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_第1页
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_第2页
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_第3页
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_第4页
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企业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入世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中国企业深化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关键的一点是创新人才的存在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一、创新人才及其意义(一)创新人才的界定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向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进军,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1.企业创新人才产生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并且在创新实践中,既尊重

2、实践经验又尊重科学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它们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技术的、理论的,主要应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2.企业创新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钻研精神。具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和价值观念,追求事业成功和自我价值是其最高需要。他们能够为创新、为突破、为超越奋斗终身。3.企业创新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工人层。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政治信仰的限制。只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从事创新活动,有创新成果。创新是他们的主要标志。4.企业创新人才必然产生于优良的企业环境中。这种环境主要包括:目标任务、组织机构、政策与制度、

3、管理服务、人际关系与文化、激励与培养、鼓励与支持的领导者,等等。(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WTO的加入将企业推向了国际竞争的前沿,加强创新人才开发,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内形势看,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作为创新知识的载体,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奠定牢固的基础。二、创新人才的素质知识、经验、创造才能和创造品质,是构成个人创造力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创造品质为创造提供动力

4、,是成功进行创造的人格保证;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创造供应元素,是创造成功的基础;卓越的创造才能,是创造实现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又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创新人才应普遍具备的基本素质1.职业道德与品德素质。对于一个优秀的创新人才来说,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避免对人类、对自然造成危害,创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品德。2.专业知识技能与文化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宽阔的知识信息、独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功底。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常发挥要以人的高技术素质和高技能作为知识经济实

5、现的先决条件。3.心理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是目标执着、处世慎重、工作认真、遇事沉着,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感情,有一定观察和洞察力的人。应具有风险意识,敢于承担风险的心里准备,更要具备善于化解风险的能力。4.市场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创新人才对待一项技术,首先不能看其有没有学术价值,而是要研究这项技术有没有市场;其次这项技术的开发水平,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资源的整合或创新使企业的科研开发达到消费者要求的目标。5.能力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素质。实践证明,创造才能是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极强的创造力、丰富的

6、想象力、敏捷的应变能力的最佳组合。6.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途径。它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要具有超常性、富有个性、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其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创新者通过创新思维对所掌握知识的加工、提炼、升华。介于创新思维能力及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应当使自己具备聚焦思维(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和知识开发能力。(二)聚焦思维通过对创新实例的分析发现,首创型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是聚焦思维。所谓聚焦思维是指以某一问题为焦点,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思维过程。首创型人才运用聚焦思维

7、时,通常遵循以下3项准则:1.超前性准则。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创业目标的确定。由于创业目标不是满足现实的需要,而是满足未来的需要,因而首创人才不是参与现有市场竞争,从同行手中夺地盘,而是处于超然地位,冷静思索、观察、预测未来。并以此为中心,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开发,旨在夺得未来的市场。这就是超前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一是所选的思维焦点并不是己成熟的科技成果,而是刚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项目。二是他们能准确地从环境中提炼出代表大多数人心愿的要素,并以此为契机,确定超前但能为人接受的目标为思维的焦点,并使之共鸣。著名的杜邦公司之所以能傲首于世界化学业,就在于领导者具有这种超前的选择能力。2.

8、严密性准则。由于首创人才选取的焦点具有超前性,所以根本无法获得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直接资料,只能通过对收集到的间接资料作细致的分析、深入的研究、周全而严密的思考,方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严密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不仅要抓住关键事件,而且还应营造一个可以顺应关键事件发展轨迹的、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环境。霍夫曼·拉罗什公司在确定生产维生素后,便开始营造能发挥研究人员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产品试制成功后,公司又全力以赴为销售人员营造环境,最终促成了公司的成功。3.持续性准则。现代市场瞬息万变,首创人才一旦发现自己的思维焦点不合市场,他们必须马上选择新的焦点,他们总是在不断调整中使企业在激烈的

9、市场竞争中能持久地保持优势。这就是持续性准则。福特汽车公司开发“雷鸟牌”汽车,使福特汽车公司再创辉煌,就是如此。由此可见,超前性准则是选择思维焦点的前提,严密性准则是确保思维焦点实现的措施,持续性准则是调整思维焦点的方法。三项准则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三)知识开发能力知识开发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因为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之时,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知识开发能力,这将会成为“高级文盲”。知识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消化、表达和运用四大基础能力系统。1.获取知识能力。是指在接触实际和阅读书面资料过程中,能动地摄取知识的能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包括

10、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笔记能力。2.消化知识能力。是指对于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是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可分为分析概括能力、判断评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表述知识能力。是指人们将所消化的知识用口头或文字形式恰当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具体可分为说服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写作能力。4.运用知识能力。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观念指导行为,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具体可分为应变能力、配合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是人才的内向力,是人才发挥能力的基础;知识的表达和运用是人才的外向力,是知识才能的释放、运用和传播的过程。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并非天才的特质。通过培训,人人

