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教学设计_第1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_第2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_第3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_第4页
《一厘米》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厘米教学设计一厘米 是毕淑敏的小说文章,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寺庙,因为寺庙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一厘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过程与方法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

2、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4.结合其他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他亲人的热爱。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2.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3.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难点1.理解课

3、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教学突破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反映或表达母爱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爱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世界名片的录像带或者自己的能够反映母亲或其他亲人的关怀的故事。2.第二课时课前,教师搜集一些以 “母爱 ”为内容的文章,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年轮片段,与本文进行风格上的

4、比较。学生准备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陶影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2.第二课时课前,摘抄一些反映母爱或其他亲人关怀的文章,认真体会,感受温情。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从描写陶影的生活状态的内容入手,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2.朗诵教学,教学诵读的基本技巧。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4.分组描绘母亲或其他亲人的图画。学生活动1.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受母爱,进入新课。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小说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小说的内涵。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感

5、。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教师活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对自己的关怀。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母爱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母爱的说法,导人新课。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集中反映母爱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课文。学生活动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怀。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写母爱或其他亲人关怀的句子,感受亲情与真情。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情。4.在心中默读,体会小说的意境。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教师活

6、动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表达了文中主人公对孩子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对坐车给孩子买票及训斥孩子啃西瓜皮等细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 “温文尔雅 ”用在陶影身上似乎不妥当,但它却恰恰说明了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养成好的品行,而对自己的超越和升华。提问学生如何理解 “捺 ”的用法。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学生活动1.回答教师的提问:句子表达了陶影对琶子无私、伟大、真诚的母爱,表现了母寿内心的苍凉。2.根据

7、教师的讲解,体会母亲为了让孩寻能获得尊严,主动买票,为了让孩子具有大家风度,全力以赴地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良苦用心。(学生交流体会,补充答案)3.讨论回答: “捺 ”字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所能感觉到的巨大责任感,更能刻画一个普通母亲心里的所思所想,对于深化主题、丰满人物形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三、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约 分钟)教师活动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2.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 “母爱 ”的内涵。

8、3.提醒学生注意:母亲或其他亲人的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图纸的许多内容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学生活动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 “母爱 ”的内涵,并对之有所感悟。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图画中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可结合想象和联想进行勾勒。教学步骤(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诵读,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前后所发生事情的区别与联系。3.研讨作者对于陶影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4.比较阅读,教学生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学生活动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

9、新课。2.学习课文。3.畅所欲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4.比较教师所列其他文章与本文的异同,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 分钟)教师活动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重点词、句子的音律,并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文中所举第三件事情的经过,并请一个同学略述其经过。学生活动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次课的知识点,并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2.回答,踊跃略述其经过,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童结构(约 分钟)教师活动1.提问:前后事例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2.提问:作者为何特

10、意举出孩子到一位老奶奶那里量身高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3.总结:这件事情应该说明母亲心中的无奈与苍凉,因为外部环境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力量微薄,辛苦构建的防线这么容易被突破,而在公园里的一幕与此又非常相似。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的表达效果。学生活动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有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升华,而在后几件事情里,母子间的感情因为最后的结尾得到和谐统一,这就将感情升华了。2.回答:作者主要反映外部的不良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影响。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外部环境如何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面对这些影响,如何趋利避害。4.经过讨论,认识到在

11、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三、教师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 分钟)教师活动1.列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的年轮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三篇同是反映母爱或亲情的文章。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积极社会意义。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本节总结这是一篇反映母爱无私、伟大的文章,虽然取自普通人的普通事,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小说浓缩人生精

12、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亲历人的角度,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小说的内容纷繁、庞杂,抓住重点事例,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

13、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

14、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

15、,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

16、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