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_第1页
2020-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_第2页
2020-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_第3页
2020-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_第4页
2020-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2021年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句意通畅调、补、变字字对译手段一:调手段而:补手段三:变常见病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该拆不拆,古今混淆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强化练习蔡泽者段宋陈谏议段一、句意通畅的手段手段一:调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字字对译(直译)的基础上,将文言文中不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成正常语序,使译句通畅。文言文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

2、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例题讲析】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译文: 提示“身不显于时”和“言立于后世”都是

3、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句序为“身于时不显”“言于后世立”。参考答案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参考译文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他日有见到它的人,看到他的后车诗,就不会忘记借鉴警诫了;看到他的逸党诗,礼义就不会衰败了;看到他的哭友人诗,残酷的官吏就会心生惭愧了;看到他的同州题名记,地方长官就了解政治的腐败了;看到他的望仙驿记,地方长官就不经营驿站了。由此来说,带来的益处不也很多吗!【跟踪练习】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4、现代汉语。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

5、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浑执不听。(选自晋书·周浚传,有删改)1.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译文: 2.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译文: 3.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译文: 解析:本题中考查的三个句子,在翻译时都要注意句式的调整:(1)“殄灭于此”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于此殄灭”;(2)“必不我从”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必不从我”

6、;(3)“未之闻也”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未闻之也”。参考答案1.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2.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3.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参考译文:周浚跟随王浑攻打吴国,攻破江西的戍军,与孙皓的中军激战,斩了伪丞相张悌等共千人的首级,俘虏数以万计,进军驻扎在横江。当时听说龙骧

7、将军王濬已经攻克上游城镇,别驾何恽劝说周浚道:“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现在王龙骧已经攻克武昌,军威很强盛,沿江顺流而下,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吴已显现出土崩瓦解之势。我私下认为应该迅速渡江,直奔建邺,大军突然而至,夺了吴军胆量气势,可以不用交战就擒获敌人。”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周浚坚持派人禀告王浑,王浑果然说:“我接受的诏命只是让我在江北与吴军抗衡,不让我轻率进军。您的辖区即使武力强大,难道能独自平定江东!现在违背了皇命,即便取胜

8、也不值得称赞;如果不能取胜,罪责更重。再说诏令龙骧将军要接受我们的指挥,只应该备齐你们的舟楫,同时渡江罢了。”何恽说:“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现在渡江必定大获全胜,还有什么顾虑呢?如果犹疑不决迟迟不渡江,不能叫作明智;如果明知能取胜却不去行动,不能叫作忠诚,这真的将会成为我州上下遗憾不已的原因。”王浑固执己见不肯听从。手段二:补“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1显性省略

9、(易补)文言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主要是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介词)比较明显,通过诵读原句、分析句子成分和翻译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补充。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译文: 提示“夜然薪读书”中省略了主语“毕诚”,“夺火使寐,不肯息”中省略了宾语“他”和主语“毕诚”,翻译时需要补充完整。参考答案 (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参考译文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

10、的堂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下了毕凌,毕凌生下毕匀,世代没有官职,从事食盐生意。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成了孤儿。(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毕诚)性格端正谨慎,不随便与人交往。2隐性省略(难补)文言文中除了显性省略成分外,在语句中有时还会出现隐性省略,即省略介词的宾语、动词的宾语或句意表达需要写出的内容(即句子本身没有省略,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句子不完整,需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等。这些省略的内容需要经过语句翻译后,才能根据语意的表达是否流畅加以补充,因为这些省略内容隐含在语意中,需要考生慎重思考,才能补出。)

11、翻译时要补充出介词的宾语示例: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翻译:第二天,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分析:在翻译这一句时,“凭借”的宾语“身份”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翻译时要补充出动词的宾语示例: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翻译: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分析:此处翻译时动词“陈述”的宾语“意见”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跟踪练习】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

12、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重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1.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译文:

13、 2.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译文: 3.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译文: 4.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译文: 5.帝重咎谢,咸赐锦、币。译文: 6.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译文: 解析:(1)“狎”后省略宾语“他”(崔郾),翻译时需补出;(2)“欺”后省略宾语“他”(崔郾),翻译时需补出;(3)“亲挟格”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出,应该写成“(崔郾)亲挟格”;“褒黜必当”中“褒黜”省略了宾语,翻译时需要补出,应该写成“褒黜(官员)必当”;(4)“迁”后省略宾语“崔郾”,翻译时需补出;(5)“赐”后省略宾语“崔郾”“高重”,翻译时需补出

