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理教学中设疑置问2_第1页
浅析地理教学中设疑置问2_第2页
浅析地理教学中设疑置问2_第3页
浅析地理教学中设疑置问2_第4页
浅析地理教学中设疑置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引言.浅析地理教学中的设疑置问内容摘要: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等现象,这些不足都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探讨如何设计问题,用怎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关键词: 课堂提问 方法 技巧 处理策略引言: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

2、作出不凡的业绩。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他主张质疑问难,甚至将它作为教学的前提:“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刀之何也已矣”(卫灵公)。学问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孔子把“疑思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见人们用提问的方法展开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已经由来已久。“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使学生“善问”,教师当然要很“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一、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一)、“卷地毯”式设问。这是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逐个设问、面面俱到的一种设疑方法。如综合程序教学法就是这种设问方式的具体体现。每课所授教材内容

3、一般都根据知识点的多少编制相应的程序题。由于采取了设问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专心致志的思考或如饥似渴的听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性的采用,不要千篇一律,一般易于掌握的教材内容用此法教学较为适宜。(二)、“捣竹节”式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关节点处设疑置问,就能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什么时间?”学生会答:“在正午12点。”教师强调“应在地方时12点。”“ 那么,在什么

4、时候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呢?”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在正午12点,有的说在下午2点。教师应讲:“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地方时1点(13时)左右。”并接着问:“地面温度最高值为什么不出现在地方时正午12点呢?”学生虽答不出,但此时注意力集中,在期待着老师讲解。教者可以举煤炉烧水的例子,当火头最旺时水锅还未开,那么,在火势减弱后水锅是否还会开呢?“有可能开”学生回答。“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由于水锅储存热量的缘故。”教者自问自答。并接着问:“一天中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点左右是何道理? ”学生会答:“这是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教者接着补充:当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小于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时,地面温度达最

5、高值。并接着再问:“为什么地方时午后2点(14时)左右气温最高呢?”学生通过看书会答出:因为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还要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需要有一个过程。这种环环紧扣、节节深入的设问把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地面辐射与大气温度几种关系及储热效应等讲得十分透彻,学生容易领会。总之,在教材中的交叉点、枢纽点、关节点处设问,可产生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三)、“剥皮蛋”式设问。剥皮蛋一般先去附泥,再去蛋壳,有的还要去最后一层蛋膜。教学中我们把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多端设疑的设问方法谓之为“剥皮蛋”式的设问。如在进行自然资源概念的教学时,先板书了什么叫自然资源,然后问:“教室中的板凳、桌子是否是自然资源?”学生往

6、往说法不一。此时,教者可再问:“板凳、桌子是否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学生往往会答:“不是。”由此得出,人工加工的物品不是自然资源。接着再问:“雷电是不是自然资源?”学生往往会答“是”。教者继续问:“它能否用于生产生活?”学生语塞。据此,教者强调,自然资源具备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即有用性。教者还须提醒学生,自然界的物质是否有用,还要看生产力水平状况。通过分层设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就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如,在进行地球在宇宙中这一章内容的复习教学时,可问天球、星座、陨石是否为天体,然后再逐个加以剖析,让学生真正掌握天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等。上述这种设问对概念教学尤为适用,通过

7、它能把概念的含意层次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掌握也就全面、深刻、准确了。(四)、以错纠错式设问。这是一种由错误的前提引导学生卷入错误,再设法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 设疑方法。如在进行自然资源分类教学时,为检验和巩固前边所学知识,可先进行错问:“太阳风、地热流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往往会说:“他们都是可再生资源。”然后教者再问:“自然资源应具 备哪两个属性?”这时,有的学生已发现太阳风、地热流不是自然资源,当然也就谈不上是否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了。这种利用学生思维弱点设计的疑问,可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学生曾“上过当”,再碰到问题时 将格外小心谨慎,将会细致的予以分析。这种以错纠

8、错的设问,有着妙不可言的味道。如此设问,最适用于学生易错或概念易于混淆的教材难点内容的教学。(五)、以疑治疑式设问。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如在讲地质构造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把地质构造与前边的地形相混淆。于是,这样做了设问:地形与地质构造两者的概念有何不同?此时,教者可帮助学生作比较。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地质构造是指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变位,它分为两大类,即褶皱与断层,单个褶皱褶曲又分为背斜、向斜两个亚类;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个亚类。笔者又继续问:“地形

9、与地质构造有何联系?”教者可自问自答 :“通常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经外力侵蚀往往背斜顶部易断裂被侵蚀反而成为谷地,向斜底 部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而地垒多为山地,常被称为断块山,或断层山;地堑多为谷地,即断层谷。由于抓住了学生概念混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设疑解疑,帮助学生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这 种“疑中生疑”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二、教师之“问”要注意处理策略(一)、提问内容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例如,教者可以在教学经常应用各种谚语成语

10、,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表示什么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表示什么天气?“沧海桑田”体现什么地壳运动?“稳如泰山”、“坚如磬石”从地质学观点上讲正确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观点去判断,正确吗?这样的提问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活泼,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使学生愉快而积极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二)、提问时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时机为了把握好提问时机,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反映和教学内容这两个角度去找准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

11、容、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何时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在最佳时机上提出问题,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三)、提问要把握时间 (1)、老师提问的时间: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时间不宜过长。有的提问,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准目标,回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反应要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让其他同学回答,避免耽误时间。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间过长或漫无边际的设问,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适当停顿一下,便于学生思考,这时教室一片寂静,学生个个在认真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然后再提

12、学生回答。因有了充分准备,学生站起来答题心不慌,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偶尔答题不全面,教师让其他同学补充。几秒的等待,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能力,一般能得到较满意的解答,同时学生也乐意接受教师的提问。 (四)、提问对象要讲究学生的层次性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起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最终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

13、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要求、分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产生“我能行”的思想,从而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总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点明了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勤思考、多分析、勤学习、多钻研,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生本教育、创新教育的飞跃。参考文献 1 王永峰,邬秋雁.参与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08,2 (2) : 56-5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