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_第1页
专题七: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_第2页
专题七: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_第3页
专题七: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_第4页
专题七: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一) 胡:老师们,大家好!今天起,我们一同分析函数的有关内容与教学建议。我们知道,函数是中学数学里第一个正式研究“变化”过程的内容,确切地说,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 初中函数的内容包括:函数的概念;三种表示法;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具体地,标准对函数内容的学习要求如下: 字幕: 1. 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2. 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3. 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 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

2、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5. 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 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这其中的关键点有哪些呢? 马:正如胡老师刚刚提到的,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是初中代数的主线。在标准中,它的出现和定位有一些独特之处:一方面,在小学阶段,标准就提出了“探索规律”的学习任务,这实际上就是函数学习的初期;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函数的定义也仅仅是采用了较为直观的“变量说”: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没有采用抽象的“映射说”;同时,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基本特性也没有系统提及;而只是要求结

3、合具体的函数,有效地渗透,逐步揭示函数的直观、本质特征联系和变化;但同时,标准也突出了将函数作为初中代数内容主线的观点。所以,函数学习在初中阶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需要关注其与小学阶段的延续性;同时,初中阶段的学习也不是理论性的,还是以直观研究为主;但需要介绍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联系。 字幕:函数概念学习要点 1. 关注其与小学阶段的延续性; 2. 初中阶段的学习以直观研究为主; 3. 关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联系。 胡: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该如何体现这样的定位呢? 程:应当是在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尽可能地选取现实生活情境、其他学科案例、小学数学中的相关实例

4、作为学习素材,另一方面,借助图像分析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概念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比如, 字幕: 1. 婴儿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婴儿的图片); 2. 学生上学途中存在着的众多变量和变化过程; 3.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地,这样的背景、实例等应当采用尽早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接触的过程有逐渐消化吸收,感悟函数概念的本质,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那样多半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感受本质特征的目的。 胡:具体到函数的各个相关内容,还要重视什么? 马:简单地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就函数的表示法而言,关键在于每一种表示法的特征、适合于表达什么类型的函数;对值域与定义域,强调基于现实背

5、景的要求;对一次函数,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按比例变化”特征,以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对于二次函数,突出对形式的研究,以更好地显示出“数”与“形”的相互联系和转换,彰显数形结合思想,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字幕: 函数表示法:每一种表示法的特征、适合于表达什么类型的函数; 值域、定义域:强调基于现实背景的要求; 一次函数: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按比例变化”特征,以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二次函数:关注形式的研究,显示“数”与“形”的相互联系和转换,突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6、胡:许多老师反映:函数教学的重点、难点较多。两位老师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程:刚刚提到过建立函数概念的一些做法。而对于函数表示法,重心应当是如何从表示法中获得“对应关系”,以及每一种表示法的特点。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可以参考标准提供的三个案例: 字幕: 例54 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报纸后,用15分返回家。下面的图形中哪一个表示父亲离家后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图形是表示母亲的行走过程? 这里给出了图像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概括出“对应关系”,并与题设相对照。 字幕: 例55 某书定价8元。如果一次购买10本以上,

7、超过10本部分打八折。分析并表示购书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关系。 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均适用于这个例子。分段函数应当画图,并且关注分段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较每一种表示法的特点。 字幕: 例56 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上午8:30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8千米/时;小丽上午10:00坐公共汽车也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40千米/时。分别表示两个人所用时间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并回答谁先到达乙地。 问题的要点是同时分析两个函数关系。可以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解答第二个问题,在分析、总结学生的解答时,可以把两个函数的图像放在一起进行直观比较。 字幕: 一般来说,列表法能够很快找出特定自变量所对应的因变量值,适用于变量取值是离散、个数又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