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操作性前提方案SSOP 编号: HYNF/A2.GS006-2008 版本/修改状态:A/0操作性前提方案SSOP2008年3月15日 发布 2008年3月15日实施编制: 审核:1目的 保证食品的安全性。2范围2.1配料用水、清洗设备用水及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水、冰、蒸汽。2.2所有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包括各种容器、固定管道等。2.3生产作业过程中易引起交叉污染的环节。2.4进入车间所有人员手的清洁及卫生设施。2.5原辅料,生产加工过程,半成品以及成品。2.6使用于生产厂区内的有毒化合物。2.7企业内部与食品生产作业相关所有人员的健康状况。2.8生产场所、仓库及相关区域的有害昆虫、鼠类的防治和杀灭
2、。3职责3.1品控部负责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负责对水的检测控制,对设备、生产工序、人员、卫生设施、有毒化学品等进行监督,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和 员工的健康。负责监督生产部、办公室对各负责区域进行定期检查。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现场进行管理和定期检查。3.3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体检及健康证的存档,组织新员工进行卫生要求的培训。3.4仓储部负责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领用,防止仓库的交叉污染。3.5办公室负责对员工卫生检查及厂区的防虫防蝇防鼠。3.6供应部保证采购原辅料的安全。4工作程序4.1供给程序4.1.1原水的控制4.1.1.1水源为深井水和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水的质量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
3、水卫生标准。4.1.1.2动力部负责对供水、排水、蒸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4.1.2软水、冰水的控制4.1.2.1 PET瓶/盖杀菌和冲洗使用的水是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的自制软化水,由操作工定时进行硬度检测;冷却用水是经过软化和制冷处理的冰水。4.1.2.2车间有专门的冰水机组,保证冷却用水。4.1.3生产用水的控制4.1.3.1生产用水的制造,必须严格按照水处理间的操作规程进行,水的质量必须符合产品用水的要求或客户的要求。4.1.3.2产品用水管道必须采用食品级材质,要单独架设安装,不允许与其他管道交叉连接。产品用水的使用出口要和其他物质有明显的隔断,防止交叉污染。4.1.4污水的控制4.1.
4、4.1生产废水的排放保证从清洁区排向非清洁区。4.1.4.2污水的排放必须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4.1.5蒸汽、无菌空气的控制4.1.5.1蒸汽管道要用保温材料包裹,防止管道暴露。4.1.5.2无菌风站应保持清洁,PET粗效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中效过滤网每半年更换一次,高效、超高效过滤网每2年更换一次,或根据具体情况更换,确保PET灌装区达到百级,洁净间达到万级。4.1.6 供水设施4.1.6.1进水管道符合城市供水管道的要求。厂区供水管道必须与其他用水(排水)管道分开安装,防止产生交叉连接。4.1.6.2编制并保持详细的水流网络图,维护水流网络设施,确保正常使用。4.1.
5、6.3对生产区域所有用于生产的出水口进行统一编号,至少每年进行1次检测。并制订水质检测计划表,检测记录于水质检验报单。4.1.6.4水龙头应有防止水倒流的装置保证水源、水的处理、储存和导入(出)等设施不受到污染。4.1.7检测频率:4.1.7.1原水由动力部每年一次送市级进产品检测所行全项检测。4.1.7.2水处理操作工每小时对纯净水、软化水的硬度进行检测,记录于水处理系统运行记录。4.1.7.3品控部每周进行RO水的微生物检测,记录于水质检验报告单。4.1.8纠正措施:4.1.8.1当水质检测不合格时,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连续监控,确认合格时,才能重新生产。4.1.
