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1)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写出一条利于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_。(2)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I,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I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选填字母序号)A 过量的Na2CO3溶液B 过量的BaCl2溶液C 过量的NaOH溶液步骤I中加入的三种除杂试剂需略过量的原因是_。(3)写出步
2、骤加热分解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步骤V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风力大(阳光充沛等) BAC(或CBA或BCA) 将杂质完全除去 2NaHCO3Na2CO3+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分析】【详解】(1)风力大、阳光充沛等都利于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晒盐”;(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顺序是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再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顺序不唯一,只要把稍过量的Ba
3、Cl2溶液放在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前面加入就行;故顺序为BAC(或CBA或BCA);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将杂质完全除去。(3)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4)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CO2不能直接与BaCl2和MgCl2发生反应。(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
4、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2)滤渣a的成分是_;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_。(3)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_。(4)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答案】玻璃棒 CaCO3、Mg(OH)2(填名称也可) BaCO3(填名称也可) 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 CaCO3、BaCl2、Na2SO4、NaOH(填名称也可) 【解析】【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
5、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详解】(1)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故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样品加水溶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得到滤渣a,则滤渣a中可能含有硫酸钡、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滤渣全部溶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假设1.4g滤渣a均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式为,则1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0.44g二氧化碳,滤渣a的质量大于1g,说明滤渣a中含有氢氧化镁,故滤渣
6、a的成分是CaCO3、Mg(OH)2;滤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BaCO3。(3)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4)样品加水溶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得到滤渣a,则滤渣a中可能含有硫酸钡、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滤渣部分溶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
7、样品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钡和碳酸钙,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滤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镁,故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aCO3、BaCl2、Na2SO4、NaOH。【点睛】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3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下图简要表示:已知气体、气体和固体均属于氧化物。(1)气体的化学式为_。根据氧化物的性质推
8、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图2所示)。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是因为炉渣具有_、_的性质。(3)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个。(4)高炉气体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_(填化学式),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_(填化学式),以及912%左右的_(填化学式)。【答案】CO CaSiO3 熔点高 密度比铁水小 3 1 0 N2 CO CO2 【解析】【分析】【详解】(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气体的化学式为CO
9、,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依据氧化物的性质推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CaSiO3;(2)炉渣的出口在上方,铁水的出口在下方,所以炉渣具有熔点高、密度比铁水小的性质;(3)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氧化钙、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属于化合反应,是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所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3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1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0个;(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所以高炉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N2,此
10、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CO,以及912%左右的CO2。4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和_。(2)“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只进行“过滤”。_(填“能”或“否”),理由是_。(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答案】MgO+H2SO4MgSO4+H2O MgCO3+H2SO4MgSO4+H2O+CO2 Na+、SO42、CO3
11、2 否 导致产品不纯 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 【解析】【分析】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酸溶”时是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滤液I为生成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和过量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以及碳酸镁,还剩余碳酸钠,所以“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不能省去“过滤”只进行“过滤”,会导致得到的产品因为混油二氧化硅而不纯。(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过量的硫酸需要加入碳酸钠进行去除
12、,所以是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5以某矿山酸性废水(主要含硫酸、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等)为原料,通过下述流程可将废水中的铁、铜和锌分步沉淀,实现回收利用。(1)步骤中,加入Ca(OH)2有两个作用。一是中和废水中的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是将硫酸铁转化为Fe(OH)3,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2)步骤中,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为分步回收铁、铜、锌等金属资源且直接得到铜单质,只需改变上述流程中的某步骤加入的试剂即可。该步骤和应加入的试剂分别是_。【答案】Ca(OH)2+ H2SO4=CaSO4+ 2H2O 复分解反应 Zn(OH)2 步骤 锌 【解
13、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解答;根据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解答;(2)根据硫酸锌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锌解答;(3)根据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解答。(1)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H2SO4=CaSO4+ 2H2O;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a(OH)2+ Fe2(SO4)3=3CaSO4+ 2Fe(OH)3可知,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硫酸锌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故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OH)2;(3)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故在步骤中加入锌即可
14、。6发展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_。(2)焦炭在反应中体现的化学性质是_。(3)写出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4)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_。【答案】增大石英砂与焦炭的接触面积 还原性 二氧化硅(或一氧化碳) SiCl4+2H2高温 Si+4HCl 炼铁(或作燃料) 【解析】(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增大与焦炭的接触面积,是反应更充分;(2)焦炭在反应中
15、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3)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硅;(4)四氯化硅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气体,配平即可;故答案为SiCl4+2H2 Si+4HCl;(5)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做燃料或还原剂。7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下图表示氮及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1)氮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存在循环,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_(填“分子种类”、“原子种类”或“离子种类”)不变。(2)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加入的
