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4 静电与生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1.gif)
![第1章 1.4 静电与生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2.gif)
![第1章 1.4 静电与生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3.gif)
![第1章 1.4 静电与生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gif)
![第1章 1.4 静电与生活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4b89eae2-bcf4-4e48-acd1-31cc14b56b9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静电与生活12分多项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根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解析】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A对;物质并非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B对;电荷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对;电场客观存在,D错【答案】ABC22分在如下图的电场中的P点放置一正电荷,使其从静止开场运动,其中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是图中的【解析】由于正电荷由静止释放,它将在电场力
2、作用下运动,在此题四个图中电荷均向右运动,A图中,电场线越来越稀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小,A错C图表示匀强电场,加速度不变,C错D图中,正电荷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错所以只有B正确应选B.【答案】B32分多项选择图141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大小,那么图141AA、B两点的场强方向一样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CA、B同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D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物理意义,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因题中的电场线是直线,所以A、
3、B两点的场强方向一样,都沿着电场线向右;因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由于题中仅给出一条电场线,不知道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状态,所以无法确定EA、EB的大小关系故答案为A,D.【答案】AD44分在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2q和 q.两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系住,带正电的小球悬挂于O点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42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细线对悬点O的作用力等于_图142【解析】解法一:依平衡条件对上面小球受力分析有:T1T22qEmg0;对下面小球受力分析有:T2qEmg0.将以上两式相加,解得T12mgqE,由于细线两端的拉力相等,细
4、线对悬点O的作用力大小为T12mgqE.解法二:对两小球整体受力分析有:T12mg2qqE0 那么T1mgqET1T12mgqE.【答案】2mgqE课标导思1.知道静电对日常生活、消费有利也有弊. 2.通过实例,理解在消费和生活中静电的应用与防止重点难点一、从闪电的功过说起1闪电时,云层间或云层与地面间的电压可达108_V,放电电流可达105_A,闪电功率可达1010 kW,闪电放出的能量极为宏大2闪电的过:假如闪电发生在云层和地面的某个物体间,遭遇雷击的地面物体瞬间受到这么大能量的轰击,会导致森林起火,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造成宏大损失3闪电的功:闪电可以产生一氧化氮,随雨水形成硝酸盐,这是一
5、种很好的氮肥人类最先获得的火种可能来自闪电吃熟食促使了人类智力的开展,加快了进化的步伐二、静电的利用1静电利用的原理:静电能停留在物体的某一部分并能吸引轻小物体2在消费生活中静电有许多应用,如静电复印机、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除尘等三、静电的防止1静电产生危害的原因1静电的显著特点是电压高,在枯燥的空气里极易产生电火花,使一些易燃物品自燃甚至引起爆炸2静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有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烦恼2防止静电最根本的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防止过多的积累.一、造成静电危害的原因及如何防止1静电危害起因于静电力和静电火花,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2防止静
6、电危害的常见措施1使用良导体把易产生静电的部分接地,及时把电荷放出,这是一种平安又可靠的方法如印染厂车间里保持一定的湿度,就是为了及时让电荷放出再如油罐车和输油管道要保持良好接地,也是为了把电荷导入大地2静电屏蔽可以防止外界静电场对电或非电设备的影响,同时也可防止设备产生的静电场对外界的影响如有线电视电缆等通信誉电缆,为保证通信质量,要在一般电缆外加一层金属丝织网套;计算机以及许多无线电元器件要装在金属壳里;有的精细电子仪器要安装在金属房里3用抗静电剂和放射性消毒电器等设备有效地消除静电的聚积二、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43所示复印机内有一重要部件硒鼓,它是金属制成的圆筒,其上布满一层硒预先
7、充电,使硒鼓带正电,当光照射到硒鼓时,静电层才导电把准备复印的文件放在复印机玻璃板上,文件的影像会聚焦在硒鼓上硒鼓上的正电荷因光的照射而被导走,没有光照射的地方那么保存正电荷,在硒鼓上形成原文件影像的静电图样然后将带负电的黑色着色粉喷在硒鼓上,色粉只吸附在带电区当纸张压过带电圆筒时,色粉可粘在纸上,加热后纸上便留下永久的影像,最后被送出来图143三、避雷针1尖端放电:尖端放电跟电荷在导体外表的分布规律有关导体突出的位置,电荷比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稀疏导体锋利部位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会产生尖端放电2雷电: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能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
8、这就是闪电和雷鸣3避雷针: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设计制作的,如图144所示图144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同种电荷受到排斥,流入大地,建筑物上留下了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强烈放电现象,可能产生雷击假如建筑安装了避雷针,在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保护建筑物,使其免遭雷击【深化探究】我国古代有建宝塔保护一方免遭雷击的事例,如江苏高淳县的保圣宝塔,是否是寺中供奉的神灵保护了一方安宁?探究:宝塔尖顶的塔刹其实就是一个避雷针塔刹是用铜、铁金属制成的葫芦,四周用铁链连着通到塔底,或把它与涂了金属粉末的塔心柱连接起来,柱的下端又设置了贮藏金属的龙窟,组成了一套非常
