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年11月第28卷第6期当代经济科学ModernEconomicScienceNov.,2006Vol.28No.6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综述闫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现实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隐性代理关系。,并对代理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关键词:代理;公司治理;大股东中图分类号:F276.6-2848-2006(06)-0080-06尽管相比其他研究,公司治理的研究历史并不长,但从一开始,它
2、就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论分析框架对公司治理的概念、目标和内容进行解释和探讨,这些研究涉及法律经济学、契约经济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和学科,这些研究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如此众多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该理论既具有博弈论关注存在外部性条件下个人选择的特点,也吸纳了信息经济学所突出的信息结构对机制设计影响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委托代理理论一经引入公司治理研究领域,就很快牢牢地占据经济学对公司治理研究的制高点。该理论被广泛运用来解释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分离的情况下,经理人员和股东行为均衡的产生与
3、变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机制设计来解决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与代理人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长期以来,委托代理理论被视为公司治理理论中的主流。本文对目前占据公司治理研究主流地位的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近年来理论界的修正工作进行介绍,梳理代理收稿日期:2006-08-31理论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发展和修正逻辑。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运用和基本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则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设计的各种治理机制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则对最近十年理论界对传统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研究缺陷所做的弥补工作进行介绍;文章的最后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前景
4、进行了预测。一、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就研究的起点和时间来看,公司治理理论在企业理论中也算起步较早的,但是自Jensen和Mecklin在1976年构建了第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分析框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代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反观企业理论中的其他议题,在Gross2man、Hart、Willianmson、Milgrom等经济学家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作者简介:闫冰(1
5、978-),山东荣城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80题的热烈讨论。在这种背景下,Jensen等人1976发表的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了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问题的基本框架。作者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
6、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此外,Jensen还对代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首次揭示:“,存在某些偏差,代理成本的总和定义为:(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3)剩余损失。”据此,Jensen认为在大部分的情形下,外部融资者与经理人员签订一份合约来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经理人员如何运用资金获得适当的回报。理想中的完美合约说明了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经理人员应付诸的行动。从而保证股东利益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得到保障1于,由于股东和经理人员都是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经济人”,而双方对彼此和未来的信息是不对称
7、的,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机制,利用信号传递、激励合同等手段,缓解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双方最终选择的契约均衡点不断向最优点逼近。二、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一)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正如我们前文所述,股东并不能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二通过激励相容合同入手。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
8、、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激励合约可以采取年薪、奖金、股权、股票期权或当收入低于一定的标准规定时辞返威胁等多种形式3。但是,未来是一种不确定状态,而且从技术上而言,完美的契约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凸现重要,它表明了谁将在不确定条件下拥有对企业的发言权2。激励合同研究的热点集中于经理人高额工资、股票与股票期权能否保证经理人按股东意志行事。经济学家认为,在高额补偿情况下,经理人员必须考虑如果丧失工作机会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并且如果对经理人员的激励补偿是足够的,那么未来经理人员从自利行为中获得的边际收
9、益高于从激励合同中边际收益的机会就非常小。激励相容合同解决代理问题的思路是给予经理人员一个更高份额和长期的契约,以使经理人员和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尽可能的一致。通过这种方法,激励合同也许能够缓解经理人员侵害投资者利益问题。但是,对于私人收益过高或者对经理人员补偿较低的国家,这种作用就显得有限。典型的是,要想这种合同起到作用,就必须存在一种对经理人员决定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的绩效衡量方法,而这种衡量必须在法庭上得到验证4。在Jensen之后,研究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问题的学者,基本上都继承和延续了Jensen这种分析框架,对委托代理契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
10、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通过对代理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由于环境的不确定并非能够通过治理机制化解,因此,代理理论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在。81股东所依赖的另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来寻找经理人员的信号工具就是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
11、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董事会在一些公司治理文献中被认为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5后(代理问题发生后)发挥作用,对于股东而言又无法有效控制,作用十分迟缓;最后,尽管产品市场竞争可以降低资本的收益,从而减少经理人侵吞股东财富,但它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经理人对竞争性收益的侵占。公司控制权市场是股东可以依赖的另一个外部信号传递机制。控制权市场对经理人行为的约束价值在于,它使经理人的合约补偿建立在私人可观察的真实世界状态。当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非对称时,股东无法对企业价值低是由于经理人偷懒,还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加以判断。信息知情者从外部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提高了股东为经理7。
