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doc_第1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doc_第2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doc_第3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导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应用意识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重

2、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学习难点表头 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和电流表 A 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自主学习1.把几个导体依次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2.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3.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4.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与各支路电压。5.电流表: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则满偏电压Ug。同步导学1.串联电路: 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如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

3、流处处相等 II1 I2I 3I n(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 1U2 U3 U n(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RR1R2R3 Rn(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UU 1U 2U nIRR1R2Rn2. 并联电路: 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如图(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 1U 2U 3U n(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 2I 3I n(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1111 1RR1R2R3Rn(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IRI 1R1I 2

4、 R2I 3 R3I n Rn例 1 有三个电阻, 其阻值分别为 10 、20 、30 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在总电路上可获得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多少解析: 设电源电压为 U根据 I=U 1 ,当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且最大值为Rmax=R1 R2 R3= 0 ,RR3060当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且最小值为Rmin=30=.所以,最大电流301111020与最小电流之比为I maxRmax6011I minRmin60 /113.电压表和电流表(1) 表头: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

5、出来的。它有三个特征量:电表的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 Ug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U g=I gRg(2)电流表 G 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 G(表头 )满偏电流I g、内阻 Rg、满偏电压U g.如图所示即为电压表的原理图,其中Rx 为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得:U gU,RgRgRxU=( n-1)RgURx=Rg Rgn 为量程扩大倍数, nU gU g改装后的总内阻RV=Rg+Rx=nRg(3)电流表 G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如图所示即为电流表的原理图,其中Rx 为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特点得:I gRgRg( n 为量程扩大倍数,IRx(I -Ig)=I gRg ,Rx=n1nII

6、gI gRg RxRg改装后的总内阻 RA=RxnRg例 2 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 R 串联而成, 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A. 在 R 上串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B.在 R 上串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C.在 R 上并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D.在 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解析:电流表 G 上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 g=I gRg,若要制成最大量程为Ug 的 n 倍即 nU g 的电压表,则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且 nU gR Rg ,即 R=(n-1)Rg.若电压表读数比准确值U gRg稍小一些,说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稍小一些,也

7、就是电阻R 的阻值比应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稍大一些,所以应稍减小R 的阻值 .为了达到此目的,不可能再串联一个电阻,那样会使总阻值更大, 也不能在R 两端并联阻值比R 小得多的电阻, 那样会使并联后的总电阻比R小得多 .如果在 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则并联后的总电阻稍小于R,所以应选D.4.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测量电路可有电流表外接或内接两种I接法,如图甲、乙两种接法都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甲图中R外=URxRVRx Rx乙图中R 内= U =Rx+RA RxIRx RVRxI1RV为减小测量误差,可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约值与电压表、电

8、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 RV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甲图);若 Rx RA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乙图)5.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例 3 用最大阻值为28 的滑动变阻器控制一只“6V,3W”灯泡的发光程度,分别把它们连成限流和分压电路接在9V 的恒定电压上,求两种电路中灯泡的电流、电压调节范围.解析:灯泡的额定电流为:P03I0=6U 0灯泡的电阻 R0= U 06I 00.5(1)连成限流电路有: (如图所示)U9I min=RR01228I max=I 0=0.5 A(例 3)U min=IminR0U max故电流调节范围为0.225 A0.5 A ,电压调节范围为( 2)连成分压电路:

9、(如图所示)I min=0 A , I maxU min=0 V,U max=U0故电流调节范围为0 A0.5 A ,电压调节范围为当堂达标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 0.6A 和 03A 的电流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B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5:1C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5D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12.两个定值电阻 R1、 R2 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 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 R1、 R2 的电压表接在 R1 两端

10、,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 R2 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 小于 4VB等于 4VC大于 4V 小于 8VD等于或大于8V3.在图中, A. B 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 的电路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 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B 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BA中R测 R真,B中R测 R真C A 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R v,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D B 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 A ,故此法测较小大电阻好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U=12V ,若电压表的示数也是12V ,这说明可能A灯泡 L 开路

