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仰角、俯角 答案及详解_第1页
第1课时 仰角、俯角 答案及详解_第2页
第1课时 仰角、俯角 答案及详解_第3页
第1课时 仰角、俯角 答案及详解_第4页
第1课时 仰角、俯角 答案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时仰角、俯角新知要点测评1.D解析:因为AC=a,ABC=,在直角ABC中tan =ACAB,所以AB=atan.应选D.2.D解析:因为BC=6米,ACB=50°,所以cos 50°=BCAC,所以AC=BCcos50°=6cos50°米.应选D.3.解:过点C作CFAD于点F,那么CF=DE=6,AF=CFtan 30°=6×33=23.所以AD=AF+DF=23+1.5,在RtABD中,AB=ADsin60°=23+1.5÷32=4+36米.答:钢管AB的长约为6米.4.C解析:在RtABO中,因为A

2、OB=90°,A=65°,AO=30 m,所以tan 65°=BOAO,所以BO=30·tan 65°.应选C.5.C解析:如下图,因为BC=m,BAC=,所以AB=msin,应选C.6.解:因为BEC=60°,BDE=30°,所以DBE=60°-30°=30°,所以BE=DE=20,在RtBEC中,BC=BE·sin 60°=20×32=10317.3米,所以AB=BC-AC=17.3-12=5.3米,答:旗杆AB的高度约为5.3米.课时层级训练根底稳固练【测控导

3、航表】知识点题号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6,7,8,9,10, 11有关仰角、俯角的测量问题1,2,3,51.D解析:在RtABC中,因为ABC=90°,AB=35 m,ACB=,所以tanACB=ABBC,所以BC=ABtan=35tanm,应选D.2.A解析:设PA=PB=PB=x米,在RtPCB中,sin =PCPB',因为AC=BD=1米,所以PC=x-1米,所以x-1x=sin ,所以x=11-sin.应选A.3.A解析:设楼高AB为x米,在RtADB中有DB=xtan30°=3x,在RtACB中有BC=xtan45°=x,而CD=B

4、D-BC=3-1x=60,解得x82,应选A.4.B 解析:过点C作CDAB于D,设这条直线能使这两名滑冰者最早相遇的时间为t秒,那么AC=8t,BC=7t.又A=60°,所以AD=ACcos 60°=4t,CD=ACsin 60°=43t,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7t2=100-4t2+43t2,解得t=20,或t=1003不合题意,舍去.应选B.5.D解析:因为在RtACD中,A=30°,CD=300米,所以AD=CDtan30°=30033=3003米.因为在RtBCD中,B=45°,CD=300米,所以BD=CD=300米,所以A

5、B=AD+BD=3003+300米.应选D.6.62解析:由题意可得,AB=6 m,ABC=45°,ACB=90°,所以AC=AB·sinABC=6×22=32 m,又因为ADC=30°,ACD=90°,所以AD=2AC=62 m.7.18.24解析:过B点作BDAC于D.因为ACB=45°,BAC=66.5°,所以在RtADB中,AD=BDtan66.5°,在RtCDB中,CD=BD,因为AC=AD+CD=24 m,所以BDtan66.5°+BD=24,解得BD16.73 m.AB=BDsin

6、66.5°18.24 m.8.50-5033解析:如图,过点A作AMDC于点M,过点B作BNDC于点N.那么AB=MN,AM=BN.在直角ACM中,因为ACM=45°,AM=50 m,所以CM=AM=50 m.因为在直角BCN中,BCN=ACB+ACD=60°,BN=50 m,所以CN=BNtan60°=503=5033m,所以MN=CM-CN=50-5033 m,那么AB=MN=50-5033m.9.解:设BD=x米,那么BC=x米,BE=x+2米,在RtBDE中,tanEDB=BEDB=x+2x,即x+2x1.33,解得x6.06,因为sinEDB=

7、BEED,即0.80=8.06ED,解得ED10米,即钢缆ED的长度约为10米.10.解:作CMBD于M,如下图:因为A=90°,ABD=60°,所以ADB=30°,所以BD=2AB=400,所以AD=3AB=2003,所以ABD的面积=×200×2003=20 0003,因为CMB=90°,CBD=54°,所以CM=BC·sin 54°300×0.809=242.7,所以BCD的面积=×400×242.7=48 540,所以这片水田的面积=20 0003+48 54083

8、180m2.11.解:设梯子的长为x m.在RtABO中,因为cosABO=OBAB,所以OB=AB·cosABO=x·cos 60°=x,在RtCDO中,因为cosCDO=ODCD,所以OD=CD·cosCDO=x·cos 45°=22x.因为BD=OD-OB,所以22x-x=1,解得x=22+2.故梯子的长是22+2m.才能提升练12.C解析:过点A作程度线AE,交CD于点E,那么EAD为由楼顶望塔基的俯角,CAE为由楼顶望塔顶的仰角. 因为AB=50 m,所以DE=50 m.所以CE=CD-DE=150+5033-50=5033m,所以tanCAE=CEAE=CEBD=33,所以CAE=30°.所以由楼顶望塔顶的仰角为30°.因为tanEAD=DEAE=50BD=1,所以EAD=45°.所以由楼顶望塔基的俯角为45°.应选C.13.解:作PCAB于点C.在直角APC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