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1.gif)
![曹刿论战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2.gif)
![曹刿论战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3.gif)
![曹刿论战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8b6d601f-76dd-4f52-a07b-2246e73c636b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曹刿论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遍(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公问
2、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3、(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
4、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这是我国著名的_体史书,叙述的是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左传 编年 春秋 左丘明 齐师伐我jiàn m biàn zhé suì b bó móu fú(1)齐师伐我( 军队 )(讨伐,攻打
5、 ) (2)齐师败绩( 大败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不 )( 虚报夸大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诉讼案件 )( 即使 )( 明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 2、民弗从也( 服从,听从 )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 ) 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 3、曹刿请见(请求 ) 4、又何间焉( 参与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 5、其乡人曰( 他的 ) 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公问其故( 他,指曹刿 ) 公与之乘( 代曹刿 )望其旗靡( 他们,指齐军 ) 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6、 名作动,赐福,保佑 ) 2、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3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古义:即使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7.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8.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9.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
7、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夫大国,难测也。 (5)曹刿进见时,他
8、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客观评价了鲁国的准备工作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讨论战前准备时,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三周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 7 我们有新玩法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二手车购买合同书
- 2025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撤销和终止
- 14 《穷人》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01
- 买方购车合同范本
- 公路修建合同范本
- 铺设碎石土路面施工方案
- 轻钢吊顶施工方案
- 路灯池施工方案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练习+答案(共28份)
- 轮值安全员制度
- 葫芦岛尚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课文翻译
- 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考试试题
-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报告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 DJI 产品交付理论试题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