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的思考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使得更多的用人单位渴望获得既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的人才,所以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很多高校的一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指出“英语+专业”和“专业+英语”培养模式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程设置及其归属、两种培养模式中英语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课课时的分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对英语教师队伍的要求等问题,希望对我国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教学一、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专业”还是“专业+英语”?胡开宝(2010)指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
2、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人才,其中一门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复合型培养模式指教学大纲设计和课程设置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复合型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向学生系统传授英语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体类型有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辅修专业和英语+第二学位等。”笔者认为,这里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辅修专业”可以归为同一种模式,因为其中明显以英语为主,其他知识为辅,而“英语+专业方向”和“英语+第二学位”基本属于同一种培养模式,因为所谓的“第二学位”肯定是除英语之外的另一专业方向的学位。但是有些学校并不明显区分“专业知识
3、”和“专业方向”,因为如果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再学习另一方向的所有课程,似乎超出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承受能力。所以实际上这四种模式变成了一种模式,那就是“英语+专业”模式。也就是说,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以英语为主,专业知识为辅,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主要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毕业生能够很快融入用人单位的工作领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该方面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而不像传统英语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适应工作单位的专业领域,才能使用相关的术语进行交流,比如口笔译的工作。也就是说,“对某一专业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得心应手地传递信息”
4、(严辰松2004)不少院校的英语专业在高年级的时候增加了商务英语模块或者法律英语模块,或者多开设一些专业的知识课程,使学生通过英语了解不同的领域,熟悉这些领域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各领域的口笔译工作,成为合格的语言工作者。英语复合型人才还有另一种培养模式,即“专业+英语”。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以专业为主,英语为辅,该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主要是“以外语为工具从事专业工作,或利用外语的优势,先于他人了解先进的信息,用以指导自己的专业”。(严辰松2004)。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学好英语,便可以“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
5、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避免由于语言造成的理解错误”。(万猛、李晓辉2009)或者这些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法律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中文学院的培养模式就是如此。在这些学院开设自己专业课的同时,北外专门用途英语学院为他们开设了与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相类似的英语课程,要求这些学生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目的在于使这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其专业性的工作。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两类人才角色可以互换,重点可以转移(严辰松2004),但笔者认为这要看具体的专
6、业。“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出来的学生,除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专业信息从事英语方面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尤其是口笔译工作)外,还可以从事对专业要求并不高的其他工作,如管理、商务等。但对于专业要求比较高的领域,如科技、法律等,这类毕业生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毕竟英语是其“主业”,对于其他专业虽然有所涉猎,但不会很深。“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中出来的毕业生,主要是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从事自己相关专业的工作。例如利用英语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从事该专业的实践型工作或研究型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英语与外国同行进行口笔头的交流。当然,这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自己专业领域一些简单的口笔译工作。但是,
7、他们一般不能从事其他专业的口笔译工作。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程设置及其归属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程设置,要基于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分别确定,毕竟不同的培养模式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其学习的精力和时间也因为重心的不同而不同。(1)“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程设置及其归属。对于“英语+专业”的模式,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提出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基础上,为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大纲将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以下三部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
8、。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据笔者了解,各院校的英语专业基本上都会开设基础英语、听力和口语、阅读、写作、口笔译等技能课。就知识课而言,各院校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一般院校都会开设英语国家概况、普通语言学、英美文学等。但近年来随着专业的细分,有的院校英语专业在三年级开始分方向,比如语言方向、翻译方向、文学方向等。细分后可能就不为语言方向的学生开设文学课,不为文学
