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_第1页
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_第2页
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_第3页
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_第4页
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收稿日期:20060307作者简介:于淑文(1970,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于淑文1,丁晓英2,王玫娟2(1.济南大学教务处,山东济南250022;2.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高校教育改革主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高校教育新理念,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接受,通识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因此高校要明确通识教育推行中存在的障碍,不仅要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 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0082816(200605001302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也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总体上高校教育课程改革以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和实行学分制为核心内容,但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无论从课程观、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还是到课程结构、课程组织都与通识教育有很大的差距。看来通识教育要融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必须对我国高校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变革与改造。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障碍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一直是高校课程改革中的一大难点。从理念的层面上讲,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但是通识教育在课程建设的道

3、路上却是坎坷艰涩。究其原因,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它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通识教育从理想到现实,必须要走一段课程化的道路。在课程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有下列障碍:(一通识教育内涵的发展性通识教育是指人在特定社会中所需的教养、知识、技能和能力,这就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在不断发展的,通识教育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而逐渐扩大的。这种内涵不断扩大化的趋势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也应该及时地做出调整,或是通识课程能够应对及预见这些变化趋势。通识教育需要一个柔性的、弹性的课程体系。(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具体性通识教育是一

4、个高度概括、极为抽象的概念,它是以最为根本、最为高尚的目的为出发点,即人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完善。通识教育只能作为课程的理念而存在,作为课程的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课程的目标必须是相对具体的,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用怎样的课程目标来体现通识课程理念,是通识教育课程遇到的一个难题。(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性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的教育,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搏的知识、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涉及到各学科领域。通识教育课程不但要接触人类迄今所拥有全部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处理各级各类学科间繁复的关系。教育内容的设定和编排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最大

5、瓶颈。通识教育课程比其他课程更为庞大、更为复杂,从理想状态上讲,通过在短短几年的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学会人类所有知识的精华,必须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能对庞大繁复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浓缩,同时又要能够应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知识。(四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手段的难确定性通识教育课程和一般的课程不同,它不仅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还有对能力、道德、人格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且对后者的要求更甚于前者。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相对容易解决,可以采取普通评价手段。但对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对道德、人格达成度的评价,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可靠的测量方法,无法监控所设置的课程的有效性。由于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各种课程结构和形式之

6、间的比较依然很难进行。因此,客观评价手段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科学依据。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一探索和反思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是由理念的确立为先导的。与其他教育不同的是,通识教育对教育的阶段、教育的形式没有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任何阶段的教育和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能够开展通识教育。理念的有无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存在与否。因此通识教育理念的确立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高校的办学理念对通2006年第5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17期 识教育课程至关重要,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多次提出要“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7、“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等,但是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的进程依然十分缓慢,除了尚不完全具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环境外,高校缺乏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因素很多,同时通识教育的内涵又是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索需要不间断地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目标的偏离。但是正是由于长期忽视理念建设,导致了高校教育理念的空洞化,高校教

8、育逐渐偏离教育的原点,越来越向功利性的实用主义靠拢。缺乏理念的高校教育课程是不完整的,特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如果缺乏通识教育理念的统合将完全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失去关联性的各科目只是各自学科专业中孤立的科目,不再具有任何通识教育的意义。因此经常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反思和修正是十分必要的。(二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门的组织机构每一所高校按照自身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构建了内部结构组织。在我国最为常见的为校、院、系三层结构。这种结构划分的基础是专业的分类,我国的校内结构组织是进行纵向分割的,即校内分院、院内分系,其中学院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而存在,同时具有教学组织、科研组织、教师组织以及学生组织的多

9、重组织性质。我国高校在经历了50年代的院系调整后,多为单科性的高校,即便保留了少量的综合性高校也是以文、理为主。改革开放后,各高校纷纷恢复学院的建制。但是在恢复学院的过程中,却是采取了最为简单便捷的“升级”的方法,即将原先的系升格为学院,每个学院都只是负责自己学科专业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教师结构单一,学院内无法产生学科融合和学科的生长。且学院为一个封闭的教育组织,带有明显的纵向分割的性质。在这种组织形态下想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的交流,建立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不可能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要建立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组织和实施不可能在专业化很强的学院内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应

10、该横跨各学科专业的,因此必须有一个横跨各学院、各学科的校内学术组织来负责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是一种没有特定专业的概念,跨越学科界限的课程体系。因此它的设置不可能有一个学院来独立完成,最理想的状态是由各学院、各学科共同承担,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其中来。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机构应该是一个由教师广泛参与的柔性的协调组织。(三通识教育课程必须融合各门学科在高校内部推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最大障碍始终是来自专业教育。这种障碍来自多方面。不仅仅来自学分比例和课时数的争夺上,而且专业教师对通识教育不感兴趣,现阶段的高校生也常常将高校教育视为

11、训练分专业技能的过程,在选修时首先考虑的是有利于就业的科目。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目的下,学生和教师难以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之间找到共同点,通识教育就很难得到认同和推广。但是,在现代社会让学生放弃职业志向,专注于教养的培养,取消专业实施博雅教育又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通识教育,必须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道路。通识教育指向现代高校教育的全体,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思想精髓上的融合,是现代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符合现代社会理想的健康人格,是现代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宗旨所在。现代通识教育已经突破了原先的“博雅教育”的界线,除了人文教育外,

12、科学主义教育已经演化成为现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而不是按照一个等级结构来组织各门学科。其方法是严密符合逻辑的,与高等教育的认识原理相一致。通识教育课程要摆脱专业化的困扰,必须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内容。越是复杂的、多面性的问题,涉及到学科和知识的面就越广,也就越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对专业教育内在价值的挖掘,以及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最终达到和谐的统一。(四培养高校教师的通识教育意识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教师来完成,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科研者

13、,双重身份决定了高校的教育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从理论上讲这对通识教育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科研的经历告诉学生综合能力对专业学习的作用,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应该重视哪些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校教师都是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起来的,他们对知识的整体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重科研教学的风气在我国的高校中逐步蔓延,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中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教学,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对专业课的教学都缺乏研究,更不用说考虑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和融合。另外,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上岗前的新教师培训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半个月,此后也不再有培训的机会。教师的素养对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