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电信诈取行为下的诈骗罪辨析_第1页
多样化电信诈取行为下的诈骗罪辨析_第2页
多样化电信诈取行为下的诈骗罪辨析_第3页
多样化电信诈取行为下的诈骗罪辨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样化电信诈取行为下的诈骗罪辨析戴文浩 魏 震 唐群山* 戴文浩,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魏震,连云港市侦查监督处副处长;唐群山,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员。关键词:电信诈骗 认定 盗窃犯罪区分电信诈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学名词,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学上用语,凸显了通过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如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对被害人远程、非接触式实施诈术,非法获取被害人财物的社会现象。电信诈骗的多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的诈取手段因具备新颖性、多变性、高危害性等特点,持续为媒体关注,并将这一类诈取行为统称为电信诈骗。然而,从刑法学角度,诈取财物仅是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类型,而其犯罪类型仍需结合刑事法律规范

2、和理论体系予以辨析。笔者通过对电信诈取行为的归纳,结合业已成熟的诈骗罪理论体系,以期厘清诈骗与盗窃之界。 一、电信诈取案例案例1.行为人利用特殊设备对指定号码或号码段进行拨打,当被拨打的电话显示来电号码后立即挂断,受害者如回拨此号码则可能被收取高额费用。案例2.孙某通过某订票网提供的电话预订机票,客服人员要求孙某通过网银汇款,孙某遂按其要求将958元机票款汇至工行某账户。虽经查询已扣款成功,但对方说钱未到账,声称需要通过ATM机“联网操作”以使付款生效。于是孙某又按其引导,在ATM机上输入所谓的使购票款生效的激活码“18356(实际上该数字是输入到了ATM机的转账数额一栏),相应数额被转入骗子

3、账户。 转引自秦新承认定诈骗无需处分意识,载法学2012年第3期,略作删减。作者认为此案在理论和实践中定为诈骗无争议,并以此为基础论证认定诈骗无需处分意识。案例3.行为人以尚未看到买家付款成功的记录为由,发送给买家一个交易金额标注为1 元而实际植入了支付305000 元的计算机程序的虚假链接,谎称买家点击该1元支付链接后,其即可查看到付款成功的记录。买家点击该虚假链接后,银行网银账户中的305000元随即被行为人实际占有。 根据最高法指导案例27号删减而成。案例4.行为人冒充淘宝卖家,将虚假淘宝网链接通过阿里旺旺聊天工具发送给买家。买家误以为是淘宝网链接而点击该链接进行购物

4、、付款,并认为所付货款会汇入支付宝公司为担保交易而设立的公用账户,但该货款实际通过预设程序转入被告人私人账户。 根据最高法指导案例27号删减而成,该案和案例2属于同一案件的不同犯罪事实,为了表述方便,笔者将其单独作为一个案例予以列明。案例5.行为人将店里的支付二维码偷偷换成自己的,商场直至月底结款时才发现,这个小偷以这种手段默默在家收了70万元。 该案例来源于网络,围绕诈骗或是盗窃的定性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争论。案例6.行为人伪造违法停车告知单置于违停车辆上,伪造的罚单上有一个二维码及“扫一扫,交罚款”的字样,该二维码指向的账户由行为人实际控制。 该案例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提炼而成。上述案例在行为手段

5、上千差万别,却毫无例外以电话、网络为中介使用了欺诈之术,在一定环节和程度上让被害人信以为真,故媒体乃至一些法律人士将这些案例以诈骗论之。但唯有抛开乱花迷眼的各种诈术行为,从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方能发现各案的本质所在。二、诈骗罪理论体系简述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或刑法理论在诈骗罪上高度近似。如日本学者大谷实认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诈骗行为,对方的错误,交付、处分行为,转移财产、利益,这种因果发展过程。因此,一必须有欺骗,即对人实施的,以引起财产上的处分财产为目的的欺骗行为;二该行为必须使对方陷入现实的错误;三是具有由于错误而处分财物的行为。虽然是具有瑕疵的意思,但也必须是基于被害人的意思的交付

6、、处分行为;四是由于该处分行为而转移财物,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物。 日 大谷实著刑法讲义各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6页。另一名日本学者西田典之观点和大谷实相近,认为要成立本罪(诈骗罪)必须经过欺骗行为(诈骗行为)错误处分(交付)行为诈取(在旧刑法中称为骗取)这一因果关系,从而取得财物或财产性利益。 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各论第6版,王昭武 刘明祥译,法律出版社,第196页。德国刑法第263条第1款对诈骗罪的罪状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意图使自己或者第三人获得不法财产利益,以虚构、歪曲或者隐瞒事实的方法,使他人陷入或者维持错误,从而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自由刑或者罚金