9、方向的学生开始语言学课程。例如,有些高校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的学生可以不选修文学和语言学课程等,而是将翻译课细分为基础笔译、商务笔译、翻译理论、文化与翻译等。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毕竟即使分了方向,学生最后拿到的学位依然是英语语言文学的学士学位。而且让学生涉猎一点语言学、文学的知识本身就是今天不少学者倡导的“通识教育”的体现,而这种“通识教育”能够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至于文化课程,可以开设一门西方文化,这样就不仅将英语主要国家的文化涵盖进去,还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比如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而词汇学、语法学可以融合在普通语言课程当中,文体学则可以单列。总之,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
10、不能局限在技能上,还应尽可能地拓展其人文知识课。这种在技能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至于相关的专业课,则根据学校师资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诉求开设。笔者认为,由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理工科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专业知识课应该偏文科一些,如教学大纲所提到的外交、经贸、管理、法律、新闻、教育、文化等,将这些课程设置为导论式的课程,用英语进行讲解,不能过于专业。如果师资不够,也可以用汉语讲解,但是要对其中涉及到的术语进行翻译。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史,包括风俗、哲学、文学等,这一课程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设。总之,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11、,英语技能是基础,又是重点,因为其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首先要运用的是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所以技能不可忽略。同时,这些毕业生又要运用英语从事相关领域的翻译和交流工作,所以要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得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另外,开设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哲学、文化课等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会思考,更好地拓展其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这对技能和专业知识来说,可谓“锦上添花”。从以上分析看,“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属于大学的英语院系。(2)“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程设置及其归属。在“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中,课程的重心应该放在“专业”上,比如法律专业、
12、经贸专业、金融专业、医学专业、工程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培养中加上英语,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运用英语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人才。所以“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中,专业方向的课程比例一定超出英语课程所占的比例。其中英语课程首先要注重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所以一些英语的技能课必须开设,包括基础英语、听力和口语、阅读、写作、口笔译,其中听力和口语还可以合并为“视听说”,而基础英语则可以在高年级改成高级英语。除这些英语技能课之外,由于课时有限,关于英美概况、西方文化、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不必也不能单独开设,毕竟学生还要重点学习其本专业的课程,可以改成讲座的形式,将这四门课合成一学期的讲座课程。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
13、的专门用途英语学院为商科、法学、国关、中文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如下:一、二年级开设精读(基础英语)、综合阅读、口语、听力、语音(选修)、公众演讲、时事听力、写作,三年级则开设高级英语、笔译、口译、英美国家概况、高级写作,四年级开设高级阅读、综合英语和人文知识综合课。其中大四的人文知识综合课程共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美国社会、普通语言学五项内容,由5名教师分别讲授,共一学期。这门课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参加八级考试。而且,在低年级阶段的口语、听力、阅读和高年级阶段的高级英语、口笔译等课程中分别融入了与以上专业相关
14、的一些材料,但依然以英语技能为主,而不是以内容为主。至于用英语讲授的注重专业内容的课程,则可以由各院系自己的专业教师为他们讲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学院和国际商学院均有能够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教师。总之,在“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技能是一种辅助技能,不是重点,因为其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首先要运用的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同时,这些毕业生又能运用英语从事相关领域的书面和口头交流工作。所以英语课程重点在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文化、文学和语言学等只是简单介绍。从以上分析看,“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应该属于大学的专业院系。三、两种培养模式中英语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课课时的分配如前
15、文所述,两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心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所以英语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课的课时也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中,英语专业课的课时要多一些,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课时要少一些。“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中,英语专业课的课时要少一些,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要多一些。下面具体来看一下两种培养模式中英语课时的分配。(1)“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时分配。前文已经提到,“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中。英语专业课包括了英语技能课和英语知识课,其中技能课包括基础英语、口语(包括语音)、听力、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一般说来,现行的普遍做法是:
16、基础英语贯穿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在高年级可以改成高级英语(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周一般是68学时。口语和听力一般在一、二年级开设,一周为2学时。阅读(泛读)一般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一周2学时。写作在二、三年级开设,有的学校甚至在一年级就开设,一周2学时。口笔译在三四年级开设(一般为四个学期),一周分别是2学时。而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英美概况一般也在三年级开设(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一周2学时。英美文学则在三、四年级开设,大多数学校开设两学期或三学期,一周2学时。前文已经建议,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知识课最好偏文科一些,如外交、经贸、法律概论、管理、新闻、教育、中国文化等。由于学生的学
