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矿物质_第1页
营养学基础矿物质_第2页
营养学基础矿物质_第3页
营养学基础矿物质_第4页
营养学基础矿物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营养学基础矿物质v 徐小敏v 东健高级营养师v 广东省营养学会会员v 南大职业培训学院高级营养讲师。v 任企业、家庭营养顾问。v 从事临床医学十年,结合医学和营养学, 对亚健康人群的营养调理、慢性病的预防, 女性保健尤为擅长。 矿物质篇(minerals)主要内容v 概述矿物质(无机盐)常量元素(宏量元素): 含量大于体重的0.01%; 钙、磷、钠、钾、氯、镁、硫等。微量元素: 含量小于体重的0.01% 必需微量元素 铁、碘、锌、硒、铜、钼、钴、铬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 硅、镍、硼、钒、锰 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可能有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 氟、铅、镉、汞、砷、铝、锡、锂矿物质的特点1、在体内不能合成,

2、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 2、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3、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因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 易缺:Ca、 Fe 、 Zn 、 I、 Se矿物质的生理作用1. 构成人体组织成分:骨、牙(Ca、P、Mg)2. 参与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3. 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 酸:Cl、S、P 碱:K、Na、Mg4. 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5. 构成酶、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激活酶等第一节 钙 第二节 磷第三节 镁 第四节 钾第五节 钠第一节 钙(calcium)一、概述 体内钙总量相当于体重的1

3、.5%-2.0%v 99%骨、牙 羟磷灰石结晶3Ca3(PO4)2¡¤Ca(OH)2 v 1%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 混溶钙池二、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2.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 *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释放 *参与凝血过程 *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毛细血管渗透压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 此后会逐渐减少,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保持骨骼的完整,即为骨质疏松症三、吸收与代谢(一)吸收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钙通常由复合物中游离出来,被释放成为

4、一种可溶性的和离子化状态,以便于吸收,但是低分子量的复合物,可被原样完整吸收。 吸收率:一般食物20-30%;奶类30-60%一般吸收率为20-40%, 特殊生理条件下可达 50v 婴儿 >50v 儿童 40v 成人 20v 老人 15吸收的途径 (1)主动吸收: 钙的需要量高,或摄入量较低 (2)被动吸收: 当钙摄人量较高时,则大部分由被动的离子扩散方式吸收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二)钙的排出粪:8090,包括食物中及消化液中未被吸收的钙,上皮细胞脱落释出的钙。排出量随食物含钙量及吸收状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 尿:1020汗妊娠、哺乳四、缺乏与过量缺乏: 1、儿童佝偻病 2、 成人骨质软化

5、症:骨骼软化变形,身高降低,易骨折 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身高降低易骨折 4、手足搐溺症临 床 表 现v 疼痛 v 身长缩短v 驼背v 骨折v 呼吸功能障碍过量危害与毒性 (一)过量危害 1.肾结石 钙摄人量增多,与肾结石患病率增加有直接关系。 肾结石病多见于西方社会居民,美国人约12的人患有肾结石,可能与钙摄人过多有关。 过量危害与毒性 2.奶碱综合征 典型症候群包括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长期将牛奶与碳酸钙同时服用或过度服用碳酸钙时易引发。 临床特征是易兴奋、头疼、眩晕、恶心和呕吐,虚弱、肌痛和冷漠,如再继续摄入钙和碱,则神经系统症状加重(记忆丧失、嗜睡和昏迷

6、)。 过量危害与毒性 3.钙和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 高钙摄人能影响这些必需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1)铁:钙可明显抑制铁的吸收,并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只要增加过量的钙,就会对膳食铁的吸收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2)锌:一些代谢显示,高钙膳食对锌的吸收率和锌平衡有影响。认为钙与锌相互有拮抗作用。 过量危害与毒性 3.钙和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 (3)镁:有报告提出,膳食的钙镁克分子比大于 3.5(mg比大于5),会导致镁缺乏。试验表明,高钙摄入时,镁吸收低,而尿镁显著增加。2:1 (4)磷:已知醋酸钙和碳酸钙在肠腔中是有效的磷结合剂,高钙可减少膳食中磷。1:1 v 婴幼儿过早喂米糊影响钙的

7、吸收五、营养状况评价v 生化指标不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合适指标。因为血钙浓度受严格调控而相对稳定。一般血钙浓度变化往往小于测定误差。 v 钙平衡测定 测定钙平衡的方法是目前实际用于评价人体钙营养状况,并据此制订人体钙需要量的方法。钙的摄人量与排出量(粪钙+尿钙+汗液钙)的差值为 0时,则呈现平衡状态。为负值则为负平衡,为正值则为正平衡。 骨质测量(案例)1、骨矿物质含量(BMC)指在一特定骨骼部位中矿物质的含量,例如股骨颈、腰椎、或全身。 2、骨密度(BMD)是BMC除以扫描部位的骨面积。单位应为gcm。六、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成年人(AI)800mg/d婴儿 300400mg/d,儿童80