7、。”这一规定和日本学界的观点基本相同。即便在欧美法系,对诈骗罪的理论构建和大陆法系也无多大区别。美国学者Bishop曾经对诈骗罪的含义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凡是为了骗取财物把明知是虚假的事实当作真实事实告诉他人,使他人相信虚假事实,并据此将财物交给行为人的,都构成这个犯罪。现在,美国刑法理论一般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要素:(1)告知被害人的虚假事实;(2)被害人相信虚假事实;(3)把财物所有权转移给行为人;(4)明知是虚假事实并且具有欺骗被害人的意图。其中,“告知虚假的事实”是指被告人编造某种事实,并且将虚假的事实信息告知被害人。 刘士心美国刑法各论原理,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8、第1版,第224页。这与大陆法系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我国刑法理论界对诈骗罪的构建也没有超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主流理论。陈兴良教授认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是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他人实施处分行为财物转移。 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428页。张明楷教授在多部著作里面对诈骗罪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阐述,其认为诈骗罪(既遂)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受骗者)产生(或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4版,第889页。这一观点也得到刘明祥教授的认同。 刘明祥财产罪比较

9、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08页。 比较国内外诈骗罪的理论构建,可以看出虽然在基本构成要素的数量上略有分歧,但对于行为人使用欺诈之术、对方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这三个核心要素在认识上高度一致,这也是辨析诈骗罪应同时具备、不可或缺的三个标准。三、对诈骗罪构成要素的理解及逻辑推论论述一:诈取行为是诈骗罪的必要要素,但绝非核心要素,因其不能厘清该罪和他罪的界限。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虚假发票报销符合贪污罪中的“骗取”行为而成立贪污罪;编造虚假理由将户主骗出住宅,然后窃取财物的成立盗窃罪;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为他人谋利并收取贿赂的成立受贿罪而非诈骗罪;谎称掌握官员不

10、法事实向官员索取财物的成立敲诈勒索罪。可见,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从来不是诈骗罪区别于他罪的典型特征,但基于多年来对诈骗罪学理罪状的传统归纳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孙国祥刑法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517页。司法实务界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和诈骗罪间建立了高度联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该罪的其他构成要素,这也使得诈骗罪有扩大化之嫌。论述二:诈骗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人,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对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这一结论基于诈骗罪的构成要素,经过简单的逆向逻辑推导不难得出:行为人欲非法占有财物占有的手段是让被骗者主动“自愿”交付需使被

11、骗者产生认识错误需对被骗者施以诈术诱导其认识行为人施以诈术。自古至今,这一基本认识应没有争议。如我国古代唐律规定:“诈欺官私以取财物者,准盗论”,明确将诈欺的对象限于“官私”。 前文提及的日本学者大谷实、西田典之、美国学者Bishop均持这一观点。如大谷实认为为,诈骗罪是利用他人的错误的犯罪,本来就是对人实施的犯罪,因此,以机械为对象实施的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日 大谷实著刑法讲义各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6-237页。西田典之也认为“诈骗行为首先必须指向人的行为”。 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各论第6版,王昭武 刘明祥译,法律出版社,第200页。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如

12、果说这一认识有什么改变的话,也仅限于行为人将诈术作用于人(被骗者)的方式有所改变。最传统的诈骗方式无疑是行为人当面或留以书信向被骗者实施诈术。随着通讯方式的发展,行为人通过新的媒介如电话、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等形式将诈术传达于被骗者,也符合这种人和人间的互动关系。笔者例举的6个案例中除案例5外均是如此。其中案例1中行为人虽无具体的语言,但通过响一声即挂断的行为和人正常的心理让受害人产生了“有人找我,需要回拨”的认识错误;在案例6中,行为人虽然意图利用二维码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取得他人财物,但对其虚构的车辆被罚款的诈术,仍是以较为常见的书面留条形式告知被骗者,“诈”的行为仍属“中规中矩”,如被骗者基于

13、此种诈术交付钱款的,则构成诈骗罪。 “诈术及于人”本无多大的争议空间,但随着我国刑事立法将“冒用他人信用卡(涵盖了在ATM机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规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由此引发了机器能不能被骗的争议。否定观点认为:机器不可能被骗,利用他人支付凭证在自动取款机取得财物的,也成立盗窃罪。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4版,第897页。肯定观点认为:ATM机支付金钱是由行为人隐瞒真相这一诈骗手段而受欺诈做出的,被诈骗的并不是机器,而是其背后的管理者。 李翔 周啸天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的展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5月号。可以看出,肯定观点没有严格遵守“诈术及于人”的原则,而