6、8.2当无菌风压差不符合要求时,立即更换过滤网,彻底清理无菌风站卫生,分析隔离潜在不合格品。4.1.9相关文件及记录4.1.9.1水质检验报告单4.1.9.2水质监测计划表4.2食品接触面卫生操作程序4.2.1生产作业人员于生产前用生产用水冲冼设备、容器、工具、输送带、管道等食品接触面;生产中按规定对污染表面进行清洗;结束后应按清洗灭菌规范进行CIP清洗,记录于CIP操作记录表。4.2.2 PET瓶在线吹制,灌装前需经过氧乙酸消毒处理,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防盗盖用塑料薄膜袋封装在硬质纸箱内,使用时经盖杀菌机进行消毒处理。4.2.3空气、车间地面、墙壁、窗户的消毒4.2.3.1车间地面卫生划分
7、到各工序,由各工序操作人员在每班生产结束时进行打扫,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积水、果汁残留及其它废料,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维持。4.2.3.2每次停机做设备清洗时,安排人员对车间地面进行彻底清洁,以除去地面污垢,必要时可使用酸/碱性清洗液;同时冲洗地沟,暗沟撒上漂白粉。4.2.3.3生产车间每天不少于两次用消毒剂对车间空间/墙面/门窗进行喷雾消毒。4.2.3.4车间出口消毒池,由专人配制消毒液,每日更换不少于两次。品控员监督检测浓度,浓度不低于200ppm,确保对工作鞋的消毒效果。4.2.4工作服的清洗和消毒4.2.4.1员工的工作服定期清洗。夏天每周至少二次,冬季每周至少一次。特殊岗位工作服需每
8、天清洗。4.2.4.2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服应适当分开清洗。4.2.4.3根据消毒规范规定的清洗、消毒方式进行清洗消毒。4.2.4.4对于开线、破损的衣服应及时修补或更换,保证清洁与完好。4.2.5控制与监测4.2.5.1生产时品控员每周做一次车间空暴试验,记录于车间空暴检测记录表。4.2.5.2车间灌装系统每次生产结束后,品控员对盖杀菌区、冲瓶区、灌装区、旋盖区的关键点进行涂抹、空暴试验,记录于涂抹、空暴测记录表4.2.5.3品控部每个生产周期取一次无菌水、瓶子进行微生物检测。4.2.6纠正措施4.2.6.1发现不能充分清洗的食品接触面应及时维修或替换,对可能成为食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应
9、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4.2.6.2对车间空暴试验微生物超标的,要对本生产周期内的产品进行隔离,并重新对产品进行检测评估。同时应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程序,必要时应改进方案。4.2.7相关文件及记录4.2.7.1消毒规范4.2.7.2清洗灭菌规范4.2.7.3CIP操作记录表4.2.7.4涂抹、空暴测记录表4.2.7.5车间空暴检测记录表4.2.7.6车间卫生检查记录表4.3防止交叉污染的操作程序4.3.1防止因公司选址、设计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4.3.2要合理设计生产工艺,明确人流,物流,水流,气流的方向。4.3.3仓库内的原料、包装材料、成品要分区摆放,防止原料、成品交叉污染。4.3.4防止员工
10、操作导致交叉污染,防止员工个人卫生不良造成污染。4.3.5防止清洗消毒不当造成污染。4.3.6防止各工序之间操作不当造成污染。4.3.7纠正措施:4.3.6.1员工佩戴首饰,用粉质化妆品,喷洒有浓烈气味的香水,在加工区吃东西、喝水、吸烟应加以纠正。4.3.6.2工作鞋消毒池、手消毒设施,消毒液浓度不合要求的应调整。4.3.6.3如果生产加工区所使用的消毒设备不齐,应将其更换为正确合适的设备。4.3.6.4排水不畅的地面应加以解决。4.3.7相关文件及记录4.3.7.1车间卫生检查记录表4.3.7.2原料和成品库检查记录4.4手的清洗、消毒和卫生设施控制程序4.4.1人员卫生 4.4.1.1生产
11、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4.1.2不得将个人用品带入生产车间,严禁任何人员在生产车间内吃食物、吸烟、吐痰,不得从事与食品生产无关的活动,不在生产车间做不卫生的活动或行为。4.4.1.3生产作业应严格遵守洗手要求4.4.1.4员工上岗前须在更衣室内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裤、帽、鞋(靴)。4.4.1.5管理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靴,经洗手、过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4.4.2手、鞋(靴)消毒液4.4.2.1手消毒液为免过水的消毒液。鞋(靴)池消毒液为200ppm以上的氯制剂,每天更换两次,更换人记录于车间入口消毒池消毒记录表,品控员复查。4.4.3
