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师一道建构理论_第1页
与教师一道建构理论_第2页
与教师一道建构理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教师一道建构理论    2010年秋季,我和另外几名青年研究者因一个校本研究项目来到这所小学。在开始进行研究工作之前,我与学校的管理者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相互了解。我的一些研究理念,也得到了校方的认可。在接下来进行研究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得以自在地在这所学校穿梭,定点于具体学科开展工作,收集大量丰富的课例。同时,在参与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与广大一线教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学科加工”这个概念,正是在此过程中建构出来的。尽管这次“自下而上”的概念建构过程漫长而周折,但这个概念不是“拿来”的,教师们对这个概念产生了亲密感;概念建构过程中始终有教师的参与,因

2、此教师不会感到“与我无关”。 一、教师群体的认可 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始,基于以前的研究经验,我清楚自己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何才能取得教师们的认可? 最初,我是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课堂。作为“游客”,我得到了殷勤的招待,但是主人的好客也意味着距离。因此,我给自己设定了目标要成为教师们的“自己人”。可是要突破的东西太多了,譬如,我要“通情达理”,能真正同情和理解教师们的种种境遇;我在个人兴趣之外,要照应教师们的“兴奋点”;我要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扮演“专业人士”的角色。与此同时,这个“自己人”又很“特殊”:我既要理解教师们自己的见识,又不局限于这种见识;我要尽量详尽地了解教师,又要小心地回避校内的种种

3、人情纠葛和管理摩擦。总之,我很难摆脱“伪装亲善”的嫌疑,始终需要努力避免成为他人专业领域的“入侵者”。 在学校里,我一直带上一台迷你DV、一支录音笔、一个听课本。现场的观感,随时记在听课本里;返回途中,也尽量对那一天的工作做一些口头的点评;听课时,我更愿意选择前排位置,以便于面向教师和学生;在录课时,我习惯拍摄孩子们的特写,记录他们的表情,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并试图揣摩他们的心思。总之,我希望能够尽量详尽地观察课堂,不愿意套用已有的理论或工具。 在这一时期的听评课上我采用了一种“漫无目的”的方式。学校教学处帮我安排好各学科课时,但我与听课的教师还不熟悉。在这段最初的日子里,课后只是利用上午的一段

4、时间进行沟通,再无进一步接触。此阶段我听评的各种言论还没有明确的、一致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这段时间的工作目的,可以概括为熟悉情况,寻找“有缘人”。 不久,我遇到了两位与我颇有默契的教师张老师和袁老师。张老师的教学信念较为开放,袁老师更为谨慎而敏感,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年轻而富有热情,愿意做出各种尝试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张老师的课上,我们从一道练习题出发,提炼出一节展示课。在袁老师的课上,我们一起反复研讨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分头为两位教师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在集中研讨的那段时间,几乎每次到校听课,我们三个人都要碰头。在余下的时间,包括休息日,我们也会打电话就自己的想法进行沟通。 二

5、、“学科加工”概念的提炼及应用 有一次在学校遇到与区教研员共同评课的机会。那一次的评课,教研员和我的每一个观点几乎都是相左的。我们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但我们都意识到对方是在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现场中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其他旁听者,谁都没有当即直接做出草率的判断。事后,我据此总结了点评一堂课的三个不同视角,并进行了初步的概念设计,把我早先进行的那两次课例研究中的做法,概括为“学科加工”。下面这段话是对“学科加工”的描述: “与其母学科相比,一节课要处理的知识点,总是对应于某些主题,服务于某些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试图恢复教学内容与其母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学科加工。善于做学科加工的教师,在思

6、考教学问题时,始终具有独到的学科眼光。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较为明确的学科定位。届时,一节课的目标设计将不再是基于猜测或者灵机一动,而是有坚实的意义背景了。由此可见,教师进行学科加工时所考察的不仅是单个知识点,而是努力寻找该知识点与学科知识之间更广泛的意义联系。如果说教科书的编制过程,是由学科知识向教科书知识的转换,那么,学科加工过程,即是回头去寻找这些转换线索。” 在我看来,“学科加工”不涉及具体的行动建议。所以在选择研究合作者时,不必纠结执教教师是否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所有人都可以坐下来一起研讨课例,研究过程不再是一两位经验教师的独角戏,也不会过多干预最终的教学设计。我们的研讨多是在寻找教学

7、设计的知识基础。我们常常追问:这样设计有什么根据?因为这些知识基础来自于广大的学术研究界,本身有接受讨论和期待更新的特性。所以,在寻找知识基础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学习者,都是平等的。“学科加工”的这些特性,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握,也让我相信它有在别处复制的可能。 在后面的听评课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另外一些课例,把“学科加工”的方式应用到这些课例的研究过程中去。这时,我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努力方向。在教研团队中,我充当了质疑者和资源支持者的角色。譬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竖式除法教学中,质疑的对象是竖式除法的教学重点;在资源支持方面,我们从除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入手,通过向执教教师提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几种除法计

8、算方法,进一步凸显除法作为“连续减”的意义。这样,竖式除法的教学得到了一个更有意义的备选方案。又譬如,在小学一年级的两位数认识的教学中,质疑的对象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差异:这种差异仅仅体现为数值大小的不同吗?在资源支持方面,我们提供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数学史知识。据此,执教教师认识到数位概念才是两位数教学的关键所在。他们的教学设计因此获得了新的备选方案,这种方案具有更加确实的知识基础。 2011年春季,我把“学科加工”这个概念总结与教学处和研究团队的教师们做了沟通。我期望,大家可以用同一套概念来进行对话以使沟通更加有效。后来的一些研讨场合,经常会有人说:“我知道,从您那个角度会这么看”由此可见,这个

9、概念总结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了解我要做的事;学校教学处参与了事情的全过程;常务校长也理解我们的提炼。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把教研的影响面由个别“种子教师”,扩展到更大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去;把一个“在地”的教育概念,扩展为教师发展的行动路径;由一个学科的提炼,进入到更多学科的探索;由理论研究人员的帮助,变成教师自己独立进行至此,我们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与教师一道进行理论建构是可行的。这样的概念建构,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与教师的行动密不可分。这种理论建构是以教师体验为素材,并服务于教师。最近,我开始尝试把“学科加工”与自己更一般的教育思考联系起来,这些案例具有一般理论探讨的价

10、值。 三、经验与反思 通过这次的研究历程,我得出以下几项基本经验:首先,如果教师没有深度参与,便很难进行深度变革。大规模的培训和“若即若离”的接触,在我看来都很难保证教学研究的效果。其次,如果研究者没有立体的支援,便很难维持长久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说白了是成人的一种自发革新。联想到我们自身,就能理解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总之,深度参与和立体支援是与教师合作进行概念建构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这次的研究历程中,我也遇到了几项基本难题:其一,个人偏好与专业身份的冲突。有些教师我更容易亲近,有些教师与我更容易疏离;有些教师一开始就很热情,有些教师一开始就抱着冷漠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我的个人偏好与专业身份的关系?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的事情。其二,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