8、01000mg/d青少年 1000mg/d,孕(早800,中1000,晚1200)乳母1200mg/d,50岁以上1000mg/d UL 2000mg/d 1.乳和乳制品;2.小虾皮、贝类、蛋黄、芝麻酱;3.干豆类和豆制品;蔬菜4.硬水制作高钙含量的骨提取物作烹调原料v 将砸碎的禽、畜、鱼的骨用醋浸泡,小火煮沸,直至骨变软(钙释放出来),此时,醋几乎挥发散尽,用该提取物(每汤匙含100mg钙)做为烹调原料,加入汤、菜肴、米饭中。第二节 磷 约占体重的1%80%90%:骨、牙,羟磷灰石10%20%:与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结合分布于软组织,其中约一半在肌肉 一、生理功能1.骨、牙的成

9、分2.组成重要物质 核酸、蛋白质、磷脂等3.参与能量代谢 ADP、ATP、CP等成分 4.酸碱平衡调节二、吸收与代谢1.吸收 吸收率:60% 70% 促进因素:维生素D 干扰因素:植酸、钙、镁、铁、铝 2. 排泄: 主要经肾 VitD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三、磷缺乏与过量 一般磷不会缺乏 缺乏症罕见,研究较少 四、磷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在食物中含量丰富,与蛋白质并存。钙磷比例1:1或1:1.5最利于吸收AI 700mg/d第三节 镁25g60-65%在骨、牙27%在肌肉其余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一、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激活多种酶的活性,抑制钾、钙通道2.维持神经和肌肉活动3.维护胃肠道和激

10、素功能缺乏: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等神经兴奋性亢进(缺镁导致血清钙下降)早搏、房颤血压升高骨质疏松血清镁低于0.7mmol/L可诊断为缺乏镁过量腹泻胃肠道反应肌肉麻痹血清镁高于7mmol/L心脏完全传导阻滞或心搏停止二、吸收与代谢1.吸收:小肠 30% 促进吸收因素: 水、蛋白质、乳糖、VitD 干扰吸收因素: 钙、磷、草酸、植酸、脂肪酸2.排出:肾三、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成人 AI 350mg/d UL 700mg/d食物来源广泛,日常膳食不易缺乏(绿色蔬菜镁卟啉,硬水)第四节 钾细胞内主要阳离子一、生理功能1.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2.维持细胞内渗透压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4.

11、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过高过低引起心律失常)5.维持酸碱平衡6.降低血压二、缺乏与过量低K血症:血浆K+<3.5mmol/L,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神经、肌兴奋性¯,肌无力,心律失常高K血症:血浆K+>5.5mmol/L,肾衰时出现。心律失常高K食物:紫菜,大豆、冬菇、木耳、花生仁、马铃薯;其他蔬菜和水果第五节 钠细胞外主要阳离子一、生理功能1.调节水和渗透压2.酸碱平衡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4 维持血压二、缺乏与过量Na缺乏:低钠血症:血浆Na+<135mmol/L,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血压下降,肌肉痉挛,严重时昏迷、休克缺乏原因:

12、1.丢失:吐、泻、汗、尿2.创伤、酸中毒3.摄入过少 高钠血症:血浆Na+ > 150mmol/L水肿、高血压高钠膳食会使尿钙排泄增加食盐35-40g/d®急性中毒三、需要量AI: 2200mg/d成人:食盐6g/d,加工、制备食物过程中加入的钠或含钠的复合物(味精、小苏打、酱油)腌制食品、酱咸菜、发酵豆制品、咸味休闲食品特殊人群: 高温作业,中等强度4h,人体丢失钠盐 712g成酸性食物:含Cl, S, P 较多 米、面、鱼、肉、蛋成碱性食物:含K, Na, Mg, Ca较多 蔬菜、水果、(豆、奶)微量元素第一节 铁 第二节 碘第三节 锌 第四节 硒第五节 铬 第六节 氟第七

13、节 铜 第八节 钴第九节 钼第一节 铁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总量约45gv 70%功能性铁: 血红蛋白(60%-75%) 肌红蛋白(3%) 含铁酶类(1%)v 30%储存铁: 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存于肝、脾和骨髓一、生理功能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呼吸酶的成分O2、CO2转运、交换、组织呼吸2.催化-胡萝卜素转化维生素A3.胶原合成4.增强免疫力和肝脏的解毒力二、铁的吸收与代谢吸收:二价铁食物中2种铁存在形式,吸收率不同: 血红素铁 1030%,直接被肠粘膜细胞吸收 非血红素铁 15%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1)抑制因素: 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鞣

