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_第1页
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_第2页
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_第3页
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_第4页
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默中的感动和思索 -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课例分析一、课例研究的主题和背景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定位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语文学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其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从高中各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上看,重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阅读。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课本(试验本)(以下简称“新教材”)的阅读部分在单元编排的体例上突破了以往课本以基础知识或基本能力为线索核心的模式,转而将思想主题作为阅读单元的线索核心,即每个单元所选取的文章围绕相近相关的主旨,引导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整体的比较阅读,以期建构一个相对集中的有效的阅读过程。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非常注重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我发现,研究者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学习活动的外显行为,例如讨论、发言、演示、呼应等,并且注意导致这些行为的教学设计。在课堂评价的环节中,也总是将学生

3、学习活动的外显行为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简言之,语文课活动主义倾向正越来越明显地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课堂学习行为特征,那就是学习中的沉默。现在的课堂似乎越来越害怕沉默,似乎总希望把学生从沉默中解放出来,似乎只有活跃的课堂才是高效益的课堂。而我以为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语文课和那些科学学科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学科的教学以逻辑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基础,而学生思维质量最主要的反馈渠道是活动,通过对学生活动的观察以检验学生的思维质量,检验教学的有效程度。但语文的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多的是非理性的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学生与阅读对象(作品、作家)的

4、思想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并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则是阅读活动的内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事实上,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很难(也不应该)强求学生获得同一的无差别的阅读结果,这就如同我们无法规定一位作家在自由创作的状态下写出顺应于某一个外界强加的具有完全固定模式的作品一样。而语文阅读中沉默就是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常态的阅读过程中,阅读的环境(家庭、图书馆等)大都是静默的、排他的,阅读者期望与之交流的是所阅读的作品而非公众;另外,某些文学作品中凝重灰暗的感情基调也必须在沉默中得到真切的体验。所以,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必须认可沉默的价值,也应该允许甚至引导学生的沉默。一味地

5、强调阅读课堂地活跃,实际上是违反常态阅读规律的,同时,也会削弱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投入,使之无法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然而,沉默的背后并不都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投入。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沉默,我们又应该如何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引发一种积极的沉默,这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二、巴尔扎克之死的教学片断描述 巴尔扎克之死选自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试验本)第二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主题是围绕“名人风采”来进行构建的,处巴尔扎克之死外,还有大型历史剧商鞅的片段,冯友兰的回忆文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梁衡的反映辛弃疾人生悲剧的把栏杆拍遍,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宗璞的哭小弟和

6、柳鸣久的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等 7 篇文章。这都是些相当厚重的作品,其感情基调一贯的凝重,在内容上提供给学生很大的开掘空间。而巴尔扎克之死又是教师公认的最难把握的课文。 巴尔扎克之死第一次课堂教学的实录片段,地点,曹杨二中,随堂课,事先我没有介入备课。教师从单元主题的角度进行单元整体的教学构思,将对课文的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制作了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在课文的导读部分,教材的编写希望通过雨果对巴尔扎克临终时刻的叙述,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生与死的深沉思考”,从课文中追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 教师的开场白是简白的,没有过多煽情的语言。先介绍了本单元“名人风采”的主题,询问同学本单元的课文都涉及了

7、哪些名人。学生翻着书,零零落落地报出名人们的姓名:“鲁迅、蔡元培、巴尔扎克、辛弃疾、罗丹、商鞅、冯中越。”这时有学生插话:“冯中越我们不认识,他怎么也算名人?”有同学在笑,教师并没有介意,轻点鼠标,屏幕上出现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头像。“今天,我们来学习巴尔扎克之死,同学们事先都进行了预习,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雨果和巴尔扎克?” 课堂里顿时静默下来,见无人自告奋勇,教师点了一位男同学,该同学对两位法国作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都是一些常识性的材料。教师又问他是否读过雨果和巴尔扎克的作品,同学摇头示意没有看过。教师又问同学是否有补充,班级里又是静默。教师似乎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作纠缠,自己简单地补充了一些材料

