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1页
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2页
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3页
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4页
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系 别: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B070402 学 生: 何明洋 学 号: B07040203 指导教师: 唐 可 2011年05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 别 经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B070402 姓名何明洋学号B07040203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题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在全国外贸发展的大好环境下,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亦取得了较好地的成绩。与此同时,陕西省对外贸易受贸易摩擦的影响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贸

2、易摩擦在新时期的形式、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就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使得对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分析更为具体、完善。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1)绪论 2)国际贸易摩擦发展态势 3)贸易摩擦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 4)陕西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5)结论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第1-2周:确定论文题目,参照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的编写。第3-4周:参加开题检查,完成开题答辩。第5-6周:正式开始书写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完成初稿。第7-8周:将初稿交于老师评阅,听取修改意见。填写中期

3、报告,参加中期检查。第9-10周:进行实况调研,搜集补充资料。第11-12周:完成对初稿的修改,将二稿交于指导老师,听取修改意见。第13-14周: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将三稿交于指导老师做最后评定。第15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求 实验(时数)*或实习(天数): 60天 图纸(幅面和张数)*: 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均为A4(标准幅面210mm×297mm),版芯为38行(行距为固定值18磅)×39字(小四号)。 其他要求: 论文论点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资料翔实,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参考文献不

4、少于15篇,外文文献至少3篇,论文字数在10000字以上。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审批: 年 月 日说明:1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学生装订入册,一份教师自留。2 带*项可根据学科特点选填。 I绪论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摘 要 贸易摩擦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势来看,这一影响因素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摩擦整体态势的基础上,针对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基于对该产业目前的内、外部环境情况分析,提出出口发展的战略及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摩擦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贸易摩擦的形

5、式、产品对象及发起国三个方面进行发展趋势预测,并从正、反两方面对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负面作用强于其正面作用;再次,以贸易摩擦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提出产业出口发展战略奠定基础;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外贸发展战略,即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及品牌发展战略,并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分别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结论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政府相关部门未来工作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字: 贸易摩擦;

6、农产品出口; 外贸发展; 陕西省 II绪论Trade friction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Impact of trade fri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perspective, the impact of the trend factors to be getting worse

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based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for trade friction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industry is based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alysis, export develo

8、pment strategi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First,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e basis of friction, respectively, from trade friction in the form of product obje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sponsors of trend forecasting, and fro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

9、pects of the impact of trade friction; Secondl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Conclusions show that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anxi Province affected b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

10、o its strong positive effect; again to trade fric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use of SWOT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the industry of Shaanxi province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xports Basis for strategie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

11、ove analysis,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de in Shaanxi Province respond to trade friction in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or anti-dumping and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respectively, puts forward policy

12、 recommendation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haanxi Provin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 exports, the future work of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has a guiding role.Keywords: trade frictions; agricultural exports; foreign trade; Shaanxi Province目录1

13、 绪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21.2.1研究对象界定21.2.2研究意义21.3研究现状述评31.3. 1国外研究现状31.3. 2国内研究现状31.3.3研究现状简评42 国际贸易摩擦发展态势综述52. 1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发展趋势52.1.1国际贸易摩擦现状52. 1.2国际贸易摩擦发展趋势62.2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72.2. 1贸易摩擦的正面效应72.2.2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82.3贸易摩擦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93 贸易摩擦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103.1 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优势103.1.1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103.1.2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103.1.3

14、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103.2 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劣势103.2.1农业产品品种出口单一,产品附加值少103.2.2 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弱,产品创汇能力差113.2.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贸易发展滞后123.3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威胁123.3.1 外国不断设置技术壁垒123.3.2 贸易摩擦容易引起国际经济摩擦连锁反应134 陕西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144.1发展战略选择144.1.1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144.1.2加大农业科技投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144.2 外贸发展政策建议154.2.1加强规划引导,明确发展目标154.2.2培育农产品出口主体,壮大农产品

15、国际市场经营队伍154.2.3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产品出口流通环境165结论175.1本文结论175.2研究展望18参考文献:19致谢20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21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22 IV绪论 23绪论1 绪论1.1选题背景随着我国进入到WTO后过渡期,以及整个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从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到2005年平稳进入WTO后过渡期,再到今天,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贸易额连年上升,2010年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7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其中出

