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方向与注意事项荒漠化一、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 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水资 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二、荒漠化的危害1. 生态环境恶化, 威胁基础设施 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 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 和地区。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 3)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4)发展节水农业( 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6)设置草沙障湿地一、湿地的成因 气候:多雨、蒸发弱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 差。(或多滩涂)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二、湿地的作用1、生态效益: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2、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提供矿物资源。航运。3、社会效益旅游观光。教育与科研价值。三、湿地资源问题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四、湿地资源的保护 退田还湿地;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 防治水污染; 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 物;建立湿

3、地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水系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人口、城市经济基础等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1 、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 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环境污染等三、分析区域优势资

4、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 对能源、 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四、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比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五、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 生产结构单一 2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 世界性钢铁过剩 4 新技术革命冲击六、德国鲁尔区整治措施: 1、调整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 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七、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 市场广阔 3、

5、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八、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 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目 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 5 亿吨。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向西有黄河, 向东是太行山, 向南是黄河, 向北有干旱的荒漠, 不利于晋煤外运。(2)水资源短缺原因: 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降水较少; 随着人口的增加、 灌溉 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九、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

6、高晋煤处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十、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1)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2)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 争;(3)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农业发展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1 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2 气候:雨热同季(但有半干旱地区)热量条件满足一年一熟的要求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3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 有机质高有冻土和沼泽 4、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西部有牧草分布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

7、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国家政策的支持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1 平原:商品粮基地 2 山区:林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3 牧区:畜牧业基地四、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黑土流失、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草地退化、比重下降、湿地生态 系统被破坏、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对策: 1、加强黑土培肥,防止黑土流失 2、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 牧业 3、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4、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5、加大农业 科技的投入,培育良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区域发展条件思路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

8、候、水源、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和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策、 地区的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 )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1、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出现问题原因: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旅游地理答题模版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 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 语言为

9、审美价值高 (低)、历史文化价值高 (低 )、非凡性强 (弱)。 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3、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4、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5、客源市场条件 其他:政策条件、服务质量、治安等(获取信息)三、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禾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弊:带来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 社会秩序的冲击四、旅游开发对区

10、域发展出现问题解决的措施:1 立法和政策 2建立保护区 3排污处理 4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5对环境破坏的禁止 6 保护规自然灾害答题模版一、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 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二、防治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同。2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 意识。 4实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5针对各种灾害具体的工程措施但也应注意, 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 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 如:

11、洪涝灾害 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 (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赤潮控制污染 等。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一、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滥砍乱伐森林。草场退化。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湖泊萎缩。湿地减少。滑坡、泥石流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 生态意识淡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模式,损害环境为代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三、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清洁生

12、产。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分析问题: 要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方面展开,即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例如: 生态持续发展: 利用秸秆、 粪便制造沼气; 沼渣、 沼液为稻田、 果园菜地提供肥料; 地热供暖;经济持续发展:利用地热温泉、农产品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 产业;社会持续发展: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原因 -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 境容量、国家政策) ,降低生产

13、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 展。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 汽车厂, 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 (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 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侨乡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