11、B电阻 R1、 R2 中有开路发生C电阻 R1、 R2 中有短路发生D灯泡 L 和电阻 R1 都发生了开路5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 、 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 是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为U 保持恒定,滑动片P 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空载(不接R)时,输出电压为U/2B接上负载R 时,输出电压U/2C负载电阻R 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低D接上负载 R 后,要使输出电压为 U/2 ,滑动片 P 须向上移动至某一位置。6.图 中 R1=4, R2=9, R3=18。 通电后 经 R1 、 R2和 R3 的电流之比I1: I2 :I 3=, R1、R2 和 R3 两端

12、的电压之比 U 1:UU3 =。:7、一电流表G,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 g=50 A,表头电阻Rg=1k ,若改装成量程为Im=1mA 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若将改装后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U m=10V 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8、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g=500 ,满刻度电流为I g=1A 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 10V 和 100V 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_ ,R2=_ 。9、 图中 U=10V , R1 =4, R2=6, C=30F( 1)闭合开关 S,求稳定后通过 R1 的电流及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2)

13、然后将开关 S 断开 ,求这以后流过 R1 的总电荷量拓展提高1.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 R2 为()A1:2B2: 1C 2:3D3:2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10 , R2=20 , R3=8,电容器电容C=2F,恒压 U=12V ,要使电容器带有6R 的4×10 C 的电荷量,变阻器阻值应调为()A 8B 16C 20D 403. 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一个作粗调, 一个作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按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接入电

14、路已知R1 阻值较大, R2 阻值较小,则()A 甲图中 R1 作粗调用B 甲图中 R1 作细调用C 乙图中 R2 作粗调用D 乙图中 R2 作细调用4. 一平行板电容器 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 ,它和三个可变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今有一质量为 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A 增大 R1B增大 R2C增大 R3D 减小 R25.如图所示, P 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合金片将它按图甲的方式接在 A 、B 之间时,测得它的电阻为R,若将它按图乙的方式接在A 、B 之间时.这时的电阻应是()A.RB.2RC.3RD.4R6.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

15、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L1 变亮, L2和 L3皆变暗B L1 变亮, L2 不能确定,L3 变暗CL1变亮,L2 变亮,L3也变亮D L1变亮,L2 变亮,L3变暗7在右图四个电路中,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较好地完成对灯泡分压作用的是()A 如图甲电路B如图乙电路C如图丙电路D如图丁电路8.关于电压表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利用串联电路中电阻分压的原理,将电流表串联分压电阻改装成的B如果要将量程扩大n 倍,则所串的分压电阻应是电流表内阻的n 倍C用同一表头做成的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越大,其内阻越大D当用电压表测某电路两端电压时,测量值总是大于真实值

16、9. 关于电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利用并联电路中电阻分流的原理,将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改装成的B如果要将量程扩大 n 倍,则并联的分流电阻应是电流表内阻的1 倍nC电流表的内阻越小,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D当电流表测某电路的电流,测量值总是大于真实值10. 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 G,分别改装成 0 3V 和 015V 的电压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B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C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D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11. 如图所示,电压

17、表 V 1 和 V 2 的内阻分别为3000 和 1500,R1=R 2=500 ,如果电压U 保持不变, S 接通时,比较电压表的读数U1 和 U2 的大小()A U1>U2B U 1=U2C U1<U 2D不能确定12.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 1 和 A 2 为两个相同的毫安表,当电路两端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 A 1 的示数为3mA ,A 2 的示数为2mA 现将 A2 改接在 R2 所在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再接入原来的恒定电压电源,那么,关于A 1 与 A 2 的示数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1 示数增大, A 2 示数增大B A 1 示数增大, A 2 示数减小C A 1 示数增大, A 2 示数不一定减小D A1 示数不一定增大,A 2 示数也不 定增大探究:家庭电路的电器连接方式是串联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