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要点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傅.(f u) 柳絮(xu) 差可拟(ch a) (n )无奕(y D 雪骤(zh du)道鼠(ym)2 .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刘义庆 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3 .解释字词:内集(家庭聚会)儿幺(子侄辈)皿(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地)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风 起(凭借) 胆(是)4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谢太傅在一个寒冷
2、的下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5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 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四集”、人物“谢太傅与儿 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 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6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 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 .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
3、乐”后喻。C.为“柳絮” 一喻而“笑乐”。 D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 好。8 .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 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补充谢道盟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堵的才气 。9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 好?为什么?答:(1) “撒盐” 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 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10 .除“柳絮”
4、 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 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 .给加点的字注音:与人期行(qi)尊君在不(f)12 .解释加横线的字词。与友皿(约定)太丘舍主(离开)去后/ (才)(
5、4)待在 久不至(您,对对方的尊称 )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相委刖去(丢下,舍弃)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山 (拉)元方入门不崛_ (回头看)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你)到正午还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 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14 .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 的人,从“友人惭
6、,下车引 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知错能 改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 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15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不失礼:对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 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个七岁小孩的心理。(失礼: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 难当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16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为人处事要讲信用,懂礼貌17 .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请各举出两例)词语:一言
7、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诚 所至,金石为开故事: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一、又学常识:孔子(前551 前479)春秋 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 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 旦,字仲尼。鲁国瞰邑(今山东曲 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 子思想的核心是 Jt:,所谓仁”就是“爱”。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 中国人尊称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 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 血上
8、,被后世称为 山1”。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 儒家思想中的 孔孟之道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 书”。论语共20 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注音:不亦说(yu e乎 逾(y。规(j?)愠(yin)罔(w?ng)三省(x?g)吾身 殆(d 4)好(h(o)之者一箪(dm)食 曲肱(gmg)笃(d?)志 论(l n)语三、解释词语及翻译句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说:同“悦”,愉快。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志同道 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 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一一替别人办事是不
10、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同叉”立:站立,站的住,这里指可以独立做事情。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惑:迷惑,疑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可以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 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11、为师矣。”温:温习,复习。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新:新的理解与体会。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也会有害。”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堪:忍受。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碗水,住在简陋的屋子子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不改变自己的乐
12、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译文:孔子说:“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饭疏食:吃粗粮。(饭:这里是“吃 ”的意思。疏食:粗粮。)曲肱:弯着胳膊。(肱: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13、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这里指学习。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河,河流。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流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 土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军队的通称。夺:被夺取,改变。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译文: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
14、改变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笃:忠实,坚守。仁:仁德。译文:子更说: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 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 四、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 语中的话:, 。3、论语中论述学习应有谦虚的态度,要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 ?7
1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与之表述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0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09、 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句子 10、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 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11、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 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12、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五、问题探究:1、写出几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参考答
16、案:温故知新、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亦乐乎2、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 你的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上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谈感受示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态度,意思是:几 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 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 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
17、的吧。在这个 50 多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多向 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 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谈感受示例二:“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 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 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 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 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 呢?3、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
18、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谈谈你的看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谈感受示例一:我感受最深的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 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怨恨,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这句 话告诉我们待人应宽容。 在现实里,当自己的父母,同学对自己产生误会的时 候,很容易产生抵触和愤恨的情绪的。当能做
19、到平和的对待别人的误解, 多倾听 别人的心声,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见解,求同存异,宽容谦让,就会有人际关系 的融洽,社会的和谐稳定。谈感受示例二:我感受最深的是“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 次反省自己。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君子每天都反思自己的言行, 在反思中不断提搞自己的道德修养。 现在的人恰恰是自我反思少了,自我批评也 也不见了。这样,个人的私欲就逐渐的膨胀起来,道德水准也随之降低。我们应 该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诫子书一、填空诫子书选自 ,作者是,字, 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划线字解释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
20、远宁静: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能泡性 险:治:6、非学无以亡才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 励:8、年与时驰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三、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四、阅读诫子书1、本文作者就 和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是 的 力量;“俭以养德”是 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 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
21、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 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 等阐述即可)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赞美诸葛亮的诗句: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狼一、文学常识
22、填空。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他的字是-别号,世称 先生。二、解释加粗的词。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故: 4、屠大窘 窘: 5、顾野有麦场 顾 6、苫蔽成丘苫蔽:7、弛担持刀 弛:8、眈眈相向眈眈:9、一狼径去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11、目似瞑,意暇甚 瞑:暇j12、屠暴起暴;13、又数刀毙之 毙:14、一狼洞其中洞: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16、止露尻尾 尻: 17、狼亦黠矣 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 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1、止止有剩骨 止: 一狼得骨止 止j2、意 意暇甚 意: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意: 3、敌 恐前后受其敌 敌:盖以诱敌敌:4、前恐前后受其敌刖: 狼/、敢前前:5、之又数刀毙之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加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复投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立秋美术课件
- 护士言行规范专项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护理文书书写新规范
- 幼儿园年轮课件
- 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
- 护理骨干工作总结
- 华为全场景培训
- 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场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新员工入职登记表(模板)
-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论文(董连慧)2017最新整理
- 软件著作权申请课件
- 广州市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 BD 420008-201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开发中间件接口规范
- 钢板桩项目方案设计(范文参考)
- 山钢钢板材质单
- 男性公民兵役登记表.docx
-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汇编
- 景津压滤机说明书(共62页)
- 普通车床作业指导书(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