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_第1页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_第2页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_第3页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_第4页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题如下:公号1长圮瞭朝即国画仲塘田隆邂僮林田/阳衾2)把解州麒低更包帼白国跟胞算寸金3睥叔S-T饕L胃寸一额”(金已骐喝根极粮琴棍武时公越以眩EG二W)起K兽羲,靶误的第或微7:£小二山盲I-至霹福卷至瞿毒汨济安金总造新鬟藁物皆二HH.|!J量龚耳告墙版HY轼国,中USmmoItlllll!,t-*雷霄将4t4.J-jHJK-+看变£«立tst到3an盯X-WLH芝;JnAUE“zsGkHr.F宏屈e.£二如£野帛备.301*啜£4才*国&e拿:另*Itix£4?i-dnfuir-、幸*,昌;1*驾ww卓看爵鹭&#

2、171;EEt*£H«SC:V更<串1*¥£1J接下来是复试大纲细胞生物学考试性质细胞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生生物学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测评考生的基本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与运用,反映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基本概念:对细胞生物学相关名词的理解。2、基础理论:对

3、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来反映考生对基本生命规律的认识。3、综合运用:基于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开展相关某一生命活动的综合分析。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明确写在答题纸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名词概念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基础理论的比例为60%,分值为60分;综合分析白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考试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及细胞基本概念细胞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重点研究领域。2、细胞研究

4、方法细胞显微观察、成分分析及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3、结构细胞生物学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核糖体、细胞骨架及细胞核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组成、起源特征及功能。4、功能细胞生物学细胞能量转化、信息转导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和主要物质变化以及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及凋亡的细胞特征、发生过程和功能细胞器的活动及作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

5、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虾蟹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贝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鱼类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具体内容详见虾蟹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贝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鱼类养殖学考试大纲。渔具渔法学考试性质渔具渔法学是捕捞学专业和增殖养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捕捞学和增殖养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捕捞学和增殖养殖工程硕士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渔具的分类方法、渔具种类和作业特点,渔具理论和渔具选择性以及国内

6、外渔业发展状况等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海洋渔业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渔具的分类方法、渔具种类和作业特点,渔具理论和渔具选择性以及国内外渔业发展状况等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两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渔具的分类方法、渔具种类和作业特点、渔具理论和渔具选择性的考核。2、综合分析:用相关渔业知识来分析论述海洋渔业、渔具选择性及具体渔具与资源和管理等的关联性及采取的措施。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

7、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渔具分类、渔具作业原理与特点、渔具理论的比例为80%,分值为80分;海洋渔业、具体渔具与资源和管理等的关联性考核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考试内容1、渔具分类方法和命名2、我国渔具种类3、渔具作业原理和特点刺网、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渔具的作业原理和特点4、渔具理论刺网、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的理论设计和方法5、渔具选择性兼捕和抛弃定义及其对资源的影响及采取相关措施;渔具选择性的定义;刺网和拖网等渔具的选择性6、综合分析用相关渔业知识来分析论述海洋渔业、具体某一渔具与资源

8、和管理等的关联性及应该采取的措施。渔业生物学考试性质渔业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渔业资源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渔业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渔业资源专业工作与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渔业资源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渔业生物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基本要求包括:1、熟悉记忆:全面掌握渔业生物学基础研究理论体系框架与各部分主要知识点。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具体

9、实践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除选择题和填空题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试卷结构渔业生物学考核的比例为100%,分值为100分。考试内容1、渔业生物学的内涵渔业生物学与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内涵与研究内容体系。2、种群鱼类种群与群体的基础概念;鱼类种群的研究意义;鱼类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鱼类种群主要识别方法;鱼类耳石在种群识别中的应用。3、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发育鱼类生命周期与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意义;鱼类生命史类型;鱼卵的形态结构特点;鱼卵与

10、仔稚鱼鉴别要点。4、鱼类年龄与生长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意义;鱼类年龄与寿命概况;鱼类鳞片与耳石形态特征与类型;年轮的形成原理;年轮的主要特征;李安公式;边缘生长测定法及其应用;利用彼特生鱼体自然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以耳石或鳞片为例,掌握基于个体年龄鉴定方法研究鱼类生长规律的具体研究实施过程。5、鱼类的性成熟与繁殖力鱼类个体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定义;鱼类生物学最小型概念;鱼类性成熟基本过程;鱼类性腺成熟度的主要量度方法;鱼类繁殖期的季节分布;鱼类主要排卵方式;鱼类个体繁殖力的测算方法;鱼类个体繁殖力的变化规律。6、鱼类的饵料与食性鱼类的饵料生物组成特点;食物网概念;鱼类的食性

