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庆《师说》教案_第1页
薛国庆《师说》教案_第2页
薛国庆《师说》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教案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责任意识。二、教学重点:“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三、教学难点: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理解或者尊敬的角色之一,所谓天地君亲师,天地承载我们,政府为我们营造了生存保障,父母养育我们,老师为我们

2、教化了学识修养,我们应该亲其师信其道,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否则会影响我们的成长。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玄学佛学的盛行,从师学习的良好风尚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 ,社会上仍然存在“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讥笑。这时天降大任, 被视为“狂人”的韩愈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名作。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世称“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入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3、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 掀起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汉以前的古文,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既恢复了经历语录体、对话体、说理文、政史论等过程逐渐成熟了的古代散文体式,也登高一呼,倡导了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

4、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四、教师范读课文。五、学生初读课文:1、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2、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3、把异读和语法作用特殊的字词标注出来。六、学生读出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

5、内容。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句从反面论述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也是在立论后用破的方法阐述不尊师学道的危害。4、圣人无常师。这一句领起事实论据,正面阐明从师学道的必要。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一句是进一步澄清从师学习的目的,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扫除了从师学习的思想障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七、研读第1段。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重点理解

6、:(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古:求学的人 学者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有惑需解 择师的标准有“道”即师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

7、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八、写作思维指导 议论文要抓住议论的主体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多用下定义的方法阐明,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外延多用分类法阐明,如除了师之功用,还有必要性、标准等,这样就把概念明确表现出来。也有些用解释、比方、举例、对比等方法拓展其外延,并且可以在阐明论点的同时,赋予新意或者切中时弊,本文先立后破的写法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入缜密的思维。九、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