8、后便切入了正题。 “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件,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师的语调平缓,发问简洁清晰。学生大多在低头翻书,有几组同桌在低声议论。依然无人举手,教师只得又点了一位男生。“写了两件事,一件是巴尔扎克弥留之际,雨果前去探望;另一件就是巴尔扎克的葬礼。”“两件事有什么关系?”教师追问。“”学生有些茫然。“葬礼那天下过雨,但还是有一大片人来参加巴尔扎克的葬礼,这说明 - ”教师想给学生一些提示。“人们都很尊敬巴尔扎克,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 - 这说明巴尔扎克很伟大。”“可是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关系,作者写了巴尔扎克之死,为什么还要写葬礼?”那位同学低着头站在那里,班级的气氛

9、有些尴尬。“请坐。”教师搜寻着学生们的眼神,又点了一位女同学。“写巴尔扎克之死是为了表现雨果和巴尔扎克之间深厚的友谊,写葬礼是为了进一步表现世人对巴尔扎克的敬仰,这两个部分在感情上是一样的。”“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并且纠正学生在发言中用词的不当之处。 “我现在再请同学们读一读巴尔扎克之死那一个部分,读完后请大家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这段文字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二是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来复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的。”学生低头翻书,教师巡视教师,班级里依旧静默,读完的同学也只是同桌间小声说话。教师见状,只得再次发布小组讨论的指令,同学前后四人组成小组,相互讨论,班级里的

10、声音开始嘈杂起来,教师也在过道中参加其中一组的讨论。气氛看上去比较热烈,但我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讨论教师的问题。讨论大约持续了 7 分钟,应该说时间是充分的。当教室里渐渐安静的时候,教师结束了讨论。 这一次教师直接点了某一组中的一位男生。这位同学所在的小组认为是雨果回忆在巴尔扎克去世前一个月两人的见面复活了巴尔扎克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乐观热情却又有些固执的巴尔扎克。另一组的同学认为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复活了巴尔扎克的形象。其它的答案大同小异。教师不断地追问,但都没有令她感到满意地答案。“大家怎么理解这段文字, 37 页第六自然断最后一行,我看到侧面的他,他这样酷似皇帝。为什么要说他

11、像皇帝?你们知道这里的皇帝是指谁吗?”“拿破仑。”有同学轻声回答。“对,就是拿破仑!”教师对学生的主动插话表示了充分的肯定。“那为什么作者认为奄奄一息的巴尔扎克酷似拿破仑呢,有谁能回答?”又是静默。“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了,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课堂中不断出现的沉默让教师感到了无奈。接下来的课依然沉闷。 课后的讨论: 上课教师的反思:巴尔扎克之死这篇课文有难度,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读懂,文章的感情沉痛,基调灰黯,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生的阅读基础生活经验都相差甚远,无法让课堂的气氛像平时那样活跃,她的最后结论是这个单元的课文学生都不会有兴趣。 我的看法: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把握是

12、准确的,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解析也是到位的。至于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由于课文忠实地记录了一位伟人恐怖悲哀的死亡过程,其感情基调凝重灰黯,学生沉默是非常自然的。关键是沉默的时候,学生在进行怎样的思维活动,他们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从这一点看,这堂课是有欠缺的,因为学生的沉默表现出的是一种学习的惰性,这从学生静默后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就可以得出结论。有些沉默甚至就是一种消极的等待,等待教师公布答案。而造成这种消极沉默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的课前导入没有创设与课文感情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学生在阅读中没有投入情感。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某些提问不明确,如“课文中两个事件的关系”;而某些问题知识痕迹太重,如“雨果为什么

13、说病榻上的巴尔扎克酷似拿破仑”。这些问题学生无从回答,只能听教师的讲解。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心态纵容学生的惰性,有的问题缺乏思维空间,而学生一旦进入沉默状态,教师就往往迫不及待地讲解,这样一来,在沉默中思索的学生思维被打断,缺乏主动思索的学生被默许纵容,反复几次之后,所有学生就会坐等教师来“喂”答案,沉默中的惰性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我们的修改建议:开头的导入语要强化情感因素,加入一段有感染力的导语,在学生阅读前引导他们投入感情。教学的重点放在文章主旨的把握和写作思路的探究上。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重新设计,简化了原先过于烦琐的问题,直接切入对作者情感的领会。 巴尔扎克之死第二次课堂教学的

