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归纳及单元检测题_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归纳及单元检测题_第2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归纳及单元检测题_第3页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归纳及单元检测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等于    ( )A18     B36    C54              D722. 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公比,且,若,则 ( )A B C   D或3. 在等差数列a中,3(a+a)+2(a+a+a)=24,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为  (  )  A156

2、60;        B13        C12              D264.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数列an,bn=log a an, 则数列bn是           (   )A、等比数列  

3、;  B、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以上都不对5. 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并且是等比数列的相邻三项,若,则等于              &

4、#160;                                     ( )A.          B.   

5、60;   C.          D.        6. 设数列是等差数列, ,Sn是数列的前n项和,则(   )A.S4S5                        B.S4S5

6、                    C.S6S5                 D.S6S57. 等比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若,则公比等于     (  )     

7、                   C.2                    D.28. 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6=36,Sn=324,Sn6=144(n6),则n等于 (  )A15 &

8、#160;         B16                       C17                  D189. 已知,(),则在数列的前5

9、0项中最小项和最大项分别是( )A.                 B.              C.                    &#

10、160;D.12. 已知:,若称使乘积为整数的数n为劣数,则在区间(1,2002)内所有的劣数的和为                    (  )A2026             B2046  C1024     &

11、#160;              D1022二、填空题1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a3+a5=18, an-4+an-2+an=108,Sn=420,则n= _.14.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且,则(kN+,k60)的值为  _ .15. 已知 则 通项公式= _      .16. 已知,则=_    =_三、解答题17. 若数列前n项和可

12、表示为,则是否可能成为等比数列?若可能,求出a值;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18.设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a1=b1=1,a2+a4=b3,b2·b4=a3,分别求出an及bn的前n项和S10及T10.  数列的定义:(1)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2)数列可以看作是项数n的函数f(n)=an,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子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d=q(q0)通项公式=+(n-1)d=(q0)递推公式=+d, =+(n-m)d=q =中项A= 推广:A=(n,k N+ ;n>k>0)。推广:G=(n,k N

13、+ ;n>k>0)。任意两数a、c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0,则等比中项一定有两个前n项和=(+)=n+d=性质(1)若,则(2)数列仍为等差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4)若是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则(5)为等差数列(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6)d=(mn)(7)d>0递增数列d<0递减数列d=0常数数列(1)若,则(2)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八、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2() (为常数).2、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为非零常数).

14、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九、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1、给出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观察法。例1、分别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 (),2、通项公式法3、涉及前项和Sn求通项公式,利用an与Sn的基本关系式来求。即例、在数列an中,Sn表示其前项和,且Sn=n2,求通项an.().例、在数列中,表示其前项和,且,求通项.4、已知递推公式(初始条件与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若题目特征符合递推关系式,(,均为常数,,)时,可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求其通项公式。例、已知数列满足,求通项.()逐差相加法。若题目特征符

15、合递推关系式(为常数),an+1=an+f(n)时,可用逐差相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在数列an中,a1=3,an+1=an+2n,求通项an.(3)逐比连乘法。若题目特征符合递推关系式a1=A(A为常数),an+1=f(n)·an时,可用逐比连乘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6、在数列an中,a1=3,an+1=an·2n,求通项an.(4)倒数法。若题目特征符合递推关系式a1=A,Ban+Can+1+Dan·an+1=0(A,B,C,D均为常数)时,可用倒数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7、在数列an中,已知a1=1,an+1=,求数列的通项an.(5)归纳法。这是一种通过

16、计算、观察、归纳规律,进而猜想、验证(证明)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在前面所有的问题中,只要转化为递推公式,就可以由初始条件逐次代入递推关系,观察计算结果,直到看出规律为止。例9、在数列an中,a1=3,an+1=an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十、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1、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例1 已知,求的前n项和. 例2 设Sn1+2+3+n,nN*,求的最大值.2、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

17、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3 求和:例4 求数列前n项的和.3、倒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个. 例5 求的值4、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6 求数列的前n项和:, 例7 求数列n(n+1)(2n+1)的前n项和.5、裂项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