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科学电子备课(表格式)_第1页
三上科学电子备课(表格式)_第2页
三上科学电子备课(表格式)_第3页
三上科学电子备课(表格式)_第4页
三上科学电子备课(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我们都是科学家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想办法寻求问题的答案。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保持平衡。5、对科学课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教学重、难点对科学课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内容1. 科学是······2.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带柄放大镜、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圆规、曲别针、硬纸板、剪刀。三角形、拱形硬纸板、一段金属丝。执教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内容科学是.教学目标1、 能

2、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对科学课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教学重、难点对科学课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科学是.)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1)谈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2) 引导生看课本第页的插图,开阔视野。(3) 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补充。(4)谈话:只有科学家哪里才能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小朋友做的事情?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3、小结:其实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4、琴纳和牛痘的故事。(1)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故事梗概。(2)从故事中我们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生交流)(3)有了这个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据生回答板书: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5)根据板书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6)收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调整教学准备:带柄放大镜、一张对折的纸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1、科学是(探究过程) 好奇心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4、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科学是.教学目标1、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想办法寻求问题的答案。树立学科学的信心。2、体验初步合作和交流。3、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学重、难点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学环节:1、 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小实验。1、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还要讲清如何操作,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果。2、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是什么”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 板书:好奇心3、 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二、回顾和解释。1、借助科学家的故事,知道“科学”是什么?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调整作业设计板书

5、设计 1、科学是(好奇心及探究过程) 袁隆平、罗杰特、李时珍、琴纳 . 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探求问题的证据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课题做一位小科学家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培养探究精神。2、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保持平衡。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4、 树立做一位小科学家的信心。教学重、难点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学准备铅笔、彩色笔、圆规、曲别针、剪刀。三角形、拱形硬纸板,一段金属丝。执教时间2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内容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培养探究精神。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保持平衡。3、能选择适

6、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4、树立做一位小科学家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保持平衡。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培养探究精神。教学环节:1、 演示导入。1、 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2、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 要不你们也来试一试。2、 探究延伸。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1、 教师介绍做只鹦鹉的材料。2、 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3、 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指环上。4、 思考: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有什么办法?)5、 分组演示,商量可行办法。、6、 分组报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7、 活动

7、总结。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笔尖上。1、 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也能站在你的笔尖上吗?2、 学生分组活动。3、 别上回形针或换作夹子试试。4、 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1) 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 学生交流。(3) 同学们想看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3、 总结拓展。1、 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举例。2、 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3、 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

8、准备些什么?4、 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大家交流制作的方法。调整 作业 设计板书设计 2、做一名小科学家 纸鹦鹉站立的原因是设法降低重心。教学反思课题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3. 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能简单概括植物或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9、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4. 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5.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内容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4、植物动物人教学重、难点1.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2. 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3. 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

10、物进行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供学生寻找的某环境(校园、田野、花园或苗圃);记录纸。执教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内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2.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3. 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意识到要珍爱生命。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教学环节:一、分配观察任务和注意事项:1.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1)教师事

11、先考察寻找地点(有树的花坛)。(2)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3)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4)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5)规定寻找时间为15分钟左右。(6)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二、探索和调查:1.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2. 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概括: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3、 回顾和解释。 1.说一说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调整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校园里的植物教学目标1.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

12、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3.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4.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认识植物的多样性,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教学环节:1 引入新课: 1.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2.引导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 二.探索和调查:1. 组织学

13、生观察植物。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2. 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你看到的吗?”3.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4.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背景图是水稻。)5.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 三·回顾和解释: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2.植物有哪些不同?小结:能

14、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调整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 三 课时教学内容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能够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认识动物的多样性,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2. 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3. 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4. 体验到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 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

15、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2. 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3.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教学环节:一引入新课: 1.动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鱼和蚂蚁。 二探索和调查; 1.仔细观察一条鱼和一只蚂蚁,并把它画下来。要求学生标出小动物身体上的各部分。2.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3.观察小动物喜欢吃什么。要求观察的前一段时间不喂食。4.任选两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5.补充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动物都

