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_第1页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_第2页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_第3页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_第4页
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MS在作物育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 是一种改变DNA 结构烷化剂, 对生物系统作用的重点主要是核酸, 对修复酶的钝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与DNA 中的磷酸嘌呤、嘧啶作用, 使之突变。 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为植物最有效的化学诱变剂之一 , 自从1953年, KLMARK 首次报告了EMS 对突变诱导的有效性以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 现已育成了2 250 个品种, 主要有水稻、小麦、大麦和大豆.二、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根据类病斑出现的生长阶段,通常将类病斑突变体分为全生育期型、营养生长阶段起始型和生殖生长阶段起始型3种。四、水稻斑点叶变异研究进展 可

2、遗传的变异是水稻进化的基础,通过变异水稻发生一系列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变化。水稻斑点叶( spotted leaf) 属于肉眼可见的叶片形态变异,发生变异的叶片上产生色泽、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斑点,在有些突变体中斑点还会出现在叶鞘、枝梗和谷壳。 这种斑点的发生是在没有明显逆境、机械和农药损伤或者病原菌侵染的条件下,由植物体自发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与无毒病原菌侵染时产生的病斑相似。由于斑点的颜色多为褐色,类似于水稻胡麻斑病和稻瘟病,许多学者又称之为类病变或类病斑(lesion mimic , 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 。 之所以划分为起始型和扩散型两类,是因为认为植物中存在

3、激发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 PCD) 两种途径。很多时候斑点叶突变体又被称为类病斑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 ,因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斑点部位的细胞坏死,这种坏死斑与植物过敏性反应( hy per sensitive response , HR) 形成的病斑非常相似。 有些突变体的斑点受到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例如,水稻突变体s pl7 的斑点在高温和太阳光下表达,而Oslsd1 在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表达。这种现象在水稻和其他植物中还有许多报道。说明有些斑点叶基因参与光温调节的代谢途径,可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耐逆境有关。

4、 除了产生斑点以外,许多突变体还伴随其他农艺性状的改变,包括株高、育性、分蘖力和产量等。水稻突变体sl、cd r1 和s pl5 均为矮化植株,s pl3 和s pl4 部分不育,产量下降,spl19 叶片变窄、卷曲以及结实率降低。我们观察到水稻斑点叶突变体HM42 除表现矮秆以外,还伴随育性降低和分蘖力严重下降(未发表数据) 。此外,有些斑点叶突变是致死的, 突变体无法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还有些突变体是纯合致死的,只能通过杂合体保存。可见斑点叶基因作用广泛,几乎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所有生理生化过程。 并非所有的斑点叶突变体都能形成坏死斑(necrotic lesion) ,但其

5、中有一类突变体能在无任何外界因子的作用下产生类似病原菌侵染时的过敏性反应( HR) ,局部形成坏死斑,即所谓的类病斑突变体。与HR 相似,类病斑处的细胞坏死,同属程序性细胞死亡,而程序性细胞死亡( PCD) 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和保持健康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类病斑突变体成为科学家对PCD机理研究和认知的理想材料之一。 可稳定遗传的水稻斑点叶突变体均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绝大多数突变体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也有不少受单显性基因控制的情况,个别突变体受到2 个隐性基因控制。有的突变体是母体遗传的。 AP1M1 在原核与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但到底与衰老有何关系却鲜有报道HR 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

6、亡,绝大多数斑点叶突变体也都有类HR 特征,部分细胞死亡的知识就是来源于对这类突变体的研究。但植物如何调控HR ,如何将细胞死亡限制于被病原菌侵染的部位,而不至于扩散到周围正常的细胞中,从而避免PCD 失去控制,这仍然是个谜。 可见斑点叶突变体的遗传模式虽不复杂,但斑点形成的机制却相当复杂,不仅与植物防卫反应有关,还与叶绿素代谢、脂肪酸代谢、耐逆境胁迫以及解毒作用等途径有关。 确定相关的酶、蛋白和化合物在PCD 中的因果关系,是阐明PCD 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一些化合物/ 蛋白参与PCD 或PCD 的信号传导。这些物质包括酚类、胼胝质、活性氧中间产物(包括过氧化氢和自由氧基) 、PR