17、时有限,这些课程应该是导论式的课程,而非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可以将这些课程分别放在三、四年级的4个学期中,每学期开设一到两门,每周2学时。这样就在原来的英语课基础上增加了24学时的专业知识课,而且又是导论式的课程,学生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在低年级阅读课中可以加入有关上述各专业领域的简单篇章,使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增长对一些专业领域的认识。总之,在“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中,英语技能课和英语专业知识课占据了更大的比重,用英语开设的相关专业的知识课则占了较小的比重。这样的课时分配与该培养模式的重心和目的是契合的。(2)“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中的英语课时分配。在这一培养模式中,由于学生有
18、许多专业课程要学习,所以应适当减少英语技能课和英语知识课的课时比例。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学院为商科、法学、国关和中文专业开设的英语课程为例,精读由于是综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所以贯穿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一、二年级叫做精读,每周2学时,三年级改为高级英语,每周4学时,四年级叫做高级综合英语,每周2学时。综合阅读在一、二年级开设,每周2学时。一年级开设口语课,每周2学时,语音为选修,每周2学时。一年级开设的听力到二年级上学期改为时事听力,每周均为2学时。写作开在了二年级两个学期和三年级的下学期,每周2学时。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分别开设了公众演讲和辩论,每周2学时。口笔译在三年级开设,由英语
19、专业的四个学期减少为两个学期,每周2学时。在三年级上学期还开设了英美概况课,这可以算作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另一门英语专业知识课就是上文提到的人文知识综合课程,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美国社会、普通语言学,共由5名教师分别讲授,共一学期,每周2学时。至于用英语讲授一些专业课程,则属于专业课课时中的一部分,要根据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而定。总之,“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中,英语技能课和英语专业知识课占据了较小的比重,相对于前一培养模式,其听说、写作、口笔译以及英语专业知识课都减少了很多学时,所以英语技能课和英语专业知识课占据了较小的比重。而用英语开设的相关专业课和用汉语讲授的专业课则占了较大的
20、比重。这样的课时分配与该培养模式的重心和目的是契合的。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对英语教师队伍的要求以上两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就对师资队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以上两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共性在于都需要为学生开设英语技能课和英语专业的一些知识课,其不同在于后一培养模式中大多技能课的学时较前一模式少,尤其是英语专业知识课压缩了很多。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应该依赖于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一般说来,基础英语(精读)、阅读、听说等课程是英语专业教师都能教授的课程,但是口笔译、文学、 文化、语言学等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很强的英语基本功、熟悉教学法,
21、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英语专业素养。比如,笔译教师应该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师,应该对英汉对比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又能够从事一定的翻译实践工作尤其是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如商务领域、法律领域、时政领域的翻译。这样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运用于笔译教学,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翻译教学。语言学教师应该对普通语言学的主要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造诣,尤其是对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有一定的研究。换言之,语言学方向的教师如果去教授文学,势必力不从心,反之亦然。(2)英语专业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前面说到,两种培养模式中都可以在阅读课程中加入一定的专业知识,而阅读教师一般由英语专业的
22、教师担任。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比如自觉阅读法律、商贸、新闻等领域的书籍,旁听这些专业的一些课程。也就是说,一方面需要教师自己自觉地学习,因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多地需要依赖教师本人的动机与实践;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和学院当然要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时间支持。例如,安徽财经大学的成功做法之一是“就地取材选拔一批语言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的英语教师,或派出进修学习,或到贸经系跟班听课”。(陈葵阳2005)这样,英语专业的教师既可以从容地在自己可能教授的阅读课上加入一些专业领域的材料,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方面的导论课。尤其是第一种培养模式本身就归属于英语专业,所以这样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将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例如,笔者曾经提出,从事商务文体翻译教学的教师应该熟悉有关的商务领域知识,如国际贸易、金融、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常用表达手段,同时要勤于看报了解各种商务领域的发展动态。从事法律翻译教学的教师应该对各种法律文书和法律常用语以及相关法律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不论是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耳廓红肿病因介绍
- 《灯光技术》课件
- 《客户关系管理实务》电子教案 14课堂讨论:某企业客户关系的选择
- 甲状腺结节病因介绍
- 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及应用 教案全套 郑秀丽 单元设计 1-1 智能制造概念-8-1 生产线信息化管理
-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课件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保护与侵权纠纷处理合同3篇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23篇译文老师笔记
- 2024年度玫瑰精油神经酸胶囊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合同2篇
- 开题报告: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教师素养及培养体系研究
- 【MOOC】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保护长江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主题班会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经济与管理》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41)
- 美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中期拍摄
- 经济学思维方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带你走上主播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刮痧英文介绍》
- 《政治说题竞赛》PPT课件.ppt
- 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分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