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S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S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S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S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S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百花园三?知识与才能:1、读准成语的读音,注意“一字的读音在不同腔调前的变化。理解汉字的构造并辨析“析与“折。理解一样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2、读熟并背诵四句关于“勤奋的名言,可以理解并运用名言,养成勤奋好学的品质。3、理解短文?苏东坡改联立志?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出读了短文后的启示。4、理解读书卡片的制作方法,可以独立制作读书卡片。5、能通过语言训练学习赞美别人。6、能把“能说会道的训练内容整理成一篇习作。重点: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可以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难点:把能表达别人闪光点的事写成一篇优秀的习作。课时巧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能读准“一字在不同成语中的读

2、音,理解有关汉字辨析的知识,理解一词多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关于“勤奋的四句名言,理解名言的意思。3、理解短文?苏东坡改联立志?的主要内容,受到“要勤奋好学的启发。4、能独立制作读书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汉字真有趣,小小的“一字在不同的腔调前有不同的读法;一把锄头、一棵树就构成了一个汉字;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却不同神奇的汉字创造了很多奇迹,你能用一双慧眼发现汉字的机密,用妙笔写下勤奋的诗篇吗?二、教学“语海畅游。1、读一读,注意“一字腔调的变化。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成语,注意“一字的读音。2学生说一说“一字读音的变化规律,老师总结:“一字单用或在词语末尾时,念阴平;在去声

3、字前念阳平;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2、汉字真有趣。1学生独立阅读“汉字真有趣的内容。2分小组合作交流,汇报阅读收获。3老师展示“析和“折的象形文字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白“析和“折这两个象形文字的形成与字义的联络,以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3、读句子,查字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考虑带点词语的意思。2要求学生自查字典,选择相应的“保险和“精神的意思。3老师归纳:“保险一词,在第一句里是担保的意思;在第二句里指集中分散的社会资金,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而造成的损失的方法。“精神一词,在第一句里应该读“jng shén,

4、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在第二句里读“jng shen,指活泼,有生气。三、教学“积少成多。1、学生自读名言,注意读准字音。2、分小组交流讨论名言的意思,并试着背诵名言。3、老师指导朗读、背诵。第一句要抓住“锯、断、滴、穿四个字来记忆;第二、三句要抓住反义词来记忆,如“勤拙、勤嬉、成于毁于。4、老师出示名言的意思,帮助学生背诵。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也能把石头滴穿。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可以弥补缺乏,这是前人留下的有益的告诫;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收获到一分才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却荒废

5、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考虑而成功,却消灭于随大流。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四、教学“阅读平台。1、学生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讨论交流短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归纳:短文讲的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少年时代立志发愤读书的故事。3、老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短文:1前后两副对联有什么不同?2你读了短文后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的答案,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勤奋的主题及自己读短文的感受来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4、小结:知识只有装进头脑才是自己的,学问无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勤奋好学的心。五、制

6、作读书卡片。1、要求学生读一读“指南针中的内容,理解读书和制作读书卡片的好处。2、弄清楚读书卡片包含哪些内容。课件出示:1书名;2篇名;3作者;4精彩句子;5感想收获。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自选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制作读书卡片。六、课堂小结。老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理解了“一字的变调、象形字及一词多义,积累了关于“勤奋的名言,理解了大文学家苏轼发愤读书的兴趣小故事,相信大家都能用一颗勤奋的心来对待以后的学习,我们一起加油吧!第二课时课时目的:1、能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并用流利的语言来赞美他她,进步语言表达才能和交际才能。2、能通过讲述及倾听同学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

7、优点,帮助自己成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导观察。1、谈话:假如让你当一个画家,画出自己的小伙伴,你会画谁,会怎样画?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要围绕人物的外形特点来画。2、导入:相信大家都能画出小伙伴的外形特点,但是你能说一说小伙伴的优点吗?假如让你夸一夸他她,你会怎样夸呢?今天,我们就来夸一夸小伙伴。二、讨论交流,重点指导。1、学生确定自己要夸奖的同学,回忆可以表达其闪光点的事例。2、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夸奖别人。1要说清楚同学所做的好事;2要可以突出他的好品质;3要表达出他的好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三、自由发言,互评总评。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重点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2、师生

8、一起评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指出代表的发言为什么优秀,进而指导学生总结出交际技巧:贴近主题、表达生动、表达有条理、声音响亮等;老师在总结评价时,也要注意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四、课堂小结。老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语言来赞美别人,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看到了别人的闪光点。老师希望大家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更快进步。第三课时课时目的:选择一件能表达同学闪光点的事,写成一篇习作。教学过程:一、回忆内容,梳理思路。1、老师出示填空题,引发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述的“能说会道的内容。我要写的同学是_,他她是我的_;他她的优点是_。我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了_

9、。2、学生通过完成填空题来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对自己所要讲述的同学的闪光点有整体的认识。二、讨论交流,指导方法。1、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同学,并用一两句话说说表达他她闪光点的事例。1你想让大家认识你的哪个小伙伴?2他她有哪些优点?3这些优点表达在哪些事中?2、学生讨论交流,说出答案。3、老师点评交流内容,出示写作方法。1通过外表特征、语言、动作、表情进展详细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2通过与别人的比照来表达人物的优点;3选取的事例要有典型性,要可以表达人物的优点;4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三、根据要求,构思习作。1、学生根据要求核对自己的选材是否符合标准。2、出示优秀习作范文。我的同学句段赏

10、析陈凯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他的外表,既不是脸阔腰圆,又不是浓眉大眼,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了。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眼睛像一条缝。但我却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时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用这些咬舌头的字,他没有一个可以读准,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来也奇怪,老师还偏偏常常让他读。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单调的“yong的声音,我轻轻翻开门一看,原来他正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眼睛挤得更

11、小了。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你来得正好,听听我这个音发得准不准。“yong“对!“我再读句子,你听听。唉,放到句子里一读,他又错了。发音,读句子我们这样练了一个多小时,他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他:“你常这样练习吗?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兴奋而微微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么叫“毅力。在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真是说也说不完。他就是这样一个刻苦、认真的人。你说我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开头描写同学的外貌,让我们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详细的事例展示同学刻苦、认真的好品质。结尾紧扣中心,再次点明同学的好品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

12、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总评:这篇作文选材很有特点,通过陈凯苦练发音,纠正自己口

13、舌不清的缺点,表现了他认真、刻苦的品质。为表现主人公的“苦练,作者写了他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的场景,形象生动。整篇作文语言通顺,读来较有兴趣,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3、老师要求学生阅读范文后讨论交流,找到范文中值得借鉴的优秀之处。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

14、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老师归纳:1首尾照应;2运用典型事例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3文章构造严谨,语言流畅;4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写出了人物的闪光点。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