7、蛋白、植保素、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一氧化氮等。有些物质发生在HR的下游,例如, HR 可诱导水杨酸的积累,进而诱发植物的系统获得性抗性,相反,有些物质发生在HR 的上游, 例如活性氧中间产物可能直接诱导HR 产生以及随后的防卫反应。有些分子,例如一氧化氮,具有多重功能,不仅与PCD 有关 ,还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除了发掘更多突变体和克隆分离相应的基因外,鉴定这些分子的靶标物质还有许多路要走,但这也是揭开植物病斑发生和PCD 机理的关键。五、谷子类病斑突变体09-1115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从2005年开始构建谷子功能基因研究突变体库, 通过多年积累, 目前已经拥有15个稳定的形态学突变

8、材料, 其中包括类病斑突变体09-1115。对谷子类病斑突变体091115进行遗传分析, 旨为实现突变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以期为该基因的克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类病变的发生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抗病生理过程、光信号等相关因子转导途径以及活性氧与自由基的生理生化活动等紧密相关, 是研究植物超敏反应激活机制的有利工具, 对揭示植物抗病反应机理、了解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述斑点的共同特征是在无病原菌、无机械损伤、无农药残伤和无逆境的条件下产生的。有些斑点具有相对稳定的分布位置和大小, 被称之为起始型( init iation) 斑点 。而另外一些斑点在形成后会很

9、快扩散到叶片的其他部位, 包括叶鞘和茎秆,故称之为扩散型( propagation) 或反馈型( feed back斑点。之所以划分为起始型和扩散性两类, 是因为认为植物中存在激发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2种途径。这种斑点叶突变体又被称为类病斑突变体( lesion mmiicmutant) 因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斑点部位的细胞坏死,这种坏死斑叶与植物过敏性反应形成的病斑非常相似。 根据突变性状受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 类病变又可分为环境钝感型和环境敏感型,根据突变性状的发育进程还可分为全生育期型、营养阶段起始型和生殖生长阶段起始型。六、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形态观察及基因初步分析 自70年代早期发现

10、水稻第一个类病变坏死突变体sl(sekiguchi lesion)以来,至今已发现了近百种类似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虽然表现特征不尽相同,但类似的表型使人们推测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的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表现与抗病和细胞程序化死亡有关,但植物死亡的机理仍不清楚。因此,发现新的细胞死亡突变体,定位和克隆与植物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是阐明植物细胞死亡机理的重要途径。遗传作图群体的构建 在本研究中发现的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3, 与以往在水稻中发现的sl、spl 突变体的表型有很大差异。七、水稻类病变突变体lmm1 的诱发与初步分析 目前在水稻中也发现和诱发产生了该类突变体, 包括自发

11、形成和人工诱变的坏死( Sekiguchi lethal,Sl ) 突变体、lmi 突变体和lrd 突变体等。利用不同浓度化学诱变剂EMS 处理高抗稻瘟病水稻品种Katy 干种子, 获得一个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1,八、植物类病斑突变体的信号途径与抗病性研究进展 类病斑一直作为一种抗性初始选择策略加以利用,这些发生机理的深入阐述,可望为定向选择出具有育种直接利用的抗病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植物为抵御病原菌的侵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防御机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直接抗性反应即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 HR) ,当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时,被侵染的细胞以及周

12、围的细胞快速凋亡,形成一定区域的坏死斑,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增长。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控制过敏性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检测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不受控的细胞凋亡突变体上,这些突变常表现出自发性的细胞凋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 PCD) ,因其表现型类似于病原菌诱导,故被称作类病斑突变(Lesion mimicmutation , LMM) 。LMM 最早在玉米中发现,随后相继报道于水稻、大麦和拟南芥。观察发现,这些LMM相关的表现型可能涉及到一些正常的病原菌感染激活的反应过程。研究这些LMM 的特征及其控制基因,对了解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整个信号传递途径和抗病机理

