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科技快讯解读_第1页
建筑工程科技快讯解读_第2页
建筑工程科技快讯解读_第3页
建筑工程科技快讯解读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科技快讯解读建筑工程科技快讯3 期(总第 107 期)2008.03我院召开未来十年我院如何在土木工程领域继续发展和申报新项目综合研讨会我院于 2008 年1 月31 日召开了未来十年我院如何在土木工程领域继续发展和申报新项目综合研讨会,参加会议人员包括:林远征院长和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所所长、副所长、主任工程师、本院全体博士研究生等,会议由李晨光总工程师主持,出席会议共计 30 多人。1林远征院长的导向性发言- 2 - 3 -年京外和境外工程追踪等等。2专题报告内容1 )廖维张就结构加固新技术开发、非金属材料加固结构的研发与应用、建筑结构内部振动环境、抗震与减震的相关研究、 建筑结构的

2、抗偶然爆炸规划及设计和节能减排系统化、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研究等五个科研方向提出的建议和设想。2 )郑丽丽就建筑材料围绕产品开发、技术开发和面向技术开发的基础应用研究提出了“聚羧酸系外加剂”对砼分散性能及其强度发展的影响、高速铁路用声屏障体系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和高速铁路无渣轨道用AC 砂浆的开发及应用研究三个开题构想。- 4 -3 )秦杰关于“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研究的几点想法”的汇报,围绕“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施工力学仿真和施工工艺仿真软件开发” ;“大型公共建筑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索体材料开发”;“索穹顶结构研究与应用”; “索力测试方法研究”; “预应力装配预制结构”和“旧建

3、筑物的拆迁技术” 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简述了纳米与蛋白丝等高端技术的应用可能性等。4 )左勇志发言题目为联合与发展的汇报,根据城市化和后奥运世代的形势, 提出五个软课题类的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的循环经济研究” ;“基于全寿命过程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研究” ;“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 5 -研究”和“北京地区建筑工程质量争议问题的调查研究”。5 )刘航关于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的汇报,就绿色建筑和绿色材料快速发展等; “住宅产业化及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玻璃幕墙安全性评估及加固改造技术” 和“旧房结构改造综合技术” 提出立项建议。6 )吕天启 就住宅产业化、结构加固

4、、地下结构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和加固材料研究方面提出设想。7 )蔡兴东提出了关于北京市公共建筑与住宅防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立项内容的阐述。3李晨光总工程师的发言- 6 -3.1 提出了我院可以考虑立项研发的几个方面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工业化结构体系研发;2)工程结构一体化检测评估、 设计、改扩建、加固维修及健康监测研发; 3)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工程化研发; 4 )CFRP 绞线、棒材与板材预应力体系研发; 5)预应力新技术研发等。3.2 进行了远期展望1 )数字化土木工程,以广泛应用信息、智能技术等特征的工程技术; 2 )工程健康监测与特大灾害、事故预防; 3 )更高的建筑和更大跨度的桥梁

5、;4 )月球上的建筑等。3.3 提出了 R&D 认识观念发展和 R&D 要素培养R&D 认识观念发展: 1 )追求“有用和有价值- 7 -的”创新; 2 )重视可持续发展,建设环保节能、节约资源且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工程建筑;3)转变观念,做精细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精品工程,提高行业品质和地位; 4 )培育和引导良性循环的R&D 内外部机制; 5 )建立广泛和密切的外部协作关系。R&D 要素培养: 1 )创建高效、弹性管理机制与优良硬件、环境条件 ,可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 2)培养合格的人才与梯队组织结构 (不仅靠个别优秀人才,而且靠出色的团队力量);3

6、)培养既有超前预见(前瞻性能力) 又有切合实际的选题立项成熟能力; 4)培养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能力培养;5 )培养内部与外部合作中,协同工作组织能力。- 8 -4会议讨论情况1) 刘柯发言认为要重视我院自身特点,研发工作立足点要广泛一些。2 )郑丽丽向院科委会提出建议:由院里牵头组织学术论坛,并组织专题立项研讨会, 交叉学科研究等,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共同发展。3 )刘航提出了科技为先、产学研结合,创造学术氛围的设想等。4 )王丰建议院里加强科研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横向联合, 统一规划部署, 提出制定五年或十年科研与开发规划等。建议适时出台配套政策等。5 )王万金 建议加强横向联合,打破所与所、

7、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壁垒,建立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的- 9 -制度等。6 )孙柏林副书记的总结发言指出:科委会应尽快将大家的思路梳理一下, 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为院领导班子提供决策和为各所领导提供参考,确立几个未来主攻发展方向与主攻目标。 我院的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支撑、需要前瞻性技术。在院整体发展上,可以向上海建科院、江苏建科院等等发展迅速的标杆单位或公司学习。科技奥运奥运村:向世界递交的绿色名片-10-奥运村总建筑面积 52 万m 2 ,是由 42 栋住宅楼及5 栋配套公建组成的住宅建筑群。奥运会期间,居住着来自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的 1.6 万名运动员,赛时是展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平台;赛后是

