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九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纳米材料第 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纳米材料的性能、原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3、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1、认识纳米材料的性能、原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2、组织探究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纳米科技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门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新颖性、独特的思路和首批研究成果的问世,在科学技术界、军界和产业界产生
2、巨大反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纳米科技的发展将会带动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可能引导下一场工业革命,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甚至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纳米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动力。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教师出示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用笔进行圈划,对教材上不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可以在书上打上问号,以便老师讲解时注意听。一、纳米及纳米材料让学生看课本P1-P2内容,知道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特性? 强调:纳米是长度单位,符号“nm”,1nm10-9m 不是所有材料达到纳米尺度时就一定是纳米材料,只有当
3、材料到了纳米尺度时 了解和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精选内容、问题探索、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学生参与探究实践,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问题探究性能发生突变,才能称为纳米材料。只有产品的主导技术或主要材料是由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才是真正的纳米产品。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能 :纳米材料的性能包括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改变颜色、增强磁性等。纳米技术能制造出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杀死病毒细胞,制作的量子磁盘,能作高密度的磁记录。组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米材料的一些资料并记录下来与同桌或小组同学
4、讨论交流 。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探究将大米碾压成米面后,有没有发生某些性质的变化。二、纳米材料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其在电子、信息、军事、生物、化工、能源环保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有新材料诞生。请你搜集十项纳米材料的新用途(教材中未提到的),并提出一项纳米材料应用的设想,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纳米材料的相关知识,把握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事前瞻性的科研活动。教学反思在讲授纳米材料过程中,通过精选内容、探索问题教学法、兴趣教学法,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
5、主观能动性,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纳米材料的相关知识,把握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事前瞻性的科研活动。由于纳米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不断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动态知识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更新,这也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发光二极管第 2 周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2.初步认识二极管的应用;3.常识性了解发光二极管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2.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引
6、入新课二、开展新课教师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和现代科技中频繁遇到的不少自动控制装置,如:自动报警装置、路灯发光和熄灭的自动控制等。这些自动控制装置都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今日,我们就学习常见的有用的电子元件的初步知识。首先学习二极管。板书:(第一节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简称,半导体二极管也叫晶体二极管,它由半导体材料构成,是电子技术中最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顾名思义,它有二根引线,一根叫正极,一根叫负极。板书:(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简称。)在黑板上画出二极管的符号,说明符号上的箭头指向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展示不一样规格(类型)的二极管,使学生对二极管
7、有直观印象:即二极管都有二根引线。指出判断二极管正负极的办法。学生实验让学生按照课本图15-2甲和乙,分别连接电路,接通开关,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然后通过讨论,板书结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当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时,小灯泡才发光,否则小灯泡不发光。)(2)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有不少种,如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下面我们来介绍发光二极管。从现实生活出发,联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参与教学不但加深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归
8、纳总结展示发光二极管,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它也有二根引线,较长的一根为正极,较短的一根为负极。有的发光二极管带有一个小平面,靠近小平面的一根引线为负极。在黑板上画出发光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并做说明。学生实验:让学生先观察发光二极管在什么情况下发光,什么情况下不发光。然后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再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实验后,通过讨论,板书结论:(发光二极管在导电时发光,在不导电时不发光;发光二极管导电发光时的明亮程度与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有关系,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时,二极管发的光亮,电流小时暗。)总结后,教师参照课文介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
9、工作电流值及发光二极管的用途。再做下面的演示:演示实验:演示手控交通红绿灯。(3)有机发光二极管目前最前沿的发光二极管叫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OLED。OLED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产品已经问世。教师出示OLED显示屏的图片(1)二极管有特殊的导电性质单向导电性。(2)发光二极管与一般二极管相比,它有能在导电时发光,且发光明亮程度与电流大小有关系的特点。(3)发光二极管有特殊的用途:因为它正常工作电流小,发光又与电流大小有关,所以常用它省电且灵敏的特点来做电路的呈现装置(如录音机上就用到了不一样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呈现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
10、反思学习电子技术这门学科,最怕就是单一的给学生讲解知识点!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实践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并加固知识!采取的具体做法是:1.从身边常见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3.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法。 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超导材料第 3 周第 1 课时(总第 3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2、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3、了解我国新材料研究的新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2、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环节教
11、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引入新课二、开展新课虽然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品,但是为了制造物美价廉、性能更好的物品,人们正不断研究性能更好、更容易制造的新材料。引入课题:超导材料一、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1、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让学生看课本P13页第一、二段后回答:什么现象叫超导现象?什么材料叫超导材料? 强调: 只有当温度在某一低温(称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以下才具有超导性。 不同材料的转变温度不同,如汞(4.15K)、钨(0.012K)、锌(0.75K)等。现在的一些高温超导材料,由一般导体转变为超导体的温度已达到100K以上。我国研制的超导材料的转