13、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选育相关抗病性状材料以及后续的改造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课题组通过诱变水稻品种9311 获得了一系列LMM,在水稻中,类病斑突变体cdr (cell death andresistance) 表明蛋白磷酸化过程的改变导致了NADPH氧化酶活性的激活。 事实上,许多植物LMM是在筛选与相关抗病性反应中获得的,对LMM多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细胞程序性死亡和防卫反应的途径。由于LMM与抗病性相关,它们还可作为一个直观的选择性标记辅助育种。国内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研究机构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随着这些发生机理不断被深入阐述,有望定向选择出具有育种直接利用的抗病材料。 在

14、筛选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抗病材料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新种质的系统抗性,即着眼于通过基因网络的有效调控,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病害及不同生物生理小种均表现抗性,类病斑一直作为一种初始的选择策略加以利用。与此同时,为便于系统抗病性的快速育种利用,我们重点研究抗病性和优良农艺性状有机结合新材料的抗性机制。九、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诱发与突变机制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 LMM)是在无明显逆境或病原物侵染时,植物自发地形成类似病斑的一类突变体。它涉及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往往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因此,它对于揭示植物抗病反应机制

15、,增加植物的广谱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和病原菌之间的作用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课题之一。植物对病原物主要有以下两层防御体系:第一层是植物利用本身固有的基质或介质来抵制外界病原物的侵袭,而第二层防御体系是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诱导产生的。人们又将该防卫体系分为局部和系统的抗病反应两种。前者主要是指过敏反应。为了探明植物过敏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学者们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诱发产生一系列细胞程序性死亡突变体。在这些突变体中,有一类表型像感病症状,但无病原菌孢子,人们称之为类病变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重要粮食作物玉米、

16、大麦和水稻中获得许多此类突变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形成机制、突变基因的分子定位与克隆及其结构功能分析,并已取得显著进展。1 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诱发与表型特点 除玉米与拟南芥外,目前在水稻中也发现和诱发产生了该类突变体,包括自发形成和人工诱变的坏死(sekiguchi lethal,Sl)突变体、Cheng等和王建军等利用60Cog射线诱发产生的lmi突变体和lrd突变体等3 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形成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都不是由单单某一个因子决定的,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表型的产生也不例外,它是由植物自身与外界环境中的众多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上述

17、各种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表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各种类病变坏死突变表型的起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类病变坏死的产生可能源自抗病基因的改变或过量表达从而不当地启动HR(包括早期步骤中的功能错误、信号受体和信号转导问题等) 导致难以控制的细胞死亡。Hu 等发现玉米抗锈病基因rp1发生突变可引发玉米叶片类病变坏死病斑的产生。Tang等发现番茄抗病基因Pto的过量表达可诱导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发生;(2) 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殊类型,而后者在生物界非常普遍,它是生物自身发育与适应外界不良环境所具有的本能反应。因此任何干扰或影响正常PCD 发生的因素都有可

18、能引发植物类病变突变坏死表型的发生,即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与植物PCD失控有关。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论述;正常代谢途径发生紊乱也会引起植物的类病变坏死突变。H u 等对玉米中的Les22 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尿卟啉脱羧酶(UROD)合成血红素或叶绿素过程中的卟啉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一旦它发生突变,将使UROD 活性显著下降,从而使其反应底物尿卟啉原III大大积累。该底物在光照条件下能使分子氧转变为活性氧,由此引发玉米叶片中类病变坏死表型。随后又出现许多类似的研究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研究小组对拟南芥m o d 突变体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MOD 基因编码的是烯酰基酰基载

19、体蛋白还原酶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在突变体中该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发生了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使烯酰基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的活性大大降低,脂肪酸生物合成受阻,从而减少了植物内的总脂含量,进而影响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导致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出现。Ueno 等研究发现,色氨酸脱羧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能引发水稻Sekiguchi 损伤的形成;(4) 活性氧与自由基在坏死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5153,如上述已提到的玉米类突变体les22中的叶片坏死就是由活性氧直接诱发产生的42。Overmyer等26在研究拟南芥rcd 突变体时发现,臭氧和过氧化物是引发类病变坏死的直接原因;(5) 水杨酸(SA)、