11、类型;鱼类食饵更替现象;鱼类食饵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7、鱼类洞游与分布洞游的基本概念;鱼类洞游的类型与基本特征;标志放流的定义与研究意义;中国典型经济鱼种的洞游过程;国内外标志放流技术的主要进展。8、群落概念与鱼类群落特征群落与群落演替的基本定义;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中国渔业系统生物多样性概况。9、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方法渔业资源调查涉及的主要常规内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与游泳动物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基本流程。水产医学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医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

12、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水产动物病害学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虾蟹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鱼类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具体内容详见水产动物病害学考试大纲、虾蟹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鱼类养殖学考试大纲。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

13、: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鱼类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具体内容详见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大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鱼类养殖学考试大纲。渔业经济与管理综合考试性质渔业经济与管理综合是中国海洋大学渔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渔业经济与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渔业

14、管理方法特别是基于权利的管理方法、中国渔业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措施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渔业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渔业管理方法特别是基于权利的管理方法、中国渔业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措施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渔业经济与管理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判断:用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来分析具体的渔业经济与管理问题。考试形

15、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3、试卷结构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考核的比例为45%,分值为45分;渔业管理主要方法及其效果考核的比例为45%,分值为45分;中国渔业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措施考核的比例为10%,分值为10分。考试内容(一)渔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或原理1、渔业经济与管理概论CPR资源,资源租金,外部性,制度、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产权与渔业产权,渔业管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区。2、渔业管理的概念内涵与任务渔业管理的一般

16、概念,渔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渔业管理目标,渔业管理的复杂性。3、渔业系统及其构件渔业系统,渔业生态系统,渔业的社会、经济属性,技术对渔业的影响,渔业治理,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4、渔业问题及其根源渔业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早期历史,渔业生物经济学,渔业问题的根源,渔业管理失灵问题。5、全球渔业治理全球渔业治理简史,全球渔业治理现状,全球渔业治理解析,全球渔业治理效果,海洋渔业治理面临的挑战。6、渔业管理的经济学透视渔业经济绩效最大化,过度投资与过度利用的经济学解释,渔业外部性及其挑战,渔业动力学及其应用,制度、激励、渔民行为与渔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渔业管理制度成功的部分必要标准,渔业管理绩效的评价标准和方

17、法。(二)渔业管理主要方法及其效果1、渔业管理诸措施及其分类方法基于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的渔业管理方法,经济学管理方法中的直接法和间接法,投入控制、产出控制和技术性措施,供应方管理和需求方管理。2、渔业管理诸措施的实施后果渔业管理诸措施的作用机理和适用对象,某一措施单独施行的后果,不同措施不同组合后施行的后果。3、基于产权的渔业管理稀缺、配给、竞争与产权,外部性与产权,基于权利的渔业管理的早期历史与演进趋势,渔业产权的类型,选择、设计和实施渔业产权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各国现行渔业产权制度,基于社区的渔业产权。4.渔业配额制度ITQs的概念内涵与外延,ITQs制度的起源与发展,ITQs制

18、度的作用机理,ITQs制度单独施行或与其它措施配套使用的后果,ITQs制度在各国的应用情况,各国施行ITQs制度的主要考虑,施行ITQs制度应注意的基本问题。(三)中国渔业管理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措施中国渔业管理的行政架构和主要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国渔业管理的主要方法。水产专业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专业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渔业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渔业领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渔业资源和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

19、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专业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渔业领域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渔业资源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基本要求包括:1、熟悉记忆:对基础理论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试卷结构渔业资源生物学考核的比例为50%,分值为50分;海水贝类养殖学考核的比例为50%,分值为50

20、分。考试内容(一)渔业资源生物学1、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内涵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意义;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体系。2、种群鱼类种群与群体的基础概念;鱼类种群的研究意义;鱼类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鱼类种群主要识别方法。3、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发育鱼类生命周期与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意义;鱼卵的形态结构特点。4、鱼类年龄与生长鱼类鳞片与耳石形态特征与类型;年轮的形成原理;年轮的主要特征;边缘生长测定法及其应用;利用彼特生鱼体自然长度分布曲线法研究鱼类生长;基于个体年龄鉴定研究鱼类生长的主要过程。5、鱼类的性成熟与繁殖力鱼类个体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定义;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

