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区域合作--做强汽车产业--促进转型升级_第1页
深化区域合作--做强汽车产业--促进转型升级_第2页
深化区域合作--做强汽车产业--促进转型升级_第3页
深化区域合作--做强汽车产业--促进转型升级_第4页
深化区域合作--做强汽车产业--促进转型升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化区域合作 做强汽车产业 促进转型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 具有产业带动性强, 规模效益显著、 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 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发展至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颇具规模,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 2009 年,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61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 ;实现销售收入 605.8 亿元,同比增长14.22% ;实现利润总额 28.1 亿元, 同比增长 26.33% 。 预计 2010 年, 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实现产值670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85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2、32 亿元。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已具有明显优势。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6% ,居全国第一, 零部件占浙江比重超过40% , 位列浙江第一。 到 2009年底,共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4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00 余家,在全国有6.5% 左右的市场占有率。拥有包括万向集团、亚太集团、杭汽发等企业都是具有雄厚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专业零部件生产厂家, 产品涵盖整车制造需要的五大类零部件系列。 这些零部件除主要用于汽车维修市场外, 部分产品已进入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为大众、通用、一汽等众多著名的整车企业配套。的整

3、车制造业正在起步, 已经有万向新能源电动汽车、 吉瑞微型车、一期总投资36 亿元的青年莲花轿车及发动机项目三家企业已投产。总投资46.5 亿元落户临江工业园区的东风裕隆纳智捷汽车项目正在建设中, 2011 年可望建成投产。(一) 零部件产业优势明显。 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形成了门类较全、具有较强配套能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汽车零部件产品涉及动力、 传动、 转向控制、 行走、制动、 内饰等六大领域, 涵盖发动机、 内燃机、 变速箱、 万向节、车桥、轴承、精密件、传动轴、制动系统等,门类齐全且具备互配技术平台。 已经成为全省最大、 全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形成了内资外

4、资共兴、产品多样互补、产业紧密结合的整体格局。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落户临江。(二)整车制造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整车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 到目前, 已经拥有整车制造企业5 家, 其中由吉奥汽车生产的 “星旺” 微型车和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能源电动汽车二家企业整车的先继下线,填补了整车制造业的空白。同时, 还有三个整车制造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 一是 东风裕隆纳智捷汽车项目,由东风汽车和台湾裕隆公司投资 46.5 亿元,年产乘用车12 万辆和配套的 20 万台发动机,现已完成六大车间厂房建设, 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安装, 预计第一台整车将于今年年底下线。 二是

5、 青年莲花汽车项目,由青年汽车集团投资36 亿元,规划年生产能力 32 万台的,已完成厂房的建设,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与安装, 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正式下线。 三是 吉利汽车技术中心项目, 由吉利集团投资6 亿元, 集汽车基础研究、 整车开发、试制与试验为一体的,研发大楼设计方案已初步审定,正在进行地址勘察工作,项目改建部分已全面完工, 1500 余名研发人员已全部入驻。(三)大企业龙头作用凸现。 2009 年,区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15 家,其中万向集团 514.8 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2.2 亿元, 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销售收入 29.74 亿元,杭齿集团、亚太集团两家企业销售收入超

6、过15 亿元,另外中誉汽车、万达方向机、杭维柯、远翅控股、滤清器、兆丰控股、雷迪克部件等11 家企业销售过亿。大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还体现在科技进步和市场占有率上。万向集团、杭齿集团、亚太集团等3 家企业的专利数占全区汽车行业的 86% 。 其中, 亚太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自主研发生产整套汽车制动系统的企业, 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和万向集团等汽车零配件企业被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四)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15 家、 专利总数 738 项、 国家级实验室 1 家、