20、茉莉酸(JA)和乙烯等激素与其他信号转导因子在植物类病变坏死表型形成过程中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6) 外源转基因的过量表达也会引发植物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发生。如霍乱毒素和细菌视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诱发类病变坏死病斑的产生。此外,(7)外界环境,如光照、温度与湿度条件也可诱发植物类病变坏死表型的形成,如Arase 等和Cheng 等诱发获得的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细胞坏死都是受光诱导的,而Jambunathan等获得的拟南芥cpn1突变体则受环境湿度条件诱导。 上述引发植物类病变坏死表型的众多起因不是单方面起作用的,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有趣的是,人们研究发现不少植物类病变突变体比原亲本具有

21、更强的抗病能力因此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可望在植物广谱抗性改良上发挥作用10、EMS 诱变六倍体小麦偃展4110 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目的】构建小麦EMS 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小麦品种偃展4110 种子,将获得的M2 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部分M3 材料播种家系进行验证。【结果】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表型进行观察鉴定,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6.6%;获得了幼苗、叶、茎、穗及成熟期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体和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特别是发现了自然突

22、变中少见的变异类型,如株高在10-15 cm 左右的特矮变异类型。【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两个偃展4110 EMS 突变群体较为理想,可望有效地被用于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中。【前人研究进展】构建饱和突变体库是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途径,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均已证明它在阐明基因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Ray 等利用构建的水稻突变体库筛选到一株易感细菌病害的突变体,并将它应用到水稻抗病研究中。化学诱变是构建突变体库的重要方法之一。EMS 诱变不需进行遗传转化,容易形成点突变,而又不容易对染色体造成畸变,因而被广泛地利用构建突变体库。目前,已经在拟南芥、玉米、番茄、大麦

23、等植物中利用EMS 诱变技术构建了突变体库,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切入点】虽然在六倍体小麦中已经构建了一个EMS 突变体库,但目前构建的小麦突变体库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构建新的突变体库来补充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材料;另一方面,目前国外所选用构建小麦突变体库的材料不适合中国的小麦生态环境,对中国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是一个障碍。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突变体库主要用于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而重要的功能基因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要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必须构建自己的突变体库,利用这些材料抢先克隆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小麦突变体库构建很少,且不

24、饱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构建适合中国小麦生态环境的突变体库,为中国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准备基础材料。笔者对分蘖性状进行了M3 验证,多蘖和单蘖变异M3 仍然分离,而少蘖获得纯合M3 株系。生育期突变体:发现101 株晚熟突变株和5 株晚熟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1.22%。表型性状是由一系列的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其性状都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突变又是随机发生的,基因组中的各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突变频率。因此,分析基因组中不同性状的突变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数量的多少。笔者对10 个农艺性状突变频率进行了分析(图4),发现育性突变、生育期突变、株高突变所占比例较高,

25、推测与这些性状相关的基因较多。这些EMS突变体可以用于以下三方面的研究。3.1 可用于已知序列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3.2 用于基因的图位克隆 假病斑突变体在小麦中未见报道,通过小麦偃展4110 EMS 突变体库的构建,已获得M3 代稳定的叶片假病斑大小不同的突变体,并已配制了不同的杂交组合,这为将来研究小麦的假病斑遗传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水稻中报道的假病斑基因有7 个,spl1-spl7,其中spl7 已经被图位克隆,假病斑性状的产生是由一个碱基突变所致27。本研究发现的突变体为研究比较两种作物的假病斑基因创造了材料水稻类病斑的报道、研究状况3.3 优异突变体在育种上的利用 总体来说,EMS

26、突变产生的农艺性状不良突变较多,而优良突变较少。但本试验也的确获得了一些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如上述的大穗、大粒、矮秆、抗病、抗逆等突变体。特别要提出的是,这些优异种质资源源于人工诱变,控制这些优良性状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与来自自然变异的基因或等位基因通常是不相同的,因此是一种新的优异基因源。11、EMS 诱变玉米突变体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EMS(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技术是创造玉米新种质、改良农艺性状的常用方法,许多科学家认为EMS 是当今应用效果最好的诱变剂之一。12、TILL ING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育种过程是对控制农艺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的选择过程,例如水稻矮杆基因sdO1的应用