16、X 应为_(填字母序号)。AH2SO4BCaSO4CSO2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答案】原子种类 化合反应 8NH3+3Cl26NH4Cl+N2 B CO2 【解析】【分析】【详解】(1)氮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存在循环,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填:原子种类。(2)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3)反应II是氨气和氯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故填:8NH3+3Cl26NH4Cl+N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氨气、二氧化碳和X反应生成硫酸铵
17、和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加入的X应为CaSO4。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二氧化碳能被循环利用。故填:B;CO2。8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2)实验中加入的试剂B是_溶液;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3)滤液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4)实验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_
18、。【答案】MgCl2和Na2SO4 Na2CO3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CO32-和OH- NaOH+HCl=NaCl+H2O 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的杂质是MgCl2和Na2SO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2)实验中加入的试剂B是Na2CO3溶液,加入过量B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3)滤液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CO32-)和反应生成氢氧
19、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4)实验所加试剂C是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蒸发结晶。【点睛】所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因此碳酸钠要在氢氧化钡之后滴加。9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稀盐酸之前要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2)溶液A中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写离
20、子符号)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只写一个)。(3)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逐步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_。(用不等式表示)氢氧化物Fe(OH)3Cu(OH)2Mg(OH)2开始沉淀的pH1.54.28.6完全沉淀的pH3.26.711.1(4)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Fe3+、Cu2+、H+ MgO+2HClMgCl2+H2O(或Fe2O3+6HCl2Fe
21、Cl3+3H2O或CuO+2HClCuCl2+H2O ) 6.78.6 MgCl2+Ca(OH)2Mg(OH)2+CaCl2 【解析】【分析】【详解】(1)加稀盐酸之前要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跟充分;(2)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和氢离子等4种阳离子,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3+、Cu2+、H+;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3)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pH在6
22、.7时,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镁离子在pH=8.6时开始产生沉淀,因此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6.78.6;(4)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10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填字母序号)
23、。A B C(2)加盐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_。(3)制碱原理可看作是由 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 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表1中相关物质20时的溶解度,分析反应为何能顺利进行?_。表1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单位:g)NaClNH4HCO3NaHCO3NH4Cl36.021.79.637.2(4)操作2为洗涤、煅烧。晶体应在以下装置_中(填字母序号)进行“洗涤”操作。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5)X的化学式为_,若X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
24、成的后果是_。(6)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Y的化学式为_,写出Y的一种用途_。【答案】 B C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的溶解度较低,析出晶体 B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 CO2 温室效应 氨气 NH4Cl 作氮肥【解析】(1)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BaCl2、Na2CO3;(2)
25、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3)由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质量比为84:53.5,碳酸氢钠生成的多,但是溶解度很小,20时的溶解度为9.6g,所以生成的碳酸氢钠大都以晶体存在,类似于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反应能顺利进行;(4)为了能将洗涤的液体与固体及时分离,所以洗涤时应用装置B,如果洗涤干净则洗涤所得溶液中没有氯化铵,所以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沉淀则已洗涤干净;(5)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直接排放会导
26、致温室效应。(6)滤液中最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铵与Ca(OH)2反应的产物是氨气、氯化钙、水,氨气可用于循环使用, 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因含氮元素,可做氮肥。点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循环物质的判断,在后面的生成物中的物质,如果在前面的反应物中用到过该物质就可以循环使用11过氧化钙(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Ca(OH)22NH4Cl=CaCl22NH3·H2O;、CaCl22NH3·H2OH2O26H2O=CaO2·
27、;8H2O2NH4Cl;、CaO2·8H2O在水中不稳定,会缓慢分解。(1)Ca(OH)2的俗名为_,“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其中“一贴”指的是_。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pH,常使用_(填仪器名称)。(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与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_(填字母)。a、010minb、1020minc、2030mind、3040min30min后,产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熟石灰 CaCO
28、3 -1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pH计 a CaO2·8H2O在水中不稳定,会缓慢分解 【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碳酸钙难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铵反应,因此滤渣为碳酸钙;过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过氧化钙(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2=0,则=-1。(2)过滤时,为了保证过滤时滤液过滤效率,需要将滤纸紧贴漏斗内壁,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过滤效率;测试溶液pH时,可以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因此常用仪器为pH计;(3)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是出现在0-10min之间,故选a;30min后,产率开始下
29、降的主要原因是:CaO2·8H2O在水中不稳定,会缓慢分解。12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其生产流程如下:已知:a、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回答下列问题:(1)(NH4)2Fe6(SO4)4(OH)1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2)粉碎废渣的目的_,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填序号)。A 盐酸B 硫酸C 氨水D 氢氧化钠步骤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任写一个)。(3)步骤中操作Y的名称是_,滤液中除含有很少量铵黄铁矾外还含有_。(4)步骤通入氧
30、气氧化的目的是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3+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答案】+3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B (或) 过滤 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铵或CaSO4、MgSO4、(NH4)2SO4 将亚铁离子(或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或Fe3+) 温度越高,pH越小(或酸性越强),三价铁离子(或Fe2+)氧化率越高 【解析】【分析】氧化镁和硫酸生成硫酸镁和水,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粉碎废渣的目的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详解】(1)(NH4)2Fe6(SO4)4(OH)12中铵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离子
31、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2)粉碎废渣的目的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废渣中含有氧化钙和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生成硫酸镁和水,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硫酸,故选B。步骤酸浸时,生成盐的反应是氧化镁和硫酸生成硫酸镁和水,或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3)步骤中操作Y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氧化镁和硫酸生成硫酸镁,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氨水和硫酸铁生成硫酸铵,故滤液中除含有很少量铵黄铁矾外还含有硫酸钙
32、、硫酸镁、硫酸铵或CaSO4、MgSO4、(NH4)2SO4。(4)生产流程需要将硫酸亚铁氧化成硫酸铁和氨水反应,故步骤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或Fe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或Fe3+),由图像可知,铁离子的氧化率随着酸性的减弱而减小,故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3+氧化率的变化规律是温度越高,pH越小(或酸性越强),三价铁离子(或Fe2+)氧化率越高。【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查阅资料)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
