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1 设计要求与方案 设计一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已知电源电压为400V,反电动势负载,其中R的值为5、L 的值为1 mH、E=350V,斩波电路输出电压250V。电流可逆斩波主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其工作波形a)电路图 b)波形2 原理和参数2.1 设计原理如图1.1:V1和VD1构成降压斩波电路,由电源向直流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电动运行,工作于第1象限;V2和VD2构成升压斩波电路,把直流电动机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反馈到电源,使电动机作再生制动运行,工作于第2象限。必须防止V1和V2同时导通而导致的电源短路。只作
2、降压斩波器运行时,V2和VD2总处于断态;只作升压斩波器运行时,则V1和VD1总处于断态;第3种工作方式:一个周期内交替地作为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电路工作。当降压斩波电路或升压斩波电路的电流断续而为零时,使另一个斩波电路工作,让电流反方向流过,这样电动机电枢回路总有电流流过。在一个周期内,电枢电流沿正、负两个方向流通,电流不断,所以响应很快。2.2 参数计算V1 gate 信号的参数:输出Uo大小由降压斩波电路决定,根据,已知Ui=400V,Uo=250V,不妨取T=0.001s,则ton=0.000625s,占空比为62.5%。V2 gate 信号的参数:由于电感只有1mH, 释放磁场能的
3、时间不易计算,可在后面仿真时再确定。T=0.001s,占空比粗略地取为30%,V2 gate 信号触发延时间:(62.5%+(1-30%)*0.001=0.000725s。 3驱动电路分析与设计图3.1 驱动电路原理图功率MOSFET驱动电路的要求是:(1)开关管开通瞬时,驱动电路应能提供足够充电电流使MOSFET栅源极间电压迅速上升到所需值,保证开关管能快速开通且不存在上升沿的高频振荡;(2)开关管导通期驱动电路能保证MOSFET栅源极间电压保持稳定可靠导通;(3)关断瞬间驱动电路能提供一个尽可能低阻抗的通路供MOSFET栅源极间电容电压的快速泄放,保证开关管能快速关断;(4)关断期间驱动电
4、路最好能提供一定的负电压避免受到干扰产生误导通; (5)另外要求驱动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损耗小,根据情况施加隔离。根据以上要求可设计上面图3.1的磁脉冲驱动电路。4 主电路设计按照图1.1 电路原理图在matlab里面搭建下面图4.1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电路图。图 4.1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电路图5建模与仿真5.1参数设定按照前面计算的参数,分别在对应模块设定参数。从仿真得到的电流波形中,找到iD1导通时间,即对应负载电感释放磁场能的时间,大约为10us。根据这一数值再来确定gate V2 信号的触发延迟时间:0.001*62.5%+0.00001=0.000635s。
5、将所得参数设定到各模块,如图5.1和5.2。图 5.1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V1 gate信号参数图 5.2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V2 gate信号参数5.2 现象与分析设定完参数仿真得到图5.3波形:电流波形与理论一致,但电压波形出现了很大的毛刺。按照理论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毛刺,初步推测可能是某模块参数设定不合理。图5.3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输出波形5.3 问题探讨为了寻求问题答案,参考了做电流可逆斩波电路(IGBT)电路的同学仿真波形。于是我在自己电路图中把MOSFET替换成IGBT,如图5.4。仍然按照前面设定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图5.5所示波形。波
6、形效果非常理想,输出电压没有出现毛刺。图 5.4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IGBT)电路图图 5.5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IGBT)输出波形图通过以上电流可逆斩波电路用MOSFET和IGBT仿真波形的对比,我判断是MOSFET参数设定不合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书上MOSFET仿真实验默认的参数与自己的不一致,如图5.6和5.7。参照书上参数,重新设定MOSFET参数如图5.7。图 5.6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MOSFET默认参数图 5.7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MOSFET修改后参数图 5.8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MOSFET)修改参数后输出波形图修改了MOSFET参数,仿真得
7、到如图5.8波形:没有电流可逆斩波电路(IGBT)输出电压波形平整。但毛刺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波形较理想,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心得这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难度并不大,原理上容易理解。但实际在MATLAB仿真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在搭建模型时,对各模块不是很熟悉,但参照了相关书籍后,最终还是顺利地搭建起来了模型。其次在设定V2 gate 信号的触发延迟时间时,由于负载电感只有1mH,释放磁场能时间相当短,在示波器的初始显示界面不不易找到这个时间。最终通过对电路原理的透彻理解,结合波形在电流递减过零点发现了这一小段us级的时间。还有正确设定了gate 信号的参数后,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中采用MOSFET和IGBT得到了不同的波形,参考书籍发现了自己所用MATLAB版本中MOSFET默认参数不合理,修正后终于得到了预想的波形。此次课程设计巩固了电力电子技术中电流可逆斩波电路的理论知识,还提升了自己运用MATLAB分析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王云亮.电力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干衣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天花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锦棉金属导电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葫芦发烛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家用热水锅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俄国农奴制改革2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
- 2025年聚合物多元醇(POP)合作协议书
- 2024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92分(试卷)
-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2短视频前期创意
- 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移交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人教版)
- 关注听力健康知识讲座
- 高中英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英文课件
- 家校合作共育课件
- 2023年全国报关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中药药茶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