27、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带来了水稻的“绿色革命”。 TILL 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Lesions in Genomes)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应用的一种反向遗传学技术。它能高通量、低成本地在EMS诱变群体中鉴定出发生在特定基因上的点突变。在其基础上发展出的EcoTILL ING技术可发现种质资源中的SNP位点及小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位点。水稻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已经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有丰富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可以利用的基因组研究模式植物。 作物品种改良关键是利用一些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也就是要鉴定含有利等位基因的种质资源。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目前的

28、主要方法是进行基因定位及基因克隆,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改良现有品系特定的农艺性状。如果现有的种质资源中没有育种价值非常显著的等位基因则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种质资源筛选的范围,或者利用EMS诱变结合TILL ING技术筛选到有育种价值的等位基因。EMS诱变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在育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利用转基因技术为作物带来新的有利性状。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到作物的遗传改良中,但由于能够改良的性状有限;另外公众对转基因作物还持抵制态度,所以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受到了限制。另外一个方面是利用野生近缘种中的有利等位基因。但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利用野生近缘种

29、中的有利基因需要通过大量的回交导入到栽培种中,还需要对导入的基因进行进一步鉴定,利用的过程比较复杂。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作物本身的变异产生新的有利等位基因, EMS诱变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EMS诱变育种是一种已经在动植物育种中成功应用的技术。TILL ING技术的出现为这种技术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拟南芥约1900个EMS突变体的192 个基因上发生的点突变分析表明: EMS诱变产生的点突变在基因组中是随机分布的;在拟南芥中,平均每kb的扫描片段能在3000个体的突变群体中鉴10 个突变基因; 99%的突变是EMS诱变产生。所以,用EMS诱变的方法可以产生一个基因的一系列突变的等

30、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中可能存在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等位基因。Slade将TILL ING技术用于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改良,在800 个个体组成的EMS诱变群体中鉴定了246个W axy基因的等位基因,筛选到了3个W axy 基因位点均为功能失活突变的株系,为低直链淀粉含量小麦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是TILL ING技术在育种中应用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除了能筛选到有育种价值的等位基因外,利用该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具有优良等位基因的材料和原材料的基本遗传背景相同。即使发生了背景突变也可以通过一次杂交回到原来的遗传背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材料的优良性状。水稻中已经用籼稻品种IR64 建立了

31、EMS突变群体。对2000 个个体的10 个基因进行TILL ING分析,鉴定了发生在两个基因上的突变。表明该技术可以在水稻中成功地应用。另外,分析发现水稻中突变密度为0. 5 个突变体每Mb。这和拟南芥中突变密度为3. 3个突变体每Mb相比,后者是前者6. 6倍。提高了EMS的使用剂量后突变的密度增加了1倍。但仍比拟南芥中的突变密度低。EMS浓度的提高使M1代致死或者不育,这为突变群体的构建带来困难。所以,水稻中EMS诱变的应用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摸索。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水稻的育种水平也处于世界的前列,为了保持在该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应当利用包括TILL IN

32、G在内的先进技术手段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或创造更多的育种有利等位基因,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14、化学诱变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上应用 化学诱变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诱变作用专一性强等特点,是一种迅速发展的育种途径。农作物化学诱变育种是人工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作物发生突变,再通过多世代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能利用的农作物品种。2常用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机制及诱变效应化学诱变剂种类很多,然而在栽培作物中只有少数化学物质具有诱变效果。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烷化剂、碱基类似物、抗生素、叠氮化物、亚硝酸、羟胺和吖啶等。按其诱变机制则可分为3 类: (1) 碱基类似物诱变剂,如52溴尿嘧啶(52BU) 、22氨基嘌呤(AP) ; (2) 直接诱DNA结构的诱变剂,如烷化剂、亚硝酸; (3) 诱发移码突变的诱变剂,如吖啶类、抗生素。而在农作物育种中应用较广泛的是甲基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NaN3 ) 、平阳霉素(PYM) 。现将这3 种诱变剂的特点介绍如下。211 甲基磺酸乙酯( EMS) EMS 属于烷化剂的一种。烷化剂通常带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