16、口15779.3亿美元,进口13948亿美元, 顺差1831亿美元,约为2002年的5倍,是WTO成员国中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8。然而,高速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贸易繁荣,还伴随着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自1979年起,我国就频繁成为外国制造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国,进入WTO世贸组织后,这一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截止2010年,我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因为贸易摩擦而遭受严重损失,不仅企业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危及企业生存。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事件的最大受害国。 近年来,在全国外贸发展的大好环境下,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亦取

17、得了较好地的成绩,在贸易总额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均呈现出快速增加和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5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84.05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17.75%。2009年全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首次突破8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陕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8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8.51%,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62亿美元的111.1%,比2007年净增加16.28亿美元。其中出口39.72亿美元,增长28.71%7。与此同时,陕西省对外贸易受贸易摩擦的影响也逐渐增大,且形式多样,涉案金额和涉案产品种类也都呈逐渐扩张趋势。作

18、为陕西省出口优势之一的农产品出口也同样不能幸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尽管从总体上看发展趋势良好,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日趋严峻,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开始在农产品出口业中有所体现。进口国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准入标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贯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遏制等等,都成为阻碍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不利因素。面对此种局面,我们不能消极的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通过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结合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外贸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贸易摩擦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产业损失,维护自身利益,并保障产业出口的持续稳

19、定发展。1.2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1.2.1研究对象界定 本文以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业贸易摩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情况,进而提出适合产业发展的战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下就“农产品出口业”及“外贸出口贸易摩擦”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说明。 a. 农产品出口业定义界定 农产品出口业是以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为对象的出口贸易活动的总和。狭义的农产品出口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对象所进行的出口贸易活动。广义的农产品出口,是指包括农、林、牧、副、渔产品以及其加工品为对象的出口贸易活动。 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主要涉及的种类包括:水果、茶叶、干果和调味香料、畜牧产品、油料产品等。 b

20、. 外贸出口贸易摩擦 本文在研究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受贸易摩擦影响时,主要针对产业外贸出口问题进行研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无论是从陕西省还是我国整体状况来看,外贸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过大一直以来是我国外贸面临的首要问题。贸易不平衡、外贸环境恶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相对于进口而言,外贸出口受关注程度更高; 其次,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的GDP有较大影响。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58%,尽管外贸出口占GDP的比重较2007年(35.60%)有所下滑为32.45%,但仍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最后,相

21、对于外贸进口而言,出口产业更容易遭受贸易摩擦影响。目前,我国除极少部分是由于技术壁垒引起的进口贸易摩擦,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由外贸出口所引发的贸易纠纷案件。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研究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时,界定以产业外贸出口作为研究对象。1.2.2研究意义 a. 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贸易摩擦在新时期的形式、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就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的分析体系,使得对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分析更为具体、完善。 b. 实践意义 本文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调整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的策略以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对

22、政府相关部门未来工作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具有一定参考作用。1.3研究现状述评1.3.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贸易摩擦研究的历史很长,相关方面的文献也很丰富。Langdon (1983)在分析了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摩擦状况后认为9:美国和日本风俗习惯、消费观念以及制度和体制的差别是贸易摩擦的重要起因。Bown (2002)则认为10:贸易摩擦也许是一个随机波动的过程,它随着双边贸易量的增加而增多。随着贸易摩擦的日渐频繁,·国外学者转向了对新出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研究。Sturm (2006)指出圆:贸易进口国总是倾向于制定较高的标准以保护国内产业,因此进口国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而出口国会制定较宽

23、松的标准,结果就是贸易争端不断。贸易摩擦应对策略的研究多集中于超国家协调机制方面12。Grinols和Perrelli (2002)研究了政治因素和WTO在解决贸易摩擦中的有用性11,其研究结果显示:WTO在减少贸易摩擦以及缩短摩擦的时间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都很有限,而政治因素起主要作用。Hu f f和Jenks (1968)使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于两国间贸易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摩擦增加会使两国贸易的范围和区域变窄,而贸易摩擦减少会使贸易的区域扩大和贸易量增加13。1.3. 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于贸易摩擦的研究大多出现在近十年以来,特别是“入世”后,就贸易摩擦给