12、从理论上而言,董事如同股东的眼睛对经理人的信息加以判别,并对其行动加以约束和控制,从而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在早期的研究中,董事会被刻画为与股东利益一致的负责任的监督者,他们把董事会作为整体,未对董事会的成员的不同性质做进一步的区分。但是,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之间,;,下,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二)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是,而与原公司,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8。对以接管为代表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争论表明,单独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同样不是一个约束经理人的有效机制。通过对传统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运用加以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委托代理理论逻辑的起点是所有
13、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由于契约关系中存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的差距,而这种信息差异在本质上影响了投资者与经理人员所设计的双边契约,为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有效的程度,这类契约的设计必须能够揭示出经理人员的私人信息。而这只能通过给予代理人某种租金或委托人监督的方式来实现,但通常的,这类租金和监督行动对于委托人却是一种成本。这种信息成本加上技术性成本使得在不对称信息下的交易量受到扭曲。因而在契约中,配置功能与信息作用相互冲突,即为了诱使代理人说真话所必须付出的信息租金与资源配置效率相互冲突,最后导致了一个次优的契约。解决代理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就是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
14、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implicitincentives),这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人员为了生存,在竞争面前只能发奋努力,提高效益。(3)信誉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成熟的经理人员市场,经理人员市场的存在给在位经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信誉传递机制6。尽管市场竞争理论很有吸引力,但是有关市场竞争对经理人员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却并不能得到
15、有力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市场并不能达到理论上的完全竞争状态,在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有效判断经理人员的效率。市场本身就是不完善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绩效更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该理论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很有限。产品市场竞争总是在事82三、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修正尽管代理理论在美国等分散股权结构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种不同于Berle和Means分散股权结构假设的观点逐渐浮出水面,并得到迅速发展9。与传统假设相反,在大部分国家中,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国家和在亚洲,集中10的(甚至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一种常态,即使在被视为典型的
16、分散股权的美国和英国,是否真的不存在具有控制权地位的股东也受到学者们的强烈质疑。这些观点逐渐形成了第二种观点即控股股东(或者称之为内部股东)与中小股东(或称之为外部股东)也存在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引发新的代理冲突和控制权私利问题。新的观点是,在股权集中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通过控制权不仅可以降低股东与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隧道效应”获得私人收益,而这种收益是以中小股东利益受损为代价的。要使证券和金融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公司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解决好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至少要缓解二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因此,公司治理在最近十年增长最快的研究文献
17、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首先,为什么股东违反风险分散的原则,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都出现股权集中的现象,第二,(一)对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理论认识始于Shleifer和Vishny发表于1986年的经典论文。他们认为,对于分散的股东而言,寻求对经理人监督效率的改善是一项“公共品”。当公司相当数量的股份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且控制权带来的收益足以覆盖提供“公共品”的成本时,大股东将有动力监督经理人。他们或者通过拥有的投票权迫使经理人按照其利益行事,或者通过委托投票权之争(AProxyFight)和发起接管而将经理人驱逐。因而,大股东的存在成为监督经理人和股东“搭便车”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在Shlei
18、fer和Vishny之后,大股东在解决公司代理问题上的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注意,。Laport,在对,Laport提出股权集中是股东对法律体系保护缺失的一个替代性制度。由于股权集中于少数股东手中,他们与公司价值具有紧密的关系,此时,大股东不会再对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坐视不理,相反,他们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司的监督中,从而缓解了搭便车行为所带来的所有者缺位问题11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认为:“由于某个个人活动使得整个集团状况有所改善,由此我们可以假定个人付出的成本与集团获得的收益是等价的,但付出成本的个人却只能获得其行动收益的一个绩效的份额。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
19、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的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越少。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个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奥尔森的论述表明,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由于股东持股比例都较小,其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搭便车”成为中小股东的最佳行为准则。但是,由于中小股东放弃监督,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则更凸现严重,进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双方契约严重偏离最优点,甚至无法达成有效的契约,使社会福利大大降低。正如我们前文所述的,在法律或市场健全的国家