16、有哪些,展学生视野。6.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如: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如分成“哺乳类、两栖类”等,要加以肯定,。)7.做“猜一猜”的游戏。三回顾和调查:组织学生读科学家的故事。调整 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养成在研讨中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四 课时教学内容动物.植物.人教学目标1. 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

17、交流观察的结果。2.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3. 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教学重、难点1. 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2.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3.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环节:1 组织讨论: 1.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二·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 2.找其他动植物作比较,尽量找身边熟悉的动植物。3.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4.利用画面上类似的动作,引发学生讨论人与其它

18、动物的关系。随即进行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教育。5.引导学生把人归为动物一类,让学生说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和自身的独特性。6.动物植物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将前面的比较结果再进一步进行比较,得出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共同特征。7.让学生谈谈人与动物、植物应如何相处。8.引导学生说出图内各部分应该填什么,填圆圈图。(可以先看“笔”的圆圈图,说说几种笔之间的关系。) 三·回顾和解释: 动植物有什么区别?请你把它们的区别写出来或画出来。(理由越多越好)调整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人也是生物,懂得人与其它生物要和谐相处。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明确生物、植物、动物、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知道

19、生物的共同特征。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题生命之源-水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有关资料。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4.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5.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6.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有关资料。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4.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搜

20、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记录纸、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教学内容1. 生命离不开水2. 观察水3. 神奇的水4. 地球上的水执教时间五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内容1·生命离不开水教学目标1. 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2. 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3. 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4. 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教学重、难点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

21、体中的含量。教学环节: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水的重要性认识。1、教师提出讨论内容:水有什么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要求说得越多越好,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上。2、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板上,并作介绍。学生评比哪一组水的作用说得多,说得好。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补充水的作用。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二、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发现植物体内的含水量。1、教师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想的办法越多越好。2、学生讨论:如何比较植物体内水的含量。3、每组选择几种方法“挤” 出植物体内的水,并进行比较。4

22、、学生活动后的汇报:哪些植物含水较多?哪些植物含水较少?提醒水量的比较:有量杯比较最好,但要注意进行比较的植物的量大致要差不多,量少以餐巾纸的潮湿程度来比较。5、 还有哪些地方有水? 动物体内也有水:例如鸡蛋里有水,人体内也有水。 三、在涂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人体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 1、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我们人体里含有多少水吗?我们喝的牛奶,吃的鱼、鸡蛋等含有多少水吗?2、学生猜测。3、 学生用淡蓝色的水彩笔表示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4、 讨论:你看了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有什么想法,或你想说些什么吗? 四、通过亲自观察,发现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1、出示小草,问:我们怎

23、样才能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呢?2、学生讨论:需要哪些器材?如何保证容器中的水是被小草喝掉的呢?如何设计实验装置?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分组安装实验装置,并讨论:怎样知道小草“喝”了多少水呢?5、布置课后观察作业,并将每天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调整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用看、说、写、画等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较完整的体系中,活动时所用的植物应选择含水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学生容易“挤”出水来,也便于比较。“挤”水的方法很多,“挤”水的工具,如纱布、菜刀、切菜板、榨汁机等,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在涂色的过程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

24、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得更深入、更多一些。说明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连续观察一周小草每天“喝”了多少水,从而使学生在对小草的呵护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明白装置原理后,安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2·观察水教学目标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4.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

25、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学重、难点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2. 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用较具体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每组一套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水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形状各异的容器、塑料袋、水。三年级工具箱里的流速板(或油毡纸),滴管,加一点红色颜料的水。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交流对水的认识。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出示一杯水)关于水,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对水的已

26、有认识,师在黑板的左侧“我知道的水”。2.引入新课,揭题: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水的秘密,说明平时大家对水都很感兴趣,观察得非常仔细。其实这普普通通的水还有许多的奥妙呢!下面让我们继续来观察和研究水吧。二、通过找水的过程来学习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1.谈话:既然同学们对水都很熟悉了,那么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请你从桌上的4杯液体中将水找出来,并且把辨认水的过程、方法和理由写下来或者用图画出来。我们不光比速度,更要比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合理,比哪组的发现多?所以在活动前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不要到时手忙脚乱的。2.学生分组活动:辨认哪一杯是水。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辨认水的过程、方法和