24、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王亚飞(2007)就贸易摩擦的微观、中观、宏观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从最基本的成因、动态演进过程和相关问题着眼对贸易摩擦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1。沈四宝( 2006)面对WTO发展的新挑战,分析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思路2。全毅(2007)剖析了我国进入后WTO时代对外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根源,并提出化解的对策措施6。蒲华林(2005)探讨了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应对策略3。魏浩、张二震(2005)通过研究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现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

25、应当千方百计地缓解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4。从行业外贸发展受贸易摩擦影响的角度看,陈冬冬(2005)针对我国农产品外贸受绿色壁垒影响,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方法,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在绿色壁垒条件下的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5。1.3.3研究现状简评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贸易摩擦的研究较多,也相对较成熟,从起因到应对策略都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关于中国“入世”后贸易摩擦的研究较少,且鲜有从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维持外贸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国内目前对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较多,特别是进入WTO后过渡期以来,涌现了大量关于外贸现状分析及发展

26、对策研究的文献。但其中对沿海发达地区研究多,对陕西等内陆省份的研究较少。2 国际贸易摩擦发展态势综述2 国际贸易摩擦发展态势综述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的伴生物,其随国际贸易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加剧。从传统的围绕关税进行的贸易摩擦,发展到非关税壁垒的现代贸易摩擦,从以谋求本国关税效应最大化为目的,过渡到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动机,从反倾销、反补贴等显性贸易摩擦,逐步发展为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隐性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摩擦

27、己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 1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受全球商品流动性增强、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趋严重,不仅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并且对各国的产业发展形成一定威胁,甚至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2.1.1国际贸易摩擦现状 从具体案例归纳来看,目前国际贸易摩擦主要包括关税摩擦与非关税摩擦、有形产品摩擦与无形产品摩擦、制度摩擦与非制度摩擦等几种形式。 a. 关税摩擦(Tariff Frictions)与非关税摩擦(Non-tariff Frictions ) 关税摩擦是指由提高关税而导致的贸易摩擦。这是贸易摩擦

28、的最早形式,由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相互依存,当一国企图利用关税谋求效益最大化时,其贸易对象国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双方福利受损。 非关税摩擦是指由关税以外的其他贸易保护手段所导致的贸易摩擦。非关税摩擦的形式相当广泛,包括数量限制、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Restrictions, VERB)、有秩序的销售安排(Orderly Marketing Arrangement, JOMA),自愿限制协定(Voluntary Restraint Agreement, VRA )、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市场准入、政府采购和国内法等等。当前,国际贸易西

29、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受关注度最高的非关税摩擦为技术性贸易摩擦(Technical Trade Frictions ),即由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引发的摩擦。 b. 有形产品摩擦(Visible Commodity Frictions)与无形产品摩擦(Invisible CommodityFrictions) 有形产品摩擦是指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的摩擦,如钢铁产品贸易摩擦、农产品贸易摩擦等。尽管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发展,无形产品摩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其案件比例也逐年上升,但有形产品摩擦仍然是占据主要地位的贸易摩擦形式。 无形产品摩擦不涉及到某一个或一类具体的有形产品,

30、而是以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法律、规则以及制度等方面设置障碍,由此形成的贸易摩擦。目前,此种贸易摩擦形式的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领域和技术壁垒方面的摩擦。 c. 制度摩擦(System Frictions)与非制度摩擦(Non-system Frictions)制度摩擦是由于国家间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产的全球性和统一的世界市场需要制定全球一致的规范性竞争规则。然而,各种国内规制,诸如研究与开发政策、竞争政策、产业扶持政策、标准和检定程序等的分歧却严重阻碍了国家间经济贸易的开展,并影响了竞争中的优劣势均衡,导致贸易摩擦不断爆发。 非制度摩擦是由于各国采取保护性