7、博士后工作站3 家、 国家级技术中心2 个、 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5 家、省级技术中心7 家、市区级技术中心10 家,日益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逐步完善的创新体系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如万向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万向北美技术中心等8个直属机构和5个专业研究所, 并通过购买海外专利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 仅在万向节生产一项上就制定行业标准147 项、申请国家专利技术 194 项。此外,据统计零部件企业还有诸多具前瞻性的新产品储备项目,完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五)品牌战略初显成效。汽车工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骨干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万向

8、“钱潮 QC 牌” 万向节 2007年被评为全国汽车零部件产品惟一一个中国世界名牌, 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和浙江省中国世界名牌“零”的突破。汽车工业还拥有中国名牌产品 4 个。另外,万向集团的轴承、等速驱动轴、传动轴、制动器、减震器、滚动体、橡胶密封件8 大系列和悬架、制动 2 大系统产品, 以及亚太集团的 “湘湖牌” 制动器系列产品,都在各自领域占有明显优势。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不足(一)区域间合作程度低,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1 、区域合作度不高。 由于受到市场封锁影响,与国内主要汽车产业基地的全方位交流合作相对滞后, 不仅缺少由汽车产业所在地政府主导的交流, 企业与企业、 行业与行业之

9、间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够紧密, 合作的重点还不够突出, 合作方式还较为单一,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于提高。2 、整车配套门槛高。 目前,国内整车企业均在所在地区形成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群,将像发动机、变速器、燃油喷射系统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技术来源分割为不同的配套体系。 能够进入该配套体系成为一级供应商的企业还为数不多, 多数企业只能做整车厂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 有些甚至只能单一的面向售后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的是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为主的零部件产品及配件, 处于产业分工低端,难以进入一级配套体系。3 、配套体系不健全。 目前,的零部件企业还处

10、在全球汽车供应链的二、 三级配套体系, 产品总体水平不高, 技术含量偏低,缺乏国际标准认证, 主要部件优质品牌还不多, 难以进入轿车领域,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产品中,如发动机系统、电喷系统、 制动防抱死系统、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还有待加快开发。如何突破区域界限, 加强区域内部资源整合, 加快推进区域间的相互合作, 通过产业链的优化与整合, 提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将是乃至全国在十二五期间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二)整车制造起步晚,带动效应尚未形成。由于整车起步晚, 使得的汽车产业结构缺失整车制造这一重

11、要环节, 汽车制造的产业链不完整,到 2009 年才实现整车生产企业零突破。目前引进的吉奥汽车、青年莲花轿车、东风裕隆纳智捷乘用车、吉利汽车等整车项目还处在投产或建设阶段。 另外, 全国首家获得电动汽车“准生证”的万向电动汽车已完成了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大巴的开发和小批量生产,预计纯电动商用车(10-12 米 )一期年产能将达到 1000 辆。 这些整车项目的实施将对汽车产业结构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但整车制造还未形成规模, 在全国范围内尚缺乏影响力,产品市场认可度还有待考验。(三)中小企业数量多,竞争实力相对偏弱。1 、中小企业比重大,企业效益偏低。 的零部件企业中,规模以下的小企业数量占到

12、3/4 ,而销售收入只占行业的 2.3% ,这些企业大都竞争力弱,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处于低端的产品多,难以进入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体系,只能面向售后市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都面临销量下降、资金周转不畅等问题,有些企业经营困难。2 、新品开发能力弱,产品结构老化。 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等原因,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储备,研究开发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导致产品档次不高,主要以低价竞争取得低端市场。 有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但高级开发人才缺乏, 不具备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 产品仍处于汽车产业链配套体系的中低端。(四)产业集聚效应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汽车产业重

13、点布局的江东、临江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进驻的企业不多。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散布在老城区和各镇村, 有的大型企业分多个不同区块的生产厂区进行生产, 这样的布局不利于产业的集聚, 不利于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便捷的供求物流关系, 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不利于整体规划发展。三、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深化区域合作,促进整合配套。近年来,区政府在坚持科学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稳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在2010 年 9 月举办的杭州长春汽车产业对接会、海峡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论坛等会上, 成功推介汽车产业, 并加深与外地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间的交流。与此同时,企

