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07_第1页
{za}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07_第2页
{za}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07_第3页
{za}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07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技术指导文件(1007)(一级学科:药学)药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覆盖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含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药学、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学等多个专业。.一培养目标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立足国内,质量第一的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1研究生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勇于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研究生应熟悉药学研究的前沿与趋向,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实验制作能力,具有从事科

2、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一至二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二培养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既鼓励面向生产与新药开发实际,又强调和支持技术创新,使之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研究方向的设置要面向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领域,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三学制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定为3年。论文进度不少于2年,入学半年后应及时进入科学研究工作。四培养原则1硕士研究生应加强政治理论、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班级及所在教研室和学院组织的公益劳动等活动。.2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

3、30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其中需完成要求必修课。除外语课外,一般要求20课内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为一学分,教学实践为2学分。.3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及选修课两大类,凡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补考仍不及格,不得申请学位。.4非本科毕业生或非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经考试录取为研究生后,按所在学科专业要求,补修2门本科必修主干专业课,且须考试合格,但不计入学分。.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既注重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倡自学为主,授课方法要灵活适用。.2考核方式研究生课程结束应进行考试考核,评定出成绩。一般必修课

4、应进行考试,若属于专论或其他不适合考试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的考核,类似于写综述的考核方式最后应集中以报告的形式给予评定成绩。.3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要进行中期考核,全面考察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论文的开题报告及身体状况等。考核合格者,继续论文工作,接受全面的科研技能训练。考核不合格者,应终止其学业,并根据学校的有关要求处理。.六学位论文在硕士生入学半年后,导师应及早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提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经导师所在教研室的教师及有关专业教师讨论。审查确定之后,制订科研技术指导文件和计划,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七答辩与学位授予硕士生的学位

5、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组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后,由分科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者,授予理学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必修课编码必修课名称学时(上课/实验)学分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1.52自然辩证法402.03英语2166.04专业英语302.05教学实践402.0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课原则采取自由竞争的原则,原则上少于10人选课的课程将不予开课。所有课程在开课之前必须提出课程大纲、课程简介、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1. 过去已开课程且评价较高、适用面较宽的课程继续开课。2. 教师经过进修学习,有新理论新方法者可开设新课。3. 可以外聘教授、专家学者来校开设新课。4. 课程开设主

6、要面对大范围研究生,凡是涉及到某一研究方向的课程,原则上不再开课。主要选修课:编码选修课名称学时(上课/实验)学分1日语1003.02德语1003.03origin应用16/161.04医药学文献方法学201.05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30/202.06中药资源学301.57中药成分代谢化学201.08中药新药研究与法律法规301.59中药细胞工程学201.010线性代数502.516药剂学专论402.017药物动力学40/202.518分散系物理化学301.519物理药学30/603.020试验与最优化40/102.021多元数据分析402.022体内药物分析20/402.023有机化合物光谱

7、解析502.524药物分析专论301.525药物代谢301.526化学统计学基础30/202.027高等药理学402.028高等生理学402.029数学药理学201.530临床药理学301.531分子药理学201.032新药药理与毒理20/161.533药学分子生物学402.034高等有机化学402.035近代有机合成基础301.536药物化学专论402.037植化方法学10/702.038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法502.539组合化学201.040不对称合成201.041绿色化学201.042生合成概论201.043天然产物全合成201.044分子遗传学402.045生物分子分离纯化及检测40/403.046微生物药学专论201.047生物转化201.048基因工程201.049免疫学基础402.050生物信息学基础与应用20/101.05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应用38/42.052粉体工程20/121.053药事管理法律法规201.054管理学402.055宏观经济学402.056微观经济学4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