27、理由,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较为合理和科学、哪一组记录的好。 三、引导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特点。1(出示装在不同形状容器里的水)讲述:请仔细观察这些容器里的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2小组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水的特点记录下来。3小组汇报、讨论,得出结论。四、体会水滴流动的快慢与水滴的大小有关。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水容易流动,那水流动的快慢可能和什么有关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2学生进行预测、设计试验。3分组试验,得出结论。调整共享资源引导学生与同伴分享他们已有的经验。板书发言,留下思维痕迹。探究观察方法,品尝注意卫生。闻的是物体的气味(鼻子),尝的才是物体的味道(舌头)。不明液体不能

28、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细致观察,准确表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观察水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无固定的形状,易流动。 教学反思课题3·神奇的水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 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想知道,爱提问。3.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4.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教学重、难点1. 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2. 能够在观察、实验中

29、发现水的其他性质。教学准备烧杯、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元硬币或曲别针、滴管、大的空塑料瓶、钉子或锥子、托盘或盆、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方糖、一两粒高锰酸钾、水、搅拌棒、玻璃棒。执教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时教学内容3·神奇的水教学目标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3.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

30、水的一些特点,它有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 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一往高处“爬”。1、 师问:把窄纸巾插入红色的水中,纸巾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交流。)2、 分组实验。3、 汇报实验结果。4、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5 魔术表演:变色花。 三·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1. 谈话:水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出示一枚一元硬币、滴管。猜一猜:硬币面上能容纳多少滴水?2. 学生猜测,说说为什么这样猜,记录自己的猜测结果。3.小组领取硬币,验证猜测。调整实验前预测,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观察目的性,提高观察的效率。实验中捏纸巾的手不要晃动。可将

31、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用双手托住细铁丝,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教会生使用滴管,练习取水和滴水。水要流动,学生的猜想会是较少的滴数。引导学生从上面、侧面观察水表面的形状,最好把它画出来。 作业 设计板书设计 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表面张力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3·神奇的水教学目标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3.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

32、道水有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 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三水有压力。 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流水有力量。 1(演示)提问:为什么水会从小孔喷射出去?为什么下面的水流喷得远?2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提问:如果用静止的水可以吗?为什么说不行? 4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三·了解水的神奇之四水有浮力。1(出示一块泡沫)提问:如果把它放到水里,它会怎样?(浮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水有浮力)2学生讨论、回答。 3让学生做不同物体放在水中表现出沉浮差异的实验。 四·认识水的神奇之五水溶解物质的性质。1.(教师把方糖放入水中)提问:方糖发生了什么变化?(糖

33、块不见了)尝一尝水的味道呢?(变甜了)2.讲述:同学们说的方糖在水中不见了,“溶化了”,在科学上叫做溶解。3.学生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4.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证明物质溶解在水里了。)5. 学生预测后试验验证。 五、延伸活动:提出问题,继续探究水的秘密。1、提问:通过两节课对水的观察和研究,你们对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大家还想研究水的什么问题?2、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的“我还想研究的问题”一栏中。3、请学生自由选择12个自己最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并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4、鼓励学生回家后自己去探究,也可以和同学、家长共同来研

34、究。调整水的压力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浮力是向上的 高锰酸钾粒即可。用量多不易看出溶解全过程。不要搅拌静静观察。菠萝晶或橘子粉可替代高锰酸钾。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出来是对他思考的肯定。可以使他们在课后研究时主题更明确,不至于偏离研究方向或下课就忘了。作业 设计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水有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水有压力,有浮力,还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第 五 课时教学内容4·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淡水只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及土壤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 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知道水