9、巧妙的避雷装置一、静电的利用 多项选择如图145所示为静电除尘示意图,在M、N两点间加高压电源时,金属管内的空气电离,电离出的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荷,因此煤粉被吸附到管壁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导学号:17592019】图145AN接电源的正极BM接电源的正极C电场强度EBEAD电场强度EBEA【解析】电子附着在煤粉上,使煤粉带上负电荷,煤粉假设能吸附在管壁上,说明管壁带正电荷,因此可知N接电源正极金属棒与金属管可看成圆柱电极与圆环电极,电场线分布情况如下图由图可知金属棒附近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电场强度大,故A、C正确【答案
10、】AC1静电除尘器金属管内中心与管壁之间形成辐射型电场2中心电极附近的空气被强电场电离,形成电子和正离子3中心为负极,电子向管壁运动的加速度比正离子大得多,运动过程中被微尘吸收的几率大,除尘效果好1静电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根据的根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146所示,那么 【导学号:17592019】图146A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B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Ca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D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
11、,c不带电荷【解析】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一样,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结合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的分布可知,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答案】B二、静电的防止 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时可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具有_的性质【导析】防止静电的方法就是将产生的电荷导走【解析】铁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把由于振荡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从而防止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答案】良好的导电静电的产生及利弊静电是由于两物体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互相的摩擦作用使得正、负电荷发生了重新的分布,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都带了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12、有利也有害,我们要掌握防止静电的方法2多项选择以下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油罐车安装拖地的铁链D静电复印【解析】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导出地面电荷与云层电荷中和,油罐车安装拖地铁链是利用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荷导走B,D两项是静电的应用应选项A,C正确【答案】AC1多项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静电除尘的原理是让灰尘带上电荷,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异性电极上B静电复印的原理是让油墨带上电荷,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带异种电荷的白纸上C静电喷漆的原理是让油漆带上电荷,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吸引油漆
13、的工件上D静电复印中的硒鼓上字迹的像实际是曝光的地方【解析】静电除尘的原理:灰尘很容易吸附电子,这些带电灰尘在电场力作用下易被吸附到带正电的圆筒上静电复印和静电喷墨是分别使油墨和油漆带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到带异种电荷的预期部位;静电复印曝光时,在光学系统作用下,将原稿图像投射到感光板上,并使其形成静电潜像的过程,曝光时,感光板亮区光导体导通,外表电荷迅速消失亮衰,暗区光导体绝缘外表电荷根本保持暗衰故正确答案为ABC.【答案】ABC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穿着化纤服装的人在晚上脱衣服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细微的“噼啪声,这是由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B摩擦起电产生的电压总是很低的,因此对人不会造
14、成伤害C摩擦起电产生的电压可能高达几千伏以上D脱化纤服装时,由于摩擦起电产生的静电能量很小,通常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解析】化纤服装与人的毛发或其他衣物摩擦起电,带静电并产生火花放电,我们会听到“噼啪声并能观察到电火花脱化纤衣服时产生的静电压很高,可高达数万伏,但静电荷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选项A,C,D说法是正确的应选B.【答案】B3多项选择关于避雷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避雷针避雷是中和云层中的异种电荷B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C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D避雷针安装在高大建筑物顶部,而不必接地【解析】避雷针起的作用一是导走云层中的静电荷;二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应选项A、B对避雷针是应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因此,一般做成尖的,并需要接地良好,应选项C、D错【答案】AB4电视机的荧光屏外表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才能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外表温度较高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外表有静电【解析】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的外表有静电,会吸引灰尘颗粒,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5在枯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合同管理及内控风险预防合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物业退场移交与物业服务标准提升合同
- 2025年度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合同
- 2025年度餐饮管理咨询项目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度短视频影视作品宣传与版权合作合同
- 2025年度车险人伤调解与保险行业规范执行合同
- 2025年物业公司员工工作评价及劳务合同
- 2025年度黄金质押投资担保合同
- 2025年度农业现代化项目贷款连带担保合同
- 2025年度酒店餐饮部服务员聘用合同及食品安全管理协议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铷铯及其化合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散货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查房
- 厨房食材补货方案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B合卷)【附答案】
-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集锦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