31、的贸易措施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它与制度摩擦在性质上截然不同,采取的具体手段更为直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例如,在工业化进程的早期,各国为了限制进口而竞相提高关税水平、实施各种各样的数量限制,由此导致的摩擦即为非制度摩擦。2. 1.2国际贸易摩擦发展趋势 综合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未来几年国际贸易摩擦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a. 反倾销仍是最主要的贸易救济手段,但与此同时,其他新型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将逐步扩大。 反倾销作为一种最直接、快速、效果最显著的贸易救济手段,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的贸易摩擦形式,其所占贸易救济案件总量的比例高达89% (2009年统计数据),特别是其中的

32、反数量倾销(由过度出口引起的倾销,区别于传统的价格倾销),近年在国际反倾销立案中,每年大约有1/3的案件被归为数量倾销,己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新潮流。b. 贸易摩擦发起国从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在国际贸易纠纷案件中,另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WTO发展中国家成员不仅是加入贸易摩擦发起国的行列,并且有逐步超越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贸易摩擦“发起大国”的趋势。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对象国往往也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为了争夺眼前、局部的利益,贸然发起各种纠纷,最终使双方的经济利益都受到损害。2.2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外贸出

33、口产业受“两反两保”调查以及各种新型贸易壁垒的影响必将越发显著。然而,面对此种态势,我们应该客观、辨证地看待并评价贸易摩擦对外贸出口产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为产业发展营造相对有利的环境。2.2. 1贸易摩擦的正面效应 世间万物都不是绝对的,贸易摩擦也不例外。尽管从总体上看,贸易摩擦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出口贸易极为不利,但它也不乏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它的“倒逼机制”,具体表现在促进法律规制与国际惯例的对接、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贸易摩擦事件带来的机遇,化不利因素为促进外贸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具体地说,贸易摩擦的

34、正面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加速相关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 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际贸易摩擦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看,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落后是导致贸易纠纷频繁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发展动态,跟踪和赶超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水平,已成为新形势下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扩大对外贸易、保持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极为重要。 贸易摩擦案件的产生,有助于督促我们更加积极地修改完善目前的相关法规,加速我国的产品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使之尽快与国际水平接轨。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有首先立足于考虑国内标准

35、而专项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标准,即将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积极倡导在国际范围内使用,以加强对本国出口产品的保护。 b. 有利于外贸出口产业的持续发展 贸易摩擦案件一方面反应出我国出口产品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尽合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产业企业永恒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从陕西省外贸现状来看,适当的贸易摩擦有利于优化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使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c. 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贸易摩擦的“倒逼机制”将促使出口企业奋起应对,改

36、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在WTO框架内寻求企业合情、合理、合法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跨越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可能会更多地刺激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利润空间,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将随之提升。2.2.2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 进口国对我出口商品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这也是政府、行业、企业和学界更多关注的话题。 a. 严重削弱我出口商品的贸易量 贸易摩擦的众多负面影响中,最直接的就是对出口商品贸易量的影响。贸易纠纷案件,特别是反倾销案件,一旦被裁定,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高额的、歧视性

37、的反倾销税。国外频频对我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致使我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出口数量急剧下滑。另外,即使最终裁定我出口企业没有倾销行为,但从立案到反倾销调查,再到初裁、终裁,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年到一年半,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企业的市场拓展进程,进而严重影响商品贸易额。 b. 妨碍我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今年纷纷在进口商品加工规定、一农药施用、有毒物质残留量、包装设计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卫生安全检疫标准和措施,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因此被拒绝进入相关国家市场,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陕西省农产品为例,由于农产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受技术性贸易壁

38、垒影响严重,造成的损失巨大。此外,TBT扩散效应显著,影响后果严重,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对我省农产品实施限制,容易扩散到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因而对我省商品出口市场准入构成严重障碍。 c. 严重影响我相关出口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贸易摩擦对于相关出口企业而言其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一些企业由于涉及国际贸易纠纷,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有的甚至危及企业生存,最终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由于陕西省外贸出口企业的实力有限,贸易摩擦涉及的金额,对于涉案企业来说,其损失是绝对的和难以弥补的。另外,贸易摩擦也会使省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遭受阻碍。 d. 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由于我们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贸易

