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_第1页
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_第2页
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_第3页
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_第4页
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制约因素解析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市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提升。目前渭南市有109.5万农户,392万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多年来渭南农民收入调查数据,客观地分析了渭南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解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各级党政领导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农民增收

2、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一、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与存在问题改开30年来,渭南市农村经济在放开、搞活一系列富民政策指引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冲破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格局,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向“小康型”、“富裕型”过渡。特别是2004年以来,国家逐步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并实行了粮食直补、畜牧发展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横向对比,渭南市农民收入与全国、全省、相关市区差距拉大,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收入偏

3、低问题仍不容忽视。1、纵向看,渭南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增速呈加快趋势。30年来,渭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0元增加到2007年的2410元,30年累计增长19.1倍,平均每年增长10.9%。分阶段看,19801985年农民收入由156元增加到283元,平均增长速度12.7%;19851990年由283元增加到511元,平均每年增长12.5%;199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79元增加到1589元,平均每年增长3.7%,1997年农产品市场供求发生了变化,农产品价格较大下跌,农民收入增速趋缓。2004年以来,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国家逐步取消了农林特产税,农业税,实

4、行了粮食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3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89元增加到2410元,平均每年增长11%,平均每年增加205元。分年度看,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42元、增长9.6%,2005年1882元、增长8.0%,2006年2043元、增长8.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10元,较上年增长18.0%,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从30年农民收入变化可以看出,渭南市农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增长速度在加快。表1:改革开放30年来,渭南市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年

5、份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320052007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562835119921464158918822410平均环比增长速度(%)14.012.712.514.18.12.88.813.22、农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它商品及服务八大类消费中,农民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即农村居民恩格系数由2003年的0.37下降到0.31,下降了0.6个点。表明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在消费中所点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19.

6、9%下降到16.4%,下降了3.5个百分点,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农村子女接受教育费用支出减少。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7年较2003年分别上升了1.3、2.5、0.9、1.4、2.6个百分点,特别是人均居住消费由2003年的190元增加到2007年的333元,200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房面积达29.22平方米,钢筋混泥土结构与砖木结构占85%,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由2003年的107元增加到212元。2007年底,39%的人家有了电话,其中21%的人使用了移动电话,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

7、电话,68%的村民饮用上了自来水,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3、橫向看,渭南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全国差距拉大。1978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元,全省为133元,全国为134元,渭南市与全省、全国差距仅1314元。1992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30元,低于全国195元。1995年渭南市农民收入为992元,高于全省28元,低于全国587元。2000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65元,低于全省5元,全国789元。2007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10元,分别低于全省235元、全国1730元,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附表2)。表2:近15年来渭南市农民收入与全省、全国对比表单位:元年

8、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渭南5896968359921143127914141510全省5596538059631165128514061456全国784922122115781926209021622210渭南与全省的差距30433028-22-6854渭南与全国的差距-195-226-386-587-783-811-748-700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渭南14651489157815891742188220432410全省14701520159616761867205222602645全国2

9、2532366247626222936325535874140渭南与全省的差距-5-31-18-87-125-170-217-235渭南与全国的差距-789-877-898-1033-1194-1373-1544-1730从对比可以看出,渭南市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全国横向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南北、东西区域经济的差异很大,不可比的因素很多,与全国的差距故且不说,纵观渭南市农民收入与全省差距的形成过程。19921995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元、43元、30元、28元。从1996年起,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开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6年低于全省22元,1997年低于全省6元

10、,1998年、1999年渭南市农民收入虽然有所波动,分别高于全省8元、54元,主要来自于两年粮食的连续大丰收。但从2000年后,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再次低于全省,20002007年,分别低5元、31元、18元、87元、125元、170元、217元、235元,与全省的差距拉大趋势明显。渭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杨凌区除外)10市的排名: 19971999年渭南市农民收入排名为第3位,20002001年为第4位,2002年为第6位,20032007年为第7位。从1997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看:2000年、2001年、2003年渭南市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5%、1.7%、0.7%,

11、这三年是渭南市农民收入与全省差距拉大的主要年份。4、与关中相关市相比,渭南农民收入增长显现缓慢。(见附表3)从对比表看,1997年渭南、宝鸡、咸阳三市农民收入分别为1279元、1292元、1183元,渭南市低于宝鸡13元、高于咸阳于渭南市96元。1998年渭南、宝鸡、咸阳三市农民收入分别为1414元、1416元、1408元,渭南市低于宝鸡2元,高于咸阳6元。1999年三市农民收入分别为1510元、1482元、1540元,渭南市高于宝鸡28元,低于咸阳30元,可以看出19971999年三市农民收入相差不大。从20002001年,渭南市与宝鸡、咸阳农民收入差距第一次出现拉大的趋势。2000年渭南、