14、业走出去,在整车厂所在地设立零部件生产基地, 如万向集团、 亚太集团分别在长春、重庆设立子公司,为大型整车企业配套生产。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利用“长三角”和自身的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和汽车发展趋势,增进与国内知名整车企业所在地的区域合作,促进整合配套。加大与长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国内主要汽车产业基地的合作交流, 加大地方政府与政府、 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之间多层面的交流和合作。1 、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一是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 作用,在坚持科学发展汽车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强与汽车强省、市(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持久的合作关系,稳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真正实现区域间

15、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二是 要加强地方高层领导沟通协商, 定期不定期的召开专题座谈会, 磋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事项。 三是要加大区域合作交流的组织、 引导和推动力度, 推动企业与国内外大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2 、 推动企业间合作交流。 政府要积极为企业搭建各类平台,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交流。 一是 要组织企业间的专业对接, 如组织召开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产业对接会、 高层峰会、 发展论坛等针对汽车产业的专题会议, 推进区域间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之间开展多领域、 深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 提高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整体水平。 二是 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区目

16、前外出投资的汽车企业不多, 目前仅有万向集团、 亚太集团等企业在外地建厂。要通过引导区内汽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整车企业的对接,到外地投资建厂,为整车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努力成为其一级供应商。 三是 要发挥整车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 引导企业运用市场机制在产业、 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自我决策、自主参与,主动出击,加快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3 、加大行业间合作交流。 行业协会要在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开辟“第二合作平台”,推进区域汽车产业间的合作交流, 形成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 沟通协商的行业性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一是 要发挥政府与企

17、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代表企业积极向政府传达共同要求, 争取政府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 要不断发挥省、市、区各级汽车协会的指导作用, 建立定期召开秘书长联席会议等制度, 交流成功工作经验, 研究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是 引导行业内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 召开行业内的交流会议, 加强相关业务合作,形成工作合力。4 、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在使用技术创新及应用中的主体作用, 利用区域和国际创新资源, 拓展产学研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层次。 一是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做强现有的 3 家博士后工作站、 1 家国家级实验室和 3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

18、提高其研发能力和产品改造技术。二是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 有效利用国内外现有单项和分散技术, 加强集成创新。 三是 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 提高企业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全社会占比。 四是 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扶持政策, 加大对汽车专题科技项目的资助力度。(二 ) 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1 、发展壮大整车企业。一是制定出台有利于整车企业发展壮大的优惠政策,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鼓励企业增加生产规模, 着力培育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

19、先进整车制造企业, 有效壮大整车制造企业规模。 二是 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 三是 培育电动汽车的整车制造, 依托万向纯电动汽车、 锂电池生产基地, 鼓励区内零部件企业共同参与电动汽车研发, 建立长期技术合作, 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四是 加速推进整车入驻企业的建设工作,协助企业做好项目验收、投产上市、配套服务等方面工作,并促使其尽快形成规模。2 、调整零部件企业结构。一是发挥整车企业和大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 加强对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促进和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

20、步。 二是 鼓励中小企业 瞄准市场需求,加大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艺改造步伐,引进先进的专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调整配件结构。 三是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变战略定位,改以前求大求全的生产模式为专业化生产, 专门从事某一工艺生产技术开发或某一零部件产品生产, 提高企业专业化、 系列化程 度,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四是 加快中小零部件企业间的兼并 重组进程,加速推动产业整合,改变原先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研发能力不足的面貌,提高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完善零整配套体系。一是建立整车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联系协作机制,按照互通、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在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生产工艺技术、货款结算等方面的定期协作会商,加强上下游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配套。 二是 对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的外地配套件进行分析、论证,理顺、协调其产品开发、生产协作方向,争取尽快实现本地化生产。 三是 加强零部件配套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使其做专、做大、做强。 四是 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 集约化经营, 形成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协同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