14、实录片段,地点,曹杨二中,组内研讨课,授课教师不变,但换了班级,这是该年级两个理科提高班之一。 因为有人听课,学生既紧张,又有些兴奋。这一次,教师的开场白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有一种说法,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星,每个人头顶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辰,因此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看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数不胜数的星星,而其中总有一些特别的醒目,将星与人相呼应,对照到人间那些醒目、闪亮、耀眼的星辰就是人类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以其超群的睿智,开阔的胸襟,高远的境界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教师精彩动情的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班级里很安静。同学们的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请同学介绍本文的作者雨

15、果,本文的主人公巴尔扎克其人,以及二人之间的关系。”学生介绍雨果和巴尔扎克。内容比较充实,看得出介绍的同学至少接触过两位作家的作品。“同学说的非常好!”教师显然对学生的表现很满意,于是略作补充,“雨果和巴尔扎克是法国文坛的巨人,他们是知己和挚友。两位伟人谈起政治,文学的话题,时有激烈的争论,谈到雨果,巴尔扎克还常常有些成见,但他的内心是敬佩雨果的;雨果对于巴尔扎克的成见,不仅从不放在心上,相反对巴尔扎克还关心帮助有加,他们彼此都看重对方的成就与为人。本文所叙的就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最后看望,表达了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厚的情感。”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压抑。”有学生坐在座位

16、上立刻回答。“恐怖。”学生中又有声音。“恶心。”座位上有女同学轻声说。有人发笑。“恶心,请你说说理由好吗?”教师没有放弃这个“教机”,继续追问。“作者描写巴尔扎克的水肿是像猪肉皮似的水肿,他的病床前有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而死后他的脸毁败得很快,甚至没有办法浇注面模。让人好像闻到了一种死亡得气息。”“好的。”看得出教师对这位学生得回答很满意,“雨果追忆巴尔扎克,留下了一代巨匠临终前得最后一刻。但追忆这样一位文学史的杰出人物,为什么作者要把文章的气氛渲染得那么恐怖、压抑、甚至是恶心?” 教室里依旧是一片静默。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朗读两段课文,请大家静静地聆听,体会一下雨果当

17、时的感情。”教师从“他已经奄奄一息”开始,一直读到“他对挤压没有反应”。教师的朗读非常精彩,声情并茂。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有的跟着教师默念课文,有的抬头盯着教师,静静地思考。教师读完课文,注视着学生,学生安安静静的,没有讨论,也没有举手,(事后谈起这个环节,教师说她在学生的目光中看到的不是以往的茫然,而是感动,学生们的神情充满着严肃。)“,请你说说你从课文中体会到的感情。”同学缓缓地起身,“我感到了雨果的沉痛,极度的沉痛。”“能说说具体的理由吗?”“雨果在文章当中处处都在营造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真的像是体会到了雨果当时内心深处的痛苦,因为巴尔扎克是

18、他的好朋友,朋友身患绝症,忍受着死亡的痛苦,雨果的内心不可能不痛苦,它把当时的情况很真实地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表现他内心的沉痛。”同学努力地想把他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但总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述,只能用冷静的文字来记录,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是这样吗?”学生点头。这时,一位后排的女生举手要求发言。 “我也感受到了雨果当时的痛苦,更看到了他们两个人之间很深厚的感情。”教师微笑着点点头,用鼓励的目光示意她继续。“我在文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一股难以忍受的气味从床上冒出来。我掀开毯子,捏住巴尔扎克的手。它布满了汗。我捏紧这只手。他对挤压没有回应。如果没有深厚的友谊,雨果怎会忍着难以忍受的气味去

