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_第1页
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_第2页
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_第3页
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_第4页
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智能供暖系统工程检测报告乐捷(北京)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01月版本控制序号版本建立/修订人修订内容建立/修订日期1V0.1赵发强建立文档。2015-01-042V0.2赵发强修改测试方法内容、将性能测试优化为5项、编写测试小节、简化测试结论。2015-01-07目 录1测试设计41.1测试目的41.2测试方法41.3测试环境42测试情况52.1功能测试52.2性能测试62.2.1主卧性能测试62.2.2次卧性能测试82.2.3客厅性能测试92.2.4主卧+次卧+客厅性能测试102.2.5房间保温性能测试113测试结论及建议121 测试设计1.1 测试目的(1) 测试智能供暖系统各个

2、部件是否正常工作。(2) 测试智能供暖系统运行指标是否合格。(3) 测试智能供暖系统性能指标,提出系统优化建议。1.2 测试方法(1) 功能测试:依据智能供暖系统使用说明书,逐项对各个功能进行测试,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满足说明书功能要求。(2) 性能测试:在一段时间内每半小时记录各个房间的地暖传感器温度、室内温度、室内湿度以及电表刻度等指标,根据记录数据分析智能供暖系统的碳热轨和室内温度的升温趋势变化、室内湿度变化、用电量、保温情况以及在不同地板类型情况下供暖效果等情况。1.3 测试环境房间房间面积碳热轨数量温控器配置水泥层厚度地板类型房间封闭情况主卧15.68平方米119根C50,16A4.5c

3、m木地板封闭,无家具。次卧11.35平方米70根C50,16A4.5cm800*800瓷砖封闭,无家具。客厅20.2平方米119根C50,30A4.5cm800*800瓷砖半封闭,与餐厅、厨房、2楼楼梯相通,无家具。2 测试情况2.1 功能测试测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备注碳热轨是否正常工作通电后,碳热轨温度迅速升高,温控器面板上绿灯亮;þ正常 故障温度传感器达到26度左右时开始升温缓慢,38度左右时升温非常缓慢。断电后,碳热轨温度不再升高,温控器面板上绿灯灭。þ正常 故障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通电后,碳热轨温度迅速升高;þ正常 故障温度传感器达到26度左右时开始升

4、温缓慢,38度左右时升温非常缓慢。断电后,碳热轨温度不再升高。þ正常 故障温控器是否正常工作按键反应灵敏。þ正常 故障开机、关机运行正常。þ正常 故障有时开机时室内温度显示为设定温度,出现异常现象。温度控制功能运行正常(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停止加热)。þ正常 故障室内温度传感器不准。由于室温对碳热轨工作很重要,需要精度高些,是否考虑不要用水银,另外在面板下部的设计也容易被使用者无意中接触。温度回差功能运行正常(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减去温度回差时加热;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停止加热)。þ正常 故障日期和时间设

5、置功能运行正常(日期和时间均能正常设置)。þ正常 故障在开机或关机状态下,突然断电开机后日期和时间都为默认值,设定温度正确。定时功能运行正常(可按照设定时间定时开、关机)。þ正常 故障睡眠功能运行正常(当设定睡眠功能60分钟后,温度设定值下降1度运行)。þ正常 故障与温度回差功能重复,实用价值不高。遥控功能运行正常(当遥控器点击按键控制时,温控器均能及时、准确响应)。þ正常 故障遥控器电源键无退出功能,与温控器面板功能不一致。自动控制功能(设置自动控制后,温控器均能及时、准确根据设置的温度进行控制)þ正常 故障6个时间段的最大值没规律,不能自由

6、设定;希望能够添加数据记录功能,便于分析用户使用情况及使用习惯等。2.2 性能测试2.2.1 温度测试(1) 主卧温度测试日期时间传感器温度()室内室温()室内湿度(%)12月30日9:5217145110:2225165110:5229175111:2231175111:5232185012:2233194514:3032184415:0035194415:3036204216:0036204216:3037204217:0037204017:3038204012月31日10:3030194511:0033204311:3035204114:3040222915:0040222215:304