12、变温度已达到134K。2、让学生看课本P14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作答:超导磁悬浮现象是一个超导体与一个永磁体(或电磁铁)叠放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超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激发很强的磁场与永磁体(或电磁铁)的磁场在它们中间因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磁场的排斥力与被悬起来的物体的重力相平衡时,就形成了稳定的磁悬浮现象。开门见山,引出课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如:超导磁悬浮现象是怎么回事?超导材料有哪些应用?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知识拓展二、超导技术的应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
13、幅图片,师生共同归纳: 运用电阻为零的特性制作电动机线圈、输电导线等,可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运用磁悬浮的特性制造磁悬浮列车、超导船等既减少了能量损失,又提高了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三、高温超导研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超导研究中的一些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世界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是发现了转变温度(材料电阻率突然降为零的温度)高于液氮(沸点为77K)温度的超导体。我国在高温超导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于1986年底发现厂一种锶镧铜氧化物的转变温度为48.6K,又于1987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杨国桢、赵忠贤等发现了转变温度为100K的超导体,198
14、7年3月10日,中国科技大学获得转变温度达130K的超导体。1989年又研制出零电阻温度高于132K的掺锑铋系材料,已被国际证实是零电阻温度的最高纪录。在高温超导的应用方面,1989年初,我国用高温超导体制成了液氮温度下工作的超量子干涉器,可测量小于10-11T的磁场。还研制出在液氮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j。>3×1010Am2的超导薄膜,并掌握了把高温超导薄膜微加工到尺度为2 ×10-7 m的图形技术,为发展大型高速计算机、医疗电子学微波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观察图片,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加深印象。了解我国新材料研究的新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注重
15、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同学和老师共同帮助解决;二是通过教材中的“探究实践”、“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超导现象、超导材料,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形状记忆合金第 4 周第 1 课时(总第 4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合金及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2、了解合金及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合金及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2、了解合金及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
16、的学生一、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组织学生阅读本节课前导言,通过试验,观察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形状记忆合金一、 合金1、让学生看课本P19页后回答:什么叫合金?合金的性质是什么?强调:所谓合金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通过阅读资料,学生们了解到最早发明的合金是:青铜。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合金,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铜合金、不锈钢等。由学生列举生活中合金的用途实例,如钢,强度大,抗腐蚀性强,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工具、机械制造等方面。二、 形状记忆合金1、让学生看课本P20页第三自然段后回答:什么叫形状记忆合金?什么是形状记忆
17、效应?强调:形状记忆合金,简称记忆合金,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组织探究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所谓形状记忆效应,就是指在发生了塑性变形后,经过合适的热过程,又能够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状记忆效应”的应用实例:1969年,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首次在工业上应用。人们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管道接头装置。为了将两根需要对接的金属管连接,选用转变温度低于使用温度的某种形状记忆合金,在高
18、于其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做成内径比待对接管子外径略微小一点的短管(作接头用),然后在低于其转变温度下将其内径稍加扩到该接头的转变温度时,接头就自动收缩而扣紧被接管道,形成牢固紧密的连接。美国在某种喷气式战斗机的油压系统中便使用了一种镍-钦合金接头,从未发生过漏油、脱落或破损事故。2、让学生看课本P21-P23页后回答:记忆合金的分类?记忆合金应用于哪些领域?找一些细金属线(如铁丝、铜丝、钢丝等),按教材P21图5-4-1做一做,看看有什么结果。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由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教学反思
19、在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探究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己能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逐步引导、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教师应该坚持“变教为导,把学生引向主动探究,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主动探究的思路。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核能第 5 周第 1 课时(总第 5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2、了解核裂变、核聚变3、通过搜集信息、相互交流,判断核能与我们的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教学重难点1、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2、裂变和聚变的概念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20、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新课引入二、进行新课视频: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提出问题: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接学生讨论引入课题:核能1、 核能: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核能,教师讲解: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核裂变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裂变成较小的原子,并释放大量的能量。Flash课件展示: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教师演示,一位学生辅助模拟实验: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利用投影仪展示模拟现象)网络资源应用:(视频)实物演示核裂变阅读教材思考:1) 裂变应用有哪些?2) 这些应用的区别是什么?核裂变的应用之一:核电站(图片
21、) 通过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延伸拓展特点:链式反应可以控制核裂变的应用之二:原子弹(图片)特点:链式反应不可控制3、核聚变: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Flash课件:核聚变思考:核聚变应用及目前遇到的技术问题网络资源应用:(视频)新闻解析:核聚变人造太阳研究科学畅想:若能实现可控制聚变,有望解决人类能源问题。4、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当前处理核废料的
22、常用办法;了解我国和世界上核能利用的最新进展;组织学生观看网络资源:(视频)核废料处理组织学生探究实践:核发电也是一把双刃剑,核废料和核事故可能会给全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借鉴国外教学模拟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关注能源,有解决能源危机的愿望。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中,对于网络资源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以应对网速对教学进度的影响,最好的方式是提前下载存盘。2、 学生阅读和总结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充分时间;尽量减少教师代替学生阅读和归纳。3、 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热点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问题相联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课题 氢 能第 6
23、 周第 1 课时(总第 6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制氢的主要技术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制氢的原理3、了解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制氢的原理2、了解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导入二、授新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2008年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的赛场上护航的轿车,以氢气为能源,通过氢与氧反应放出的能量驱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的氢能轿车。引入课题:氢能一、 氢能的特点1、 组织学生回忆化学学科中有关氢的知识2、 阅读教材P31页独立思考:氢能的特点是什么?强调:作为能源,氢是自然界最普遍存在
24、的元素,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储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在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使用。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通过视频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
