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式整脊技术常用英文名词解释: nA:Anterior(前侧) nP:Posterior(后侧) nS:Superior(上侧) nI:Inferior(下侧) nIN:Internal(内侧) nEX:External(外侧) nAS: Anterior- Superior(向前、上侧)。 nPI: Posterior- Inferior(向后、下侧)。 nAS-IN:向前、上、内侧。 nAS-EX:向前、上、外侧。 nPI-IN:向后、下、内侧。 nPI-EX:向后、下、外侧。美式整脊技术骨盆的偏位编码 骨盆两侧的髂骨与骶骨形成两个骶髂关节,耻骨联合为第三个关节。这三个关节决定了骨盆两侧
2、的髂骨可以出现同向或异向的脱位。其脱位形式最多有可能出现8种:1、向后向下的脱位PI;2、向前向上的脱位AS;3、髂嵴远离中轴线的脱位EX;4、髂嵴靠近中轴线的脱位IN;5、以上四种脱位方式的四种组合脱位(PI-EX、PI-IN、AS-EX、AS-IN)。美式整脊技术美式整脊技术 枕骨的偏位编码 1、AS(AS向前上偏位);2、PS(PS向后上偏位);3、ASRS(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4、ASLS(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5、PSRS(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6、PSLS(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7、ASRSRA(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RA右枕骨髁向
3、前旋转);8、ASRSRP(AS向前上偏位;RS右上侧偏;RP右枕骨髁向后旋转);9、PSRSRA(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RA右枕骨髁向前旋转);10、PSRSRP(PS向后上偏位;RS右上侧偏;RP右枕骨髁向后旋转);11、ASLSLA(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LA左枕骨髁向前转);12、ASLSLP(AS向前上偏位;LS左上侧偏;LP左枕骨髁向后旋转);13、PSLSLA(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LA左枕骨髁向前转);14、PSLSLP(PS向后上偏位;LS左上侧偏;LP左枕骨髁向后旋转;美式整脊技术颈椎的偏位编码 (一)寰椎偏位编码 美式整脊技术1、AR(A向前偏位;
4、R侧向右偏);2、ASR(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R侧向右偏);3、AIR(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R侧向右偏);4、ARA(A向前偏位;RA侧向右偏,右侧向前旋转);5、ASRA(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RA侧向右偏,右侧向前旋转);6、AIRA(A向前偏位;I向上下偏位;RA侧向右偏,右侧向前旋转);7、ARP(A向前偏位;RP侧向右偏,右侧向后旋转);8、ASRP(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RP侧向右偏,右侧向后旋转);9、AIRP(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RP侧向右偏,右侧向后旋转);10、AL(A向前偏位;L侧向左偏);11、ASL(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L侧向左偏);12、AIL(
5、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L侧向左偏);13、ALA(A向前偏位;LA侧向左偏,左侧向前旋转);14、ASLA(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LA侧向左偏,左侧向前旋转);15、AILA(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LA侧向左偏,左侧向前旋转);16、ALP(A向前偏位;LP侧向左偏,左侧向后旋转);17、ASLP(A向前偏位;S向上偏位;LP侧向左偏,左侧向后旋转);18、AILP(A向前偏位;I向下偏位;LP侧向左偏,左侧向后旋转)。?(二)颈椎C2C7偏位编码; 美式整脊技术1、PRILa(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I向下偏位;La接触点为左侧椎弓板);2、PRLa(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La接触点
6、为左侧椎弓板);3、PRSinf(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S向右上偏位;inf整体向下);4、PRSP(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5、PLILainf(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I向左下偏位;La右侧椎弓板;inf整体向下);6、PLSinf(P向后偏位 ;L向左偏位;S向左上偏位;inf整体向下)7、PLLa(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La右侧椎弓板);8、PLSP(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SP棘突)。美式整脊技术美式整脊技术胸椎偏位编码胸椎偏位编码 1 1、PRSPRS(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RR向右偏位;向右偏位;SS向右上偏位);向右上偏位);2 2、PRITPRIT(
7、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RR向右偏位;向右偏位;II向右下偏位;向右下偏位;TT接触点为左横突);接触点为左横突);3 3、PRTPRT(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RR向右偏位;向右偏位;TT接触点为左横突)接触点为左横突);4 4、PRSPPRSP(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RR向右偏位;向右偏位;SPSP接触点为棘突)接触点为棘突);5 5、PLSPLS(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LL向左偏位;向左偏位;SS向左上偏位);向左上偏位);6 6、PLITPLIT(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LL向左偏位;向左偏位;II向左下偏位;向左下偏位;TT接触点为右横突;接触点为右横突;7 7、PLTPLT(P
8、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LL向左偏位;向左偏位;TT接触点为右横突)接触点为右横突);8 8、PLSPPLSP(PP向后偏位;向后偏位;LL向左偏位;向左偏位;SPSP接触点为棘突接触点为棘突美式整脊技术腰椎偏位编码 (一)腰椎L1L4偏位编码1、PRSP(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2、PRSSP(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S向右上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3、PRm(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m接触点为左侧乳状突);4、PRIm(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I向右下偏位;m接触点为左侧乳状突)5、PLSP(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6、PLSSP(P向后偏位;L向左