39、形势的不断恶化,我们势必会寻求新的市场以避免由贸易摩擦造成的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开始开拓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然而,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且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成为贸易摩擦的发起大国,倘若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继欧美市场之后成为新的反倾销措施实施大国,那就可能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全球市场的丢失。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一旦陷入这样的不利境地,必将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e. 波及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 新型贸易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的出现,对于我国传统的优

40、势出口产品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我国的传统的优势出自产品多为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受新型贸易壁垒限制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以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为例,从禽肉等动物源性农产品,茶叶、水果等植物产品,到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由此严重影响了陕西省优势产品的出口。2.3贸易摩擦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更隐蔽、更有效的贸易摩擦形式,在贸易救济案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且它己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强对技术性壁垒的设置,其涉及的金额大幅提升,涉及的范围也

41、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扩展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附加值产品。 从上一小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是包含正反两个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贸易摩擦的形式之一,其对于外贸出口的影响也不是单一的。近年来,陕西省农产品出口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威胁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外贸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然而,与此同时形成的正面的促进效应也在发挥其积极作用。从我省农产品出口数据上看,即使遭受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我省该产业出口额仍保持连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于贸易摩擦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3 贸易摩擦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SWOT

42、分析3 贸易摩擦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3.1 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优势3.1.1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陕西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现有林地5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8%;天然林42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有野生种子植物3754余种,约占全国10%。珍稀植物30种,药用植物近800种。苹果、中华称猴桃、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3.1.2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陕西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远

43、远大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这说明陕西农业经济还是以农林牧渔业,即以第一产业为主。从发展趋势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略有下降,同时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均有所增加。农业劳动生产力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决定了陕西省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优势。3.1.3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陕西省依托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四大农产品主产区。关于平原以奶牛、秦川肉牛、奶山羊、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称猴桃等为主导产品;渭北高原土地深厚广阔,光热资源匹配适当,苹果、优质小麦等主导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以苹果、梨、特色蔬菜、强筋小麦、秦川肉牛、肉羊等为主导产品;陕北气候资源独特,幅员辽阔,以白

44、绒山羊、红枣、名优杂粮、牧草等为主导产品:陕南地区雨量充沛,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以中药材、瘦肉型猪、茶叶、肉羊、“双低”油菜、称猴桃、柑桔、梨等为主导产品。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2陕西省农产品出口劣势3.2.1农业产品品种出口单一,产品附加值少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陕西省所有出口农产品中比重较大的有浓缩果汁、干豆、鲜果、活牛和烤烟,这五种农产品约占陕西农产品出口总值的83%。其中2009年浓缩苹果汁出口57.13万吨,出口总值6.69亿美元,增长78.9%,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

45、4.34%,是拉动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项目。这反映了陕西农业产品出口的现状:农产品出口种类较少,且主要以初级产品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农产品为主,其他品种的农产品出口总值只占十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在这些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中,出口值增加主要源于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上涨,而非质量提高的高价格或是附加值增加的高价格,这极大的降低了陕西农产品出口获得的外汇纯收益。如:其中2009年浓缩苹果汁出口6.69万美元,专家分析,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陕西农产品出口平均价格的上涨,其中浓缩苹果汁价格每吨增长了77美元。 出口的农产品以低附加值、初加工品为主。外贸总体规模小,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家实施梯度开放

46、战略中陕西省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效促进机制和整体合力,加之企业外向型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缓慢,外贸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所以大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极度缺乏,加上很少有高科技含量的加工条件,所以一直未形成农产品出口加工产业链,而是分散操作,东家卖东家的,西家卖西家的,且大都以初级产品为主,导致陕西与周边省市差距逐渐拉大。陕西省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南、陕北产业外向度极低,边缘化趋势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矛盾日益显现。3.2.2 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弱,产品创汇能力差 出口产品多以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

47、但在其它制成品中,传统的纺织、服装、玻璃制品等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当前世界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普遍的生产过剩,尤其是那些垄断性较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的某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更是如此。各国企业都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陕西外贸出口要有大的飞跃式发展,必须能够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 出口市场过分集中,高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陕西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2009年陕西省出口到这些地区的出口额占全省总出口额的89.2%,在对亚洲的出口国家中,日本、香港和韩国,占亚洲市场出口的51%;在北美洲市场的出口国家中,美国所占出