25、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独立思考,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知识迁移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结束语二、 制氢技术课前组织学生完成探究实践: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 设计一种实验室制氢方案。课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阅读教材P31-P33,了解工业制氢的方法:1、传统制氢 2、电解水制氢 3、太阳能制氢 4、生物制氢 Flash课件展示:制氢过程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化石燃料制氢有哪些缺点?电解水制氢主要用于要求纯度高,用量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为什么?三、氢能的贮存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借
26、助图片理解教材内容,了解氢能的贮存方法: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四、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氢能的应用 不久的将来,"氢经济社会"节省下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资源,基本废除内燃机动力系统,实现无污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让环境更洁净、空气更清新。同时,氢能的使用也会带动可再生能源设备:电解水设备、燃料电池、储氢器等一系列新兴制造产业,把人类利用能源的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教学反思立足于现
27、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世界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让学生以方面看到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也看到氢能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好前景。鼓励青少年关心能源问题,让学生感悟研究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为全人类的幸福努力学习。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使学生领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新能源开发利用需要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生物质能(第一课时)第 7 周第 1 课时(总第 7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质能的种类,举例说出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2、收集、分
28、析资料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乐于探索科学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1、描述生物质能的种类,举例说出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2、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创设情境二、我思我学展示图片,出示一段文字:如果你有机会到法国里尔市旅游,当一辆公交车从你身边经过时,你会发现车的顶部有一行绿色的法文字,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用你的垃圾开车”。你是否感到惊奇?垃圾怎么能开车呢?引出课题:生物质能一、生物质能1、让学生阅读课本P37-P38页后思考:什么是生物质?什
29、么叫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来源是什么?强调:生物质是指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各种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贮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即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2、小组讨论:哪些是生物质?分析生物质能具有哪些特点?师生共同归纳:生物质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生物质能的优点:提供廉价和清洁的能源。设疑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我思我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
30、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举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问题精讲四、问题探究生物质能的缺点:利用规模小;植物仅能将少量的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单位土地面积的有机物能量偏低;缺乏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地。二、生物质能的利用1、出示图片:生物质能技术图示,向学生介绍当前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技术。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对生物质能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直接燃烧 生物化学转化 热化学转化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突出介绍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美好前景,说明新能源
31、的开发利用需要新的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为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做出重要的贡献。强调开发利用新能源要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题生物质能(第二课时)第 8 周第 1 课时(总第 8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乐于探索科学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复习导入二、组织辩论
32、会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什么是生物质? 什么叫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的来源是什么? 尝试举例哪些是生物质?分析生物质能具有哪些特点? 生物质能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三、生物质能开发面临的问题组织班内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是:你赞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吗?具体做法: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在学生中选出一位担任主持人,各组同学可通过上网、杂志、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为自己所持的观点提供证据。正方观点:生物质能在地球上有这么大的储备,应该尽可能的开发利用;反方观点:生物质能的开发应谨慎进行,否则可能会引发粮食危机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辩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语言表
33、达、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课后延伸布置课后任务: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查阅资料,分析粮食价格的上涨是否真的与生物燃料的空前繁荣密不可分。并写出你的分析报告。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也能互相合作,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了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组织好学习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动、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能源问题的文字、图像资料,联系并综合运用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在讨论中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交流,取得共同提高。课题 宇宙的奥秘(第一课时)第 9
34、周第 1 课时(总第 9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2、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3、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教学重难点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新课导入二、谈古论今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
35、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一、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通过神话传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36、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深入探究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蜗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二、宇宙的起源-宇宙大爆炸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微波接收天线。强调: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特
37、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大爆炸宇宙学说认为,发生大爆炸时,宇宙的温度是极高的,之后慢慢降温,到现在(约150亿年后)大约还残留着3K左右的热辐射。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也能互相合作,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了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组织好学习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动、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在讨论中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交流,取得共同提高。课题 宇宙的奥秘(第二课时)第 10 周
38、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从探索宇宙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1、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正确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导入新课二、继续探究自上个世纪60年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后,作为“大爆炸”的遗迹,其被众多天文学家作为构建标准宇宙模型的基础,而关于宇宙物质构成的确认也主要依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谱的分析。2001年6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威尔金
