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课堂观察与教师成长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_李婧_第1页
专题5:课堂观察与教师成长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_李婧_第2页
专题5:课堂观察与教师成长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_李婧_第3页
专题5:课堂观察与教师成长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_李婧_第4页
专题5:课堂观察与教师成长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_李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美术课堂观察与思考从教师理答方式看课堂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理答虽说是一个细节问题,却不容无视。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如果理答不当,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熄灭学生求知、探索的火花,甚至使学生彻底失去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活泼的,他给老师的答案很可能不是老师所想,甚至是老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此处理学生答案方式恰当与否将很大程度影响学生情绪,课堂连续性、科学性,甚至整堂课的成败。一、 美术课堂教师理答方式的观察片段 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选择了教师对学生发言的理答方式这一视角进行观察,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欣

2、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根底上,分三次作业循序渐进地摹仿其艺术特征。 观察学校: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 观察年级:二年级 观察学科:美术 观察课题:?剪出来的画马蒂斯作品赏析和创意摹仿?【片段1】第一次尝试作业后展评:1分钟内随意剪纸 师:你用什么方法剪的呢? 生:用连续的方法剪的。 师:哦!她是用对称的方法剪的。【片段2】教师示范剪纸 师:老师剪的作品像什么? 生:像梅花鹿。 师:对,像梅花鹿。【片段3】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与中国剪纸作品,分析异同 师: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1 :简单。 师: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2:造型夸张。 师:中国的剪纸作品有什么特点呢? 生3:比拟复杂。 师:花

3、纹剪得怎么样? 生4:细致。 【片段4】欣赏剪纸作品 师:这幅作品中的人在做什么? 生:在拉二胡。 师:他背上背的什么? 生:二胡。 师:一个正拉着二胡,背上有背着二胡的人是做什么的呢? 生:买二胡的。 师:他是在什么季节买二胡? 生:冬天。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穿着厚厚的棉衣。 【片段5】第三次作业后,搭配背景颜色 师:我们在完成作品后,可以有哪些颜色搭配? 生: 师:可以用同类色、比照色搭配。 【片段6】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马蒂斯作品的哪三个特点? 生:线条流畅。 师:对,线条流畅,还有呢? 生:色彩丰富。 师:色彩丰富,还有一个是? 生:造型夸张。 师:造型夸张。

4、二、 教师理答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观察和整理统计,本课中教师的理答方式统计如下:理答方式次数所占百分比以语言表示认可613.3%以点头、微笑、手势表示认可 0本人12 55.6%换人 13重复学生的答复11 24.5%打断学生答复122%自己代答2 4.4%鼓励学生提出或生成新问题0 本堂课教师的理答方式以追问为主,共25次,占55.6%,追问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承上启下,是激发智慧火花的火石,因此,追问是最灵活也是最有文章可做的一种方式,在一定层次上是所有理答方式中最高级的方式。在本堂课中,追问根本上是以“怎么样?“还有什么特点?的形式出

5、现,如“片段3,这样的的追问范围太广,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不过,其中有一个追问,比拟巧妙,在“片段4中,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观察作品中的人在做什么?背上背的是什么?当学生沉浸在剪纸作品中时,顺势提问:“一个正在拉着二胡、背上背着二胡的人是做什么的呢?这一追问唤起学生在观察的根底上进行思考,因此就很容易引导二年级的学生有效地观察、思考,教学中应该倡导这样的顺着学生思路想下去的追问。 其次,教师重复学生的答复为11次,占24.5%,教师重复学生答案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让学生听清楚答案,稳固知识点,如“片段6的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马蒂斯作品的三个特点,这个问题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

6、一定难度,为了加强记忆,教师采取了重复的理答方式。第二种情况是教师下意识的语言,留时间给自己以及学生思考,如“片段2,在呈现教师的示范作品时,提出问题:“老师剪的形象像什么?当学生做出答复后,教师只是单调地重复,接着提出了下一个问题。 次之,教师理答方式以语言表示认可共6次,占13.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自己代答的次数为2次,占4.4%,如“片段5,在第三次作业后,让学生挑选彩纸搭配学生作品,并提出问题“我们在挑选背景颜色时,可以有哪些颜色可以搭配?这个问题,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没有做出答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未就此问题进行引导,而是直接说出了问题的答案:“用

7、同类色、比照色搭配,可是,二年级的学生真正理解同类色、比照色吗?此外,打断学生答复的情况看起来似乎是不应该的,但课堂上确实出现了1次,占%。在第一次作业中,如“片段1,当老师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剪的?学生的答复为:“连续教师打断了学生的答复,按照教学设计答复:“哦!她是用对称方式剪的。其实,个人认为,教师可以沿着学生的答复再延续下去,也能到达教学目的。三、 关于教师理答方式的思考 1、理容许注重非语言性的肯定。在本堂课中,教师只运用少许语言对学生的答复做出反响和处理,却没有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表示认可。在理答中,老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的答复进行评价,比方,神情专注,对

8、学生的答复含笑点头,翘起大拇指,真诚地拍拍学生的肩膀,疼爱地抚摸一下学生的脑袋,课堂气氛和谐,气氛活泼,学生的积极性高,非常有利用学生的探索学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答复没有表情或漠然对待,长此下去,会降低学生答复下列问题的积极性,再者教师用这种漠然的情感对待学生,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师生间在情感上便难以沟通。2、理容许注重有针对性的鼓励。鼓励性理答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而恰到好处的鼓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这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答复没有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而是用简单的肯定或重复学生的答复来表示,重复学生的答案占了24.5%,虽然有时也会起到强

9、调、肯定的作用,有时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但也可能是教师难以作出机智灵活的判断而随口无效的重复,拖沓了课堂,影响了课堂效率。在“片段2中,当学生答复出老师剪的作品像梅花鹿时,可以对其鼓励:“正因为你从剪纸作品的外形来观察,发现了像鹿角的形象,才会联想到梅花鹿呢!当学生听到这类评价后,会将观察视角的视角放到剪纸作品的外形上来。这样,学生从教师理答中会得到反响,受到鼓励,认识和行为上会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激起求知的欲望,起到激活思维触动灵感的作用。3、理容许注重教学的生成性。 一般情况下,理答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学生的答复和行为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有些答复是老师没有预设到的,这就需要老师善于随机处置,巧于应变,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答复。在本堂课的教师理答方式的统计中,教师没有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也就是说,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是预设性的,而不是生成性的。在“片段1中,当学生答复“是按连续的方式剪纸时,教师打断了学生的答复,而自己代答:“她是用对称的方式剪的,教师因为追求课前预设的正确答案,却无视了学生的思想。如果老师能问问学生:“为什么?在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时,就可以发现新的剪纸方式。在美术教学实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