14、酸(2)促进因素: 维生素C、某些单糖、氨基酸、动物肉类三、铁缺乏症1.对造血功能的影响:缺铁性贫血2.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智力障碍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易发生感染缺铁性贫血的表现v 疲乏无力,虚弱,头痛,怕冷,注意力不集中v 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血色,指甲凹陷(舟状甲),冷漠v 儿童焦躁不安,易激怒,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能力低下。v 运动能力、体力活动受限,懒言少动。v 铁缺乏增加铅的吸收,这是由于缺铁导致对二价金属吸收率增高的结果。v 抵抗感染的能量降低。v 少数人出现异食癖,特别是贫穷的女子和儿童:冰,黏土,浆糊。铁过量的危害1,铁过量有毒;铁一旦进入体内,很难排泄出去。2,机体对铁中毒

15、的防御机制:肠上皮细胞捕获并锁定过多的铁,随肠细胞的脱落,排出铁。铁中毒多发生于男子,因遗传缺陷肠道细胞不能锁定过多的铁,导致组织损害,特别是肝脏。机体易发生感染。酗酒者因酒精对肠道的损害情况可能更严重。3,铁是强的氧化剂,可引发自由基发应,损伤细胞结构。过量铁对儿童的损害是严重的。过量的铁和心脏病发生、肝、结肠、肺、食道等多种器官肿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正在研究之中。五、食物来源丰富来源: 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吸收率:大米1%,玉米、黑豆3%,小麦、面粉5%,蛋3% 鱼11%,血红蛋白25%,动物肉、肝22%牛奶是贫铁食物,铁吸收率不高第二节 碘(iodine)v 人体内约含碘20

16、-50mg,甲状腺组织中含量最多1.生理功能甲状腺素的合成参与能量代谢、促进体格、神经系统的发育等2.吸收 无机碘化物,迅速吸收3.碘缺乏与碘过量 碘缺乏:甲状腺肿,克汀病(呆小病)。 碘过多:高碘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的疾病谱带4.食物来源海产品,海带、紫菜、发菜、淡菜、海参海鱼、蛤、蚶 、贝第三节 锌v 人体内含量23gv 体内分布:组织肌肉、骨骼、肝、肾、皮肤、头发、视网膜;血液含锌酶一、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2)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 缺锌:生长迟缓、创伤愈合不良(3)促进食欲 唾液蛋白成分缺锌:食欲下降,味觉迟钝或消失(4)促进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缺锌:皮肤

17、粗糙、干裂、创伤愈合变慢、易受感染(5)促进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发育缺锌:性成熟推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性功能减退、月经不正常或停经(6)参与免疫功能缺锌:免疫功能下降二、吸收 干忧吸收因素:植酸、纤维素、二价的阳离子 锌与铁相反,体内储备不易动员,因此应注意外源性补充三、锌的营养评价血锌:70100µg/dl,< 70 µg/dl为缺乏发锌:不灵敏,慢性锌缺乏的参考指标尿锌:含量少、稳定 0.15 1.2mg/24h这些指标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四、锌参考摄入量 RNI (mg) UL1岁- 9 234岁- 12 237岁- 13.5 2811岁- 男18 女15 37

18、 3514岁- 男19 女15.5 42 3518岁- 男15 女11.5 45 3750岁- 11.5 37锌的食物来源v 贝壳类海产品、红肉、动物内脏是极好来源v 干酪、燕麦、花生酱、玉米是良好来源v 精加工导致大量的锌丢失第四节 硒(Selenium)人体内总量为14-20mg,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肾、肝、胰、心、脾一、硒的生理功能1.构成含硒蛋白与含硒酶的成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GPX) 硫氧蛋白还原酶(TR) 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ID)2.抗氧化作用3.对甲状腺素的调节作用4.维持正常免疫功能5.预防疾病 二、硒缺乏与过量硒缺乏: 克山病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功能异常、严重者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大骨节病:变形性骨关节病硒过多: 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易脱落 肢端麻木、抽搐 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三、参考摄入量成人 RNI 50g/d UL 400g/d 四、食物来源动物的肝、肾,肉类和海产品植物性食品一般含量低(大蒜含量较多)食物硒含量受当地水土中硒含量的影响很大第五节 铬体内含量:6-7 mg体内分布: Cr3+形式; 分布广:骨、皮肤、肾上腺、大脑、肌肉 体内含量随年龄降低。一、生理功能 1、加强胰岛素的作用 启动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 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S)稳定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