14、是认可诈术“由物及人”。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理由不仅在于肯定说没有充分反证的情况下和业已成熟的诈骗罪基本理论相悖,更基于以下几点理由:其一,物不是人,而人的认识包括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在目前的科技背景下,哪怕是再智能化的物或机器也不能和人的认识相提并论。由此观之,仅因为物或机器在某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和人相似的某种辨别功能就将物的认识直接替代人的认识作为诈骗罪中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实属牵强。其二,显然,不是所有的物或机器都具有类似人的认识功能,那么“肯定说”需要界定哪些物可以替代人的认识,而这一界定极难完成。具有一定“认识”的物是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

15、下诞生的,其核心是智能化芯片。而这些芯片的智能化水平相差甚远,功能千差万别,且发展迅猛,升级换代快。摆在“肯定说”面前的困难是:他们需要建立一个让人信服、相对稳定的智能化水平标准,以区分“有认识的物”和“无认识的物”;又要面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芯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变化,这种变化将毫无疑问的不断考问上述标准的合理性。在需要稳定和不断变化这对矛盾之中,智能化水平的标准真的能够建立吗?事实上,这样的困局已经存在。例如,肯定说认为ATM机可以被骗的同时,也认为“自动贩卖机仅需投入与货币相似的物体便有可能取得其中物品,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验证程序”,从而认定在自动贩卖机中以不当方法取财的行为只能

16、认定为盗窃。 李翔 周啸天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的展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5月号。但这种观点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自动贩卖机是具有识别货币功能的,只不过识别的精细程度、周密程度不如ATM机。同样是针对物的诈取行为而成立不同犯罪,依据的却只是对机器智能化程度的主观理解,这种千人千面的判断方式很难作为“标准”而被广泛认为可。其三,现有诈骗罪、盗窃罪的理论体系已可较明晰的辨别两罪,将诈术及于物的行为归结于诈骗或将搅乱现有成熟体系。笔者认为,将诈术及于物的行为一概归结于盗窃行为,并将刑事立法中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规定理解为法律拟制, 实际上,信用卡诈骗罪能否纳入诈骗罪范畴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作为罪状之

17、一的“恶意透支”并不具备一般诈骗罪的典型特征。则可承继现有两罪的理论体系,划分出较为明确的界限,实为上策。如案例5中,行为人调换二维码的行为并非及于人而是及于物,不可能使人产生错误认识,此断然不构成诈骗罪。 当然,该案不构成诈骗罪而是构成盗窃罪还有其他原因:交付者的交付行为是基于交易习惯而非欺骗行为;交付者的交付行为有效而没有认识错误;店主产生损失源自二维码被调包这一手段的秘密性。如果承认诈术可及于物的话,且不论构建新标准、新体系的希望渺茫,即便有可能也绝非朝夕之功,这对司法实务界将造成相当混乱。论述三:处分意思对于处分行为的必要性。处分行为是诈骗罪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而围绕该处分行为只是客

18、观的转移财产,还是必须包括处分意思在内大陆法系国家则存在较大争议,并形成了处分意识必要说、处分意识不要说、折衷说三种观点相异的学说。 该三种常说在涉及财产犯罪的专著及一些诈骗罪的理论研究中均有论及,如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限于篇幅关系,本文不再详述。而我国刑法学界主流通说则认为,处分意识应是诈骗罪不可或缺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 王立志认定诈骗罪必须“处分意识”,载政法论坛第33卷第1期,2015年01月。如张明楷认为:受骗者处分财产时必须有处分意识,即认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但不要求对财的数量、价格等具有完全的认识。 张明楷刑法学第

19、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4版,第891页。刘明祥认为:既然认为诈骗罪是一种交付罪,是以被骗者陷于错误而交付(处分)财产为特征的犯罪,那么,这种交付(处分)行为就应该是被骗者有意识的行为,如果认为无意识的交付(处分)也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这就同前述交付(处分)行为不必要说没有实质的差别了。 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28页。陈兴良认为“处分行为是指被骗人由于认识错误而对财产进行了某种处分处分行为必须以处分意识为必要、为前提。处分意识是指对转移财产占有以及财产性利益经及引起结果的认识”。 陈兴良口授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6