19、掀开毯子,又怎么会去捏住巴尔扎克的手,而且是捏紧,雨果想通过这样的动作,把他的感情传递给巴尔扎克,想要唤醒巴尔扎克,但没有作用,因为巴尔扎克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换在平时,这样精彩的发言会换来同学们的掌声和赞许,不过今天没有,班级里依旧是一片静默。 “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他们都体会到了雨果在当时内心深处的极度的悲伤和痛苦,相信大家也一定被这种真挚的情感所触动。那么,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从我来到巴尔扎克的卧房开始,读到他对挤压没有回应。预备,开始 - ”学生缓缓地朗读,声音不大,似乎是有意克制着。由于要使用多媒体,拉上了窗帘,教室有些暗,这正巧配合了课文的情感氛围,教室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沉

20、重。 课文读完了。“读得很好,大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现在让我们暂时从那种压抑沉重的氛围中走出来,一起来思考另一个问题。课文导语中说雨果复活了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这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呢?” 课堂依旧是一片静默。教师扫视学生。(事后的讨论,教师告诉我,当时学生眼神中的严肃和感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又是茫然,还有一点失望,好像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多么不合时宜。)“讨论一下好吗?”见教室气氛比较压抑,教师想用讨论来活跃他们的思维。班级里有了轻微的讨论声。我听到坐在我左手边的同学反复地问他的同桌:“那里有啊?”同桌没有回答,前排的同学回头说:“回忆,回忆的那几段。”发问的同学有些疑议:“这也不能说是伟

21、大啊!”这一次讨论持续了约 4 分钟。接下来的进程几乎和上一堂课一样。学生的回答都不能让教师满意,最后只能由教师作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示意那位坐在我左手边的同学向老师和同学提出他的疑议,但他选择了沉默。 课后的讨论(一次教研组的集体讨论): 上课教师的反思:这节课的前半段我的感觉不错,我的设计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课堂的气氛也不错,感觉和文章的基调很合拍,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了雨果沉重的感情,但思维不压抑,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察觉到。但课的后半部分依然没有起色,为什么每当提出“作者是如何复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这一问题时,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教研组教师的意见

22、:总体上肯定这节课的构思,教师设计的三个块面(体会作者感情、了解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拓展阅读巴尔扎克葬词和本单元其它课文)体现了新教材主题阅读的编写意图,提出的问题简洁,且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能激发学生感情投入和积极思维。但提出“作者是如何复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这一问题时转折太快,缺少铺垫。假如能够从作者对“巴尔扎克胸像”的三处细节描写入手,学生的思维方向可能会更加明确。 我的看法:和第一节课相比,教师注意到了学生情感投入对理解课文的重要性。教师设计的单元导语和范读对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的前半段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巴尔扎克之死一文内涵的情感时沉重痛苦的

23、,而今天的学生感受到了这样一种痛苦。从课堂上的反应来看,学生依然选择了一种沉默的阅读态度;但和第一堂课相比,这一次的“沉默”的质量要高的多,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沉默 - 学生在沉默中投入,在沉默中体会,在沉默中思索。在沉默中,学生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感受。课堂中外显的沉默,内在的是积极的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反应 - 神态、行为、答问语言和答问内容上得到印证,在回答“追忆这样一位文学史的杰出人物,为什么作者要把文章的气氛渲染得那么恐怖、压抑、甚至是恶心?”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答问质量较高,而且可以感觉到他们在努力地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4、。但是,两堂课地转折点都出在教师提出“雨果是如何复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这个问题之后,这个问题虽然是课文导语中提出的,但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却很难体会到。而且这个问题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并不合拍。在学生感情沉浸于作者沉痛的叙述中的时候,将他们强行地从课文的情境中牵引到教师所希望的思维轨道上,而忽略了学生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需要。失去了这种需要,学生阅读的兴味随之降低,在学习活动中也就失掉了主动参与的热情,以至于半节课学生思维被动滞涩,教师不得不重唱课堂“独脚戏”。 我们的修改建议:高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一些带有思辨色彩的、富有哲理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情感基调之后,舍

25、弃“雨果是如何复活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这个问题,换成“作者在文中对生与死作出了怎样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让学生在直面了死亡的恐怖和痛苦之后,这个问题可以保持学生情感上的连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当然,在提问前必须进行铺垫,力求教学环节自然过渡,尽量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断裂和迷失。 巴尔扎克之死第三次课堂教学的实录片段,地点,嘉兴文华大酒店报告厅,这是一次全国范围的新教材研讨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嘉兴一中的高一学生,该校是浙江省的省重点中学,学生基础好。 学生坐在报告厅的主席台上,台下听课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250 多位教师。上课前半个小时,学生刚拿到教材,都在急急