33、色固体。(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_。(2)乙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其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二:_。(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石蕊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氯化镁溶液(拓展延伸)
34、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用符号表示)【答案】试管内液面上升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 2NaOH+H2SO4Na2SO4+2H2O 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 硫酸钠 AC OH 【解析】【详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也溶于水,补充的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
35、+2H2O,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4)猜想假设:丙实验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后上层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二是:硫酸钠;设计实验: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选:AC;拓展延伸: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14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华雪同学的探究:(查阅
36、资料)碳酸亚铁(FeC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CO2气体。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猜想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3: 。(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X。当Y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取玻
37、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b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 (结论与反思)(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因此,猜想 (填“1”或“2”或“3”)是正确的。(2)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实验 (填“a”或“b”)是多余的,因为 。(总结与提升)(1)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Y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
38、。(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 ,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 。【答案】【猜想与假设】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1)氧化铁 1(2)4FeCO3+O22Fe2O3+4CO2(3)b 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1)Ca(HCO3)2(2)CO2+
39、Ca(OH)2CaCO3+H2O(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氧化铁【解析】【分析】【详解】猜想与假设:由假设,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3是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1)由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说明溶液中不含FeCl2。氯化铁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铁。因此,猜想1是正确的。(2)F
40、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3)上述实验中b是多余的,因为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氢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HCO3)2。(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氯化亚铁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铁,就不能确定哪
41、个猜想是正确的。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假设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铁,设固体质量净减质量为x假设成立,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氧化铁。15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
42、,分成两份。(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_,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猜想五:_。(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
43、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实验结论)不溶物D是_。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正确,理由是_。(原理探究)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
44、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铁粉 红 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镁粉和炭粉 炭粉 三 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空气 2Fe+O2+2H2O=2Fe(OH)2 【解析】【详解】成分探究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粉。 故填:铁粉。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
45、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故填:红;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3)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镁粉和炭粉。 故填:镁粉和炭粉。 实验结论 不溶物D是炭粉; 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三正确,理由是: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故填:炭
46、粉;三;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B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原理探究 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膨胀逸出的空气。 故填:空气。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氢氧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故填:2Fe+O2+2H2O=2Fe(OH)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
47、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ANaOH BNa2CO3、Ba(OH)2、NaOHC_ DNa2CO3和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B(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_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
48、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 对应【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_对应【答案】 Ba(OH)2、NaOH Na2CO3和Ba(OH)2能发生反应 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各种物质的用量可知,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ANaOH BNa2CO3、Ba(OH)2、NaOH CBa(OH)
49、2、NaOH; DNa2CO3和NaOH;【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B,其理由是Na2CO3和B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和Ba(OH)2不能共存/Na2CO3+Ba(OH)2=2NaOH+BaCO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C正确;【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 ,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具体操作为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结论为猜想A对应。17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50、(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 B >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对比A瓶与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结论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_(用化学方
51、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 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30mL20mL12 mL 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答案】Ca(OH)2+CO2=CaCO3+H2O C 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CO2+H2O=H2CO3 温度 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16% 偏小 【解析】【分析】【详解】(1)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体系建设
- 大班主题教案《“我是小小消防员”》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鸟铺路》
-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水果柠檬
-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工作总结
- 医疗器械注塑生产管理制度
-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优化方案
- 酒店客房安全防护方案
- (2024版)餐饮业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合作协议
- 2024年二手公寓买卖合同(济南)
- 生物安全手册
-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课件
- 船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20230801v11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4 写作能力提升练
- 盆底康复治疗记录
- 齐鲁工业大学2022年上期末药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药疹(Drug Eruption)》PPT课件
- GB∕T 41426-2022 牙科学 一体式手柄牙线
- 第二章 生涯发展理论PPT课件
- 建筑门窗检测试题(共10页)
- 彩盒产品不良缺陷的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