21、主要量度方法;鱼类繁殖期的季节分布;鱼类个体繁殖力的测算方法。6、鱼类的饵料与食性鱼类的饵料生物组成;食物网概念;鱼类食饵更替现象;鱼类食饵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7、鱼类洞游与分布洞游的基本概念;鱼类洞游的基本特征;标志放流的定义与研究意义。8、群落概念与鱼类群落特征群落的基本定义;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中国渔业系统生物多样性概况。9、渔业资源调查技术渔业资源大面综合调查涉及到的主要学科;鱼类资源大面外业调查的主要实施方法与过程。(二)海水贝类增养殖学1、贝类养殖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贝类和贝类养殖学的定义;贝类与人类的关系;贝类养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贝类的形态和基本术

22、语;贝类的生态习性;贝类的繁殖和生长。3、贝类的苗种培育(1)半人工采苗:贝类的生活史;半人工采苗的原理、不同生活型贝类的采苗方法;采苗预报。(2)室内人工育苗:育苗基本设施;水处理方法;人工育苗的一般方法。(3) 土池半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的应用范围及一般方法。4、贝类的养殖技术(1)固着型贝类:牡蛎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2)附着型贝类:扇贝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3)埋栖型贝类:主要经济种类、贿的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4)匍匐型贝类:主要养殖种类、生态习性、饵料培养、室内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5)珍

23、珠的养殖:珍珠的定义、珍珠的成因、人工育珠的原理、珍珠的形成过程、插核部位和插核方法、珍珠的育成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性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实验原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能够开展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并服务于水产与饲料产业的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与实验原理掌握

24、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判断: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的实验现象;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进行试验设计与分析。试卷结构生物化学基本原理与知识的比例为50%分子生物学的比例为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与应用的比例为20%考试内容(一)生物化学基本原理1、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维生素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维生素的定义、基本结构、组成、功能、分类等2、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定义、动力学、分类;重要酶类的特性等3、激素主要激素与激素受体的调节机制4

25、、生物膜与物质运输生物膜的组成、膜脂与膜蛋白的关系、物质运输类型及相关定义5、糖代谢糖酵解过程、能量的储存与转运、柠檬酸循环、生物氧化、戊糖磷酸途径、糖原的分解与生物合成6、脂代谢脂肪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途径7、蛋白质代谢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8、细胞代谢与信号传导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及主要信号传递系统、主要受体及其调节、酶活性调节(二)分子生物学1、DNARNA勺基本结构与功能DNARNA勺基本组成、结构、修饰及与基因表达的关系2、复制、转录、翻译的基本过程与调节DNAS制、RNA专录、蛋白质翻译的过程、主要调节机制、遗传编码3、细

26、胞内蛋白质的转运细胞内新合成蛋白的折叠、转运及翻译后修饰,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代谢4.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克隆的原理、基因的分离与合成、文库的构建、测序,基因的表达及载体、蛋白质工程(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与应用1、生物化学主要实验技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酶的动力学测定,蛋白质、脂质、糖类的测定2、分子生物学主要实验技术核酸的纯化测定、克隆、重组与文库构建技术、基因表达的分析技术3、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分析的能力水产动物病害学考试性质水产动物病害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产养殖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

27、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水产动物病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水产动物病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水产动物病害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判断:运用水产动物病害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正确诊断某一具体水产动物病例。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水产动物病害学理论和技能,综合分析具体病例并做出正确诊断,给出对症对

28、因的防治方法。试卷结构水产动物病害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考核的比例为40%;水产动物病害学具体病例分析和诊断的比例为20%;运用水产动物病害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水产动物病害实际问题的比例为40%。考试内容(一)水产动物病害学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1、疾病发生的病(原)因2、疾病的控制3、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4、水产动物病原学,包括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免疫学基础6、药物学基础7、病理学基础8、病原的检测技术(二)水产动物病害学各论1、鱼类的病害(1)病毒性疾病(2)细菌性鱼病(3)真菌性疾病(4)寄生原生动物疾病(5)寄生蠕虫病(6)寄生甲壳动物病(7)非家寄生

29、性疾病2、虾蟹类的病害(1)病毒性疾病(2)细菌性疾病(3)真菌性疾病(4)寄生虫病(5)其他生物性疾病(6)非寄生性疾病(7)虾类的敌害3、贝类的疾病(1)病毒性疾病(2)衣原体病、立克次体病、支原体病(3)细菌性疾病(4)真菌性疾病(5)寄生虫病(6)非寄生性疾病4、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1)海参的疾病(2)海胆的疾病5、水产动物病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水产动物病害对人类的影响(2)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性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硕士专业学位的