26、忙忙地翻看。在台上上课,学生和教师都很不自然。教师和学生作着简单的交流,因为是借班上课,双方都需要一个互相熟悉的过程。主持人宣布上课后,教师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嘉兴市最优秀的学生共同来展示一次学习过程。各位是优秀的学生,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舞台上展现各自的风采。但我的内心深处很有些忐忑不安,这不仅是因为台下有二百多双专家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更是因为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离我们大家尚还很远的话题 - 死亡。”这段开场白使得整个会场静默下来,这为营造课堂凝重的气氛提供了条件。 教师接着提问:“在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者阅读过的作品中,有那些描写死亡的片段,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一笔笔对临终或

27、死亡的场面描写,读过之后大家有怎样的感受?”学生沉默着,教师看出了学生的紧张,停了一会儿,教师请一位同学发言,这位同学谈到的文章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谈到了托尔斯泰墓冢的宁静和朴素。虽然他的回答和教师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下来,有同学举手,他回忆的是初中时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为周总理送行的场面。第三位同学再现了小说飘当中的运送伤员的场面,他读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发言精彩,台上响起掌声。接下来教师又补充了一些文学作品中关于死亡的场面描写,学生很主动地呼应着教师,可以看出嘉兴一中的学生平时有着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部分的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关于“死亡

28、”的沉重话题。教师顺势引出课文巴尔扎克之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最能触动心灵的段落或语句。学生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轻声诵读,而是默默的阅读,圈划。教师在学生的座位中穿行,不时地和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5 分钟之后,教师请同学发言,在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同学们朗读自己圈划的语段,交流阅读感受。有一位同学谈到文章中三处对蜡烛的描写,读到了当时巴尔扎克住宅中沉闷沉痛的氛围。对课文的挖掘很细致。同学都从文中体会到了凝重沉痛的感情。(这与前几节课的反应是一致的。) 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之后,教师提出了这堂课的主要问题: “ 雨果写巴尔扎克之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学生在静默中思考了

29、片刻,就有学生发言: “ 巴尔扎克和雨果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朋友即将离世,雨果的内心是很沉痛的。但在这种沉痛背后,我还隐约看到了什么,死亡不可避免,死亡并不可怕,作者写巴尔扎克之死,写的是对人性的赞美,是对巴尔扎克的赞扬。 ” 这位同学隐约地感受到了这篇文章中在沉痛心情中隐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但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其他同学默默地听着,没有人提出疑议和补充,看得出他们认可这位同学的发言。 教师从学生的回应中看到了学生遇到了障碍,学生有了一种模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但需要一些辅助材料使这样的感觉更加明了。于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语段, “ 女看护对我说, 他在天亮时就会断气的

30、。 我下楼时脑际带走这苍白的脸;穿过客厅时,我又看到一动不动、冷漠无情、傲视一切、隐约闪光的胸像,我将死和不朽作比较。 ” 教师要求学生集体朗读,学生的声音压抑。教师又请了一位同学朗读,这位同学的处理显然要好的多,在读 “ 我将死和不朽作比较 ” 这一句时,语调有一种激昂,这正是教师需要的效果。接下来的环节就顺利了,同学从中悟到了作者对巴尔扎克的高度的赞美 - 他的肉体时速朽的,但灵魂是永存的。同学从中看到了雨果对生与死的看法,被文章深邃的哲理深深打动。 三、对三个案例的反思和讨论 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试验版)编写者在选文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尝试,屏弃了完美和虚无的理想主义,不回避现实生活的严酷和生命中的灰黯,这使得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很有份量的文章,如第一册中的笛梦、寒风吹彻,第二册中的巴尔扎克之死、密室的生活等,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不多见的。这些文章的主题比较沉重,色彩比较灰黯,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于是,我们的语文课上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沉默。上述的巴尔扎克之死的三节课,课堂的气氛都是沉默的,学生发言不多,很少甚至没有讨论。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