35、创造了美丽的大自然奇观,懂得爱护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教学环节: 一·通过回忆、反思: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水,知道水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地球上美丽的水体,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喜爱之情。1. 播放VCD,观看地球的美景。2.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 你还知道哪儿有美丽的水景?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板书揭题:地球上的水 二·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江河湖海、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1.提问:地球上哪里有水?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3.教师出示光盘或课件简要小结。 三了解地球是个水球,但可用淡水资源却

36、极少。1.讲述:把书上地图中的空白处涂上淡蓝色,它表示的是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比一比,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2.提问:关于地球上的水,你已经了解了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提问。4.学生分组汇报已经知道的水资源情况,相机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5.你从大家的汇报中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谁还有不同的发现?6.播放课件,讲解:地球表面虽然70%是被水覆盖,但是它们97.5%是海水,2.5%是淡水。全世界的淡水主要分布在地球南北极的冰山上,其次是地下水。由于开发困难和技术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很少被直接利用。因此,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个比方请自学课本34页。7.

37、学生自学、用仪器实验,感知淡水资源的匮乏,进行讨论。 8. 汇报:你有什么感想?为什么? 9. 淡水的用途有哪些?看谁说得多。小组讨论,准备汇报。10. 你发现了什么矛盾?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四·认识水污染现象,了解污染原因和危害。1 提问:你知道哪些水被污染的事情?2 介绍洋葱头的实验。 3提问:刚才谈了那么多,你现在有什么想法?五、了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1讲述: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学校的净水机,直接展示净化装置。还可以用这个装置净化一点儿水,以说明此装置的有效性。2.说明“咸水变

38、淡水”装置的工作原理。调整增强学生对水的亲近之情。地球表面的3/4是海洋。淡水占总水量的2.5%,地表水占淡水的0.34%。看书上图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水资源十分的匮乏。从生活、农业、工业、环境等领域对水的污染展开讨论:人类的污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离不开水,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增强节水意识。尽量让学生列举水污染的现象和被污染的后果。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说污染现状、找污染原因,提保护办法。净水机广告视屏。作业 设计板书设计 4 地球上的水 地球表面3/4是海洋,淡水占2.5%,资源匮乏。 有部分已经被污染,需要净化和淡化才能使用。 教学反思课题它们是什么做的主备人樊

39、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按来源进行简单分类。2. 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乐意去观察材料,研究新材料。3.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养成节约纸的好习惯。4.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并能用一定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5. 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知道它们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随着需求的增加要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6. 探究金属的性质,其性质、价格、资源及废料的回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进行分

40、类。7.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能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效果。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 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对常见材料按来源进行简单分类。2.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养成节约纸的好习惯。3. 能用一定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知道它们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4.能够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它进行分类。5.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知道其优缺点。教学准备1. 课件,球鞋、皮鞋、书包、钢笔等。2. 课件,面巾纸、普通白纸、蜡纸、马粪纸、包装纸等。3. 课件,棉布、雨布、尼龙布等。4. 课

41、件,调羹、塑料玩具、木筷、铁盒等。5. 教学光碟教学内容1.常见材料2.纸3.纺织材料4.金属5.塑料执教时间九课时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常见材料(两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按来源进行简单分类。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乐意去观察材料,研究新材料。教学重、难点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对常见材料按来源进行简单分类。教学环节:一、研究教室里的物品,认识常见材料。1.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都有哪些物品?它们又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2.学生观察、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教室里的物品制作的材料3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是由纸、木头、金属、塑

42、料、纺织材料等制成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板书:常见材料)4.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常见材料,你能给它们进行分类吗?5.学生讨论、进行分类。(讲清楚“按说明标准,怎样分的”)6.讲述: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油、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二、引导学生看各类图谱,感知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之间的关系。1.提问:你们能把这些材料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吗?2.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提问:穿的鞋子和其他的日常生活用品,看看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