12、卫生设施4.4.3.1卫生间维护保养状况良好,有专人(清洁工)负责卫生间清扫,每天消毒,记录于厕所消毒记录表。4.4.3.2卫生间洗手设施完好无损坏,能正常使用。4.4.4纠偏措施4.4.4员工如违反以上要求时,应加以纠正。4.4.4.2消毒液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调整或更换。4.4.4.3洗手间和卫生间内损坏的设施应及时修理。4.4.5相关文件及记录4.4.5.1车间入口消毒液记录表4.4.5.2厕所消毒记录表4.5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的操作程序4.5.1生产现场所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须经过批准后方可使用。食品级化合物接收入库前,由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监测频率:每批次。4.5.2
13、食品级和非食品级的化合物和润滑剂应分开贮存。4.5.3仓库保管员要妥善保管原料和包装材料,不准敞开包装落入灰尘和飞虫,防止包装损坏爬入害虫和混入外部污染物。各类物品必须按划线离地、离墙放置。仓库内实施温、湿度控制,记录于温湿度检查记录。4.5.4配料员在配料前要洗净配料工具,容器,配料过程中要防止原料包装外的附着污染物对配料的污染。配料后要及时对配料产品采取包装封口,以防止落入异物。4.5.5原料检验员对原料和包装材料取样时,要使用清洁的工具。取样前后要防止原料包装外附着污染物对原料的污染。取样后要及时封口,以防止落入异物。4.5.6搬运工在搬运原料和包装材料时要防止倾倒和刮破外包装,以防止产
14、品受到外部污染。4.5.7设备维修员在维修设备时要确保零件无松动,无遗落金属件。把维修工具带入车间之前要把维修工具清洗干净。4.5.8车间顶棚和设备支架要合理设计,要保持车间良好通风状态和温度的相对稳定,消除和避免冷凝水滴落到食品和包装材料上。4.5.9加工用的工器具在使用之前要清洗消毒,防止带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污染物。4.5.10对灌装饮料的PET瓶、盖要按要求清洗。饮料所流经的管道结构完好,容器(调配罐、溶糖罐、辅料罐等)均有防护盖,出料口必须安装过滤网,并定时拆洗。4.5.11生产车间要使用安全性照明设备,以防止照明设备损坏,污染产品。4.5.12品控部要定期检查原料库、成品库及生产现
15、场。4.5.2纠偏措施4.5.2.1化学物贮藏方式不符合规定时要按规定存放。4.5.2.2发现容器盖敞开时要立即封口盖上盖。4.5.2.3发现使用工具不清洁要重新清洗。4.5.3相关文件及记录4.5.3.1车间卫生管理制度4.5.3.2温湿度检查记录 4.6化学品的标识、储存和使用控制程序4.6.1化学品的确认、采购4.6.1.1化学品及相关危害物采购入库前,必须提供完整的中文技术使用说明书或详细说明书由品控部确认。4.6.1.2品控部须及时委派相关人员对仓库接收人员及涉及的其他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存储、安全使用、安全运输(短途)及意外处理等操作培训。4.6.1.3采购应要求供应商或制造商对化学品
16、及其他危害物包装容器进行正确的危险标识。4.6.2化学品运输4.6.2.1承办危害物运输的单位必须具备危险品准运资格证,同时承运司机应有合格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并提供委托方(本公司)相应之复印件。4.6.2.2危害物承运单位应具备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处理的相关规定及硬件设施。4.6.3化学品入库、储存4.6.3.1仓储部相关人员须经过相关培训。4.6.3.2各种化学品存放时,应充分考虑其存放的温度、湿度、数量、通风要求、防火/防爆等因素,分类、分区域存放。4.6.3.3使用单位应及时对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劳动防护。4.6.3.4有害化学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
17、明显处标识“危险品”字样,贮存于危险品库房,由专人专锁。4.6.3.5当化学品需要分装时,应由专人进行分装操作,分装瓶必须正确标明本化学物的常用名,且不能存放化学物于那些可能落到或滴到食品或食品包装材料的地方。4.6.4化学品的使用4.6.4.1用于清洗和消毒作业的清洗剂和消毒剂要有供货商的证明书或国家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保证这些物质在使用时的绝对安全。4.6.4.2有害化学品领用时,领用单位应控制领用量不超过1.5天的使用量,发料员、领料员都须检查领料单与实物的一致性,容器包装的完好性,标识的完整性。4.6.4.3公司内有害化学物短途运输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撞击,防止泄漏,禁止滚拖倒置,
