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总结_第1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总结_第2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总结_第3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总结_第4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6 / 5判断正误1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2 .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因地理隔离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3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4 .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5 .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6 .性别比例失调,不会引起种群数量改变()。7 .不同种生物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8 .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9 .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10

2、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考点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1.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标志重捕法样方法适用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个体,如鼠、鸟类等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和虫卵等统计方法NN2,利用公式近=无计算出N,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为NNd标志个体数,N2为重捕数,N0为重捕个体中带标志数)计算各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注意问题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且不易脱落随机取样样方

3、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提醒(1)城市人口的剧增一一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中国人口的增长一一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一一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一一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一一降低出生率。(6)性别比例中,S多于?的如蚂蚁等;?多于S的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牛、鸡等。2.种群的年龄组成图解及分析模式图图解4含含,生殖与期J生理为,生殖时就析图儿增长熨ft*定里匚青超43种群年龄组成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所属类型A幼年多,老年少>增加增长型B各年龄期比例适中

4、=波动稳定型C幼年少,老年多<降低衰退型提醒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有关,譬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此外,种群数量还与迁入率、迁0劫年幽成年 口老年出率直接相关。(2)曲线图图解析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3)柱形图图解析图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3、性别比例:指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不同的物种中,性别比例

5、有3种类型:雌雄相当,如高等动物中的黑猩猩、猩猩等;(2)雌多于雄,如人工养殖的鸡、鸭等; (3)雄多于雌,如蚂蚁、蜜蜂等。在蜜蜂家族中,只有雄峰是雄性,而雌蜂和工蜂都是雌性,而工蜂却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种群密度。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它反映了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5、迁入率和迁出率6.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解(2)析图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 接因素。年龄组

6、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考点二:种群数量增长的“ J”型与“S”型曲线模型比较1.两种曲线模型比较稳定整衰退涮年龄切成 :预羯一出生率L迁入率一+种樨数量(种群帚度1:影响性别比例死亡率迁出率产 “一分别衷水增加、减少一 “分别表示“百接因素"”间接四索”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2014M鼻库堂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AH时

7、佃时i种群增长率修长率.0时间帕氏率K值有无无K值有K值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丁,曲线出境阻力*j/隙坏墟科他出1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划、境阻力大小小同,对种K2.K值与2在实践中的应用灭鼠捕鱼KK(最大增长速率)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K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K彳1(环境容纳量)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3.K(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

8、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 K提醒 (i)最大捕捞量w最大日捕获量,如2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一一最大日捕获量应处于种群密度最大时。数11饱和期,密度端长为。有益资源可保其上升,府害资源应加以限制)(2)增长率w增长速率。思维深化“S”型曲线辨析: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1)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害虫 防治最好应在此期进行。K(2)加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资源 利用黄金点

9、,害虫防治严防达此期。减速期二密度增性逐赤墟慢转折脚数城条密度增阳i快-贲源利用城佳点 加速期:数次增加,密度增长加快在国防治点-潜伏期,4体数显少幅度增长慢时间便亟国前种群的数m是怎样甑时间变化的(3)减速期和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K值后,有的种群呈锯齿状波动。考点三: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探究(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变动为例)1 .探究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

10、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作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2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以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3 .探究步骤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中。(3)将试管放在25c条件下培养。(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5)分析数据,画出曲线。4 .表达和交流(1)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右图所示曲线。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尹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

11、H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2)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分、温度、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练习:1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吕勺InmW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出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H不同D.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H开始下降2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12、()。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泡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3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4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

13、00400P 200 1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P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5.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B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J”型增长K值不同6.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

14、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 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7 .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8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K D.在万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8.下列关于右侧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8

15、 .迁入率由序号 4或序号5代表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9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 S”型, 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 不变的因此K值总是固定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10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入倍,右图表示 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OHd时间异A. O卜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 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 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 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12.棉朗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朗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朗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的日期(月日)6一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朗数量(只/株)0.424.7941.5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