7、0222016:00402120表1 主卧温度测试数据表图1 主卧温度测试数据图 根据以上数据图表,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A. 碳热轨达到一定温度后升温缓慢,导致室内温度升温缓慢,影响用户体验效果。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主卧室内温度升至22大约需要28小时,12月30日10:52传感器温度达到29时开始升温缓慢。B. 主卧碳热轨加热时,室内湿度逐步下降,达到20%时趋于稳定。(2) 次卧温度测试日期时间传感器温度室内温度室内湿度%12月30日11:2214134911:5217144912:2219154714:3026174315:0027174215:3027174216:00271742

8、16:3026174117:0027173617:30281740表2 次卧温度测试数据表图2 次卧温度测试数据图 根据以上数据图表,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A. 碳热轨达到一定温度后升温缓慢,导致室内温度升温缓慢,影响用户体验效果。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次卧室内温度升至17大约需要3小时,12月30日14:30传感器温度达到26时开始升温缓慢。B. 次卧碳热轨加热时,室内湿度逐步下降。(3) 客厅温度测试日期时间传感器温度室内温度室内湿度%12月30日12:2213134614:3026164515:0026174215:3027174116:0028174016:3028174017:002

9、9174017:302918392014/12/3110:3032183711:0032173611:3032173214:3032172415:00321718表3 客厅温度测试数据表图3 客厅温度测试数据图 根据以上数据图表,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A. 碳热轨达到一定温度后升温缓慢,导致室内温度升温缓慢,影响用户体验效果。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客厅室内温度升至18大约需要5小时,12月30日14:30传感器温度达到26时开始升温缓慢。B. 主卧碳热轨加热时,室内湿度逐步下降,最低达到18%。2.2.2 用电量测试时间12:2214:3015:0015:3016:0016:3017:0017

10、:30电表刻度185.63 195.31 198.12 200.22 202.36 204.38 206.54 209.54表4 12月30日主卧+次卧+客厅用电数据表图4 12月30日主卧+次卧+客厅用电数据图日期时间电表刻度2014-12-309:52180.02 2014-12-3010:22181.13 2014-12-3010:52182.06 2014-12-3115:30284.19 2014-12-3116:00285.11 表5 主卧用电数据表图5 主卧用电数据图 根据以上数据图表,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A. 从主卧+次卧+客厅用电量数据表中分析可得,5小时总用电量为23.9

11、1度,平均每小时用电4.782度。根据碳热轨额定功率为10W16W计算得出,主卧+次卧+客厅最高功率为4928W,最低功率为3080W,但是系统实际运行为4782W,并未达到最佳省电效果。B. 主卧用电量数据表中,1.5小时共耗电量为2.96度,平均每小时耗电1.97度。根据碳热轨额定功率为10W16W计算得出,主卧最高功率为1904W,最低功率为1190W,实际运行功率为1970W,超过额定最高功率。2.2.3 保温测试时间15:3016:0016:0516:1816:22客厅传感器温度3126客厅室内温度1614次卧传感器温度272626次卧室内温度171716表6保温测试数据表图6 保温

12、测试数据图 根据以上数据图表,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A. 室内保温效果差,仅半小时室内温度就下降了2。B. 碳热轨保温效果差,仅半小时碳热轨温度下降了5。3 测试结论及建议(1) 在开机或关机状态下,突然断电开机后日期和时间都为默认值。建议温控器在断电情况下应具有数据保存功能,避免供电不稳定带来的日期和时间错误,降低维护成本。(2) 自动控制中必须设置6个时间段,且其阀值无规律,不能自由设定。客户一般只使用2-4个时间段,建议温控器自动控制模式中应能灵活设置时间段个数和阀值,避免客户繁琐操作。(3) 碳热轨升温慢,测试中室温升至22需要28小时,无法给用户体现碳纤维加热迅速的效果,用户体验较差。建议在达到设定温度之前取消PTC效应中的60限制,让碳热轨迅速升温,满足用户供暖效果。理想状态下,30分钟左右内应可以从5升至20。(4) 热瑜伽、汗蒸馆等有特殊供暖需求,对室内温度(3040)和升温时间要求较高,建议针对这些特殊用户提供专用的碳热轨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