43、做成的?3.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你知道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吗?(说明:鼓励用多种感官、多种科学探索方法进行研究,板书)4.了解一些新型材料。教师提供有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新型金属”等新材料的资源让学生阅读、研究。3、 课后延伸。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物品,都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又是人造材料制成的?调整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自然材料1. 常见材料 人造材料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教学内容2 纸(两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44、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4.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约用纸。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教学准备课件,面巾纸、普通白纸、蜡纸、马粪纸、包装纸等。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纸,你们能举些例子吗?2.分小组先讨论一下,比一比哪一组说得多.3.质疑: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每组选择一件物品进行讨论)4.激趣: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的猜测?下面这些问题你们想研究哪一个?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一下,先确定研究的问题,再商量怎么做。(1)纸的不同方向抗拉性如何?怎么研究?(实验)(2)对纸撕开后的

45、边缘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3)纸的吸水性和什么有关?怎么证明?(4)透明度实验怎么做?要注意什么?二、设计实验,研究纸的性质。1.教师只适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贯穿始终。(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选择方法(撕、摸、看、剪、折等)、工具(放大镜、剪刀等)进行探究实验,做好记录。 研究纸的实验记录我们的猜测纸的( )性可能和( )有关我们的实验比较内容( )纸( )纸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困惑(3)汇报研究结果(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结论?),也可以把困惑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探讨。(4)教师小结。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学生自带的纸,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且说说纸还有

46、哪些用途,还有那些纸。3.认识纸的其他特点。由于纸具有物美价廉、工艺简单、用途广泛的特点,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但纸长久使用后有防水性、耐光性差,防虫、防蛀性不够好,耐油性及耐化性不足等缺点。三、了解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1.导入: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可是纸张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说明:以讲故事的形式,让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说说书写材料发展的历史与变革,让学生学会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或者可以观看造纸影视资料,形象地了解纸的制作,知道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了解人们有了不同的需求,才创造了不同用途的纸)2.提示问题: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一是树木被大量砍伐后,会

47、影响环境质量;二是造纸厂的污水污染了河流)3.思考:我们该怎么办?(从环保的方面看,要保护资源,少砍树木,节约用纸,废物利用;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说,要不断开发新型的纸)说说未来的纸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做的?(说明: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四、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求证,了解有关纸的各种知识1.导入:我们的猜想可行吗?怎么求证?(查阅资料或社会调查)2.提问: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兴趣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分组上网浏览求证。科研专家小组:研究纸的各种特点、用途和分类等。历史专家小组:研究纸张发明和应用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作用。造纸专家小组:研究造纸术的历史与变革。

48、环境专家小组:研究造纸和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社会专家小组:研究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交流上网查询的收获,对新型纸有哪些了解。4.小结:同学们,观察实验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而上网查阅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或是找图书查阅,等等。(提供一些资源)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5.如果我们要研究其他的材料,例如布、塑料、陶瓷等,你们准备怎样进行研究呢?五、创意活动:废报纸的折纸、剪纸、撕纸(机动)一张普普通通的废报纸,我们却能创造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六、课后延伸。课后调查:我们每学期要消耗多少纸?从自己开始进行一项简单的调查。根据自己使用纸张的情况,统计全班同

49、学纸张的使用情况。 平均每天用(页)种类 自己 全班同学说明 课本 练习本 卷纸 练习纸一学期使用纸张纸张高度(毫米)调整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3.纺织材料(1课时)主备人樊钧使用人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征、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3.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4.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5.知道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2. 如何正确比较纺织材料的吸水性。教学准备课件,棉布、雨布、尼龙布等教学环节:一、创

50、设情景,引发探究。1.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妈妈出去买衣服时所看到的衣料。2.谈话:这些衣料都是纺织而成的,现在的纺织材料种类很多,可以利用它们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物品。你知道纺织材料是怎样发展的吗?3.学生阅读课文介绍的资料,教师用视频资料进行补充介绍。二、设计方案,准备探究。1.出示一些服装,让大家看看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2.大家通过用手摸、看标签等方法了解这些衣服的特点。3.小组内讨论并汇报。这些衣服的材料是丝、棉、毛、尼龙或者是这些材料混合成的。4.试着按纺织材料的不同给这些衣服分类。5.归纳出一般常见的四种材料,引导学生回忆对这些材料已有的认识,教师分类列出,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筛选。6.谈话:刚才大家各抒己见,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材料,这些材料真像你们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