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指征临床分析_第1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指征临床分析_第2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指征临床分析_第3页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指征临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指征临床分析                【关键词】 胆囊;息肉;超声检查;病理学,临床;外科手术【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切除指征。方法 对124例plg病人术前b超、手术切除标本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标本示plg直径<1 cm者共72例,1 cm者52例。病理示:胆固醇性息肉59例(47.6%),胆囊腺瘤35例(28.2%),炎性息肉18例(14.5%),胆囊癌8例(6.5

2、%),其他4例(3.2%)。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病人年龄、息肉数目、plg大小、plg形态、胆囊结石、血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4.171.6,p<0.05)。结论 pl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应手术切除:病人年龄50岁的单发息肉,并存胆囊结石,息肉直径1 cm,广基息肉或血流信号丰富,有临床症状。3 讨论中国plg发病率约为5%3。近10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查体的重视,胆囊息肉检出率日益增多4,外科治疗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因此,plg手术切除指征的确定尤为重要。plg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由于plg病人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诊断往往完全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由

3、于b超检查具有价廉、无损伤、阳性率高等优点,而且b超还能清晰地显示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局部胆囊壁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公认为是plg诊断的首选方法。而plg的性质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本文超声诊断准确率约96%,与yang等5和chattopadhyay等6报道腹部b超诊断plg的灵敏度在90%以上相一致。临床上常将plg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plg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及胆囊腺瘤等;胆囊良性病变中最受到重视的是胆囊腺瘤,已证明它呈潜在恶性。因此,本组潜在恶性及恶性plg包括胆囊癌和胆囊腺瘤。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本组124例病人中胆固醇

4、性息肉最多,为59例,约占47.6%;而胆囊腺瘤居第二位,约占28.2%,与王秋生等7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尽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要在术前鉴别息肉的良恶性仍很困难,如何从plg中识别癌前或早期胆囊癌是plg治疗的关键问题。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胆囊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病人年龄:本组plg病人年龄50岁者有57例,约占46.7%;其中潜在恶性及恶性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且or值>1,说明年龄50岁使plg恶性程度增加。这与国内把年龄大于50岁定为高危人群,其癌变率高的报道相一致8。息肉数目:本文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息肉单发与多发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且or值&

5、gt;1,说明单发息肉使plg恶性程度增加。息肉大小:有报道息肉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标志,通常良性1 cm,恶性>1 cm,包块越大,恶性或潜在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本组plg>1 cm者50例,约占41%。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or值>1,提示plg>1 cm亦是plg的危险因素之一。息肉形状:乳头状、蒂细长者多考虑为良性,不规则、基底宽或局部胆囊壁增厚者,应考虑恶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plg病人存在临床症状者,均应实施手术。有无血流:本研究示plg恶性程度越高,血流信号越丰富。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为:单发息肉,病人年龄超过50岁

6、;息肉直径大于1.0 cm;广基息肉(指息肉直径>1.0 cm,其底部大小与之相近)或者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并有增大趋势;有症状的息肉,无论大小;随访息肉生长迅速;b超检查时息肉可以测到明显血流信号;并存胆囊结石。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09年1月我院住院plg病人124例,其中男26例,女98例;年龄3069岁,平均51岁。61例病人无明显症状,由b超查体发现;18例伴有胆囊结石者右上腹疼痛不适,有压痛、无反跳痛;2例有皮肤巩膜黄染;余43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115例病人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所有病人术前均行b超

7、检查。1.2 方法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b型超声诊断仪(型号为ezumt24s1),探头频率为3.55.0 mhz,病人检查前1 d晚餐后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取仰卧位、左侧半卧位,通过右上腹直肌外缘纵切、右肋缘下斜切、右肋间斜切面观察胆囊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征及血流情况。术后用奥林巴斯数码相机u1010(日本,有效像素1 010万)在超微距状态下对切除胆囊息肉标本进行拍照、测量,并送病理检查。1.3 统计分析全部资料采用spss 11.5和ppms 1.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比值比(or)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2 结果2.1 plg的b超声

8、像图特征及诊断plg因病理类型不同,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的形态大小一般正常,囊壁轻度增厚或不增厚,胆囊黏膜仍连续、不中断,可见自囊壁向腔内突起的乳突状或草莓状中等回声或强回声团,常为多发,大的通常不超过1 cm,基底较窄或有蒂,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一般无声影;若蒂较细可自行从囊壁脱落,由胆囊排除;小的息肉仅表现强回声点。炎性息肉: 胆囊的形态大小一般正常,或是胆囊壁稍增厚,囊腔内息肉数目不止一个,基底宽,无蒂,通常伴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声像表现,有时不易与胆固醇性息肉相鉴别。胆囊腺瘤:自胆囊壁向腔内隆起,呈乳头状或圆形低至中回声,回声较均匀,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偶有蒂与黏膜相连

9、而无明显分界,后方无声影,好发于胆囊底和颈部,多为单发,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直径常在1 cm以下,若结节直径超过1 cm要警惕恶性的可能。胆囊癌:多为腺癌,根据其不同的癌变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分为5种类型,即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型,声像图的共同表现为:多单发,低或中等回声,形态不规则,基底宽,局部胆囊壁增厚,黏膜线破坏,连续性中断,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流信号丰富。b超诊断结果见表1。表1 plg术前b超诊断结果(例)2.2 胆囊息肉切除标本观察plg直径<1 cm者共72例,1 cm者52例。胆固醇性息肉及炎性息肉:无蒂者局部胆囊壁轻度增厚或不增厚,黏膜良好,触质软

10、;有蒂者多数在胆囊取出时息肉已脱落,探查其胆囊壁无明显异常改变。胆囊腺瘤:自胆囊壁向腔内突出,质软、脆,本组35例中有22例在胆囊取出中息肉已脱落,腔内仍能找到其根部,胆囊壁外层无异常。胆囊癌:局部胆囊壁增厚,质韧,与周围分界明显亦或不明显,黏膜与周围不连续,本组9例中有3例已侵及浆膜层,与周围界限不清,余者未侵及浆膜层。2.3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及其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比较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24例plg中119例与术前超声诊断一致,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2例胆囊结石病人1例误诊为胆固醇性息肉,1例误诊为炎性息肉;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病人1例误诊为胆固醇性息肉,1例误诊为腺瘤;1例腺癌性

11、误诊为腺瘤。见表2。表2 plg术后病理诊断统计结果(略)2.4 良恶性plg临床资料比较良性plg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等。胆囊腺瘤呈潜在恶性,临床考虑切除,因此,潜在恶性及恶性plg包括胆囊癌和胆囊腺瘤。两组plg病人年龄、息肉数目、plg大小、plg形态、胆囊结石、血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2=4.171.6,p<0.05);且or=5.3112.0,即or均>1,说明年龄大于50岁,息肉单发、有蒂,息肉大于1 cm,伴有结石,有血流信号是潜在恶性及恶性plg的危险因素。见表3。表3 良性及恶性plg临床资料比较(略)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一组突出于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plg的检出率不断增加,但对术前胆囊息肉恶性程度的判定仍较困难,胆囊息肉手术切除指征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124例plg病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