20、44页。王立志则旗帜鲜明的以“认定诈骗罪必须处分意识”为标题对处分意识必要说予以肯定。 王立志认定诈骗必需处分意识以不知情交付类型的欺诈性取财案件为例,载政法论坛第33卷第1期。可见,我国刑法理论界几乎一边倒的认同处分意识必要说,2013年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盗窃燃气的规定,则从实务角度印证了这一观点。该解释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如何计算盗窃燃气的数量时,是以计量仪表显示的数量为参考值,这意味着燃气公司通过用气设备的交付,已经同意客户使用燃气,但要根据实际使用量收取费用,即燃气公司已将燃气“交付”客户。在客户使用“改装、改造、拆除燃气计量装备”等欺诈手段的情

21、况下,按照处分意识不要说,由于燃气公司已有交付行为,客户使用了隐瞒真相的手段,客户行为应成立诈骗罪(由于在燃气、电力、自来水供应等行业中,先提供服务后交费是行业惯例,所以欺诈行为和交付行为孰先孰后对诈骗罪的认定不构成本质影响)。而按照处分意识必要说,燃气公司虽有交付行为,但就具体被窃取的燃气数量并没有处分意思,因此不成立诈骗罪而是盗窃罪。无疑,司法解释支持了必要说的观点。以处分意思必要说为前提,对虽有处分行为但无处分意思的情形进行类型划分,可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盗窃和诈骗的定性之争。类型一:在生理上不具备处分意思能力,继而否定处分意思的处分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如编造理由让严重醉酒的人(暂时丧失

22、处分意思能力)主动交付钱款的,对独自在家的幼儿(较长时间内不具备处分意思能力)谎称受其父亲委托来拿钱,幼儿将家中钱主动交付的,均应与诈骗无涉而成立盗窃。类型二:非适格财产处分主体的处分行为,因在法律或一般社会认知层面不具备针对所处分财产的处分意思能力,故应与诈骗无涉而成立盗窃。如饭店顾客将包留在二楼包间中,让服务员代为照看,自己去一楼点菜,诈取人借机向服务员谎称自己是顾客朋友而将包拿走的行为成立盗窃。因为无论从法律或是社会公众一般认知角度,都难以基于服务员对陌生顾客的包进行短暂照看的事实,得出服务员对包具有处分权限的结论,亦即服务员没有处分意思能力。而如果是独自在家的保姆向以雇主朋友名义出现的

23、诈取人交付财物的,因保姆基于被雇佣关系,可在一定权限内处分雇主财产,所以具有处分意思能力,所以诈取人成立诈骗罪。类型三:适格财产处分主体对所交付财物的基本属性不明确的,如对物品的性质、种类、数量、价值等有较大出入的,亦构成处分意思的缺失。如妻子当着甲的面将装有贵重项链的包交丈夫保管,并和甲离开,但未告知丈夫包内有项链。甲知悉包内有贵重物品,意欲占有,借故离开妻子,单独至丈夫面前谎称妻子要将包拿回,丈夫交付后甲占有了该项链。此案中,基于夫妻关系丈夫无疑对项链具有处分权,但由于其没有意识到项链的存在,故也谈不上对项链的处分,其所处分的是和项链大相径庭的包。所以丈夫没有针对被骗物项链的处分行为,此案

24、也不成立诈骗。坚持处分意思必要说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司法实践中对盗窃和诈骗的无谓争论, 如最高法第27期指导案例中对案例3的说理是:被告人获取财物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段是秘密窃取,诱骗被害人点击“1元”的虚假链接系实施盗窃的辅助手段,只是为盗窃创造条件或作掩护,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而有论者反驳认为:“被害人点击虚假的购物链接时,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将1元钱汇入他人的账户,之后由于陷入对虚假支付链接页面数额的错误认识而汇入了30.5万元”,继而得出该行为是诈骗的结论。参见许姣姣 晏阳 田鹏关于“窃用”支付宝账户行为性质的法律问题探讨,载武汉金融2015年第3期。可见,判断究竟是以秘密手段为主抑或以骗为主,夹杂着大量的主观因素,极难在不同个体间达成一致。包括诈术多样的电信诈取行为。案例1和2中,虽然回拨电话、在ATM机上操作都是受骗者的主动行为,但其不知道该行为所导致的钱款损失的后果,不具备主动交付之意思表示,是为盗窃。同理,在案例3和案例4中,虽然都和虚假链接有涉,但前一受骗者不知道点击1元会造成支付30余万元的后果,而后一受骗罪对自己交付行为中所包涵的钱款数量是明确的,故一为盗窃,一为诈骗。最高法第27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