48、口份额最大,如:2009年陕西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对北美出口总额的89.7%。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使陕西省外贸出口的抗风险能力差,近年来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也使陕西的出口增长乏力。 进口增长相对滞后。我省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拉动为主,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上投入比重相对较小,使得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这也是出口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3.2.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地区结构过于集中。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

49、易项目,即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很快,如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旅游等。由此,尽管我国服务贸易收支增长的态势良好但发展的项目结构和地区结构仍不平衡。从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仍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其基本结构没有变化。从市场结构看,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特区和美国等国家;从地区发展看,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极小。尽管陕西境内有多处历史古迹,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丰富优势,但是由于陕西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国际服务贸易,比如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项目发展

50、缓慢,且这些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西部的服务贸易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陕西省服务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它既是比较优势所在,又是不足之处所在。由于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随着信息国际化的加强,发达国家或地区正在有目的、有意识地联合以试图控制和垄断世界信息资源,达到在21世纪主导国际服务贸易主流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省传统比较优势较强,跟不上世界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培育信息的能力较弱,不利于陕西省的外贸顺差。3.3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的威胁在努力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农产品出口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以反倾

51、销、贸易保护、技术一环境性贸易壁垒等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摩擦己经成为陕西对外贸易经济中的主要障碍,严重威胁到未来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其对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外贸出口的影响呈不断加深的趋势。3.3.1 外国不断设置技术壁垒 近年来,随着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各国产业机构的调整,发达国家也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内容涉及到产品法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标准、电磁辐射标准等多方面的绿色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等,使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行业领域也不断扩大。以陕西省遭受贸易摩擦的行业范围为例,几乎涉及

52、到从初级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的所有领域。其中,贱金属(主要是钢铁)、化工、机电、塑料、纺织、纸浆和农产品等b大类产品所发生的反倾销占陕西省反倾销总数的90%以上,尤其以机电、纺织品和农产品最为突出。3.3.2贸易摩擦容易引起国际经济摩擦连锁反应由于贸易摩擦事件的处理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而且这种“示范”往往超越空间(国家或地区)、行业、产品的限制,因此,极容易引起国际贸易纠纷的连锁反应。经验表明,如果我国的某种商品在一个国家被实施反倾销调查,其他进口国家也会效仿,实施对这种商品的反倾销调查。而且,某国对我某种产品的反倾销甚至还会引发该国或其他国家对我省其他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

53、是,我省国际贸易摩擦案件数量急剧上升,同时,其他国家对我省贸易摩擦涉及的行业和产品也日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4 陕西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4 陕西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4.1发展战略选择4.1.1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继续发挥果汁、鲜苹果、秦川牛、干豆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与其相关的深加工、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出口格局。二是鼓励企业发挥优势,不断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支持农产品出口

54、企业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培育名牌出口产品。商务、财政、检验检疫、海关部门要着力培育一批诸如“海升”果汁、“横山”绿豆、“华圣”苹果、“当代”蜂蜜、“天斗”蛋粉、“商洛”蔬菜干等重要出口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要积极引导和推进优势农产品开展原产地域保护注册登记。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生产加工和储藏的技术、设备,提升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 品牌的塑造要有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相统一的产品质量作保证,而产品质量的证明靠一系列硬指标,其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要符合标准。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培训,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组织检验检疫、农业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有关国外农产品进

55、口技术标准、企业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普及推广出口行业标准、获取国际认证、改进生产和加工技术等有关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要重点加强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的推广和适应进口国新的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要加大对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外经贸发展促进专项资金、品牌发展促进资金等扶持措施,帮助陕西省内广大企业申请国内外商标的注册,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扩大陕西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陕西省的农产品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4.1.2加大农业科技投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我国传统农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取胜。从长远看,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走科教兴农的道路。首先,科技是质量的保证,我省相当部分农产品的质量不能达到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水准,严重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科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由于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增加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出将十分突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比较贫乏,要提高收益,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价值。因此,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