12、宝鸡、咸阳三市农民收入分别为1465元、1543元、1625元,渭南市分别低于宝鸡、咸阳78元、160元。2001年渭南、宝鸡、咸阳三市农民收入分别为1489元、1603元、1690元,渭南市分别低于宝鸡、咸阳114元、201元。2003年渭南市与宝鸡、咸阳农民收入第二次出现拉大的趋势。2003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89元,宝鸡为1846元、咸阳为1908元,渭南市分别低于宝鸡、咸阳257元、319元。 2007年渭南市为2410元、宝鸡为2888元、咸阳为2914元,渭南市分别低于宝鸡、咸阳478元、504元。表3:近10年渭南与关中相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表单位:元 

13、60;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渭南12791414151014651489157815891742188220432410宝鸡12921416148215431603168618462031223124542888咸阳11831408154016251690177519082100226824722914渭南与宝鸡的差距-13-228-78-114-108-257-289-349-411-478渭南与咸阳的差距966-30-160-201-197-319-358-386-429-5045

14、、区域内看,县市之间收入水平不均衡。分析全市11个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与增长情况:1997年全市农民纯收入最高的韩城市为1501元,最低的白水县1055元,相差446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仍为韩城市3213元,最低的合阳县1858元,相差1355元。10年间农民纯收入累计增长速度最高的是大荔县,累计增长速度为125.3%,平均每年增长8.5%。最低的是合阳县累计增长速度为45.8%,平均每年增长3.8%。10年累计增长量最高的韩城市增长了1712元,平均每年增长171.2元,最低的合阳县仅增长了584元,平均每年增长58.4元。19972007年县市农民收入差距形成主要表现

15、在两个阶段,第一次是20002001年,如澄城县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42元,2000年为1270元,2001年为1277元,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372元、365元,白水县1999年农民收入为1360元,2000年为1162元、2001年为1037元,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198元、323元,合阳县1999年农民收入为1448元,2000年为1381元、2001年为1287元,与1999年相比,分别减少67元、161元,蒲城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00元,2000年为1400元、2001年为1384元,2000年与1999年持平,2001年较1999年减少16元,这一阶

16、段大部分县市区农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家第二轮申请贫困线政策人为干预影响。第二次农民收入下降原因2003年自然灾害即“03·8”洪水。如华县2002年农民收入为1366元,2003年为1028元,2003年收入减少338元。2004年为1178元,较2002年减少188元。华阴市2002年为1478元,2003年为1395元,2003年收入减少83元。6、城乡居民收入走向两级分化。从渭南市近10多年城乡居民收入来看(见表4),1990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9元,两者相差688元。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91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2761元,两者相差1770元。2000年农民收入为1464元,城镇居民为4117元,两者相差2652元,2007年农民收入为2041元,城镇居民为8827元,两者差距为6417元,城乡收入比是达到了3.7,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较1990年增加了8.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直线上升趋势,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严重。1990-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9.6%,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2.5%,农民收入较城镇居民收入低2.9个百分点,目前渭南市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收入水平发展相差12年以上。由于城乡收入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占全市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

18、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民市场购卖力不足,扩大内需受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表4:渭南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表单位:元年份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农民人均纯收入511991146414891578158917421882204324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276141164542534456616267676474518827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688-1770-2652-3054-3766-4072-4525-4882-5408-6417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渭南农民收入与全省、全国、关中相关市、与城镇居民形成

19、较大差距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归纳起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二是重大自然灾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三是政策因素、利益驱使等人为干预影响。解析渭南市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首先要从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因素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从2007年渭南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因素分析,工资性收入占4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8%,财产性收入占3%,转移性收入占9%。制约渭南市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占收入90%左右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两大项。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是渭南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从20002007年工资性

20、收入的增长情况看,200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14元, 2007年为964元, 2007年较2000年增加550元,7年累计增长1.32倍,平均每年增长79元。平均增长12.8%,工资性收入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5.4个百分点。农民劳务输出一是外出从业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388元,7年累计增加254元,平均每年增加36元。二是农民在区域内劳务输出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77元增加到2007年的525元,7年累计增加348元,每年人均增加50元。通过劳务输入,使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是近年来渭南市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影响