18、应根据物品数量,使用适当的运输工具;运输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危险品安全使用等操作培训。4.6.4.4领用有毒化学物应做专门记录。4.6.4.5有毒化学物使用人应遵循所有的使用说明,不准把有毒化合物喷洒、滴溅到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上。4.6.4.6品控部配制试剂时按化学试剂配制标准操作流程操作。4.6.5危害废弃物的收集、报废4.6.5.1公司应制定特定区域放置危害废弃物。4.6.5.2危害废弃物的处理必须委托环保局认可单位处理。4.6.6控制和监测4.6.6.2品控员检查危险品的标识贮藏情况及操作的正确性。4.6.6.3根据检查情况,提出不足、不安全隐患、建议、措施等,传达至相关单位,要求改进并监督
19、。4.6.7异常紧急情况处理在危害物存储、使用等过程中,发生泄漏等紧急状况时,按技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4.6.8纠正措施:对标识不清的物品拒收;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4.6.9相关文件及记录化学试剂配制标准操作流程技术使用说明书4.7员工健康的控制程序4.7.1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4.7.1.1厂区内的道路保持整洁、平坦、无积水、无积尘、无垃圾及废弃物,公共绿化地带应保持整洁美观,及时进行修整枝叶、清除杂草、清除枯枝树叶和杂物,无卫生死角。4.7.1.2生产车间及办公工作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采光和照明满足保护视力的要求,减少和避免有害噪音的侵入。4.7.1.3定
20、期组织厂区内的全面大扫除活动。4.7.2食堂卫生管理4.7.2.1办公室每月进行菜肴质量和食堂卫生检查。4.7.2.2督促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餐饮卫生规定操作,在进货、配料、烹制、存储等各个作业环节上,应按规范程序作业,确保员工的饮食卫生健康,严防各类污染、中毒事件的发生。4.7.3厕所卫生管理保持公用厕所的清洁卫生,每日进行清洁整理,做到厕所内无积灰、无结垢无异味、无滴漏、无积水、无堆积的现象。4.7.4员工健康检查的管理4.7.4.1所有从事食品卫生的人员必须按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体检,并取得由疾病控制中心签发的健康证,方可允许进入生产岗位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不能从事食品的生产工作。 4.7.4.2临时患有禁忌症者(皮肤化脓性炎症、手部湿症、手癣、剧烈咳嗽、急性结膜炎、急性腹泻等),应自觉向班长报告,服从班长的工作安排。4.7.4.3生产主管及卫生管理员负责对患有上述疾病的员工的监控,发现病例及时予以隔离,并给予病假休息,直至其康复并经医生鉴定后方可复职。4.7.4.4健康证的管理健康证: 对健康证采取集中的管理办法,所有人员的健康证均由人力资源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aOH-Na2CO3复合碱烧结法从二次铝灰中提取氧化铝的研究
- 绿色创新失败对企业再创新的影响研究
- H消防设备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 正渗透-膜蒸馏绿色技术用于苹果汁非热浓缩的研究
- 副猪革拉瑟氏菌vtaA3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评价
- 丝绢纺织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香菇调味基料制备过程中的风味特性、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变化研究
- 技术水平对基层农技人员增值服务取酬的影响研究
- 仿制药注册资料翻译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棉制针织衫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135张课件
-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教案
-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钢筋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图文课件
- 阶段1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 电焊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外研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