20、,常常利用第三方强制约束或市场竞争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遗憾的是,完善的市场以及法律体系并非容易建立,这就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渠道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集体行动”的问题。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尽管对第一大股东的作用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股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和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股东通过董事会等机制间接影响公司绩效,也包括大股东直接对公司经营的参与和影响。(二)大股东带来的代理成本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使人们对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各种公司治理机制能否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产生了怀疑,此时欧洲大陆、日本等以股权集中为特点的国家的发展使人们
21、相信大股东的存在为解决代理成本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1997年在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大股东虽然有动力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但绝不是没有成本的。大股东的出现固然解决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监督缺失问题,但是这种收益并非是无代价的,这种成本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大股东由于持有大量股份,从而丧失多元化资产组合的机会,必须承担额外的风险12;第二,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降低,大股83东从所有权中获得的现金流与利用控制权所控制的现金流差距增加,从而导致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利用控制地位获得控制权私利,进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对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地位获取私人收益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直到
22、最近十年,这个问题才得到更为广泛的认识。Laport等人将控制权私利定义为控股股东将公司资产和收益转移到其完全拥有的公司的一种收益。控制权私利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控股股东直接将公司资源利用自我交易转移到自己名下。这种交易既有非法的偷窃和欺诈,也有利用不平等的资产出售、合同、超额补偿、贷款担保以及为自己公司争取利益等无法被界定和惩罚的合法手段13司治理研究中的产生、发展及其分析框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代理理论以主流经济学的视角,提供了完整的参照系,为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应该说代理理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是,代理理论脱胎于西方的契约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和生存的环境都
23、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当该理论在推广过程中就与现实发生了很多冲突,这表明代理理论还是存在着其自身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在以下几点:1.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其立论的现实基础在于公司股权的充分分散所导致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单一委托,。,、东亚国,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而在这些公司中,尽管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都希望公司的投资回报最大化,然而,由于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所拥有的公司现金流与所控制的现金流差距,在自利天性与机会主义的驱动下,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会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决定努力水平以及寻机运用公司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于是产生了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
24、突。而这种冲突实际上也来自于代理关系,这种隐形代理关系并没有体现在传统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2.尽管在近十年中,传统西方委托代理理论。控股股东进行掠夺的第二种方式是在不注入资产的前提下,提高自己在公司中的股份而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或者在公司信息披露之前进行交易。一般而言,对于控股股东将公司资源通过欺诈的手段转移资产的行为是被各国所禁止的,理,则,目前有两种方法对控制权私利进行量化,第一种方法是由Barclay和Holderness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将控制权私利定义在大宗股份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的交易价格之中,每股在市场上的溢价可以反映控制权私利。作者认为,由于控制权存在着私利,所以要大股东放弃这种控
25、制地位,就必须给予更高的补偿,而市场价格只是那些不具有控制地位的中小股东,对公司在新经营者领导下市场价值的一种预期,所以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溢价就反映出大股东通过控制地位获得的私利的大小14针对大股东的研究迅速增多,但是总体而言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要么简单的将大股东视为解决搭便车行为的结果,要么认为是寻租行为促生了大股东的出现。从目前研究来看,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存在是股权结构内生演进的结果之一,这种演进结果与信息租金、控制权私利等问题有密切关系。要想彻底搞清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以及据此为公司治理的演进路径提供清晰的思路,就必须重新构建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3.经验研究结果的矛盾性
26、。由于传统代理理论。第二种方法则是依赖公司存在的多种不同投票权的股份价格差异。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比较具有投票权的股票与非投票权的股票价格上的差异,可以计算出每个投票权股票的价值15。事实上,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具有投票权的股票不能直接获得私人收益,但是,这些股票在控制权竞争的过程中,价格会升高,则这些股票的价格将间接反映出控制权私利,通过估算这些具有投票权的价格可以大致计算控制权私利的范围16忽略了股权结构的差异,在大股东的理论研究上又缺乏完整的分析框架,所以导致目前经验研究充满矛盾。从前文的总结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决代理成本的公司治理机制,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一致的结论
27、,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在运用传统代理理论时忽视其严格的假设和。四、传统代理理论研究缺陷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展望在前文中,我们回顾了西方传统代理理论在公84运用的环境。中国也于1990年和1991年先后在上海和深圳建立证券市场,到目前上市公司已达1300多家。十几年来,中国股市屡陷困境,上市公司问题层出不穷。如何突破中国股市屡陷困境和上市公司绩效长期不佳的格局?众多学者和专家在这个问题上可谓是花费了大量心血,使尽了浑身解数,然而治理效果却远远不够理想。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多年来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时,简单地沿用了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治
