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_第1页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_第2页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_第3页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_第4页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空: 1 、给加阴影的字注音。度步千里(ku 1)戛然而止(ji为 高屋建领(l ng)白雪皑皑(&)莅会(1戈 颈椎(j 1 ng针灸(jii 忌 讳(hu D 馄饨(t n)寻觅(mi)卑鄙(b力亲家(q ng) 歧视 (q 0 包庇(b挫折(cud)潜力(qi n ) 友谊 (yi)拟订(n力嫉妒(j f do)2、成语接龙:扬眉吐(气) 味相(投)机取(巧)立明(目)不暇(接)二连(三 )言两(语)重心(长) 3、填警句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下笔如有神。4 、填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5 、 、写出下列

2、作品的作者:陋室铭 (唐、刘禹锡)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爱莲说 (宋、周敦颐)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西游记 ,由明代吴承恩创作。7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被誉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 。8、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鼎: ( 12 画) 先写目、再写左下(竖折折、横、撇)最后写下 (短竖、短横、长竖、横折) 凹: ( 5 画) (竖、横折折、短竖、横折、横)9、新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0 、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分别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训练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

3、建理想课堂11 、 (民主、平等、合作) 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12 、 (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 (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二、判断1、第一个明确提出将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V)2、教学相长”语出自学记。(,)3、对我国传统课堂影响至深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段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复习旧知 讲授新课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4、倡导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并对世界教育产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的重大影响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X)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杜威。5、我国古代最早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论著是红楼梦评论,作者是王国维。(,)三、连线:杜牧两岸猿声啼不住

4、,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期。 李商隐 基督山伯爵 法国大仲马 英国 夏洛蒂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悲惨世界一一法国维克多雨果安娜卡列宁娜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四、名著知识选萃:1、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刘备。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 “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 ” 的故事演化而来的。3、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周瑜打黄盖、万事

5、具备,只欠东风4、醉打将门神”犬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 水浒传中 “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5、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是指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林黛玉、薛宝钗。6、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五、简答题:1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求民 主,宽松和谐;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2 、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丰厚的底蕴精美的语言敏捷

6、的思维不懈地学习专业的知识永不磨灭的热情人文素养考核题目(一)一、填空。 ( 51 分)每空 3 分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 研究性学习 、 社区服务 与 社会实践 以及 劳动 与 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的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课程。定义: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包括 “研究性学习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 劳动与技术教育 ”、 “

7、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在此指定领域之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结合,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 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 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难点。2、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

8、,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 的核心内容是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 “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他还指出: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陶行知所说的 “教育 ” 是指终生教育, 它以 “生活 ” 为前提, 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 “生 活做中心 ”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发现千千万,起点是

9、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 、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 ”通常指大学 中庸 论语 、 孟子 。五经指诗经 、 尚书 、 周易 、 礼记 、 春秋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主要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涵盖了道德、伦理、哲学、汉语、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从本学期开始在一至六年级增添了 “国学启蒙教育 ” 新课程。 该校自主编写的 “国学启蒙教育”实验课本,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为主,选编了诗经 、 论语 、 孟子 、 周易 、 左传以及岳阳楼记等古文经典段落。 此举旨在让 学生了解中国

10、传统文化的精粹,成为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也为他们日后创业发展奠定精神基础。4、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语出自 学记 。出自春秋末期的学记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概括了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译文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 ,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然后告诉他从某些方面钻研是可以的;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就不要再讲下去了。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5、新时期公

11、民应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二、辨析题。 (9 分 )判断下面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美育等于艺术教育。答: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此外还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自然美包括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社会美包括社会生活和社会事物的美。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简答题。 ( 40 分)1、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哪些线索进行?(20 分)答: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习者

12、与文化的关系;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垦站与实施应以学习者为核心,实现上述四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2、怎样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 20 分)答:这句话出自老子 。 “小鲜 ”就是小鱼小虾这样一类的东西,他的本意是说:在烹小鲜的时候不能不停的乱翻,要用小火慢慢的烹,不能象烹大鱼那样翻个不停。也就是说要尊重规律不要乱动。 “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煎小鲜鱼一样” 。首先,老子明确指出烹煎的对象是 “小鲜” ,不是牛排。厨师烹饪,必须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因“菜 ”而异的烹调方法,不可能萝卜白菜鸡鸭鱼肉一刀切。治理国家和治理经济,更

13、不能不看对象,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 “烹小鲜 ”要特别讲究火候。 烧菜的关键是看怎么把握火候。 “小鲜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熟规律,必须顺应之,以文火烹煎。经济运行有其周期,也必须顺应其规律,因势利导,不可揠苗助长。无论是监管还是规范,在推进的时候都要火候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第三,既然是 “烹小鲜 ”,就不能翻来翻去。翻动多了, “小鲜 ”烂在锅里必定无疑。 人文素养考核题目(二)一、 名词解释。 (40 分 )1、校本教学研究: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

14、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 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2、 I T : IT 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的缩写, 意为 “信息技术 ” , 包含现代计算机、 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 IT 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而小写的 it 是指动物、植物以及没有 生命的物体。二 |、选择题。( 20 分)每空 5 分1、 第一个明确提出将教育学建成

15、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 A ) 。A 赫尔巴特 德国 B 蔡元培 中国 C 夸美纽斯 捷克赫尔巴特 (1776 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的名言 : “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 强调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包含德育。学校应该是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2、 “教学相长 ”语出自( C )A孟子.尽心下B左传 C学记。 学记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这段话概括了教师自我

16、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教学相长 ”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学”因 “教”而日进, “教”因 “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3、毛泽东主席曾用“弹指一挥间 ”形容时间的短暂,弹指一挥有( B )A 6.9 秒 B 7.2 秒 C 5.8秒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毛泽东乘车重上井冈山,并在山上住了八天。五月二十九日,他在井冈山前的小坪场上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一千七百余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05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根据印度僧

17、吕律解释:一天一夜为3 0须臾,一须臾等于2 0罗预,一罗预等于2 0弹指。这样一推算,一须臾为4 8分钟,一罗预为2 . 4分钟,一弹指为7. 2秒。如此说来,弹指”也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短暂,因为一弹指”的功夫,短跑运动员已经跑出7 0米的路程了。原来比 弹指”更短的时间单位是 瞬”。一弹指等于2。瞬,一瞬等于2。杀那。我们常用的 乙刹那 折算应该是0. 0 1 8秒,由此可见,刹那”比 弹指一挥”要短暂得多。4、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 A )提出的。A美国教育学者霍华德加德纳博士B中国教育家蔡元培C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是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1983 年提出的。 人的智

18、力结构至少由七种智力要素组成: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的智能。随着研究的深入, 1996 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指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它特征敏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并能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1999 年, 他又提出了第九种智能 存在智能 I 。 存在智能指陈述、 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它给教育评价带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应

19、由 “学生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 “学生的智能类型是什么。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七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 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 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 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 身体运动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 音乐旋律智能 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 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 自我认知智能 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自然观察者智能 指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它特征敏感的能力, 表现为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并能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存在智能 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5、 简答题。 ( 40 分)a) 标点符号中,引号、括号、书名号在正式文面中应如何标写?( 20 分)答: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 ,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 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未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这样既可以及时提示该不该停顿、停顿多久和表示什么语气等,又有一种向中间集中、靠拢的文面美,而不会产生 “离心” 的感觉。b) 请解释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的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