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衔接和排序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衔接和排序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衔接和排序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衔接和排序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衔接和排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善舞红袖传飞鸿 莫言深闺空寂寞2016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五)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 : l1 1、了解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相关知识。、了解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相关知识。l2 2、探析、掌握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一些规、探析、掌握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一些规律及其方法。律及其方法。l3 3、通过复习,提高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能、通过复习,提高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能力力。一、考点扫描:一、考点扫描: l1 1、考标要求:、考标要求:理解句子之间的表达意义和表述关系,理清句子的顺序。理解句子之间的表达意义和表述关系,理清句子的顺序。l

2、2 2、题型:、题型:选择题(三年未变,题型已基本固定)选择题(三年未变,题型已基本固定)l3 3、考查形式:、考查形式:单纯的语句排序。单纯的语句排序。语段内的语句衔接与排序。语段内的语句衔接与排序。l4 4、考查内容:、考查内容:记叙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记叙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l5 5、命题趋势:、命题趋势:l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是我省中考一个重要考点之一,分值一般为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是我省中考一个重要考点之一,分值一般为2 2分,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法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法有: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一项;选出

3、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预计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预计20152015年我省中考仍会有考年我省中考仍会有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题,分值、出题形式与往年相比都不会有大的变化。查句子衔接与排序题,分值、出题形式与往年相比都不会有大的变化。二、解题思路:二、解题思路:l1 1、注意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统一。、注意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统一。 l2 2、注意前后句式、句子结构是否一致。、注意前后句式、句子结构是否一致。l3 3、注意上下文的感情基调是否一致。、注意上下文的感情基调是否一致。 l4 4、注意上下句表达的内容是否相似或相对。、注意上下句表达的内容是否相似或相对。l5 5、注意上下文的内容是

4、否符合事理。、注意上下文的内容是否符合事理。 l6 6、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三、解题技巧:三、解题技巧:l1 1、从选项的角度采用排除法解题(定首尾,抓要害):、从选项的角度采用排除法解题(定首尾,抓要害):l(1 1)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大概的意思,把握排序的总方)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大概的意思,把握排序的总方向。向。l(2 2)找出概括性或总结性的句子,判断确定其位置。排除选项)找出概括性或总结性的句子,判断确定其位置。排除选项中与判断不符合的选。中与判断不符合的选。l(3 3)按照剩下的选项中的排序将句子通读一遍,判断句子大意)按照剩下的选项中的排序将句子通

5、读一遍,判断句子大意是否通顺、顺序是否正确。对比出最恰当的排列方法。是否通顺、顺序是否正确。对比出最恰当的排列方法。l(4 4)通过检验,确定答案。)通过检验,确定答案。例例1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B)(2)(2分分) )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线条的起落及抑、扬、

6、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闻名世界。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应为一个总起句,有总领下文的作用。应为一个总起句,有总领下文的作用。以下几句主要围绕中国画的线条特点来说,以下几句主要围绕中国画的线条特点来说,具具体地说中国画的特点,体地说中国画的特点,举出一个例子,举出一个例子,紧承紧承上一句,上一句,是一个总结句。本题考查句子的衔

7、接是一个总结句。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一般要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与连贯,一般要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注意句子的不同作用,如有的是总起句,有系,注意句子的不同作用,如有的是总起句,有的是过渡句,有的是总结句等。的是过渡句,有的是总结句等。 2 2、从文体的角度解题(辨文体,抓中心):、从文体的角度解题(辨文体,抓中心): l (1 1)记叙性文段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记叙性文段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以时间为序的,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以空间为序的,应分结果)为顺序。以时间为序的,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8、;以空间为序的,应分析每句话里的方位词,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排列;以析每句话里的方位词,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排列;以事件发展的先后为序的,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事件发展的先后为序的,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序了。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序了。l (2 2)对于说明性文段,解题时,首先明确语段的说明对象,首句往往引出)对于说明性文段,解题时,首先明确语段的说明对象,首句往往引出说明对象。其次明确说明的顺序,按照说明顺序来进行排序:时间顺序:按照说明对象。其次明确说

9、明的顺序,按照说明顺序来进行排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而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而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局部来加以介绍;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层层递

10、进,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来介绍。或层层递进,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来介绍。l (3 3)对于议论性文段,解题时,首先确定文段属于议论性文体,弄清语段)对于议论性文段,解题时,首先确定文段属于议论性文体,弄清语段谈论的中心论点;其次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谈论的中心论点;其次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顺序为:论点句顺序为:论点句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全段的总结。对全段的总结。例例2 2: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

11、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文语意连贯。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表器物。_;_;_;_。 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华美,堪称“ “ 国之重宝国之重宝”。 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壶冠呈双层盛

12、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欲飞的仙鹤。 解析解析 本题中描述的是一个莲鹤方壶,器物以及建筑的描本题中描述的是一个莲鹤方壶,器物以及建筑的描述一般都遵循一定的方位性,从上到下或是从左到右、从内述一般都遵循一定的方位性,从上到下或是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等。很明显本题是按照从壶冠、壶颈、腹部,然后到到外等等。很明显本题是按照从壶冠、壶颈、腹部,然后到壶底这样一个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最后第壶底这样一个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最后第句又从整体句又从整体上进行了描述,先分写后总括,使方壶的形象更加上进行了描述,先分写后总括,使方壶的形象更加l3 3、理逻辑,抓步骤、理逻辑,抓步骤 理清

13、逻辑研究清楚语序内在的逻辑性。例如:事物的发展逻辑理清逻辑研究清楚语序内在的逻辑性。例如:事物的发展逻辑一般表现为萌芽、发展、兴盛、衰微、消亡的过程;而某一种思一般表现为萌芽、发展、兴盛、衰微、消亡的过程;而某一种思维的逻辑性,一般表现为启蒙、发展、成熟、高峰、创新的过程。维的逻辑性,一般表现为启蒙、发展、成熟、高峰、创新的过程。理清逻辑需要可以借助理清逻辑需要可以借助“首先首先”“”“其次其次”“”“再次再次”等关联词语,等关联词语,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总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

14、不同进行梳理,起始句或总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不同进行梳理,再找准领字,看准关联词及其他表示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综合再找准领字,看准关联词及其他表示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综合排出合理的句序。排出合理的句序。 例例3 3: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A A) )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 知识就一事无成。知识就一事无成。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 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 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