9、偏位;S向左上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7、PLm(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m接触点为右侧乳状突);8、PLIm(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I向左下偏位;m接触点为右侧乳状突)。(二)腰椎L5偏位编码1、PRISP(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I向右下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2、PRSm(P向后偏位;R向右偏位;S向右上偏位;m接触点为左侧乳状突)3、PLISP(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I向左下偏位;SP接触点为棘突)4、PLSm(P向后偏位;L向左偏位;S向左上偏位;m接触点为右侧乳状突)。美式整脊技术:腰椎X光判读 正面X光片:美式整脊技术 一、划出两侧股骨顶点并行线(股骨并行线)。 二、划出
10、各腰椎椎体上、下缘并行线(椎体并行线)。 三、以股骨并行线由下往上平行比对椎体并行线,先出现不平行者即为原发 性半脱位,Primary subluxation,以L4为例。 四、测量L4脊突中心点至两侧椎体边缘的距离,距离较短侧即为半脱位侧(决定PR 或 PL), 以右侧为例(PR)。 五、测量L4下缘并行线与L5上缘并行线左右两侧高度,高度较大侧为“superior”,简写“S”,高度较小侧为“inferior”简写“I”,若以右侧为例则只需判别L4的右侧,若是高度较 大则为“PRS”,若是高度较小则为“PRI”。 侧面X光片:美式整脊技术 一、先在各椎体后缘由上往下划出“George li
11、ne”,找出往后突出的椎体,即为“Posterior”,简写“P”。 二、划出每节椎体前后缘的并行线,上下两线提早交叉(converge)、且最靠近脊突的上节椎体,即原发性半脱位,Primary subluxation,若在原发性半脱位的上方若有出现上下两线成平行,或者出现反交叉线(diverge),即为代偿性前突消失,Compensating hypolordosis。n三、检查各椎间距,若有椎间距狭窄,表示该节脊椎有退化性病变。 nAdjustins Contact points nPRS or PLS S.P. nPRI or PLI Cervical spine: articular
12、process(AP) Throcic spine: transverse process(TP) Lamber spine: mamillaey process(MP) C/S:PRI-a or PLI-a T/S:PRI-t or PLI-t L/S:PRI-m or PLI-m n骨盆定位(Pelvis listings): 美式整脊技术 n肠骨(Ilium): Flesion / Extension PI / AS Internal / External IN / EX n正面X光片: 美式整脊技术 一、点出骨盆腔10个基准点:两侧股骨顶点、两侧肠骨顶点、两侧坐骨底点、两侧荐椎最外侧点
13、、第二荐椎脊突中心点及耻骨联合中心点。 二、划出两侧股骨顶点并行线(股骨并行线,基准线),以基准线分别由两侧肠骨顶点划出并行线(第一横线),再由基准线分别由两侧坐骨最底部划出并行线(第二横线),再基准线分别由两侧荐椎最外侧点划出垂直线(左、右垂直线),以基准线平行沿第二荐椎脊突中心点划出垂直线(底部垂直线)。 一、测量左右两侧第一横线至第二横线距离,较长侧即为PI,较短侧即为AS。 二、测量底部垂直线与耻骨联合中心点的距离,较宽侧即为IN,较窄侧即为EX,并可注明所测量的距离,如IN-2、EX-2(2等于0.2公分)。 三、测量左、右垂直线至第二荐椎脊突中心点的距离,较宽侧即为Posterio
14、r。 触 诊 美式整脊技术 n一、PI侧脚较短,AS侧脚较长。 n二、病人脸朝下(趴下)躺卧时,小腿半弯成90度角,向内、外侧推压,若向内推压时感 觉较紧,则为EX,若向外推压时感觉较紧,则为IN。 诊 断 美式整脊技术 nPI: 测量左右两侧第一横线至第二横线距离,较长侧即为PI,并无IN及EX(亦即测量底部垂直线与耻骨联合中心点的距离相同)。 nAS: 测量左右两侧第一横线至第二横线距离,较短侧即为AS,并无IN及EX。 nIN: 测量底部垂直线与耻骨联合中心点的距离,较宽侧即为IN,并无PI及AS。 nEX: 测量底部垂直线与耻骨联合中心点的距离,较窄侧即为EX,并无PI及AS。 nPI
15、IN:同时具有PI及IN的条件。 nPIEX:同时具有PI及EX的条件。 nASIN:同时具有AS及IN的条件。 美式整脊技术:整脊师诊断脊椎病症的方法 1、询问病情症状: 美式整脊技术 询问病情時,根据患者的疼痛和麻木的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椎神经损害部位,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位置。 如患者有脊柱局部的症狀,除检查脊椎外,还需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著点是否劳损。 2、触诊定位诊断: 美式整脊技术 在脊椎触诊检查过程中, 整脊师会从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有改变、棘突是否有偏歪、关节突关节两侧是否对称、相邻节段脊椎棘突或橫突间相对位置改变情況、棘突或橫突与枕骨、乳突等相邻骨性标志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情
16、況等方面,,作出一个綜合的判断和诊断。例如整脊师会用拇指在脊椎棘突旁、橫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並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著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結。若有,即为劳损点或錯位点的反应。 3、X光影像分析: 美式整脊技术 整脊师会观察脊椎X光片各椎間的变化,脊柱軸线变异情況,椎体后缘连线变异情況。脊椎錯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化。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脊椎关节錯位的表現。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鈣化的部位、程度等。並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結合分析,作出最后的诊断結果。 4、评估人体功能性神经、肌肉、骨骼失衡: 美式整脊技术 这套评估人体功能性神经肌肉骨骼失衡的系统,是源于一个著名脑神经科及康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新学期,中小学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从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破局解锁新学期教育密码
- 2025年中图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衔接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2025年冀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塔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纳米氧化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新版
- 2025年度正规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服务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教科室工作计划样本(四篇)
- 春节后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
- 2025光伏组件清洗合同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规范》解读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B卷含答案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