂经侧还原成直立。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三、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到位要求:动作舒展,后力度要求:肘关节抬平,打胸幅度大要求:动作幅度要到位,侧屈时两腿伸直, 上体不要前倾或后仰要求: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右移 动时要低稳缓慢。开胯沉雕,挺胸下压,使4X84X84X84X8同,唯左右方 向相反。4 .侧压腿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 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 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 尽量远伸。然后,上体不起来;起来,

10、将身体重 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 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 另一手按另-膝,向卜压 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 右脚,做向卜压振和左右 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5 .腕踝关节 预备姿势:直立方法:笫一、二八拍:两 手手指交叉合并做绕环, 左踝关节向外绕环;第 三、四八拍:右踝关节向 外绕环。6 .跳跃运动 预备姿势:站立 后踢腿跑四次,同 时两手胸前击掌四次。两腿跳成开立,同时两 臂肩侧屈握拳。两腿跳成并立,同时两 臂上举握拳。两腿跳成开立,同时两 臂打开成侧举。还原成预备姿势。臀部和腿内侧尽量贴近地面移动要求:按节拍跟做,动作到位,舒展协调。要求:动作协调有力上举时手臂伸直有力4X84X8学习 提高

11、部分30 分钟一、学习提高跑速的技术 方法和手段快速跑动作要领: 是高重心、大摆幅、快频 率的跑,蹬、摆配合协调, 摆臂动作幅度大向前, 扒地明显,送髓积极,动 作放松,富后弹性。现代 短跑技术发展的特点是 伸雕和摆动或积极落地 技木。一、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根据跑的距离和个 人特点来调整跑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跑的 速度,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在明确跑的运 动原理后,怎样来提高自己跑的速度,发展和提高跑的能力。如图一2 .体验/、同距离、速度的跑:如图一3 站立式30米跑要求:快速启动站立式30米接100米弯道跑要求:弯道迈开步幅2次1次30 分钟固定步长的高频率跑:1.5米标志线和

12、2米标志线30米距离要求:踩到标线跑、快频跑胸顶白纸50米接力跑要求:不能让纸张掉落3.休息间小组讨论:不同距离的步幅和步 频关系: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与步幅的 两个变量,而步频与步幅又受多种因素的制 约,那么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 大越好”4.发展步幅和步频的练习论并小组代表展示。如图第1组小步跑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示。第2组高抬腿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示。第3组弓箭步走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示。第4组后蹬跑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示。抽签练习讨通过小组长组织练并由小组代表展通过小组长组织练并由小组代表展通过小组长组织练并由小组代表展通过小组长组织练并由小组代表展5.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适当进行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二、组织措施5030© ©© ©63 0 0 63 0 0 611II图一 _ .1 二 _.1 .14*bl 杂彳 -图二恢复 整理 部分5 分 钟一、整理活动1 .上肢放松活动2 .躯干放松活动3 .下肢大小腿放松活动二、讲评三、收拾整理器材一、教学活动1 .教帅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2 .小结本课3 .布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