28、理理论“单委托代理理论”。在早期的研究中,模仿西方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开启中国公司治理研究是极其有利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体系,就必须根据本国特定的环境进行调整,这也是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要求。治理研究的情况来看,在没有适合的理论支持下,一致性。在最近两年,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西方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运用,并提出新的调整。郑志刚提出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并没有受到代理理论的重视174JensenMC,MecklingW.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
29、ipstructureJ.Jour2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6,34:305-60.5RossS.TheEconomicitheoryofagency:theprincipalsProblem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3,63:134-139.6HermalinB,WeisbachEMS.Boardofdirectorsasanendogenouslydeterminedinstitution:Asurveyoftheeco2nomicliteratureR.Workingpaper,UniversityofCali2forniaat
30、Berkeley,2000,1-79.7HayD,MorrisD,LiuS,YaoS.Economicreformandstate-ownedenterprisesinChina:1979-1987M.Clarendon:Oxford,1994.8MandelkerG.RiskandthecaseofmergingfirmsJ.1974,303-35.YJ.ThevalueoffinancialoncorporateboardsJ.InternationalofEconomicandFinance,1999(8):421-431.10LaPortaR,Lopez-de-SilanesF,Shl
31、eiferA,VishnyRW.LawandFinanceR.NBERWorkingpaper,5661,NationalofBureauofEconomicResearch,1996,1-45.11DemsetzH,LehnK.Thestructureofcorporateowner2ship:causeandconsequenceJ.JournalofPoliticalE2conomics,1985,93:1155-1177.12冯根福,闫冰.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冯根福则提出在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理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4(6):85-92.13LaPortaeta
32、l.CorporateownershiparoundtheworldJ.JournalofFinance,1999,65:471-517.14HoldernessCG,SheehanDP.Theroleofmajorityshareholdersinpubliclyheldcorporation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8,20:1189-1201.15DeAngeloH,DeAngeloL.Managerialownershipofvotingrights:Astudyofpubliccorporationwithdualclassesofcommo
33、nstockJ.JournalofFinancialEco2nomics,1985,14:33-69.16ZingalesL.Thevalueofvotingrights:AstudyoftheMilanStockExchangeexperienceJ.TheReviewofFi2nancialStudies,1994(7):125-148.17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股权结构集中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18。因此,可以预见到经济学
34、家们会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向实践靠拢,由单委托代理理论向更为复杂的多重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参考文献:1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GrossmanSJ,HartOD.Takeoverbids,thefreeriderproblemandthetheoryofthecorporationJ.BellJour2nalofEconomics,1980,11:42-64.3HartO,MooreJ.PropertyrightsandthenatureofthefirmJ.Joumal.politicaleconomy,1990,98:111
35、9-1158.整合J.经济研究,2004(2):115-124.18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4(12):16-24.责任编辑、校对:李再扬85model.Keywords:Familyfirm;Professionalmanagers;Marketfailure;CreditOwnershipStructure,BoardofDirectorsGovernanceandTopManagementFraudinListedCompaniesEmpiricalAnalysisBasedonChineseCasesZHOUHao2wen,LIJi2j
36、ian,LIUTing2ting(1.SchoolofEconomicsandFinance,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2.SchoolofLawandCommerce,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1,China)Abstract:NumeroustopmanagementfraudshaveattractedextensiveattentioninChineselistedcompa2nies.Thispaperexaminestherelationbetweentopmanagementfrau
37、d,ownershipstructureandboardofdirectorsgovernance.Basedonselected31casesfromfraudcompaniesthrough200422006,weconductanempiricalstudywithbinaryLogisticRegression.Wefindthatequityconcentrationhasapositivecorrelationwithtopmanagementfraud,thatboardscale,topmanagementsalary,educationbackgroundandinterna
38、lcon2trolhavesignificantrelationwithfraud.Thepapergivessometheoreticexplanationoposesatentativeso2lution.Keywords:Listedcompanies;OwnershipTopmanagementfraud112AtTheoryandCorporateGovernanceYANBing(SchoolofEconomicsandFinance,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Abstract:Agenttheoryisthemainanaly
39、sisframeworkforcorporategovernanceandimportanttoolinde2signingcorporategovernancemechanism.Traditionalcorporategovernanceresearchesfocusonwaystoreleaseinformationinequalitybetweenshareholdersandmanagers.However,therealityshowsthathiddenproxybe2tweenmajorandminorshareholdersexists.Thisarticlesurveystheevolutionandrationaleofcorporategovern2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产权车位买卖及车位增值服务与物业管理合同4篇
- 个人居间服务合同模板:房产交易中介合同版
- 2024年环保型废纸买卖合同
- 2024版医疗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环保材料销售代理合同模板4篇
- 中英双语2024年土地租赁协议模板版B版
- 2025年度现代服务业场承包经营合同样本3篇
- 个人借款担保责任合同范本2024版B版
- 2025年度征收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含安置补偿与产权过户)4篇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
- 英国足球文化课件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3年公务员考试新疆维吾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克达拉市预测试题含解析
- 医院投诉案例分析及处理要点
- 烫伤的安全知识讲座
- 工程变更、工程量签证、结算以及零星项目预算程序实施细则(试行)
- 练习20连加连减
-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员工内部岗位调换申请表
- 商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