14、;(6)“上之”后省略了介词“于”和宾语“帝”,翻译时需要补出,应该写成“上之(于帝)”;“以便观省”一句中“观省”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出,应该写成“以便(帝)观省”。参考答案1.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他。2.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他。3.每次选拔官吏,他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4.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意,提拔他为给事中。5.敬宗又自责道歉,都赐给他们锦缎财物。6.崔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便于皇上阅读思考。参

15、考译文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他。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他。每次选拔官吏,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多次升迁后担任谏议大夫。穆宗登基,荒废政务,沉溺于游猎,在宫中纵恣狂放,天亮了还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崔郾进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众多的百姓,天下安定还是混乱,都系在陛下您一人身上。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今天就失去了。西望敌寇的营垒,距离宗庙只有十舍的距离,百姓困苦,没有积蓄。希望陛下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幸福。

16、”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意,提拔他为给事中。敬宗继承帝位,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升任他为中书舍人,他(入宫)谢恩说:“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敬宗惭愧地说:“我不久一定向你请教。”高重恰好在旁边,趁机进言说:“陛下乐意向善却没有咨询什么,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敬宗又自责道歉,都赐给他们锦缎财物。崔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便于皇上阅读思考。崔郾升任礼部侍郎,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手段三:变“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留、删、换、调、补等翻译方法做到了字

17、字对译、语句的准确无误,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恰当地把原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了出来。而“变”则是为了让翻译后的语句变得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还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风格。从具体操作角度来说有三个方面要注意: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借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士大夫”“法律”“富家子弟”。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

18、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译文: 提示“风”若译为“风格、高风”,语句不够通畅,此处译为“节操、品质、操守”后既能表情达意,又能使语句通达。“亲炙”中的“炙”本义为“烤”,若用此义翻译,显然翻译后的句子不通,这里应该用它的比喻义,指受到熏陶。参考答案听到伯夷、柳下惠那样的品格和操守,百代之后的人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参考译文孟子说:“听到伯夷、柳下惠那样的品格和操守,百代之后的人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记下这篇文

19、章,可以劝勉世人,不只是单单为了抒发朋友之间真挚的聚散之感。【跟踪练习】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译文: 解析:句中的“蜂起”若翻译成“众人的辩驳和问难像蜜蜂飞一样成群起来”,虽然能够表达原意,但是翻译后的语句感觉不够美观,所以“蜂起”在翻译时不能直译,只能改变表面意思,用意译的方式翻译,使语句变得自然美观可读。参考答案: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参考译文:有空

20、闲时就与他的朋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这些人外出游览丰台、草桥等风景名胜,有时大家也一起到寺庙、道观聚餐。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这时候)先生默然坐在那里,或者微笑着一言不发。先生偶尔说出一句话,每个人就会觉得自己说错了,觉得自己说得太烦琐了。阅读下面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守宗资先闻其(范滂)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

21、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译文: 解析:“犹以利刃齿腐朽”可以翻译成“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句中的“齿”若不改变说法,翻译成“啃”“咬”都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译出的语句也不通畅。参考答案: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参考译文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过范滂的名声,请他担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职期间,严厉地整治邪恶。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孙,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托付推荐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压下任命不征召他。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

22、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这才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南边(老家)去了。二、翻译中的常见病1.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1)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

23、2)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2.该拆不拆,古今混淆古代汉语有些复合词语在形式上跟现代汉语的某些双音节词汇一样,但它们是两个词,表达两个意思,翻译时应当拆开,可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一个词来处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以上两例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

24、,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3、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1)范氏富,盍已乎?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2)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3)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在(1)句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在(2)句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

25、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3)句中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应该补上。4、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1)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译成:他孝顺恭谨,传到他的族人中,他讲信用和道义,彰显在朋友间。(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成:喝酒,在这个亭子里作乐。(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成:(你)想要的(东

26、西)已得到了,又何必请示他呢?(1)句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2)句也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3)句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 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三、强化练习(一)阅读材料,完成翻译题宋陈谏议注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27、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选自宋名臣言行录)1.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译文: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译文: 参考答案1.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注意:“何以”为宾语前置;“为”表判断,可译为“是”)2.你是朝廷的重臣,家中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注意:“为”表判断,可译为“是”,“制”后省略“之”)参考译文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

28、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唤来儿子,说:“你是朝廷的重臣,家中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一)阅读材料,完成翻译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