30、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水产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水产动物饲料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验方法与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水产动物饲料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方法与技能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水产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料条件配制

31、适合养殖动物和市场需求的饲料配方。3、分析判断:利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基本理论,能够选用合适的试验方法来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试卷结构水产动物营养学考核的比例为40%;水产动物饲料学考核的比例为40%;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验的研究方法考核的比例为20%0考试内容(一)水产动物营养学1 .蛋白质营养分类;生理功能;分解和合成代谢;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和氨基酸平衡理论;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凯氏定氮法的原理等。2 .糖类营养分类;生理功能;糖代谢;水产动物糖类利用率低的原因等。3 .脂类营养分类;生理功能;脂肪消化吸收;脂肪酸分类、生理功能及代谢;脂肪对蛋白的节约作用等。4 .能量营养生

32、物能量学和营养能量学的概念;表观可消化能和真可消化能;尿能和代谢能;鱼类能量收支方程;鱼类对能量的分配与利用等。5 .维生素营养维生素和抗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6 .矿物质营养矿物质营养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7 .营养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蛋白质、脂类和糖类间的相互转化;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维生素的关系;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矿物质的关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关系等。8 .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影响鱼、虾摄食和消化的因素、鱼类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对虾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和机制等。9 .水产动物繁殖期的营养亲体的营养(繁殖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营养需要)和幼苗的营养(

33、幼苗的生理独特性、营养需要、人工配合微颗粒饲料的特性)等。10 .营养免疫学营养素和非营养型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等。(二)水产动物饲料学1 .水产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原料粉碎粒度;水稳定性;饲料形状;营养成分等。2 .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原料水产饲料原料分类;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新型饲料源的开发等。3 .水产动物配合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分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和改善饲料质量添加齐1J)。4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水产配合饲料的分类及优点;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及方法;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与设备等。5,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水产配

34、合饲料的质量评价(感官指标、显微镜检查、粒状饲料外形检查、颗粒饲料物理性质检查、黏团性饲料黏弹性测定、营养学指标、卫生学指标)、水产配合饲料的贮藏与保管等。(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验方法1.消化生理研究方法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研究;食性和消化特性研究;消化产物吸收与运输的研究等。2,饲养试验研究方法可控环境的营养研究(目的意义、设备、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试验管理、结果处理与计算);实际生产环境的营养研究(生产环境的要求与设施、试验管理)等。3,能量学研究方法总能测定;可消化能测定;可代谢能测定;摄食热增耗测定;标准代谢测定等。4,营养免疫学研究方法鱼类免疫学指标(血细胞比容、

35、白细胞比容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溶菌酶、补体系统及替代途径补体活力);甲壳动物免疫学指标(总淋巴细胞密度和分化血淋巴细胞密度、酚氧化酶活力、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等。5.分子营养学研究方法差异显示PCR(DD-PCR)、抑制性消减杂交(SSH)、DNA芯片、荧光定量PC"。贝类增养殖学考试性质贝类增养殖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贝类增养殖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贝类养殖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与

36、运用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本考试测试考生对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试卷结构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占30%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占30%综合应用与分析占40%考试内容1、贝类养殖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贝类和贝类养殖学的定义;贝类与人类的关系;贝类养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贝类的形态和基本术语;贝类的生态习性;贝类的繁殖和生长。3、贝类的苗种培育(1)半人工采苗:贝类的生活史;半人工采苗的原理和方法;采苗预报。(2)室内人工育苗:育苗基本设施;水处理

37、方法;人工育苗的一般操作方法。(3)土池半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的应用范围及一般方法。4、贝类的养殖技术(1)固着型贝类:牡蛎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2)附着型贝类:扇贝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3)埋栖型贝类:主要经济种类、贿的生态习性、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4)匍匐型贝类:主要养殖种类、生态习性、饵料培养、室内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5)珍珠的养殖:珍珠的定义、珍珠的成因、人工育珠的原理、珍珠的形成过程、插核部位和插核方法、珍珠的育成方法。虾蟹类增养殖学考试性质虾蟹类增养殖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目标本考试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虾蟹类增养殖的基础理论、实用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虾蟹类生物学基础理论、苗种生产原理与技术、养成生产技术与管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 .了解概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