11、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处。(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成长的。其成长遵循以下规律:1.创新灵度定律。当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到一定阶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高的水准时,人就会产生一种创新意识(灵感),这种创新意识即为创新灵度。2.创新速度定律。在人的思维运动与生命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创新灵度与客观环境发生作用时,会产生出一种创新能力,改变客观环境的状况。我们称它为创新速度定律。3.创新力度定律。在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程中将会创造出新业绩。创新业绩越多,创新力度就越大,二者的关系

12、成正比发展。三大定律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决定创业绩的高度。运用这三大定律来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大大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整体发展能力的提高。(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人才的创造力,正是我们所面临的、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里借助形象化的作用关系表达式来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提升创造力的关键和渠道。创造力即包括现实的创造力,也包括潜在的创造力,用相互作用关系表达式表示即:创造力(F)=现实创造力(F) 潜在创造力(F)=知识 能力 体力 经验(信息) 智力×良好的管理(G)=足(M)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的创造力时,F中各因素体现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其关键在于G。其中三

13、项因素关键在于后两项,即情商和M的具备程度,其重点应放在提升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路线进行:1.人才自身潜能的启动。主要是提高M的值,重点放在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M值越大越好。而且应是正值绝不能出现负值,负就是破坏值。2.充分运用情商理论,使EQ制成正值。方法是实施利导行为,避免闭导行为。主要有:提升其对目标韵认同感,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恰当的激励,提供物质的、人际的、精神的条件,等等。关键是解决人才潜能发挥的客观障碍因素,而其关键的关键是解决心理障碍,主要是自信心问题、前途感问题、推动力问题、承受力问题、吸纳性问题,等等。创造活动需要两个自由:一是内心的自由,压力太大,心理紧张,难

14、以创新;二是外在的自由,要在多方面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创新提供保证。另外,有些人很会动脑子,很容易爆发灵感,而灵感也是创新的一个前提因素。3.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环境。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而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更具超常性、个性、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对他们的培养也必须打破常规,具有较大的宽容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内部环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非常必要的。第一,领导者应支持创新。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创新人才创新,给其支起一个自由空间,而且在实物上支持他们,给其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他们获得信息,给他们在创新上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使其能全力进行创新,无后顾之忧,能以诚待人,

15、以德服人,善于经常同下属进行思想交流,并能够鼓励每个下属勇于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领导者又能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领导者应及时消除同下属的隔阂,真正做到互相坦诚相待,成为知己,使下属不致产生“怀才不遇”之感。领导者在此基础上,才能识才、用材、知人善任,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是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受到了尊重,有成就感,能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也愿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为企业整体目标而奋斗。第二,在企业组织内部要形成民主、团结、松、和谐、求真、务实的良好气氛。使每个成员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与归属

16、感,以我是企业的人而感到自豪,而不是老想着跳槽。真正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想企业所急企业所想,进而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团体精神,使大家在共同努力下,总体合力最大,发挥组织系统的能量。因为创新需要知识信息,而一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灵感常来自于他人的提示。所以,成员间的交流对于创新也就非常重要了。第三,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基础。同时应结合员工的个人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培训。明确上司对下属有培训的责任。另一方面,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使成员发挥潜能,如给以奖金、实物奖励。激励应从精神为主,如通

17、报表扬、提升、给与特殊培训、嘉奖,以其名命名产品或设施名、向其父母所在的单位或处所传送表扬等。在激励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及制度。第四,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为防止人才的停滞不前、自满自傲,应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形成一种紧张气氛或危机感。就人才机制而言,万向集团的阶梯用人制度,南风集团的全员竞争上岗,海尔团的申报提升制度,华为集团的年度考核淘汰制度,三九集团的任职期限到非升即走制度等,都要借鉴。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有竞争才能常创新。4.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自我修炼。人才的自我修炼是内因,是关键。创新是由创新者的素质转化为创新者的思路,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为,最终得到创新成果的

18、过程。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自觉地进行严格的自我修炼。做人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品格低下,学问再好,也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做人方面,耿直诚信可以说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趋炎附势,虚伪奸诈,损人利己,历来是为人所耻的。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不可“自傲”,但不能无“自豪”,否则失去信心;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否则失去做人的尊严。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如无内在修养,潜在的危险是很大的。做学问方面应特别做到:一要博学思精,不迷信权威,敢于独辟蹊径,开拓新天地。创新性研究应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二戒浮躁和急功近利。一个有志之士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力求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才能以超然的态度,冷静地、客观地去思考、分析、研究问题,得到创新成果。三要勇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决不屈学媚俗,随波逐流。同时加深研究,力图以更充分的证据、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施“七多”战略,即:多看。通过对实物、图形、文字资料的观察,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摄取知识充实自己的能力。多听。通过听吸收知识,培养自己善于用心聆听,采集重点的能力。多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录下来,以免稍纵即逝。多思。有意识地锻炼分析能力判断评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多讲。追求能言善辩,学会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