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知识总结_第1页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知识总结_第2页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知识总结_第3页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知识总结_第4页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一、细胞通过分裂来增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来繁殖。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头,经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来。年轻、死亡的细胞需经细胞增殖加以补充。1、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2、过程:物质的预备阶段;细胞的分裂阶段。3、方式:原核细胞:二分裂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二、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头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不同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不相同,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

2、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植物形成层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力量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就不具有细胞周期。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概念:整个细胞周期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期间细胞完成染色体中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质呈现出长的细丝状。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关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供应物质上的预备。阶段:G1期(DNA合成前期):RNA和蛋白质快速合成,细胞体积显著增大,为进入S期预备。S期(DNA合成期):DNA的合成。G2期(DNA合成后期):RNA和蛋白质大量合成,为进入M期预备。特点: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预备,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也有适

3、度的生长。、分裂期(M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争辩的便利,人为分为四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异同点分裂期现象口诀:前期:膜仁消逝显两体(核膜、核仁消逝,显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平均移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头(两消:纺锤体消逝,染色体变染色质;两现:核膜、核仁重新消灭)。细胞周期的图解:ad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不同点1、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2、末期: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分成两

4、个子细胞1、前期: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2、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相同点1、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2、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动、植物细胞的识别: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可推断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中心粒结构,可推断为低等植物细胞。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缢裂方式平分细胞,可推断为动物细胞。细胞分裂时期的识别:图像在具备同源染色

5、体的前提下还有下列特点之一,便可推断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全部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子细胞中染色体教目相同有丝分裂末期。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据的规律性变化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变化(二倍体生物)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数(2C)2C4C4C4C4C2C染色单体数04N4N4N4N00染色体数(2N)2N2N2N2N4N2N同源染色体对数NNNN2NN染色体组数2224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 ab,gh,kl的变化缘由都是DNA分子复制。2. cd,ef变化的缘由都是细胞分裂,染色

6、体和核DNA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DNA和染色体减半。3. ij,mn的变化: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逝。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1、染色体形态变化:染色质在间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成染色体(前期、中期、后期),染色体在末期解螺旋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2、纺缍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末期)。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逝(前期)重建(末期)。4、染色体行为变化:复制散乱分布于纺缍体中心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1. 观看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2.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灭于前期,消逝于后期。3. 有丝分裂全过程各个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配

7、对也不分开。4. 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分: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消灭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 方法规律总结1.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1)先推断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2)对应各期特点,分析图像中染色体或DNA变化属于哪个时期;(3)留意染色体的变化。2. 做染色体、DNA有关曲线题时,需留意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加倍的时期:DNA分子在间期加倍,染色体在后期加倍;(2)前、中期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后期和末期DNA与染色体数相等。三、无丝分裂1.无丝分裂的过程:核延长核缢裂质缢裂形成2个子细胞2.无丝分裂

8、的特点: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不消灭纺锤丝和染色体。3.实例:蛙的红细胞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四、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物、植物整个时期,但是主要是间期各种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和细胞内的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前期纺锤体的形成高尔基体植物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动物、植物整个时期供应能量五、相关试验细胞不能无限大的缘由:1)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四周环境交换物质的效率就越小。 2)无论细胞体积大小相差多大,细胞核大小相差不大: 一个细胞核内所含遗传信息量有限,

9、能把握细胞质的活动也是有限度的,因此细胞质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3)细胞体积越大,内部物质的传递与沟通速度相对越小。4)细胞内关键分子的浓度: 一些重要分子在细胞内拷贝数是很少的,当细胞体积增大时,这些分子的浓度就越来越稀,无法满足完成正常生化反应所需的分子浓度。 细胞不能太小的缘由:细胞完成代谢过程中各种生化反应需要肯定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需要肯定的空间容纳。 每个细胞内容纳各种的细胞器,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至少需要100种酶,每一项酶促反应占有50nm的空间,而每一个核糖体直径1020nm。所以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各项功能所需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的空间打算的。 细胞分裂的缘由1细胞的表

10、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的体积逐步增加时,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削减,造成核质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3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细胞分裂的动力。(二)、观看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试验原理:1. 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2. 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依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状况,识别该细胞处于哪个时期。3.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

11、紫)染成深色。二、试验流程:1. 洋葱根尖培育:试验前34d,待根长到5cm。2. 装片制作 (1)取材:取根尖23mm (2)解离 (3)漂洗(4)染色(5)制片3. 观看:(1)低倍镜观看: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分裂细胞。(2)高倍镜观看:在低倍镜观看的基础上换高倍镜。(3)认真观看:先找中期,再找其余各期,留意染色体的特点。(4)移动观看:渐渐移动装片,完整地观看各个时期。4. 绘图三、基本技术要求1、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留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2、解离充分,使细胞分散开,是试验成功的必备条件。3、解离完肯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4、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需把握好,应留意染色不能过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