8、奥运遗产。 奥运村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 是中国奥运工程建设者向世界递交的一张绿色名片。奥运村集中应用了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绿色建材、建筑节能、空气净化、生态景观、智能家居、数字电视、绿色照明、 无障碍设施等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 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这些措施, 奥运村成为我国住宅产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工程, 整体达到绿色建筑的国际水平。奥运村所包含的九大亮点工程为: 所-11-有建筑都是舒适的节能建筑; 其中的幼儿园是微能耗建筑;全区供暖系统采用了再生水水源热泵技术;全区生活热水的供给是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景观花园采用生物处理污水技术;无障碍社区;区域

9、内所有屋顶绿化; 利用了聚光式太阳能空调;应用了可再生材料。在打造绿色建筑方面:奥运村全部住宅建筑在北京市节能 65% 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外维护结构的能耗。通过降低住宅体型系数, 全面提升住宅外维护结构的保温性、增加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辐射等手段打造节能住宅区。以外维护结构为例:东、西、北向外墙保温层厚度加大, 传热系数达到 0.4 ,屋顶保温层传热系数达到0.2 。传热系数的降低,-12-大大节约了采暖、空调的能耗。奥运村作为 21 世纪的新型住宅小区,在优化居住环境的同时, 还注重了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 便利性、安全性的要求, 配备了全方位的安全防范系统、紧急求救系统等。在奥运村,道路比绿地

10、略高,这样既保证了雨水的下渗,节约了水资源, 同时实现了室内室外的“平接” ,即住宅入口处没有台阶。 村中每一个景点都有坡道相连, 1 层 3 层每户都至少有一个无障碍卫生间。项目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作为水源,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系统为奥运村提供冷热源。项目综合利用了污水过滤技术、换热技术、热-13-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力求安全可靠与环保节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奥运村内夏季制冷无冷却塔或家用空调冷却机,避免了噪声、局部“热岛”效应等问题,为运动员和赛后居住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奥运村的生活热水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它的规模和技术先进性居世界领先水平。 采用先进真空直流管太阳能

11、集热器, 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奥运村的庭院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灯,大大减少用电量,白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电池里,夜晚照明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用于照明。奥运村的全部住宅建筑和公建充分利用建筑屋-14-顶进行绿化,不仅对于建筑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作用,而且还原建筑所占用的土地资源,重现绿色自然,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 屋顶绿化面临荷载加大、 防水、养护难等问题, 奥运村采用先进的薄型(种植土)屋顶绿化体系(无土栽培),不仅节约成本、 易于养护,而且在景观和保温隔热方面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屋顶花园已不再是草坪和花卉形成的轻型绿化,

12、灌木、乔木、水面等园林绿化元素也被广泛使用,形成丰富的空间和绿化景观,取得了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国外科技简讯-15-混合结构中的一项技术革新在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柱构成的混合结构施工中,采用预制柱的措施有利于降低钢材用量、 缩短工期,提高结构质量, 是混合结构的一项有效的技术革新。附图所示为一座大型商贸中心工程,地上 5 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 44,505m 2 ,建筑面积 32,024m2 总建筑面积 137,836m 2 ,建-16-筑高度 33.90m ,混合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工期 2005 年10 月 2006 年2月。作为商贸中心工程,具有层高、大跨、工期短等特点。在施工中,该工程

1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案, 减少了配筋、支模、浇注混凝土等现场作业, 施工进度达一天一层。最终实现了节约钢材 15% 、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预计目标。并认为可在大跨度的宾馆、 商业设施、物流仓库、办事机构等以及再开发的复合建筑中扩大应用。(朱航征供稿)图 混合结构施工中的预制柱科技信息建设部印发技术要点指导南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17-不久前,建设部印发了南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技术指导要点 ,以期对南方地区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要点分别就房屋选址、建筑设计、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门窗工程、装修工程、配套设施和安全施工作了详细规定。2008 年1 月初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大范围遭受

14、持续性雨雪冰冻灾害, 局部地区农村房屋倒塌、 受损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为了积极支持做好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和引导受灾地区农民建筑节能省地、 抗震实用的房屋,改善受灾农民居住条件, 尽快恢复正常居住生-18-活,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相关技术标准, 编制了南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技术指导要点。根据该要点,灾后农村房屋重建要以保证农民重建房屋质量、 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基本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 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 服从村庄、集镇、建制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注重将农房重建与村庄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 农村房屋重建, 要因地制宜采用合格的建筑材料,鼓励应用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该要点主要用于农村地区农户恢复建设的二层 (含二层)以下的自用住宅及附属用房。合肥:房屋鉴定新规确保居住安全-19-从2008 年3月1 日起实施的合肥市城市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