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酶原激活处于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质就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的条件下,转成有活性的酶,此过程称为酶原激活。四、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LDH(乳酸脱氢酶)为四聚体,在体内共有五种分子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和LDH5(M4)。心肌中以LDH1含量最多,在骨骼肌中含量最多的是LDH5.心肌损害时,血清中LDH1的浓度就会上升。核酶核酶的概念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可催化特定RNA的降解,在RNA合成后的剪接修饰中有重要作用。第四单元 糖代谢【考试大纲】四、糖
2、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肝糖原的合成(2)肝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3)乳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5.血糖及其调节(1)血糖浓度(2)胰岛素的调节(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糖的分解代谢一、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在缺氧状态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酵解(简称糖酵解)。糖酵解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葡萄糖转变成3-
3、磷酸甘油醛,此阶段需要ATP;第二阶段为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在此阶段中有ATP的生成;第三阶段为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均在胞浆中进行。第一阶段:磷酸丙糖的生成。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催化此反应的酶是已糖激酶(肝内为葡萄糖激酶),由ATP提供磷酸基和能量,这一步是不可逆反应。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反应可逆。3.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由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为不可逆反应。4.6碳的1,6-双磷酸果糖裂解为2分子可以互变的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反应可逆。第二阶段:丙酮酸的生成。5.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
4、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1分子NADH+H+。和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6.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生成1分子ATP。这种底物上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成为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7.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反应可逆。8.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含有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反应可逆。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由丙酮酸激酶催化,有ATP生成。反应不可逆。第三阶段:丙酮酸还原为乳酸。10.丙酮酸接受在上述反应(反应5)生成的NADH+H+,还原为乳酸。反应可逆。糖酵解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肝内为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
5、1和丙酮酸激酶。这三种酶是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其活性可受别构效应剂和激素的调节。限速酶活性的高低决定着糖酵解的速度和方向。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在于当机体缺氧或进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血流相对不足时,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需完全依靠糖酵解供应能量。神经、白细胞、骨髓等组织细胞代谢极为活跃,在有氧情况下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二、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酵解途径产生的丙酮酸在缺氧状态下还原为乳酸。在有氧状态下,酵解产生的NADH+H+进入线粒体,经电子传递链的氧化作用生成H2O,并生成ATP,同时,丙酮酸也进入线粒体,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
6、、水并释放能量。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要通过此途径获得能量。糖的有氧氧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在胞液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1.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反应步骤同糖的无氧酵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ADH+H+被转运进线粒体,通过呼吸链将其中的2个氢氧化成水,并生成ATP。2.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此反应由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3.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
7、。这个循环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故称为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如下:(1)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反应由柠檬酸合酶催化。(2)柠檬酸转变成异柠檬酸。(3)异柠檬酸转变成-酮戊二酸,反应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4)-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含有高能硫酯键的琥珀酰CoA,反应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5)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水解,生成GTP,反应可逆。这是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又一例子。(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辅酶是FAD。(7)延胡索酸生成苹果酸。(8)苹果酸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这是三羧酸循环的最后一步反应,反应可逆。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三、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糖、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 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专题十八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设计)2024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下册
- 四平职业大学《DSP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体育学院《商业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民族大学《金融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操作系统原理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师范大学《空间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9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大量程固体物位仪表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盐城师范学院《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院培训课件:《PET-CT的临床应用》
- (课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
- 2025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限公司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宋代美学研究
-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供应链管理(第2版)课件:常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