2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制约渭南市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00年农民家庭经营中,人均从第一产业即农业得到的收入为750元,2006年为863元,6年来累计增长15%,增加113元,(农民从一产得到的113元收入中主要是来自于国家惠农政策,以2000年为标准,人均减税77元,种粮直补收入人均14元,合计增加收入91元)若剔除国家惠农政策因素,农民实际从一产得到的收入6年来累计仅增长4.4%,增加22元。可以看出6年来农民真正从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得到的收入增长微乎极微。2007年农民从一产得到的收入为1013元,较2006年增长17%,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在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的走高,如水

22、果价格、畜牧价格、蔬菜价格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新的转机,摆脱了自1998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的市场形势,主要是市场因素引起农民一产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因素看渭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低收入、低效益的传统农业占渭南市农业的比重较大,制约渭南市现代农业发展缓慢,“两低一高”(蔬菜、畜牧占的比重低,粮食占的比重高)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仍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渭南市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7.7%,而蔬菜和牧业分别占产值的7.4%、20.5%,与咸阳、宝鸡相比,咸阳蔬菜占26.41%、牧业占20.17%,宝鸡蔬菜占9.8%、牧业占42.1%,蔬菜、畜牧高

23、效农业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渭南市。从市内十二个县(市、区)农业产业结构看,2007年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以上的县市有8个,开发区(46.2%)、华阴(42.6%)、华县(40.9%)、潼关(40.1%)、富平(37.2%)、临渭(31.7%)、合阳(31.5%)、蒲城(26.2%),而蔬菜产值所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高于全市平均7.4%的有仅有5个县市,华县(24.7%)、临渭(13.5%)、潼关(12.0%)韩城(10.8%)、大荔(9.8%),其余7县市蔬菜产值比例均在6%以下。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高于全市平均20.5%的县市有6个县市区,开发区(43.5%)、澄城(

24、28.0%)、富平(27.9%)、潼关(19.6%)、临渭(26.7%)、大荔(20.9%),接近的有3个县市,其余6县市均在20.5%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着渭南市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3、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不强,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渭南市是农业大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有优越的条件,农副产品深加工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的关键。近年来,渭南市虽然建立了一些涉农工业,如白水的安德利果汁厂,澄城县的海升果汁厂,对果品的销售起到了很好作用,但目前渭南市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精加工企业少,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

25、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不发达,龙头企业少,农村的二、三产业不发达,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依靠直接出售农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获取的效益很低,农业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产业链短,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渭南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4、全市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20032007年渭南市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2%、11.2%、11.7%、12.0%、13.0%,纵向看,发展在加快。横向看,2003年渭南市GDP总量在全省十市(杨凌除外)的排位为第4位,仅次于西安、咸阳、宝鸡三市,但增长速度为8.2%,居全省第10位。2005年GDP总量排位

26、居第6位,总量居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榆林五市之后,增长速度居第7位,2007年渭南市GDP总量排位居第6位,总量居西安、榆林、延安、咸阳、宝鸡之后中,增长速度居第7位。从总量上看,渭南市GDP排位倒退了2位,增长速度排位徘徊不前。在当前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密不可分。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仅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我们要把农民收入的增加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中统筹考虑,城市经济不发达,城镇居民收入低,不仅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而且还影响着农民在外从业收入的增长,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渭南市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穷市的市情,

27、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影响渭南市农民纯收入的增长。03·8自然灾害等对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影响是显然易见的。2003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因自然灾害影响仅增长0.7%,增加10元,而全省平均为1676元,增长4.96%,增加79元。2002年渭南市农民收入与全省的差距为18元,2003年差距为87元,仅2003年渭南市与宝鸡、咸阳的差距就分别拉大了122元、149元。6、存在人为干扰农民收入统计调查数据的问题。一是2000年左右,渭南市各县市在争取国家第二轮扶贫项目时,人为存在压低

28、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各县市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问题。如澄城、合阳、白水、蒲城等县2000年、2001年农民收入的减少中与争取贫困县有直接关系。二是在03·8洪水灾害影响后,也存在人为低报农民收入的情况。省委赵乐际书记在2007年5月在渭南调研时明确指出渭南农民收入存在瞒报问题。三、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在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推进农村改革要以加快渭南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中心,实现全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1、加快渭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实现“一村一品”工程,增强示范

29、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同时还要加大优质品种推广力度,增菜、优果、强畜,大力发展以水果、蔬菜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地位,增加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使畜牧业成为渭南市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要以“一村一品”工程促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2、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优良环境。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对农业、农村投资的“三个高于”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善渭南市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加快推进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与创新,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同时适应加入WTO组织后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推进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培育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