39、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该探测器在宇宙学参量的测量上提供了许多比早先仪器更准确的数值,依据它提供的数据,宇宙是在不断加速膨胀的。科学家据此提出是暗能量、暗物质的存在导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胀。认定宇宙是由4%的“正常”物质,如行星、恒星、小行星和气体等、22%的即不辐射也不吸收光线的暗物质和74%的暗能量组成。宇宙中的“黑暗势力”-暗物质与暗能量1、 暗物质的发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况:大约65年前,第一次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弗里兹·扎维奇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 ,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
4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独立思考,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 最直观的证据是旋涡星系的旋转曲线 尽管对暗物质的性质仍然一无所知,但是到了80年代,占宇宙能量密度大约20%的暗物质以被广为接受了。 2、暗能量的发现在引入宇宙暴涨理论之后,许多宇宙学家相信我们的宇宙是平直的,而且宇宙总能量密度必定是等于临界值的(这一临界值用于区分宇宙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与此同时,宇宙学家们也倾向于一个简单的宇宙,其中能量密度都以物质的形式出现,包括4%的普通物质和
41、96%的暗物质。 3、组织探究实践:用气球模仿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暗能量的排斥引力与暗物质的吸引引力相似与分子间所存在的引力和斥力。§ 暗物质的吸引引力推动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能量的排斥引力则推动着宇宙的加速膨胀通过模仿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乐于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确定,转变了教学观念,使学生保持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也能互相合作,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了尊重事实
42、、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探索宇宙的技术(第一课时)第 1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1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2、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3、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2、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导入新课二、重点讲解俗话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探索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
43、么样的望远镜?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望远镜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望远镜,并作相关介绍。介绍望远镜:后来人们发明了望远镜(多媒体展示望远镜),1610年1月10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多媒体展示月球图片),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多媒体展示木星图片)。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观测设备的更新和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了更远的天体。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被称为天文望远镜的三个里程碑。组织探究实践:月球的视面大,表面清晰可观测的项目多,选择10倍以上的光学望远镜,观测、描绘出月面上的海、山脉I的大致轮廓,再与多媒体展示的月面图片对照,学认“海”和环行山
44、的名称及其分布位置。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通过探究实践,使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课后延伸介绍现代的望远镜:(1)巨型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巨型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2)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收集有关射电望远镜、空间天文
45、望远镜的资料,以及美国和中国在探月中的相关资料(如时间、步骤、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反思在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探究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己能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逐步引导、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教师应该坚持“变教为导,把学生引向主动探究,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主动探究的思路。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探索宇宙的技术(第二课时)第 12 周第 1 课时(总第 12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2、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
46、表述研究过程。3、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2、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汇报交流二、进入新课学生讲课前通过网络查阅、收集的有关射电望远镜、空间天文望远镜的资料,以及美国和中国在探月中的相关资料(如时间、步骤、取得的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经过讨论、汇总在班内进行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
47、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它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能满足天文学家探索宇宙兴趣吗?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做个火箭工程师讲述: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教师:现在我们用气球做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三、师生互动
48、学生做气球实验观察思考: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学生交流。教师:火箭工作的原理是用了反冲力的原理,燃料在一个特制的燃烧室里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火箭便向前飞去。宇宙探测器教师: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信息是很有限的,到太空中观测,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许多宇宙探测器。你们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根据这些探测器的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把你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大家。学生整理资料并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你认为探测宇宙组好的方法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由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获
49、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教学反思这节可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宇宙的兴趣;运用互联网,把一些学生没见过的科技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在改进方面,如何让学生把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环节上的运用,应要更加合理。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飞向太空(第一课时)第 13 周第 1 课时(总第 13 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2、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3、通过观看录像,激发爱国之情和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贡献的决心。教学重难点1、介绍航天航空领域的成就2、控制问题难度和讨论时间教学过程环节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晶胞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河南省通许县2024-2025学年上期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题(人教版)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区联考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医学教程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查房2讲课
- 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人生价值》课件
- 《产科超声之科普讲》课件
- 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考点《集合及其运算》含答案解析
- 固态电池生产(1GWH)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中外园林史第七章-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 崴脚护理课件教程
- 人卫慕课《走进肺功能》试题答案
- 2022年保育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教材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标)
- 小区保洁投标方案
- 新汇科电解质质控记录
- 钻孔桩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规范
-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